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彰简介(清朝王彰)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29 21:38:33 浏览
1、清朝王彰

东汉末三国魏晋人物:王彰,王彰初曾做过司马颖的参军,后来追随刘渊起事,被刘渊所倚重。

2、王彰书法作品

小太监一溜小跑到正在品茶的朱棣身边耳语道:“户部侍郎王大人来了!”朱棣微微皱眉,将茶杯放下道:“这小子怎么没完没了,让他滚进来。”没等小太监出去宣旨,王彰大摇大摆的就进来了。朱棣微怒道:“一点规矩都没有。”王彰理直气壮地回了一句:“明君是不会斥责言官的。”此话一出,朱棣怒斥道:“你是在骂朕吗?有屁快放。”王彰丝毫不在意皇帝的怒意,臣今日要弹劾御史陈孟旭贪赃枉法。正要继续往下说时,朱棣突然说道:“昨天不是刚刚弹劾完马英吗?怎么今日又弹劾陈孟旭了?”王彰反问道:“难道有错不应该被弹劾吗?”朱棣笑道:“天下人都说朕残暴,杀人如麻,我看死在你手里的人也不少啊。”这时王彰不干了,怒道:“陛下何意?马英在陕西欺压异族,导致叛乱,多名官员被杀不应被弹劾?陈孟旭贪赃枉法不应该被杀?李严不赡养老母,将其赶出家门,不应该被惩戒吗?”王彰不愧为大明高学府国子监的优秀毕业生,口才了得,说的朱棣哑口无言。朱棣手中确实沾了不少功勋重臣和贪官污吏的鲜血,可对这种在朝中没有背景,没有根基的言官反而网开一面。(可以看出朱棣杀人为的是皇权的稳固,对于这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还是能给予大限度的克制。)王彰的弹劾之路始于,他前往陕西赈灾之后。当时陕西发生了大明开国以来大的一次瘟疫,身为户部侍郎的王彰奉命前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王彰还没有进入陕西地界时,便看到很多百姓惨死于荒野。城中大街上卖儿卖女换取粮食的灾民众多,王彰被这一幕所震惊。然而让其意想不到的是,陕西佥事马英不仅不赈灾,还激化民族矛盾,导致灾民变悍匪,府衙被抢、官员被杀。王彰一边赈济灾民,一边搜集陕西官员的犯罪证据,并上疏皇帝免了陕西的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回京后,王彰来不及休息,直接入宫弹劾马英等官员。因为弹劾人数众多,得罪了很多朝中官员。而皇帝却一面向着百官说话,一面又继续重用王彰,这就是帝王心术。永乐十九年,河南洪灾严重,朱棣准备让王彰前往。可官员反对道:“王彰是河南人,应该避嫌。”朱棣大怒道:“一群酒囊饭袋我养你们有什么用?河南灾情如此严重,可朕听闻有人中饱私囊。换成你们去,有胆量去查权贵的账本吗?”王彰的到来,令河南的官员们瑟瑟发抖。贪官污吏们结成联盟,重金贿赂朝中重臣诋毁王彰。然而王彰背后站的是天子,谁又能动得了皇帝手中的枪杆子呢?虽然身为户部侍郎,可王彰一生都在为朱棣铲除贪官污吏。河南一行数月,被罢黜的官员达到一百多人。朱棣对他还算可以,保护他一世安宁,能得到皇帝如此信任的官员,屈指可数。

