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吏简介(秦吏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18:37:44 浏览
1、秦吏简介

《诗说历史》大秦帝国梦之花4李斯为何辞职?在于他的思维超前,胆识过人,智慧不凡,他深知:在现今科员的位置上干上八辈子也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因为一盆之水,只能免强养些小鱼小虾,而蛟龙的生存需依托宽阔的海洋。他喜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格局!他弃吏为学,投奔了当时负盛名的大学者荀子,学习治国之术。学成之后他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看好了如日中天的秦国,于是毫不犹豫地投奔到了秦相吕不韦门下。李斯果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从吕不韦门下混碗稀饭的舍人,熬到了高法院大法官(廷尉)随着东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一个个烟消云散,李斯在秦国已上升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一一丞相。精满自溢,月盈则亏。李斯身为帝国的高行政长官,事实上已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危险境地。李斯不但统领百官,为秦始皇助手,其长子李由等人亦身居要职,儿子们都娶公主,女儿们都嫁皇子。一次,其长子李由从镇守的三川回首都咸阳探亲,李斯在家设宴招待文武百官,门前豪华车马数以千计,对此李斯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并觉得有泰山压顶之势,让他有喘不过气来之感,并仰天长叹:我曾听我的导师荀说过"物禁太盛"。想我李斯不过是上蔡乡间的一个平头百姓,市井之人而已,幸遇明君皇上,才有了我施进才能的出头之日,一步步走向了今日之辉煌,我只不过借太阳发光,何能何德在乡间煊耀显摆?富贵到顶,物极则衰,漫漫人生路,我该何去何从呀!!秦始皇在旅行途中突然驾崩,这是帝国大的变故和重要机密,李斯以行政第一长官的身份认为:现在车驾在回咸阳的途中,皇上已去世,太子未即位,如将此消息传出,必然会引起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的骚动。于是,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只限于包括李斯,赵高和胡亥等五六个人知道的小范围内。为了掩盖尸体可能散发的臭味,秦始皇的坐驾后面紧跟了一辆装满咸带鱼和鲍鱼之类水产的车。秦始皇每天要吃的饭,也照常由侍者送入车内。再由胡亥等人趁人不注意时拿出去倒掉;文武百官要上奏的,照例由李斯在一旁代为处理。赵高在说动了胡亥动手政变后,下一个必须说服的人就是李斯,没有李斯点头认可援手,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赵高真不愧的鼓动家,天生就具有煽动性。他对李斯说:“您知道皇上去世了,写了一封遗书给长了扶苏,要他回咸阳主持丧事,继位为君。但这封信还没送走,皇帝就死了,除了我以外,还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现在这封信和皇上的印章都在我手里,让谁当太子继承皇位,也就是你我二人的事了,您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呢?"李斯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不然不可能升为臣相,他当即正色道:“你哪里来的这种亡国言论?这种事是我们当臣子的人可以讨论的吗?”赵高这位演说家和鼓动家,善于干的事就是捏住别人的软助做思想工作,他不慌不忙地向李斯相公说:"丞相啊,你还是自我惦量一下吧,论才能,你能与蒙恬一比高低吗?论功劳,你能与蒙恬不分高下吗?论谋略,你能与蒙恬一比高低吗?论人心,你能与蒙恬并驾齐驱吗?论和即将继位的扶苏的关系,你能赶得上蒙恬吗?”这五个问题也正是李斯经常为之苦恼的,蒙恬作为名将和皇子扶苏的心腹的存在,必定是他心中难以抹掉的阴影。