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谓德行,业谓功业。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修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也。”德者,怀有为天下人谋福祉的心,方可受命于天下。若无有福共享之无私,则无法聚拢追随者。民间有句俗语: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曾国藩常常告诫家人:德不配位是危险的,进德、修业方可行。作为一家之长,他以身作则,日常饮食力求节约,非客到不增一荤。作为一官之长,他奉公清廉,从不利用自己的职务谋私利、行私事;作为一军之首,他视兵为子、爱兵如命,保之护之。久而久之,百官愈加尊重曾国藩,下属也心甘情愿追随,并听从他的指挥。正是进德修业,才成就了曾国藩集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为大成的名宿,官至正一品,封一等毅勇侯。君子当自强不息、进德修业。
2、进德录秦孝仪修身之道。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1844年10月10日与诸弟书)。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尺则我之尺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人家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在这封信里告诫家中兄弟功名富贵是变幻莫测的,不能掌握。只有建立功德和修习学业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功德积一分就能增长一分,学业增进一分就得进一分。但功德和学业的修养需要一天天的积累,不能促成一分分的积累才能使家业兴旺。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证明人生的事情不能自己掌握而增进学业,自己能否抓住机会则是自己能把握的住的。面对挫折不能听天由命,要继续努力。加强卧薪尝胆的功夫,不可荒废的。学业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人抱怨没有成功的机会,其实有时候成功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你没有把握住。另一方面是成功的机会的确还没有来,不过机会也需要自己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成功的到来。我是宝叔,请关注。
3、少年进德录楷书作品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学者进德修业,必须循序渐进、渐积而前;先求充实,然后才能通达。一步一步向上,不能急躁。欲速则不达,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在过程中不忽没一个细节,在自己的薄弱处用功,才能有长进。
4、少年进德录楷书欣赏曾国藩深信命运的力量。晚年时,他与郭嵩焘交谈,坦言自己无法掌控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希望在死后留下12个字的墓志铭,希望郭嵩焘能为他加上。郭嵩焘问他的墓志铭是哪12个字?曾国藩告诉他,他相信“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传万世”。曾国藩相信命运,但他也明白,成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曾国藩认为,人只有两件事情可以掌控:进德修业。修业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而进德则是指遵循儒家的道德准则,包括孝悌仁义等。他强调,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他说,“进德修业”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以此为目标。他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他说,“我得一尺,是我自己的一尺,我得一寸,是我自己一寸,别人抢不去;我今天进了一分德,就好像我自己家里攒了一升谷,明天我修了一份业,又好像多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家私日起,我就做起来了。”
5、少年进德录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菜根谭》品读:修身养性,追求真理,要有像木石一般冷静坚定的意志,如果一旦有对世俗羡慕的念头,就会落入充满欲望的境地。救助苍生,治理国家,要有行云流水般淡泊的情怀,如果一旦有贪恋富贵荣华之心,就会陷入充满危机的深渊。
6、少年进德录第十六章看待一个人时跃过小细节,反观大的方面;即忽略言行,而观察他的内心有人禀性温柔,从不伤害触犯他人,也无什么凶暴之举,都以为是个好人,会得上天眷顾。可偏偏家道日渐衰弱,而且寿命不得长久的,这可能是在家不孝父母,不爱兄弟,内心多有贪鄙,只想着损人利己,或者更有淫秽隐恶之事,这样的人貌似善良而实际内心却不善也。有人禀性刚直,对人常有冲犯而且言行严厉,都以为是恶人,似乎应该遭到上天谴责。可偏偏做什么都很顺利,子孙反而昌盛,这可能是在家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而且心中常怀公正,常思锄强扶弱,或者更有远离女色的美德,因此貌似凶恶而内心却是大善。所以说,俗人之眼以外表皮相去看人,而苍天之眼则以骨相和内心去看人。资料出自,善书《少年进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