3、王彰

儿子已经上大一了,那天收拾他的书架,翻出来了5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自己认真看了一遍,居然怀疑是不是自己写的[捂脸]王彰:亲爱的儿子,看到你比爸爸高了一大截的个子和你每天阳光灿烂的笑脸,才蓦然意识到你十四岁的青春不经意中已经到来。我们的儿子旺仔已经算得上“男子汉”了!爸爸,妈妈要感谢你,你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和爸爸妈妈带来了无比的欢愉和快乐,你是上帝给予爸爸妈妈今生珍贵的礼物。亲爱的儿子,你知道吗?从你呱呱落地、你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你的每一次好奇、每一次淘气、每一次开心微笑,甚至每一次哭泣,总能填满爸爸妈妈的心房。你在生活中的快乐就是我们生活中大的快乐!还记得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搭起小板凳小桌子,一丝不苟的在那里画画,写字吗?爸爸妈妈真的为你有一个聪颖好学求知的心而感到开心。从那以后的事实证明:你先于学习后才玩耍的好习惯一直养成至今。也正因如此,你的求知路途才会有如今的收获。希望你一如既往的保持下去,将是你人生中大的财富!随着你个子的不断长高,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身体在青春荷尔蒙的作用下,让你变得会更加独立,不再喜欢爸爸妈妈的叮咛和唠叨。今天,爸爸妈妈借学校老师布置的这项作业机会,谏言几点,希望能给你今后人生的旅程有所帮助。你将更多的、自己独立的去面对,这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世界,同时也会自己去面对挫折和失败!首先,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这是人一生中重要、优秀的品质,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辛苦无私的培育之恩、同学们的热忱帮助,感恩我们的社会。要学会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缕阳光、每一天你度过的日子,无论带来的是欢乐还是泪水!其次,你要有梦想,并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拼搏!儿子,爸爸妈妈鼓励你努力学习,不是看重你取得多么高的分数、获得多么好的名次,而是让你将来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的权利,有实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爸爸妈妈希望你能有幸福的一生。人要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人生也才会精彩。你的梦想、愿望也给爸爸妈妈讲了,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愿意帮助你完成。还有,要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亲爱的儿子,你现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子汉了,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不可能都是万事顺心如意,你会不断遇到挫折和挑战,甚至是失败和泪水,这都是正常的。苦难和失败带给我们的是财富,是终取得胜利的基石,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还记得你因考试成绩下降、答题应该正确而因粗心未正确,还有这一次因为年龄不够未选上团员资格,你黯然神伤、精神萎靡,爸爸怎么给你说的吗?不要害怕失败,要明白为什么失去,为失去找到弥补方法,那样得到之事不将是轻而易举吗?作为男子汉,更应勇往直前、保护弱小,照顾他人!即便是未来的生活中不经意的犯了错误,你也要勇敢面对,勇于承担,敢作敢当才不失一个男子汉的本色,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社会的接纳。再有,你要善于发现,赢得认同。如今的现实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基因的进化、社会文明的优化,变化是日新月异。书本知识是理论的建立,现实中的事例是实践的载体。只有理论和现实相结合才能成就辉煌。所以,要走出去,走出内心、走出房间,不能沉迷于网络,不能满足于内心,不能当一个新社会的宅男。否则,你将会被社会淘汰,被人们遗忘,被社会抛弃。只有走出去了,才会有所发现,才会被别人、被社会发现,才会有存在感。不能只埋头学习,要多和同学们交流。多向老师请教。积极参加班级事务、社团活动。多看看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和物。“勤奋好学”+“积极表现”=“三好学生”、“班长”等等。(你不是也希望像爸爸一样在学生生涯中,通过担任班干部锻炼组织、领导能力吗?这样做肯定行,相信爸爸,呵呵!)后,爸爸妈妈还是真心的说声:“宝贝,谢谢你!”感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你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快乐源泉。爸爸妈妈虽然都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给你的爱是伟大的。在我们一起生活、生存的路上,是父(母)子、是朋友。我们要互勉互谅、互爱互助,让快乐、幸福永驻我家!愿我的阳光、帅气、正直、率真、聪明伶俐、敢于担当的儿子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深爱你的:爸爸 妈妈2018年4月27日#王彰简介#

