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卓简介(大和卓年龄)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19:30:26 浏览
1、大和卓年龄

嘉庆帝的执政生涯,包括其一生,都可以用“平庸”二字概括,这个评价是合适的,他的一生既没有大的作为,也没有明显的过失。不过仅此来衡量一个人,或者帝王,对其或褒或贬,显然有失偏颇。毕竟一个人所处时代、环境都不相同,不能用一把尺子。清朝皇帝总体上对国家的责任感是在线的,在这一点上,嘉庆帝又是不遑多让,不逊色于人,超过他的父亲乾隆,超过他的儿子道光。他的勤政可能仅次于他的爷爷雍正。就为人而言,嘉庆帝为人宽厚,待人宽和,遇事不迁怒于他人,配得上“仁宗”的庙号。生活崇尚节俭,体恤百姓疾苦。也能够实事求是,不像之前几朝屡兴“大案”,从这个角度,似乎也无法对其进行指摘。应该指出,经历了几代帝王的开拓,王朝已经进入到一个稳定的阶段,按部就班地守成既是先辈留下的任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平庸”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宿命,而嘉庆帝又无可选择地站了这一班岗。王朝处在衰落的拐点上,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扭转时局的。历史已经证明,封建制度的没落亦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便能解决的课题。世界范围内的人们,为了探寻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都经过了长久的求索。当然,嘉庆帝有他的缺点,尽管他总结乾隆朝的得失,表达了想要改弦易辙的愿望,但他的谨小慎微又被既得利益者利用,没能在一些必要的、可及的领域作出应有的改革。他的“宽”,也一定程度演变为“纵”。在国家相对安定的阶段,对未来可能的挑战没有前瞻的预判,对现存的隐患缺乏清晰的认识,对新生事物的了解也很少。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大一统王朝的三个顶点,汉武盛世、开元盛世(或者说开天盛世)、康乾盛世(主要在乾隆朝),在位的皇帝不仅在位时间长,而且长寿。在位时间在皇帝中分别排第三(54),第十(45),第二(60);寿命也排到前列,分别排第十一(70),第六(78),第一(89)。他们创造的辉煌都让自己享受了,给继承人留下的很难说是有价值的遗产。若局限于嘉庆帝的认知之内,能够做得比他出色的人,我以为是不多的。我实在不愿责备一个因为无法免除税赋而感到内疚、专门下诏向臣民解释自己苦衷的人。曾子曾经向人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后来在注的时候,进一步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作为传统儒学培养出的帝王,他的一生践行了他所尊奉的教条。在一个“鬼神思变置”的时期,一心守成或许就是抱残守缺,苟且偷安吧。无论如何评价,对于过往而言,已经于事无补,反映的只是今人的认知水平,折射的是我们的未来去向。那么和那些雄才大略的君王相比较,嘉庆帝的差距在哪里?我这里举一个例子,不能反映全貌,仅作为一个观察的角度。乾隆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过程中,大小和卓携其家室、部众逃往境外。在清廷的压力下,当地的部族首领将大小和卓以擒杀,并将其家室交给清廷。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比较复杂,记载也比较混乱,就不展开了),大和卓的子嗣(小和卓无嗣)有一人,名为萨木萨克,始终未能找到。从乾隆二十六年开始,一直到乾隆末年,特别是乾隆四十九年,明确发现萨木萨克派人与境内信徒有勾结以后,乾隆帝保持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一直到嘉庆朝初年,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帝仍然不断要求当地官员推进相关事宜,并严密防范渗透活动。然而嘉庆帝亲政后(乾隆帝已死)不久,当地官员就相关事宜的办理情况向皇帝打报告。嘉庆帝认为这是“殊属多事无谓”,若其“妄挑边衅”,要治其重罪。皇帝的态度标志着西北政策的重大转变。嘉庆帝开始轻视萨木萨克其人,后来直接否定其存在,清廷对此渐疏于防范。这一重大失误,直接导致此后数十年间,和卓家族及其d羽数次入境作乱,对西北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给当地民众带来沉重的苦难。