李斯不用考虑就可以回答:“这五者我都不如蒙恬。”赵高进一步说:"我在内宫之中管事二十多年了,从没见到过有哪位丞相级别的高级官员得到过善终,一朝天子一朝臣,都没有能经历过两代的。皇上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为人刚毅正直,深得人心,一旦他真的成为天子,肯定会启用和他私交甚好关系很铁的蒙恬代替你。你只能告老还乡,郁郁而终罢了。而皇上幼子胡亥是我的学生,此人礼贤下士,轻财重意,完全有人君的风范,要是你肯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他难道不知恩图报?"坦率地说,李斯虽然内心有着太多的阴影,毕竟还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好公仆,可能此前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背弃秦始皇遗诏另立新君。他用书呆子的口吻引述历史,想反过来说服赵高:“我听说晋国因废立太子之故,造成国家三代不得安宁;齐恒公兄弟争夺继承权,闹得祸起萧墙;商纣王杀兄屠叔,弄得国破家亡。这三者都是前车之覆,我李某如何敢违背先帝的旨意,参与这种非人臣所为之事呢?”赵高可不吃这一套以古喻今的说法,他厉声道:“当今的大权即将操作在胡亥手里,你如果识时务的话,自然免不了继续荣华富贵,泽被子孙;反之,完全可能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李斯知道赵高的这番话可不是威胁,这个以知识入股秦帝国的技术官僚这回呆了,他"仰天长叹,垂泪太息”,说:"天啦,我李斯生逢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来报答先帝,我的命运又将托付即哪里呢?"其实,在李斯这声愧对先帝的叹息中,他已经与赵高和幕后的胡亥一同结成了秦帝国的掘墓同盟。而大秦帝国的朗朗乾坤,也蒙上了越积越重的阴霾。

2、秦吏介绍

皇帝的女人——始皇之母赵姬赵姬,她本是卖笑歌妓,因碰上吕不韦,为她赎身,又委身于在赵国做人质的嬴异人。后赵姬怀孕,吕不韦不惜花重金买通守关的将吏秘密让嬴异人和赵姬回秦国,不久,嬴政便出生了。嬴异人回秦国后,其父安国君赐名子楚,并定为王位继承人。后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其子子楚为太子,赵姬则名正言顺成为太子妃。然孝文王嗜酒如命,不到几个月就因酒色伤身一命呜呼了,子楚顺理成章成为秦国国君,史称秦庄襄王,赵姬成为皇后,嬴政为太子。嬴异人登上王位后,秦国军事实力日益壮大,在公元前249年灭东周。这时的庄襄王心中也不免骄横起来,觉得吞并六国统一华夏胜券在握。但他也自知,他能有今天,吕不韦有很大功劳,吕不韦工于心计,如今又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怕今后难以对付,不免起了除掉吕不韦的决心。而吕不韦心中也有数,暗中与赵姬商议,欲除掉庄襄王,让嬴政继位。于是,庄襄王在36岁那一年驾崩,年仅13岁的嬴政登上了国君的宝座,尊赵姬为太后,尊吕不韦为仲父,军国大事都全交给了吕不韦。后来为了巩固政权,赵姬和吕不韦又设计除了几个非赵姬所生的王公子,其中成蛟乃心腹大患。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之后,赵姬便开始得意忘形,时常借商议国事为由召吕不韦进宫。而吕不韦也自恃功高,出入宫闱无所顾忌。三四十岁的赵姬正是徐娘半老精力旺盛的时期,她累召吕不韦,吕不韦已年过五旬精力有限,又感到危机四伏,就想找个人代替他来满足赵姬。恰巧咸阳市上有一无赖名嫪毐,全然不知羞耻为何物,吕不韦便把他抓回府中,拔其胡须,假扮太监送进宫中陪伴太后。太后心花怒放,如获至宝,从此嫪毐便不离左右,时刻陪侍。不久赵姬便怀孕了,这可不是儿戏,她立马召吕不韦商议对策。吕不韦献计,只说太后身体欠安,需出宫静养。这时秦王嬴政已经23岁了,对军国大事已经有一定的处事能力了,也厌于请示母后,所以赵姬提出这个要求时他便欣然同意,命人办理此事。为了让太后安静得调养,嬴政在距离咸阳西北二十里另建了一座幽静而华丽的雍宫,这里环境清幽建筑别致,赵姬十分满意,她带着贴身宫女和嫪毐同往居住,俨然成为正式夫妻,朝欢暮乐。不久赵姬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又过了三年,赵姬年近五十又生了一个男孩,秘密放在农家抚养。