4、王德彰介绍

1421年(永乐十九年)十月的一天黎明时分,王璋到达周王朱橚就藩之地开封,说有人告你谋反,皇上将要发兵,我就是为此而来,朱橚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王璋是河南人,生于1366年九月十八日。1387年(洪武二十年) ,他获得乡荐,后补为国子监生。出仕后,王璋出使山东平价收购粮食时,被公认为廉洁能干,明太祖朱元璋升其为吏科源士。1407年(永乐五年) , 王彰被明成祖朱棣召回任礼部侍郎。他父亲去世, 守孝期满后,被改任到户部。陕西发生严重瘟疫,他奉命出使祭祀西岳。新安百姓卖子女交纳赋税,王彰上奏免除当地赋税,并赎回所卖的子女,后改任右副都御史。1413年(永乐十一年) , 王彰随从成祖北巡,他有已八十余岁的老母,皇上准他回去探视,并赐给他母亲冠服和金币,对他说: “君子居官不忘亲,居家不忘君。凡所经过的地方,百姓是否安居,官吏是贤或不肖,你都要报告上来。 ” 王彰回来后,所奏的事很合皇上心意。 不久,他被升为右都御史。1421年(永乐十九年),有人告发《救荒本草》的作者,明朝著名医学家,被誉为“一代药王”的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图谋不轨,成祖朱棣想赶在其起事之前,发兵镇压。他征求王璋的意见,王璋说这样不好,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动刀兵,师出无名。朱棣说兵贵神速,等事情发生了就晚了。王璋说,以臣愚见,要搞定这件事其实用不着发兵征讨,您让我去就行了。朱棣问他需要多少随从,王璋说三四个人就够了,但陛下须给臣一个巡抚地方的名义。朱棣命人起草相关诏书,然后王璋就出发了。王璋黎明时分到达周王就藩之地开封,之后直奔王府。面对从天而降的朝廷官员,朱橚愕然不知所措,把王璋请到别室,关好门窗后问他来干啥。王璋说有人告你谋反,我就是为此而来,朱橚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王璋说朝廷已准备好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出发,我对皇上说周王之事尚未有迹,可以先让臣去看看,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周王全家人都给他跪下了,边哭边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这回事。王璋说如今重要的是想办法消除皇上的疑虑。周王请他教他怎么做,王璋说很简单,遣散你的三支护卫,就啥事也没有了,周王同意照做。王璋马上派人向朱棣报告,朱棣很高兴,同意了他的方案。王璋宣布解散周王的护卫军,令他们三日之内离开王府,否则处斩。三日之后周王府已经看不到一个护卫了。护卫都没有了,怎么会谋反呢?朱橚被召到京城,成祖把这件事告诉他,朱橚“顿首谢死罪”。此事消弭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也使百姓免受了一场战火的蹂躏。成祖派廷臣二十六人巡抚天下,王彰和给事中王励前往河南。终明一代,大臣得巡抚本人乡土的,只有王彰和叶春。河南发生水灾,百姓多流亡,当地长官不进行抚恤。王彰上奏废黜了一百余名贪婪刻薄的官员,停罢不紧迫的征敛等十多件事,招回流民,发放仓米赈济,使许多人活了下来,纷纷感恩皇恩浩荡。成祖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王彰感念而流泪不止。明仁宗时,命王彰与都督山云巡视山海关到居庸关各个关隘。王彰以国事为重,上奏有的将士擅自离开岗位,皇上命将他们逮捕治罪,自此兵部每隔三个月就派御史、 给事中前去检查。1427年(宣德二年)四月,王彰在任上去世,享年61岁,葬于郑州。 王彰对自身要求极为严厉,从不营私。当时刘观为左都御史,时人都说王彰公而不恕,刘观私而不刻。

