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八景之高阁揽月(上)听说,头条上有人介绍藁城的高台庙,我就给他提供了点素材,后来一想这么好的小城故事咋么能浪费呢?趁着还有些印象写给孩子们留个纪念,也欢迎朋友们补充。我们这个小县城为数不多能当做古建筑的可能也就城北的的高台庙了。按照藁城县志表述真武庙兴于宋真宗时期(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赵匡胤侄子),是为了在澶渊之盟后求心理安慰大规模建造的,明永乐年间在旧址重修(建文年间,朱棣扫北,藁城被荡平,然后从洪洞大规模移民)按照某家杂史记载:《县志》曰:连城县北门东,有庙一,乃城隍府衙,上奉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兴于前朝宣宗三年,大庙北临虎头河,左右有城墙相连,院落宽阔槐榆成荫,殿台楼阁斗角飞檐错落成方,登高台尽可揽城关,凭栏北望虎河湍濑,水草丰沛依稀现常山。……我们小时候没啥好玩的地方,神秘幽静的高台庙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佳游戏场所,我们曾在那里捉迷藏打雪仗,撇香椿勒榆钱儿,也曾涂鸦搞破坏,也曾调皮捣蛋上房揭瓦,静下心来想想那些情景就像翻看老照片一样近在眼前却略显模糊。高台庙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大院阔绰,西部高阁耸立。原来的大门为砖制半圆形门券,应该是县城内大得门头了,我老爹告诉我以前形容大户人家时就说他家大门能错开两辆马车,曾经北街郎家,李家就有这配置,高台庙的大门比大户人家的门洞还大,昔日的繁华可见一斑。现在我们县城这种老式大拱门只有盐店街一处,南关街北头两处,破破烂烂的青砖土坯不复当年。高台庙原来的西门挂着东风学校招牌(现北街小学前身),小时候看到的大门是绿松石泛白的颜色,估计是几十年前的国防绿没人保养又经过岁月冲刷褪色了,像极了那时候的武备环境,这一点是事实不能被省略不记。现有的大门是一座精致的一个木雕牌坊,大概修于10年左右,具体时间我得翻老照片了,当时来了一群黝黑的南方木工师傅,他们在院子内用老工艺解方木料,凿刻榫卯,然后再把零部件层层叠叠,起脊上瓦。后描龙画凤大功告成。原先庙南边是两条小胡同,曲曲折折的通往好几家的院落,那些半掩的篱笆院子里有枣树、核桃树石榴树、海棠树,还有鸡鸭猫狗,我老爷子他们小时候少不了上树爬墙摘果子然后被老太太们拿着拐棍追赶,到了我们这一代有了玩具枪,什么拴着的,圈着的动物,吊着的,挂着的物件全都遭了殃,现在想想吧是真欠揍啊。如今的高台庙你除了烧香请愿其他概不接待,所以趁着守庙的没有当值,偷偷地溜进去转转,一进门就是一棵茂盛的大槐树,他老人家肯定是我们县城的大寿星了,而且还可以呼应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故事,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石可那小子当年唱着窗外离开家乡时还专门来这里拜了拜。大槐树脚下有一眼古井,矗立着半截云龙钮石碑,供得是某位龙王。槐树西侧有一些残碑断碑,他们也曾经是大户人家的象征,却难逃岁月+历史的揉搓,有块比较特殊的石碑我和他算是老相识了,在我小时候他就静静地躺在旧礼堂东小门的楼梯下,礼堂被拆他就搬家住到庙里了。石碑通体乌黑,玄龙钮不像近三五百年的形制,上边的字迹早已风化看着很古朴,再加上小时候常见面所以我对他印象很深;院子东侧还有个老相识,就是县城范围内出土的大的大石龟,他原本藏身于庙南300米的十字路口西南角村民家中,老屋翻盖时重见天日,现如今也被封了灵龟圣母圆满成仙了,隔壁那两三个石龟不知是谁家祖庭前的功德神兽,曾被扔在老北门的影壁墙角,现在他们也算看尽繁华,饱受鞭策,后有个安身之地享受香火,也挺好。咱们转弯去趟西南门,那里有个专门安放残佛的屋子,里边依旧有一位老相识:石刻大将军(翁仲)曾在东侧厕所边躺着,大将军体型硕壮身着山字甲柱剑而立就像年画里的门神一样敦实,长年累月的泥土镶嵌在身上每一个线条内,一笔笔勾画着岁月却难以掩盖汉白玉材质的独特气势。石像头部缺失,按照伤痕大概率的被盗于清末战乱就是佟奉全篮掌柜那个年代,不像是孔府被抄的时候。我目测这规制是公侯家得。藁城范围内符合这个规制的大概是石阁老和张尚书家了,《明会典》规定:“公侯和一品、二品官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石人各一对。三位都符合这个规制。当然我这只是猜测。这个石将军到底是从哪整过来的估计得问我们我们县城那些古稀老人了。大槐树往北有两排瓦房,应该就是当年东风小学的课堂了,挺有意思的是当年老爷子他们在这里学习打倒一切牛鬼蛇神,若干年后儒释道政一堂和谐。正殿内三尊大佛原来临时安放在县衙城隍庙那里,(老水利局南廉租房北),迁到高台庙后,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佛头被盗,原本佛像饱满圆润,很有大唐气韵,新修补的佛陀比较直正,也许就是无相无色各法不同吧。