2、大和卓是什么族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呀,他居然喜欢二婚女人,这事你知道么?你们还记得琼瑶电视剧《还珠格格》里边儿的香妃娘娘吗?咱们现在这儿呀,就是还珠格格里边的香妃娘娘在这儿引碟的地方。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香妃这个人呢?其实她并不是被乾隆皇帝给抢过来的啊,她是真正的二婚嫁过来的。现实中的香妃呢?他其实是出生于新疆维吾尔族的和卓氏,小小年纪啊,就因为长得绝美而艳名远扬了,所以他才刚15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家里边人呢给许配给了一个叫做霍集占的一个男子,这个爷们呀,野心特别的大啊。那么说他当时呀,是因为自己的家族势力特别大,他是叶尔羌汗国的王室后裔,手一下有十万伊斯兰教徒。漠西蒙古厄鲁特部叛乱在乾隆二十三年被平定后,他和大和卓独霸南疆,从此就想着开始叛乱了。在乾隆25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呢,终于注意到这个自负的男人,于是呢,就亲自派兵把他们给收拾了一番。那香妃跟这个乾隆呀,是哪来机会二婚的呢?那是因为香妃的家族,帮助乾隆皇帝解决了她的老公小和卓的叛乱了,所以呢霍集占呀,是气急败坏的,于是就天天的虐待殴打这个香妃,你看啊,就是因为你爹,因为你爹不帮我,才害得我叛变失败,要四处的流窜,后呢,一气之下直接就把这个香妃呢就给休了,所以呢,相对才有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边来。香妃爸爸这一看,这不是暴殄天物吗?自己的女儿这么好看,怎么能老死在家里边来呢?为了表示回部一族的忠心呀,就把这香妃献给了乾隆了,并忽悠乾隆说我们家这孩子的美啊,而且还身带异香的,只可惜啊,他前任不懂得赏识,但要让她伺候您呀,一定给您伺候的是舒舒服服的。乾隆一看这女子还真的是又好看,身上还有一股斩男香,我的天,就觉得这跟我后宫那些俗脂艳粉她实在是不太一样啊。所以呢他是宠爱这个香妃的。但是您知道吗,自从香妃来到这个锦城之后呢,就没有一天是开心的,他总是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啊。因为她15岁就出嫁了,经历了她丈夫叛乱之后呢,长年累月地游离逃窜,二婚以后呢,又来到了北京,这时候又经历了近一年的颠簸,才到了北京,长期的悲惨生活,还有她这种思乡之情呀,促使她就得了抑郁症了,总是呀开心不起来,郁郁寡欢的。那乾隆皇帝呢?又是如何搞定这香妃娘娘的呢?香妃她其实是维吾尔族啊,他不能吃猪肉,乾隆呢,就专门在皇宫里边儿请了一个一对一的厨子给他做羊肉牛肉吃。怕他呢,想吃家乡的特产,就隔三差五地给她找这个什么葡萄干啦,送点哈密瓜啦。那么为了照顾他在家里边的生活习惯啊,甚至真的给他在西华门外建了一个宝月楼,那个是他们维吾尔族的建筑。按道理来说呀,这供吃供喝还送楼的小生活,哪个女人看了她不羡慕呢?但是啊,青春鼎盛的这个香妃,自从入了宫以后,他呢,就一直在侍奉这个乾隆皇帝28年了,却一个孩子都没有。所以呢尽管二婚以后,乾隆皇帝对她很好,她自己也清楚,她的二婚不过是他的父亲为了维持家族和平的工具而已。那两次的这个结婚呢,都身不由己。婚后呢也没有一儿半女,身处他乡,没有一个人理解自己,简直像极了咱们当代远嫁的女孩子们。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他也没有朋友。如果要是再遇上一个恶婆婆欺负自己,这老公呀再不帮助自己,真的是连一个诉苦的地方她都没有。您说她是不是真的特别惨呢?