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嫪毐发现自己深的赵姬的喜爱,又生了两个孩子,以后赵姬去世嬴政一定不会放过他,他便起了篡位之心。他先是要赵姬命秦王嬴政给他封侯,又加封太原郡国宫廷总管,凡宫中的车马衣服,苑圃狩猎等事全由嫪毐掌管。嫪毐的野心渐渐膨胀,居然与赵姬密谋欲除嬴政让自己的孩子继位,于是嫪毐便大肆发展d羽阴谋发动政变。嫪毐这种小人一旦得志便目中无人,心比天高,在一次和王公贵族猜拳赌酒发生口角便大骂,说自己是秦王假父,以后这大秦天下都是他的。这些大臣听了立马禀告秦王说嫪毐有谋反之心,于是秦王派亲信查明事情真相。真相大白之际,秦王立刻下令捕杀嫪毐和那两个私生子,并软禁太后赵姬。而吕不韦因引嫪毐进宫,祸乱宫闱,饮鸩自杀。而赵姬听闻吕不韦的死讯,终日以泪洗面,过了三四年,郁郁而终。赵姬是一个柔弱可爱的女人,在吕不韦那里,她是温柔美丽的情人;在秦王嬴子楚那里,她是个聪明有心机的女人;在嫪毐那里,她是个善于忍耐兼有城府的女人;在儿子嬴政那里,她是个慈善并有强烈责任感的女人。她本人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只想追求幸福,和一般女性没什么区别,的区别就是她生了一个空前伟大的帝王。

3、秦吏百科介绍

公元前207年,咸阳令阎乐包围了秦二世胡亥的望夷宫,随身侍卫宦官吓的逃散一空,只剩一个有腿疾的宦官没跑。秦二世问:“你为何不跑?”,宦官回道:“老奴腿疾,陛下又何必明知故问。”秦二世喟然一叹道:“赵高误朕。”随即挥刀自刎。此时距秦二世登基尚不满三年,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偌大的秦帝国骤然风雨飘摇,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秦始皇曾经的车夫,中车府令赵高。公元前210年,年逾半百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病倒在沙丘。由于秦始皇晚年追求长生不老之秘方,且听信方士之言,隐藏自己的行踪,使得朝中只有李斯、赵高、蒙毅等几位亲信重臣能得以见其面,这就为后来的赵高策划“沙丘政变”有了做手脚的机会。秦始皇生病后,他的车驾在沙丘停留了三天,而正是这三天,终决定了秦帝国的走向。在人生的后三天里,秦始皇拖着病弱的身体,发出了他人生中后的几条诏令:第一条:派遣上卿蒙毅折回会稽祷告山川,祈祷上苍保佑自己长生不死(秦始皇至死都没放弃寻找长生不老之法);第二条:令李斯整顿巡游车架,轻装简从,快速返回咸阳(帝国的中枢机构此时一半在咸阳、一半在巡游车架中,这是值得忧虑的事,秦始皇自知必须尽快回到咸阳以掌握大局);第三条:让赵高代笔,给自己远在上郡的长子扶苏写了一封加盖玉玺的信件,嘱咐扶苏立刻赶回咸阳,主持国事(言外之意,如果有任何意外,就是让扶苏继承帝位)。明眼一看,这三条指令目的都的明确,也符合当时的紧急局势,秦始皇在病重之下还能发出如此清晰的指令,可谓思路清晰,谋划全面。然而细细思考,恰恰是这“思路清晰、谋划全面”的三条指令,断了大秦江山,也掘了大秦五百余年的龙脉。第一条让蒙毅代为祷告山川,秦始皇知道蒙毅必定做到。蒙氏家族三代仕秦,对大秦忠心耿耿,是大秦之柱石。重病之际、局势未稳之时,把蒙毅调派外出,无疑是自断其臂。第二条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李斯本人。李斯本身对秦始皇也死心塌地,但是李斯本是楚国人,以一郡吏身份官至大秦丞相,这翻天覆地的身份转换让李斯内心迅速膨胀,于是有了私心,他希望这种高贵的身份能为子孙后代一直延续下去,因此也就有了被人攻破的弱点。第三条是为关键的一条,他是终决定前面两条指令终走向的充要条件。后人在总结秦亡的原因时,也把这一条提到了首位。那么赵高作为一名宦官,为何要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史学上有很多种声音:有说赵高本是赵人,因家人被秦始皇杀害,从而化身卧底潜伏在秦始皇身边,伺机复仇;有说赵高因曾被蒙毅惩罚、从而心生怨恨,害怕扶苏即位后,重用蒙家,到时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还有说赵高觊觎皇位,正好秦始皇临终前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于是他为了以后能顺利坐上皇位,从而先扶持一个自己能掌握的皇子即位,那就是自己的学生、秦始皇少子胡亥。然不管赵高当时出于什么目的,有一个人的态度重要,没有他的配合,那这事就很难成,这个人就是李斯。