2、赵德昌北镇利用AI技术还原北宋九位皇帝的御像,没想到这次AI还原得还很逼真。九位皇帝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赵德昌)、宋仁宗赵祯(赵受益)、宋英宗赵曙(赵宗实)、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赵佣)、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3、赵德昌任职琐事杂忆0003‘收拾杂物,找到了以前记录下来的我在北京的同学或同院同龄者还有教过我的老师北京清河一小丶三小一九六八届(入学)同学(根据记忆姓名或有音同字不同或有错漏)三街三十六号 侯培琪 董艳梅 赵淑英西烧锅 张小玲 朱勇 王廷军 王燕 王凤东烧锅 曹振声 马春海 刘淑英 周(女)周转房 孙鑫 齐德权 张雁杰 龚秀荣 李保刚 王巧红 乔艳三街口井房 张国亮一小后院原幼儿园 张玲福利院 陈廷福 陈灵芝福利院东门外 王保利建筑公司 田云 李茂 张春华 关 (女)二十中西北侧 田春来 田秋英毛纺厂南门外 韩文彬清河浴池后院 康 (女)小营 耿二十中后侧德清公路边 赵小军(侯小军)镇南头广济桥头 马春华(回族)其他班同学(参加宣传队) 祖艳明 周威 王艾清 安娜(福利院)迈长久 d凤山 王向群 杜小妹三十六号院同龄段 陈燕(东二栋) 刘兰香(西二栋) 白日刚(私房西院) 白日成(私房东院) 白淑霞(私房东院)老师 汪老师(女) 赵高峰 赵德昌 丁老师(女)以上为班主任 郝老师(女)杜近奎(校长)邓综智 马老师(女,与邓老师是夫妻) 李艾莉(校长,文革时期病故) 杨闯(女)#赵德昌简介#
4、赵廷昌简介图片北宋的八位帝王。北宋有九位皇帝除了赵匡胤、赵光义你还知道谁?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祖籍河北涿州,生于河南洛阳,他早年间投身行伍,在禁军中任职后得到柴荣赏识,官至殿前司都点检。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皇位,建立北宋王朝,他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发起统一战争。976年,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后改名赵灵,他是赵匡胤的弟弟。北宋建立后,被封为晋王、开封尹,他积极网络自己的力量,在赵匡胤死后继承皇位。赵光义征辽失败后开始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997年,赵光义因箭伤发作而死。终年五十九岁,在位二十一年,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是宋太宗的第三子,生母为李氏。995年,被封为太子,两年后即位,在位时期,与辽国达成"遭渊之盟,之后举行"东封西祀"来粉饰太平,结果却是劳民伤财,积弊丛生。1022年,宋真宗病死,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为李宸妃,1022年,十三岁的赵祯继承皇位,由嫡母刘太后临朝听政。1033年,宋仁宗开始亲政,之后爆发了宋夏战争,他曾启用范仲淹改革,但终失败,1063年,宋仁宗病死,终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一年,他是北宋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是宋太宗的曾孙,是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幼年时被接到宫中抚养。因宋仁宗无子,他继承了皇位。不过宋英宗患有精神疾病,1067年,宋英宗病死,终年三十五岁,在位仅四年,是宋英宗的长子。1067年,宋神宗即位,他锐意改革,任用王安石变法,增强了北宋国力,但是在与西夏交战的过程中,北宋军队损失惨重,宋神宗因此成疾,1085年,宋神宗忧郁而死,终年三十八岁,在位十八年,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是宋神宗的第六子,1085年,继承皇位,年仅十岁,朝政由太皇太后高氏把持,1093年,宋哲宗亲政,他重用新d,重新进行变法活动,但是宋哲宗英年早逝,于1100年病死,终年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1100年,因哲宗无子,由他即位,他重用奸臣、崇信道教、耽于享乐,北宋的统治日益衰败,1126年,他被迫禅位给儿子,第二年开封城被攻破,他被迁往北方,金朝封他为昏德公。1135年,宋徽宗病死于五国城,终年五十四岁,在位二十六年,宋钦宗赵桓,1115年,被册立为皇太子,并在1126年继承皇位。在位期间,未能击退金军,第二年,金军攻破开封,他也被掳到了北方,降封为重昏侯。1161年,宋钦宗死去,死因不详,终年六十二岁,在位仅一年。他是北宋诸帝中寿命长的。
5、赵德昌简历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1]),小名香孩儿[2]。涿郡人[3](一说保州[188]),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4]。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丿 2.宋太宗赵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124]),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后追封宋宣祖)与杜氏(昭宪太后)第三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本名“匡义”,宋朝开国后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炅”。 3.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5][136]),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2][3]。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4.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5.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6.