3、大和卓与小和卓的关系

摘自《中国通史》:彝族是古羌人先后南下在长时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只有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迄至1840年仍然保存下来。清朝末年,凉山彝族奴隶主的出掠有增无已。自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东川、乌蒙、镇雄等地大力推行改流,沉重地打击了土司、土目奴隶主的残余势力。在改流后的乾隆十一年(1746),“数年以来,招徕开垦,野无旷土,商贾辐辏,汉土民夷,比屋而居,庐舍稠密,已与内地气象无二”。彝族群众流行多神崇拜,彝族民间还流行“神判”。各地彝族有一些标志民族传统的节日,其中,流行甚广而又隆重举行的是火把节。————————————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以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份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乾隆四十六年(1781)和四十九年(1784),先后发生了甘肃循化(今属青海)撒拉族苏四十三和通渭石峰堡回民田五领导的两次反对地方官府的起义,清廷派大军剿洗,并利用新教、旧教矛盾,采取“赦一剿一,以分其力”的以回制回策略,起义遭到残酷镇压。还兴起了迫害回民的两次文字狱。善于多种经营和发展商品经济是各地城乡回民经济的特点,其中“马贩、屠宰”又是回民主要的普遍的经营行业,这又是一大特点。清代前期继续闭关锁国,而回族商人却在沿边地区积极开展同邻国的贸易,从东北、外蒙、新疆到云南。在西北回民聚居地区,伊斯兰文化在回民中的影响要浓郁深厚得多,“其习教护群之念,则牢不可破”。明末到清代,西北回族地区先后形成大小门宦三十多个,在基本信仰上并无不同。—————————— “维吾尔”这一族名,是维吾尔族的自称,一般认为是“联合”或“协助”的意思。清代写为“回部”等。康熙十七年(1678),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国(蒙古人建立)噶尔丹率领的十二万骑兵所征服。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彻底摧毁了准噶尔的统治。乾隆二十二年(1757),霍集占自称“巴图尔汗”,正式树起了叛清割据的旗帜。乾隆二十三年(1758)夏,清廷出兵平叛,派遣大军,讨伐大小和卓。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首领捕杀,将小和卓的首级献给清军。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对新疆实行军府制度,在伊犁惠远城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地方制度基本上有州县制、札萨克制和伯克制三种。废除了伯克的世袭制度,改为任用。一些经济贸易中心出现,如乌鲁木齐“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市衢宽敞,人民辐辏”、“繁华富庶,甲于关外”。阿克苏、叶尔羌等地也是“货如雾拥”、“货若云屯”。嘉庆二十五年(1820),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斌静“荒淫失回众心”,大和卓的孙子张格尔纠集数百人乘机从浩罕返回骚扰边卡,烧杀抢掠。道光六年(1826)秋,清政府调兵三万六千余名会集于阿克苏,开始进剿张格尔叛匪。张格尔走投无路,逃往喀尔铁盖山,自杀未遂,被清军活捉。道光二十七年(1847)八月,以张格尔之侄迈买的明和倭里罕为首的七和卓从浩罕起兵,发动了反对清朝政府的叛乱。清廷派奕山为参赞大臣,带兵由伊犁越冰岭出兵进剿。此后,和卓们又连续不断地叛乱,倭里罕等多次窜入喀什噶尔、乌什等处。清军调集官兵七千多人,进剿叛军。同治四年(1865)春以后,在天山南北相继出现了五个互不相属的封建割据政权。浩罕的军队首领派遣阿古柏和大和卓波罗泥都之曾孙布素鲁克前往喀什噶尔,于同治三年十二月(1865年1月)侵入中国境内。同治六年(1867),南疆地区全部为阿古柏侵占。阿古柏自封为“巴达吾来特哈孜”(即汉文史书上的“毕调勒特汗”,意即“洪福之王”),对其政权,历史上称为“哲德莎尔”,意即“七城”。同治十一年,阿古柏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俄国与喀什噶尔条约》。同治十三年,阿古柏和英国签订了通商条约即《英国与喀什噶尔条约》。光绪元年三月(1875年5月),清政府授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光绪三年夏,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自杀。光绪十年九月(1884年10月)批准了新疆改设行省。十月,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取消军府制、伯克制和扎萨克世袭制,代之以兵备道、府、州、县制。(摘自《中国通史》)#大和卓简介#