我们今天就以现代人的思维去还原当时赵高是如何瓦解李斯,将其牢牢拉入自己阵营中的。秦始皇驾崩后,李斯是看了秦始皇遗诏的,遗诏虽然要长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国事,但并未明确立扶苏为太子。因此李斯再三考虑,担心马上发丧“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于是决定秘不发丧。李斯本意是等回咸阳后,商大事,但这里存在一个巨大风险,而这个风险正好被赵高钻了空子:即李斯将皇位的更替进入了暗箱操作。他此时还停留在过去的权利感觉中,根本没意识到秦始皇一死,他的这个权利保障已经若有若无,如开诚布公,则他仍然是高高在上的丞相,如隐瞒事实,则他的控制力将大打折扣。赵高是个聪明人,“秘不发丧”就意味着外人还不知道秦始皇已死,他就还是那个“虚拟秦始皇”的代言人,这就相当于掌握了谁能继承帝位的钥匙。赵高选择了胡亥,他立马开始了自己的部署,他首先恩威并施,说服了胡亥。随后他去找了李斯,过程大概是这样的:“丞相大人,皇上驾崩与遗诏之事尚无他人知道,继位人选一事就在你我之间了。”赵高了解李斯的性格,因此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单刀直入。李斯闻言大惊,他痛骂赵高:“这是亡国之言,岂是为人臣所言”。赵高不慌不急回应:“丞相应当自问,与蒙恬相比,才能、功劳、声望、谋略,以及与公子扶苏的关系,谁深。”李斯老老实实回答:“这五个,我均不如蒙恬。”赵高趁热打铁,将胡亥推到了李斯面前,并详细分析了眼前局势及自己的计划。赵高、李斯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容易找到彼此共鸣点,赵高的一番长篇大论刺中了李斯痛点。但李斯还是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他无力回道:“府令无须多言,李斯亲受遗诏,一切听天由命,别无选择。”赵高看透了李斯内心,冷冷说道:“安可转危,危亦可转安。今安危未定,还请丞相好自思量。”至此,李斯被彻底击溃,于是伙同赵高、胡亥一同篡改了遗诏,大秦这艘巨帆也由此加速了它沉没的进度。

4、秦吏三部曲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一家100多口人被押往刑场,随着刽子手刀起刀落、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落满刑场,李斯更是被腰斩成两段,痛苦着伸着舌头、瞪着双眼、死不瞑目……腰斩是古代社会一种惨无人道的酷刑,自周朝开始到清朝雍正时废除,期间无数人惨遭此刑,受刑之人真的是生不如死,极其痛苦。李斯或许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大秦丞相,后却要如此凄惨地离开人世!然而面对李斯的惨状,围观的人群中不管是文人士子还是平民老百姓不但没有一丝怜悯,反而拍手称快,一边鼓掌一边骂道:“呸!真是活该,这个不忠不义,两面三刀的小人!”李斯作为是秦始皇得力的助手,在大秦扫灭六国、励精图治的过程中确实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为人处世上,确实很不地道,也难怪观刑的人对他如此的评价。我们不妨来看看李斯生前所做的一些事。李斯是楚国人,出身平民,曾跟着荀况学习帝王之术和法家之学。学成之后的李斯为了寻求自己的政治理想,于公元前247年来到当时为强大的秦国,然而李斯纵然有一身本领,但是处处碰壁,入仕之路并不顺坦,无奈之下,他投靠了丞相吕不韦。吕不韦对于李斯的才华欣赏,不但自己重用李斯,还经常在秦王嬴政面前举荐李斯,于是李斯慢慢地走进嬴政的视线里。当时的秦王嬴政年纪尚小还没亲政,大权掌握在吕不韦手里,然而随着嬴政一天天长大,他和吕不韦之间的权利之争也慢慢地凸显。面对如此情况,李斯不但没有念及吕不韦的知遇之恩,反而在秦王嬴政面前,大肆诋毁吕不韦,更甚者当吕不韦被秦王嬴政逐出咸阳城的时候,李斯为了避嫌,连送行这样起码的尊重也没了,说李斯欺师灭祖一点也不为过。其次,李斯对待同窗好友也不咋地,当年李斯求学过程中与一个叫做韩非子的同学关系不错。韩非子是韩国公子,一直在韩国效力企图发展母国,然而无奈的是他的抱负一直不能实现,于是转而投靠李斯来到秦国。韩非子有才,其能力可以说在李斯之上,他所著作的《孤愤》《说难》等著作让嬴政赞赏,于是嬴政准备重用韩非子。李斯看到这种情形,不但不为同学高兴,反而担心韩非子会取代自己,于是想尽办法,让秦王嬴政除掉韩非子。