5、王洪彰简介

明宣宗宣德(1426-1435)初,朝臣贪浊成风,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大的贪污受贿犯竟是历事四朝、资历高深的高司法官员、时任左都御史的刘观。刘观,雄县(今属河北)人,1385年进士。十一年后即已升任左佥都御史(正四品,为皇帝耳目风纪之臣。后渐有以尚书、侍郎、少卿等官加授者,出外为总督、巡抚。),仕途一帆风顺,虽小有挫折,但以善观政治风候,遇事碌碌守位而左右逢源。1404年,他又调任左副都御史(正三品,都察院次官,协助正官左都御史综理院事)。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忍苛刻,右都御史吴中宽仁平和,在与针锋相对的两位顶头上司的来往中,刘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取悦”。1415年又由刑部尚书改任左都御史。仁宗时,秉性骨鲠的大理少卿弋谦屡次直陈时政,言词过于激烈,使得仁宗十分不悦,并厌其繁琐。尚书吕震、大理卿虞谦迎合仁宗意旨,“交章奏其卖直,请置诸法”。刘观不甘落后,又指令十四道御史“合纠谦”,论其诬妄,“以是为时论所鄙”。宣德初年,曾任过七年刑部尚书、现已任高司法监察官左都御史(以左都御史为长官的都察院,除“职专纠劾百司”之外,还有为天子耳目,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风闻奏事;为重案会审,即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三法司就是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长达十四年的刘观,竟执法犯法,大肆私纳贿赂,流风所及,上行下效,影响极为恶劣,诸御史亦都贪纵无忌。明都察院有左右两位都御史,与刘观同处此位的王彰“严介自持,请托皆绝”,在此浊风贪浪中刚直执法。但时人称此二位是“彰公而不恕,观私而不刻”。一个贪赃枉法者竟能博得用刑平恕的伪善面孔,真是苍天无眼。试想:贪赃之下,岂能将违法者置于刑典,如若刘观正是凭借其出卖刑律的公平来受贿的话,那只能是资深的司法生涯使其手法诡秘,表面文章做得天衣无缝,蒙骗了善良人的眼睛而已。但纸是终究包不住火的。1428年六月罢朝,宣宗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亲加垂询:“祖宗时,朝臣谨饬。年来贪浊成风,何也?”杨士奇答道:“永乐末已有之,今为甚耳。”杨荣在旁附和说,永乐时,贪浊甚的也不过就是方宾而已。言外之意是提醒宣宗,今朝贪浊者远逾方宾。宣宗随即追问:那么今日又是谁甚?杨荣毫不犹豫地吐出两字:刘观!宣宗闻言悚然一惊,沉吟片刻后又追问:谁可替任左都御史?杨士奇、杨荣共同举荐时任通政使的顾佐。宣宗立即下诏,命刘观巡视河道,任命顾佐为右都御史。如此人事变动,使得嗅觉灵敏的御史们揣知刘观的失势及宣宗企图整饬朝风的隐意。于是御史张循理等交章弹劾刘观,连带他的儿子刘辐的许多赃污不法事也都奏闻皇上。宣宗览奏大怒,逮捕刘观父子,将弹劾示之。不料,心存侥幸的刘观竟然敢上奏为自己多方辩解。宣宗更加愤怒,拿出了廷臣先前密奏其种种贪赃不法事状的奏章,“中有枉法受贿至千金者”。在如此确证下,刘观不得不低头认罪,遂下锦衣卫狱。准备次年处死。杨士奇、杨荣乞贷其死,乃贬谪其子刘辐到辽东成守边陲,而命刘观随同前往,后他客死辽东。1432年,杨士奇请命风宪官考察奏罢各部门贪污者,宣宗赞同此举,回想前事,不禁感慨道:如果不是罢了刘观,怎能奢谈整肃风宪!

