地方官媒这样操作会不会引起地域矛盾?湖北日报近日发的一个新闻,将黄梅戏归为湖北地方戏剧,这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安徽交界,发扬光大于安徽,成名于安徽,这是戏剧界和史学界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说法,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们从小就知道黄梅戏是我们安徽安庆的,以后工作了接触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也都知道黄梅戏是安徽的代表戏剧,他们都能哼唱几句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戏剧。好的文化传承确实是能为一个地区增光添彩,但也要秉承客观事实,厘清来龙去脉,方能避免引发争议和矛盾。
2、湖北的戏剧叫什么剧四大地方戏系列诗4.七绝/黄梅戏源于湖北盛于徽,根在农村入市瑰。(1)明快抒情富表现,(2)天仙婚配泪纷飞。(3)注(1)黄梅戏是我国的五大戏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源地在哪?历来说法不一,颇有争议。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不管怎样,黄梅戏现在是安徽、湖北一带地区受欢迎的地方戏曲。(2)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它的表演特点是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3)《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代表作。尤其是“夫妻双方把家还”选段更为观众喜闻乐见。
3、湖北戏剧种类大全武汉是戏曲重镇,京剧第四大码头,汉剧和楚剧的大本营。市属的有京、汉、楚、豫、越、评六大剧团,后三个早已解散。汉剧是京剧之母,有三百多年历史。全湖北现在只有两个汉剧专业剧团,一个是武汉汉剧院,另一个是省戏曲艺术剧院汉剧团,现在汉剧团演出,观众经常不过一百多人,演出当然是亏本的,只是为了培养观众。可以想象从三镇各地赶来的这一百多人,这个以中年以上的老观众为主的剧种,以后将日渐萎缩,甚至有消亡的可能。楚剧是湖北的省剧,三十年前还是很兴旺的。记得当年湖北有楚剧团二十六个,大概九八年是十九个,现在呢,网上的数据是十五个。以前有很多民间剧团,现在比较少了。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是以前的湖北省汉剧院和楚剧院合并的。湖北省楚剧院曾经搞过的惠民演出,门票低廉,经常只有几十人看,有时台上的人比台下多。 剧团的许多年轻演员都改行另谋出路了,以前戏曲世家甚多,而今就是著名演员,他们的子弟也很少人会承继家学。湖北省楚剧院的大院里可真是藏龙卧虎,出过一些很不错的年轻人。红透半边天的影视演员徐帆就是他们的子弟,徐帆的父亲徐大树是楚剧很知名的小生演员。李祖勋的女儿就是唱《山路十八弯》的李琼。还有曾在省歌舞剧院挂头牌的二度梅获得者,现在在武汉大学任教的刘丹丽以前也是省楚剧团的,现在名气很大了,当然收入也不错了。她的成功与其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她留在楚剧团干下去,恐怕处境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是在武汉,大都市,在中小城市更不知是什么样子!就拿文化大市荆州来说,昔日繁盛的戏窝子,如今凋落得无比凄清,当地对戏曲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潜江市和黄冈的黄梅县。我去过楚剧的发源地,在武汉的郊区,那里的楚剧团更惨。戏曲艺术的生命力要观众来维持。老一辈戏迷去世了,年轻人没有接上茬的,大概这个剧种就要进博物馆了。这些地方戏曲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第一点就是他们创新不够,现代意识不很强,唱腔剧目都未能在保持其艺术特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湖北而言,汉剧曾经扬名全国,楚剧抗战时也很出名,新疆都有过楚剧团,荆州花鼓戏也有一千多万人的方言基础,但也日渐衰败。京剧等民族艺术、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仁、义、礼、智、信,这些戏曲能够给学生好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做人的教育。戏曲艺术一般欣赏的难度不高,普及或者部分普及倒是很有希望。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京剧团就有声有色。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也有京剧社,学生也参加演出。我想在地方,把地方戏推向年轻人可能更具现实意义,也更有操作的可能。写到这里不禁叹气,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究竟有多大成效呢?中学小学我了解不很多,听说跟以前差别不大;大学里越来越卷,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而且蔓延到硕士生博士生。甚至老师们跳不过发表论文数的杠杠,饭碗都可能丢掉。学生忙来忙去多半在考这个证那个证,找工作生存下去要紧,不说时间,哪有心情去学文学、艺术,提高文化素养呢!希望更多的朋友关注戏曲艺术和艺术家们的生存状态!