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李斯不顾同窗情谊,一心要致韩非子于死地,不幸的是秦王嬴政对李斯的话认同,于是把韩非子打入死牢,虽然之后秦王嬴政后悔了,但是见到韩非子时,已经被李斯在牢里迫害致死了。李斯对于同窗好友可是一点也不手软啊。另外李斯对于秦王嬴政也不忠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巡游过程中突然暴毙,本该主持大局,实现大秦权力平稳交接的丞相李斯,为了一己之力,联合赵高竟然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胡亥乃是矫诏篡位:“(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所以说秦始皇嬴政死后,李斯并没有按照他的遗愿来安排后事,而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以上三点足以说明李斯是一位欺师灭祖、不忠不义的小人,他的所作所为不但埋葬了大秦帝国,也断送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真是罪有应得!

5、秦吏百科简介

甘茂便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宣太后的允准,心中却空荡荡的更觉得人情萧瑟。及至到丞相府办理国书,署理公务的是老丞相樗里疾。这个须发雪白、脸色黝黑的老臣子,坐在大案前没有起身,只是嘿嘿一笑:“尊驾不愧文武全才,这回又要做纵横家,老夫实在佩服也。”说着伸出长长手杖,一点对面书案,“尊驾久为长史,公案老吏了,自己动手。老夫出不得手了,书吏动笔,只怕未必入尊驾法眼。”叨叨几句,甘茂不好推托,也不再多说,坐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羊皮大纸,略一思忖挥毫疾书,不消片刻,国书已经拟就。甘茂看看老态十足完全没有起身意思的樗里疾,捧起羊皮纸放到他面前笑道:“老丞相看过。”樗里疾笑道:“看甚来?用印。”当即,一名年轻的掌印吏捧来一方铜匣打开,在羊皮纸留空处盖下了鲜红的阳文方印。——《大秦帝国:精华版(全五册)》

6、历史类秦吏

大秦历公元前207年的某一天。两名美艳绝伦的宫廷女官搀扶着哈欠连天的秦二世退朝之后,宦官宰相赵高令止了正欲打道回府的满朝文武。几十名金戈武士呼啦一下涌堵住前后宫门,怒目圆睁。赵高奸笑道:诸位,今日没有别的事,就是想请大家吃点东西。不要紧张。然后拍了拍手,就见上百名小太监每人端了盘盖浇饭井然有序地依次躬身来到诸位大臣面前,众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只得接了过来。正在他们拿起筷子准备吃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位上大夫惊呼道:老鼠,老鼠头!然后将盘子扔到了地上。看着地上四分五裂的盘子和狼藉的饭菜,赵高的脸色由红变白,由白变绿,由绿变黑。他怒斥道:这是本相特意为你们精心准备的香辣鸭脖,什么老鼠,谁再胆敢胡言乱语,拖出去活埋!那名上大夫很快就被甲士拖了出去。余人皆战战兢兢,抖若筛糠。惊恐之下,竟有人率先将那黑乎乎的一团油物吞了下去,然后还意犹未尽地咂咂嘴曰不可多得之美味也。终还是有几名武将不肯吞食,直呼此乃鼠头,而非鸭脖。赵高见武将之中有蒙家后人,其在军中威望颇高,暂时不便诛杀。于是传唤咸阳宫第一御前膳监司掌事胡澈前来查验,胡澈来了之后,跟几个得力手下,装模作样检查了一个多时辰,终得出结论:此物确为香辣鸭脖。并出具正式文书,加盖鲜红大印。赵高重赏了胡澈之后,洋洋得意地拿着文书面对群臣道:看到没,本相的话你们可以不信,这胡掌事的文书,你们万无不信之礼!再问一次,这饭食之中的肉丸,究竟是鼠头还是鸭脖呀?众臣满脸不悦夹杂着无奈道:是鸭脖。赵高一直看着众臣将盘中物尽数吃完,才满意退场。满朝文武在回家的路上无不吐得涕泪交零。翌日一早,秦二世闻听了此事,怕百姓中有刁民妄加议论。派了几名心腹去调查此事。这几名心腹刚出门就被赵高请到了府上一顿安排。午后,大秦报头版头条刊文澄清了此事,赵丞相一片苦心,请满朝文武品尝香辣鸭脖,其意甚优,二世感念其辅佐之功,下旨重赏之。