4、大和卓后代

新疆百年乱局的祸根,只因乾隆的一个疏忽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帝王是我国近代封建史上伟大的君主,但是他们都被一个共同的强敌困扰,盘踞在外蒙古和新疆一带的准格尔汗国,这个清朝大的边患与清政府缠斗了70余年,终在乾隆时期清军彻底消灭了准葛尔汗国首领噶尔丹,打击了沙俄蚕食中国边境的野心,使得新疆等地区归入中国的版图,为我们现在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然而乾隆有2次重大的疏忽,留下了祸根,是新疆百年来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我们先来看看这张地图,紫色部分就是当时的准格尔汗国的版图,它涵盖新疆全部、外蒙古、中亚部分等领土,势力范围达到了近700万平方公里。有了这个感性认识后,下面就说说乾隆的2次疏忽是什么。第一大疏忽乾隆二十年准葛尔汗国发生大规模的天花疫情,将近4成的人口死于天花,准葛尔的军力锐减,与此同时准葛尔内部又起了纷争,乾隆决定对准葛尔汗国进行致命的一击。他发兵4万清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准葛尔汗国展开攻势,准葛尔首领达瓦齐只坚持了4个月就被活捉了,其都城伊犁也被顺利攻占。当时天山以南的广袤土地是和卓家族统治的,他们是准葛尔的臣国,乾隆认为准葛尔已经归大清管辖了,那准葛尔的臣国就是大清帝国的,于是释放了关押在伊犁监牢内的大小和卓也就是哥哥和弟弟,当时他们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乾隆想着他们一定对自己感激涕零。没有想到这兄弟俩回到南疆以后就举起了反旗,并杀掉清军悍将阿敏道。这让乾隆的肠子都悔青了。第二大疏忽乾隆二十四年清军终于在新疆库车、和田一带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将大小和卓以及他们全部家族成员都杀掉,这次可谓赶尽杀绝了,要彻底后患。但是清军忽略了大和卓的一个小妾,她成为一个漏网之鱼,从清军的屠刀下逃脱至现在阿富汗昆都士一带。偏偏这位小妾当时是怀孕出逃的,不久生下了一名男婴,这个人他对大清可谓恨之入骨,成人后他的两个儿子张格尔和玉苏普在英国的帮助下入侵南疆达7年之久,当时大清帝国刚刚和沙皇俄国在东北打了一仗,又平定云南叛乱、收复台湾,不论国力和军力来说都是耗费巨大,对南疆的叛乱就有点力不从心,只好与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得他们的势力逐渐的强大起来。后来玉苏普的7个子侄再次在南疆叛乱,消耗了清政府在新疆的军力,以至于到清朝后期阿古柏等也打着和卓家族的旗号闹独立,一度让新疆整体沦陷,后是左宗棠大将军力主收复新疆,才收回了新疆大部分的主权,但是这些反复的叛乱活动,使得新疆百年来一直动荡不安,留下了祸根。