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3]—1085年4月1日[1]),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7.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105]),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8.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6],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1]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9.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5],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
6、天津赵德昌公元992年冬至,宋太宗赵二赵光义坐朝听政,见坐在大殿下面的次子许王赵元僖面色狰狞满头大汗,看上去痛苦不堪,于是问他:“元僖何事如此痛苦?”赵元僖说肚子疼痛难忍,赵光义于是示意他赶紧退朝养病。这是赵光义后一次见到赵元僖。元僖回府之后,太医奉赵光义之命前来探视。然而很快,这位医术高明的太医便发现自己回天乏术。他急忙将此事向赵光义做了汇报。赵光义一听儿子要不行了,赶紧放下手中的事物,来到汪府探视。此时,赵元僖已经奄奄一息,口不能言。在父亲到来之后不久,赵元僖就闭上了眼睛。赵元僖的死让赵光义深受打击。当年,他搞了一出“烛影斧声”,送走了哥哥宋太祖赵匡胤,在一片争议声中,登上了皇位。在坐稳皇位之后,赵光义逼死了弟弟赵廷美,为自己的儿子扫清障碍。赵光义万万不会想到,他的长子赵元佐,竟会在目睹冷血的宫廷斗争之后,变得精神失常,疯疯癫癫。万不得已之下,他只好将希望寄托在了次子赵元僖身上。赵光义心目中,这个儿子孝顺,还很有才干,是个不错的太子候选人。然而,他却没有当皇帝的福分。凭借着政治家的经验,赵光义敏锐的觉察到,儿子的死亡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回宫之后,立即让人彻查此事。不久之后,一份案情报告摆在了大宋天子的御案。赵光义看罢,不由得龙颜大怒。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儿子的死因竟然是家庭矛盾所至。原来,赵元僖的正室夫人姓李,李氏温婉贤淑,深得赵元僖喜爱。这引起了小妾张氏的不满。张氏是个心肠歹毒的女子。一方面,她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试图引起丈夫的注意,另一方面,她命人打造了一个茶壶。茶壶有两个茶嘴,倒茶之人想让哪个茶嘴出水,全凭自己的心意。某天,张氏邀请赵元僖和李氏一起品茶,想要趁机毒害李氏。没想到,由于操作失误,有毒的那杯茶被赵元僖饮下。张氏后悔不迭,然而大错已铸,无可挽回。随着真相浮出水面,宋太宗赵光义火冒三丈,立即下旨处死张氏。如果事情至此告一段落,大宋王朝的历史上不过多了一个失意的准太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快,赵光义得知了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赵元僖是个伪君子。原来,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与叔叔赵廷美交情很好,自从赵廷美获罪,赵元佐一直闷闷不乐。按照中国传统的政治规矩,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因此,赵元僖总想将哥哥扳倒,自己取而代之。在一次宴会的过程中,赵元僖故意将叔叔赵廷美的惨状透露给自己的兄长,这才导致赵元佐发疯,无缘储位。赵光义感觉自己被愚弄了,他立即下旨,以大臣的礼法操办赵元僖的丧事。其实,赵光义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影帝”呢?他刚登基的时候地位不稳,为了坐稳天下,他将自己长期掌管的开封府让给了赵廷美。按照五代时期的“潜规则”身为亲王,兼任开封府尹,便是当之无愧的储君。宋太宗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既拉拢了赵廷美,给他一个虚幻的未来,又向群臣昭示了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先帝在的时候,朕就是开封府尹!然而,谁都有私心,皇帝也不例外。兄弟与儿子之间,总要想方设法将皇位传给儿子,诸子之间,总要选一个合乎心意的接班人。接连两次失败之后,宋太宗将目光锁定在了三儿子赵德昌身上。赵德昌,也就是日后的宋真宗赵恒。按理来说,既然立儿子当了太子,宋太宗应该开心才是,然而,他却闷闷不乐。某天,他向下属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天下的百姓都称赞太子的英明,朕该如何自处呢?”堂堂皇帝,竟然与自己的儿子计较起来,这多少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帝王家,本无亲情可言。好在,赵德昌没有重复两位兄长悲惨的命运。不过,这段经历还是给他的成长带来了很深的负面影响。宋真宗登基之后,执政风格与父亲大不相同。他十分注重大臣的意见,特别是吕端、寇准等老臣的看法,总是要斟酌再三,才会做出决定。不知宋太宗泉下有知,看到儿子这副模样,心中作何感想。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