4、湖北戏剧叫什么湖北是戏曲大省,剧种众多,荆州花鼓戏排在第三位,仅次于楚汉二剧。该剧种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个名称,她曾经被叫做“天沔花鼓戏”,更早一些,它的名称是“沔阳花鼓戏”。可以说,荆州花鼓戏的任何历史回首,都绕不开沔阳,都必须回到沔阳。因此,荆州花鼓戏根在沔阳,沔阳是荆州花鼓戏的不变灵魂。荆州花鼓戏从历史深处走来,其雏形孕育于明清时期,早在明正德年间,任沔阳州官的李濂就在《沔阳风俗志》中记载:沔阳“坐夜陋习击鼓铙歌,不过僻壤愚民,踵《蒿里》《薤露》《晚唱》之余风而己”。“而士大夫亦有从之者”。清康熙、乾隆时期,“花鼓歌舞”开始见于地方志书与文人笔下。至道光、咸丰年间,傅卓然的《茅江夜话》,花鼓戏的演出开始有详细描述。傅卓然记叙说:“道光年间,戴家场有贺四郎组班唱戏,渔鼓简板伴奏,观者围坐,场无虚席,声誉卓著,乡人谓之平台花鼓”。另有一首陆谨所著的《陆庄诗稿》也记叙:“湖边古柳陆家庄,平台花鼓正作场。沔北三伶谁晓得,水乡争看贺四郎。”至此,荆州花鼓戏在江汉平原正式登场。到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沔阳花鼓戏开始从田间小唱向戏曲形式转化,其标志就在于,这一时期出现了有传承谱系的著名演艺门派,即汪、黄、史、贺“四大门徒”,其代表人物分别是汪春保、史旺、黄二生、贺霞龄。“四大门徒”的创建,以及他们的传艺受徒、谱系传承,标志着荆州花鼓戏从一种“自发”的状态,走向一种“自觉”的文艺形式,从单一的艺术走向丰富的艺术形态,这是沔阳花鼓戏成长的重要标志。毋庸置疑,戏曲语言对于戏曲的整体面貌与风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沔阳不仅造就了荆州花鼓戏的一代宗师艺祖,而且它的语言对荆州花鼓戏的唱词、唱腔、道白的地方色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荆州花鼓戏主要以沔阳方言为主,并非泛用其他地方的方言。早在“四大门徒”时期,沔阳花鼓戏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一不奤,二不黄,要过天门到沔阳”,也就是说花鼓戏必须以沔阳语音为标准。如果在表演中使用了奤音(指河南、陕西、江浙、闽南语音)、黄音(指天门河、通州河、襄河语音)就演砸了,就会遭到人们的非议和同行的耻笑。据《沔阳志.社会志》“方言篇”记载,沔阳地处长江以北,其语言属北方方言区西南片,它的语音发音特征与普通话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并非没有地方特色,它分为“两大方言区域”,即“仙(桃)——彭(场)——沙(湖)”方言区和“州音”方言区。以通顺河为中线,从西至东南的弓形地带为沔阳话语音区。它面积大,范围广,许多词汇与北方语音接近,其区别在于它没有卷舌音。“方言篇”中界定通顺河流域为沔阳语音区,这与四大门徒“一不奤,二不黄,要过天门到沔阳”的规定不谋而合。
5、湖北戏剧楚剧黄梅戏又名黄梅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黄梅采茶调于清朝中后期在各地域流传。湖北安徽都属交界省湖北黄梅县跟安徽安庆县距离不远,文史记载湖北黄梅县年年洪水大批黄梅县人逃难到安庆县落户黄梅戏也就流传至今。黄梅戏是黄梅县发源地这是不争的事实,黄梅戏是安庆县发扬光大这也是事实。如果安庆非要争黄梅戏的发源地你就去叫“安庆戏”不要叫“黄梅戏”湖北十堰武当山有500多年历史太极也起源于武当,韩国人居然把武当的太极??当国旗还厚颜无耻将太极占为己有。都是中国人不要学韩国人…
6、湖北戏剧汉剧是湖北古老戏曲剧种,早在道光年间就在沙市立足。在明清两朝的数百年中,仅沙市一地可供戏曲演出的场所就有九宫,十八庙,十三帮之多。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剧得到快速的发展,湖北曾有汉剧团23个,在原荆州地区就有7个,可谓“汉剧之乡”。而荆沙本地早的正规汉剧团应追溯至1953年。那时由鄂西大舞台和沙市大戏院汉剧艺人们合并组建的文艺汉剧团正式更名为沙市市汉剧团,到上世纪60年代初,剧团成员已发展到108人,大家也戏称为水泊一百单八将。后来沙市汉剧团曾短暂撤销,直到1979年才重新恢复。一时间荆沙喜爱汉剧的观众排队到剧场购票,场场客满。沙市汉剧团一直持续到1998年,后因沙市京剧团、汉剧团、歌舞团三团合并组成荆州市艺术剧院,沙市市汉剧团的名字才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组织虽散,心不散。那些原来市汉剧团的成员,他们怀抱着对汉剧的痴迷,如今仍活跃在各民间舞台上。他们穿上凤冠霞帔,将眉目掩去,伴随着一声声响亮的锣鼓声,戏腔响彻全堂。名角江金中:沙市汉剧团演员,艺名筱金钟。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项目传承人。尹金鹏:汉剧表演艺术家,曾任沙市汉剧团团长。李艳琴:知名汉剧演员,被称为“荆沙伯华”。李书珍:国家一级演员,荆州市汉剧传承人,荆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戏剧简介#
7、湖北的传统戏剧来到湖北后,发现湖北文化真的很好,中国五大剧种中有两大剧种的鼻祖来自湖北:黄梅戏开山鼻祖邢绣娘湖北黄梅县人,京剧鼻祖余三胜湖北罗田县人,中国现存大小地方剧300多种,湖北有32种,湖北有一个叫黄冈的城市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了不起的湖北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