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简介啊(杜甫简介3)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19:56:40 浏览
1、杜甫简介3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高门大族,不仅让“诗圣”杜甫落俗攀附,而且还能压上李唐皇室一头,这究竟是“何方神圣”?“诗圣”杜甫,祖上出自京兆杜氏,但是他自我介绍时,却不介绍自己是京兆杜氏之后,反而介绍自己是“清河崔氏之甥”。原来杜甫的母亲是崔氏之女,杜甫的外婆是李世民之孙李琮的女儿,嫁到了清河崔氏,生下了杜甫之母,所以杜甫母亲是崔氏之女。那这清河崔氏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士族,为何连“诗圣”杜甫都未能免俗想要“攀附”呢?据《水经注》记载记载,崔氏乃是姜子牙的后代。在西汉初年,崔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由东莱侯崔业带领居住在清河东武城,称清河崔氏;一支由崔仲牟带领定居博陵安平,称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崛起于汉末时期,彼时天下战乱不断,群雄四起。崔业后裔崔琰和崔林也投入了这乱世洪流中。不过真正让崔氏在曹魏政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还是弟弟崔林。当年曹操攻破邺城后,崔林便加入曹操阵营,先后在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手下为官,终官位至司空,位列三公,封安阳乡侯,开三公封列侯之端。由此清河崔氏,成为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其他氏族也纷纷与其子弟通婚,“七步成诗”的曹植就迎娶了清河崔氏女。后来“高平陵之变”,司马家族彻底掌控了朝堂,再后来司马炎建立西晋。期间清河崔氏不但未受影响,还逐渐扩展了例如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齐郡乌水房等支系。新成立的西晋王朝如“昙花一现”,在“永嘉之乱”后迅速灭亡,司马睿被迫渡江南下,建立东晋。作为天下门阀之一的清河崔氏自然也随王朝的衣冠南渡。但由于战乱等原因,有一小部分族人留在了清河故地。在整个东晋时期,清河崔氏都没有什么太出众的表现。直到北魏初期,清河崔氏才再一次站到了北方政治舞台的中心。这次扮演主角的是留在清河故地的崔宏和崔浩父子。鲜卑人拓跋珪打败后燕,建立北魏帝国时,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去请负有盛名的崔宏前来辅佐,拜其为司空。崔宏,因学识渊博深得拓跋珪的青睐。国号“魏”都是崔宏所拟。后来北魏的官制、礼仪、音乐、法律等制度也都是由他制定的。由于功勋卓著,崔宏获封白马侯。崔宏死后,其子崔浩继承了白马侯的爵位。和父亲崔宏相比,崔浩的政治能力无疑更胜一筹。因熟读《易经》,精通天文星象,料事如神,崔浩几乎就是拓跋魏的诸葛亮,无论政治、军事都极具战略眼光。他历经三朝,执掌了两朝的枢机,官至司徒、封东郡公。堪称北魏有权势的第一谋臣。当时范阳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东柳氏等世家大族,都争相和清河崔氏联姻。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荣之后往往就是巨大的危机。习惯了皇帝信任和顺从的崔浩,开始飘飘然,激进的推动诸多改革,却没意识到,这已经触及到了鲜卑贵族的利益。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在拓跋焘命他修《国书》时,他毫无避讳,把大量鲜卑先祖的丑闻都写得清清楚楚。经有心之人太挑拨,性情暴躁的拓跋焘勃然大怒。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下令将崔浩和他手下的史官全部处死,崔浩灭族。崔家的姻亲范阳卢氏、河东柳氏以及太原郭氏也都被灭族。显赫已久的清河崔氏,短暂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后来,北魏孝文帝元宏推行汉化改革,崔氏子弟崔光和崔亮两兄弟依靠家学渊源再次入朝为官,期间频繁与和其他氏族之间的通婚联姻。这支北方落魄士族逐渐恢复往日荣光。自魏晋以来,朝廷选取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门阀世家。李唐的统治者也是靠着这样的门阀势力——关陇世家在争锋天下中获胜。所以,从龙有功的关陇世家成了唐初政治集团的为核心。为了打破“尊世胄,卑寒士”的观念,同时也为抬升皇族的门第。李世民对“五姓七望”中的其他6家,一边拉拢,一边又大力打压。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门第崔氏。贞观十二年春天,李世民就命长孙皇后的亲舅舅高士廉编纂《氏族志》。一开始的高士廉没能领会到李世民的真意,初版中,老老实实把崔氏定为“第一等”,赫然处于皇族陇西李氏之上。结果可想而知,李世民大动肝火,挨了一顿臭骂后,高士廉也开窍了。于是把李世民所在的“陇西李氏”定为第一等,把清河崔氏等几个大族都定为“第三等”。以现有官员爵位等级为标准,而非血缘家世为标准的家族评级《氏族志》颁布后,山东、江南的士族门阀遭遇重创。但在科举制度盛行的唐代,即便面对来自统治阶级的高压,清河崔氏依旧涌现出了一批如崔慎由、崔元综、崔龟……的杰出代表。在唐朝清河崔氏共有十二人官至宰相。不过到了晚唐时期,随着黄巢和朱温等人对世族子弟的残杀,绵延数百年的门阀政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清河崔也不复往日辉煌了。进入宋代后,在平民科举大盛的浪潮下,盛衰兴亡700年的清河崔氏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当中。