【完】【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7、大秦史图片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征百越,为中国国土面积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不仅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也促进了大一统政权的形成。百越并不是一个民族,是对我国南方沿海一带许多古越部族的统称,其大致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山地,主要包括:于越,位于今苏南、浙北一带,是春秋时期越国、吴国的前身,是早汉化的越人。扬越,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安徽局部,这里都曾属于古扬州,故曰扬越。闽越,即闽越国的前身,今福建一带。闽越之"闽"源于图腾崇拜,这里把蛇当作是部落的图腾,因而称为闽越。南越,南越亦称南粤,地理位置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广东的简称"粤"源于此)。瓯越国,位于浙江南部山区,大致今浙江温州一带。此外,还有骆越国,骆越是以农业为主的部落,主要居住在今海南、广西南部地区。到了战国末年,骆越有部分逐步南迁,到了今越南河内一带。越南早称交趾,唐朝开始称安南,宋朝的时候,安南脱离中国独立,但长期以中原政权为宗主国。公元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在越南地区建立阮朝。1803年(清嘉庆七年),阮福映依照旧例遣使至宗主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但是,嘉庆帝却否决了“南越”这个国号,原因很简单,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南越”存在过,那就是秦朝末年南海尉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等地区,阮福映想要国号“南越”,这有觊觎我国领土之嫌,所以没有同意,便赐“越南”为其国号,意思为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命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发动了南征百越的战争。屠睢与蒙恬是大秦帝国将军中的“双子座”,蒙恬北伐匈奴,屠睢南征百越。屠睢兵分三路,秦军第一路向东,从江西越过武夷山,取东面的瓯越与闽越,进展顺利,出兵当年就攻下两个地区,随即在此地设置了闽中郡。但是,秦军另外两路从湖南翻越南岭,分别向广东、广西挺进,却由于南岭阻隔,进攻屡屡受阻。南岭也是统称,主要由五条大的山岭组成,分别是位于湖南、广西之间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位于湖南南部的骑田岭和位于江西、广东之间的大庾岭。由于五岭的阻隔,秦军在行军及军粮运输上都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前线战争陷入困境,因此战争相持了三年也未能取胜,甚至主帅屠睢也战死沙场,这让始皇帝十分愤怒,更加坚定了征服百越的决心。然而,要征服岭南,必须先解决粮草运输的问题。既然陆路不通,秦始皇想到了水路。南岭除了地势险恶,还具有分水岭特征,岭北为长江水系,水道终流向长江。岭南为珠江水系,水道汇集终流向珠江。然而,由长江水系沟通珠江水系并不容易,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长江的支流湘江与珠江的支流漓江之间,有个地方距离很近,仅30公理,这个地方就是广西桂林的兴安县。秦始皇下令在兴安开凿水渠,将湘江与漓江连接起来,这就是灵渠,这样,秦军的粮草从湘江用船运来,再通过灵渠进入漓江,可以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为秦军提供了必要的军事补给。灵渠开通之后,秦军很快就征服了南越与西瓯越,在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这就是后来“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的由来。南征百越也为中国国土面积增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