5、大和卓波罗尼都

穆罕默德·雅霍甫这个名字大家一定很陌生,但是他的中文名字“阿古柏”我们肯定熟悉,曾经的“浩罕汗国”人氏,也就是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附近的人,属于统纯正正的“蛮夷”。如今看来,这家伙当初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稚嫩的阿古柏选择跟着母亲艰难度日,机缘巧合之下,母亲又嫁给了一个屠夫。不料这个屠夫是一个家庭暴力狂,动不动就会对她们拳脚相加,母子二人常常被殴打得半死不活,后来有一天他母亲被打死了,阿古柏顺理成章的也被继父赶出家门。找不到亲生父亲的阿古柏彻底成了孤儿,七八岁的年纪就流落街头。幸好,亲生父母把他生得比女人还漂亮,阿古柏有幸被街头卖艺的草台班子收留了,草台班子把他量身打造成为一名男扮女装的舞林高手。大约在阿古柏10岁的时候,在一次演出中,他被一名脑满肥肠的大员看中了,过去的多数大员都有“娈童”的癖好,于是阿古柏也难逃“命运”。不久,腻了的大员又把他当做礼物送给了自己的上级。从此,阿古柏成了一名悲惨的性奴隶。换成一般人可能也就臣服于命运的残忍安排了。但阿古柏不是一般人,死活不认命,一直等待着逃跑的时机。在他22岁那年,幸运女神降临了,浩罕汗国陷入内乱,战火烧遍全国。阿古柏趁机逃出囚笼,逃回自己的家乡。可是,人自由了,该怎么生活下去呢?阿古柏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有想法了。阿古柏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也就是母亲曾经给屠夫生的那个女孩儿,屠夫已死,妹妹只能投奔回到家乡阿古柏。阿古柏看妹妹长得不错,所以决定用妹妹的终身幸福换一口饭吃。阿古柏把妹妹献给了家乡大的武装首领库什做女奴。不久之后,凭借于此,阿古柏找到了靠山,不久之后做上了库什的副官。人虽然渣了点,但架不住有本事。阿古柏骁勇善战,手段残暴凶狠,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到了1860年,阿古柏凭借一颗颗人头终于成了一方诸侯,这年他正好40岁。虽然不知道当年的阿古柏被践踏过多少次尊严,但悲惨的遭遇并没有磨灭阿古柏心中的生存信念,他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成就了一番事业。在阿古柏45岁的时候,他认识了新疆土著--布素鲁克。此人是新疆伊斯兰教领袖,地位与西藏的达赖喇嘛不相上下。布素鲁克这个人我们也不熟悉,但是他的曾祖父可是一个大名人--曾经为乾隆充业绩的大和卓,曾与弟弟搞了一次著名的武装叛乱,叫“大小和卓叛乱”,被清军打的满地找牙。幸运女神再次降临!布素鲁克找到了阿古柏,希望阿古柏能帮助自己完成曾祖父大和卓的大业——分裂新疆。这让阿古柏感受到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有布素鲁克这位伊斯兰教领袖做幌子,占领新疆也算是师出有名。1865年,阿古柏出兵新疆,到1875年,他已经成了新疆大部的主人。为什么说是新疆大部呢?因为这期间沙俄干了一件不要脸的事。1871年,俄国老毛子说:我们与大清国是好兄弟,兄弟没有精力讨伐阿古柏,我们来帮你们。于是,俄国人打着替清国讨伐阿古柏的旗号,夺取了伊犁。阿古柏在新疆捣乱,朝廷不知道么?当然知道,而且还很愤怒,只是实在腾不出手去收拾这个外国流氓。