2、杜甫简介

湘风纪行 诗传天下之“杜甫生平“

3、杜甫作者简介

【杜甫的病42】宋代蔡絛撰写的《西清诗话》记载了一个故事,大致意思是:杜甫自以为他的诗法力很大,郑虔的妻子生疟疾,杜甫对他说:只要背诵我的诗,疟鬼就会退避。开始说背诵“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就行,郑虔妻子背了两天,病未好;杜甫又说背诵“子章髑髅血糢糊,手提掷还崔大夫”,郑虔妻子又背了两天,病还未好;杜甫又说背诵“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若不能,那扁鹊来了也无能为力了。①蔡絛的同代学者胡仔在所著的《苕溪渔隐丛话》一书中调侃道:杜甫自己也患有疟疾,三年都没治好,饱受病痛折磨和摧残,怎么能背几句杜诗就可以让病魔退避三舍呢?如果真有能听懂杜甫诗的疟鬼,这鬼也是个爱学习、懂事理的好鬼了。这可以当个故事来听,杜甫的诗当然不能调节疟疾,但是在病床上静心诵读,气息专注,病痛也许会暂时忘记,也会减轻痛疼,在现代医学上也有这种类似“精神疗法”。从757年杜甫记自己患有疟疾,到759年患疟疾已经三年,这一年杜甫得到好友张彪介绍的方法,他在《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诗中说“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你的方剂很是灵验,药囊中的药没吃完,病就好了。(我的新书《杜甫:诗中的病》将于23年1月出版)①背诵的这三句诗分别出自杜甫的《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戏作花卿歌》《八哀诗(其四)赠太子师汝阳郡王琎》。

4、杜甫简介视频

众所周知,杜甫忧国忧民,被誉为一代“诗圣”,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杜甫也是一代“情圣”。他和妻子杨氏做到了真真正正的“一生一代一人”。只有杜甫和杨氏一生相守,连绯闻都没有,据说每当好友来访时,杜甫都会向他们介绍他的妻子如何之好。#杜甫简介啊#

5、杜甫故里简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内容丰富,有的抨击统治集团的荒淫无道,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有的感时忧国,有的慨歌今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所以“诗史”。【作品赏析】全诗四句写了四景,有动有静,远近结合。整个画面有生有色,完全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这首诗对账工整,节奏明快,色彩绚丽,语调清新,与诗人欢快的心情十分一致,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