6、王彰 名字

朱高炽登基了,他终于可以施展拳脚,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治理这个国家了,朱高炽接手的大明虽然没有外患,但内忧却不少,所以朱高炽急需施展仁政,缓和阶级矛盾,减轻永乐朝连年战乱带给百姓的沉重负担。很快朱高炽就迎来了挑战,永乐二十二年九月,黄河决堤,河南开封被淹,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朱高炽立刻下令免除开封当年的赋税,又令右都御史王彰前去慰问灾民,月末,工部呈上奏折,建议朝廷征收布漆整修军备。但国库空虚,又遭逢严重的自然灾害,朱高炽下令:从今以后,官家所用物料,一律到产地以钞买之,禁止向百姓征收,如有违背,一概按律处置。不久后,治水左通政乐福上奏,江南苏,松,常,杭等六府发生水灾,请求朝廷延缓赋税征收,朱高炽得知后,下令准许以钞币代替粮赋征收,直隶广宗县发生水患,朱高炽下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永乐二十二年,天下很不太平,十月山东登州,莱州诸郡又发生了水灾,朱高炽下令免去诸郡税赋,因苏州,徐州发生水灾,朱高炽又免去这两地当年秋天的税赋,不久后,浙江乐清发生饥荒,朱高炽命令官府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朱高炽即位,恰逢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朱高炽多次在朝会上告诫各级官员,朝廷颁布的政策中,凡是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立即上报,如果各地遭受自然灾害,官员为了政绩隐瞒不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朱高炽上台后,施行了一系列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为了发展农业,朱高炽多次下令各级官员不得干扰农务。朱高炽是位心怀百姓的好皇帝,他知道要让天下稳定,根本的是要让百姓有饭吃,他担心各地牛马不足,会耽误农耕,永乐二十二年九月,朱高炽命太仆寺把马匹分给各卫所,以及沿边戍守边疆的将士们,用于农耕。朱高炽又召见了夏原吉,告诉他,自古以来寓兵于农,农民若无转输之劳,则兵食足矣,先帝创立屯田法不错,但农耕经常受所司征派徭役的干扰,从今往后,对各地屯田军士,差役不得擅自摊派,有碍农务,违背命令者要严惩不贷。洪熙元年,山东,淮安,徐州等地发生饥荒,宋仁宗命令当地官员将各县仓储粮食分发给当地百姓,但不久后朱高炽却收到奏报,称当地官员不顾粮食匮乏,仍加紧征收税赋,朱高炽找蹇义询问情况,蹇义核实后确有此事。朱高炽立刻命杨士奇草拟诏书,免除山东,淮安,徐州当年夏税的一半,所有官买物料一律停止,杨士奇建议应该通告户部,工部,朱高炽认为,救命如救火,绝不可有片刻迟缓,户部,工部的官员肯定会考虑国力不足,救援灾民迟疑不决,但皇帝作为天下之主,怎能与百姓斤斤计较?朱高炽还告诫户部大臣,农业是百姓的衣食之源,耕耘收获不能耽误了时节,从现在起,不论何时都不要把差役放在务农之前,等劳动力有闲余的时候再征派,历史上曾有滥发徭役,妨碍农耕,导致百姓暴乱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警惕。事实证明,杨士奇等人没有看错人,朱高炽的确是位仁德的好皇帝,虽然他即位不久,但却能时刻以民为本,想着如何施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如何恢复国力,稳定社会,如果朱高炽统治的时间能久一些,那么大明在他的治理下,或许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盛世景象。

7、王彰平简介

《魏•文帝纪》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子也,中平四年生,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武帝崩,嗣王位。黄初元年,受汉献帝禅,即皇帝位,定国号魏。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制如天子。改延康为黄初。追尊武王曰武皇帝。二年,祭祀天地、明堂。猎于原陵,遣使祠汉光武帝庙。三月,复五铢钱。六月,夫人甄氏卒。八月,封孙权为吴王。十月,罢五铢钱。以大将军曹仁为大司马。十二月,东巡。筑陵云台。三年,幸许昌宫。立皇子叡为平原王。孙权破刘备于夷陵。九月,立郭氏为皇后。十月,以首阳山为寿陵。四年,大司马曹仁薨。六月,任城王彰薨。五年,立太学。置《春秋谷梁》博士。七年,崩,寿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