6、

近年来,西方官媒不断抹黑中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这些龌蹉的题材当中,涉及新疆的就不在少数,诸如“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宗教清洗”等等无稽之谈的捏造,甚至于连洁白的新疆棉也在诋毁之列。为何西方政客喜欢拿新疆说事?其实他们是有前科的,早在两百年前,新疆地区就成了西方列强扰乱中国、分裂中国以及入侵中国的一块跳板。19世纪20年代,流亡在外地和卓后裔张格尔就倚仗英国殖民主义者和浩罕汉国(今乌兹别克)统治者的支持,多次窜扰南部新疆,煽动人民进行叛乱。本篇就通过张格尔的叛乱及清政府的平叛行动,谈谈清朝由盛而衰的局面。一. 张格尔的叛乱及清军的平叛1.张格尔的渊源清初,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叶尔羌汗国。叶尔羌与哈密、吐鲁番等部通过朝贡等形式与清朝建立关系,并归附清朝。这个时期,蒙古部落中的一支准噶尔汗国在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之下,实力不断壮大,到处侵扰吞并周边的部落。1678年噶尔丹征服了叶尔羌汗国,开始驱使和奴役维吾尔族人。准噶尔的扩张威胁到清廷的统治,从康熙开始,清朝陆续用兵对准噶尔进行打击。直到乾隆20年(1755),准噶尔的统治被彻底摧毁,维吾尔族人才重获自由与新生,他们推举出大和卓波罗尼都与小和卓霍集占为首领(和卓在新疆的伊斯兰教用语中指"圣裔")。但是大小和卓起了反清割据之心,在1757年杀害了前来招抚的清朝官员及其随从,建立了巴图尔汗国,霍集占自立为巴图尔汗。此举遭到了清廷出兵征讨,清军于次年平叛,斩杀大小和卓,其家眷及残部逃往境外。我们后面提到的张格尔就是大和卓的孙子。

7、

道光皇帝其实在清朝皇帝中能力并不算差,其继位前期乾纲独断迅速派人平定西域张格尔(大和卓之孙,英国人派军官培训,并支援万余支先进火枪)叛乱,威震中亚和俄罗斯。其整个过程的干净利落在中国历代皇帝中都属上层。且其在位期间崇尚节俭,库银由嘉庆留给他的2700万两增长到4900万两。但是道光很倒霉,碰到了刚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放眼当时整个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挑中打赢英国的,而道光也是当时世界上敢单挑大英帝国的皇帝。#大和卓简介#

8、

她是乾隆和卓时的荣妃,是还珠里的香妃,是延禧攻略里的顺嫔,是如意传里的韩相见。她是所有乾隆剧里值得期待的人物。但是,在这些剧里,她被逼无奈,不开心。历史上的她真的这么不开心吗?首先,她确实是阿里和卓的女儿,但她父亲并不是整个部的领导,只是众多和卓中的一个。她出生的时候,回纥被准噶尔汗国占领,赫哲族沦为阶下囚,被关押在伊犁。21岁那年,清朝平定准格尔,救出和卓。其中有一个比较厉害的家族,有两个兄弟掌管,叫大和卓。他们家和香妃家有点世仇。不知道是缓和关系还是羞辱她们。小和的主人娶了她。没错,她是第二次出嫁,可没过多久,她又被小河卓离了婚。但是他们不让她回家,就在他们家关着。清廷任命大和卓安抚南疆。没想到他们在南疆发动叛乱,逼迫我她们一家。加入后,香妃家不愿意背叛清廷,出兵帮助清军打击叛军。叛军逃跑时,赵辉将军救了她。叛乱被平定后,她的家人随赵辉将军去了北京,她的叔叔和兄弟们都被封为爵士。赵将军也在纪念馆报告了她的经历。于是皇帝破例让已经26岁的她学习娜拉皇后宫里的规矩,封她为贵族。所以,她不是被逼的。甚至可以说是皇帝给了我她第二次生命。她不仅没有整天闷闷不乐,还对皇帝满意。28岁晋升荣耀,34岁被赐公主,54岁去世。因为乾隆皇帝,只有我不是妃子。所以民间有很多关于我的传说,比如香妃的称号,真香,丽莎香的错觉,我不知道。比如民国三年去世后,遗像旁边的介绍第一次说她是被迫进京的,皇帝为她建了宝月铁塔。她宁死不从,后被太后处死。但事实上,她不知道这是谁的画像。太后比她早死11年。宝月大厦是在她去北京的前一年建造的,这里有这幅画像。这是典型的清末汉族妇女的服饰。她不知道这个是谁,所以故事就是故事。听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