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简介绍(叶圣陶的简介有哪些)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05:54:54 浏览
1、叶圣陶的简介有哪些

1916年,叶圣陶和胡墨林结婚了。送走宾客后,叶圣陶忐忑不安地走进婚房,看见此时披着红盖头的新娘,他又喜又害怕。连忙吸了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掀开新娘的盖头,看到脸后,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之所以叶圣陶会如此紧张,因为新婚之夜是他们两个人的第一次相见。1912年,19岁的叶圣陶参加同学婚礼,爱好诗词的他写了《贺新郎词》送作贺礼。叶圣陶的字行云流水,笔精墨妙,这幅贺礼恰巧被胡墨林的姑母胡铮子看中。她惊喜不已,便立刻请到熟人来做媒。侄女胡墨林由于小小年纪就失去双亲,便由胡铮子抚养长大,因此胡铮子觉得必须给侄女找一位德才兼备的好夫婿。而胡墨林,这年正好20岁,比叶圣陶要大一岁。而叶圣陶的父亲叶钟济了解后胡墨林的家世后,便欣然答应这门亲事。而这时的叶圣陶正在苏州言子庙小学当教员,一心钻研教育,他并未想过婚配之事。见是朋友的介绍,而且胡墨林不仅是新式高等学堂毕业,还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是个新式女性,叶圣陶便答应了这桩婚事。1916年8月。两个人便在老家苏州举办了婚礼。送走客人后,叶圣陶紧张地掀起新娘的盖头,只见新娘子胡墨林生得眉清目秀,在她的脸上掩盖不住微笑,只是这一笑,叶圣陶心里的石头就算是落了地。两人虽不是因恋爱而结合,但新婚之后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两人开始了真正的恋爱。婚后,夫妻双双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分隔两地。胡墨林回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教书,叶圣陶则回上海学校。两人分别之后,叶圣陶就开始想念胡墨林,尝到了新婚离别的滋味。1918年,胡墨林在苏州生了个男孩儿,叶圣陶捧着鲜花来看望她们。头一次做父亲的叶圣陶高兴极了,该给他的儿子起一个什么名字呢?后叶圣陶说:我这一生崇尚六个字,至善,至诚,至美就给儿子取名至善,小名叫小墨,胡墨林一听拍手表示赞同。同年,叶圣陶的父亲叶钟济去世了,叶圣陶决定把全家搬到甪直,一家四代终于团聚一处,过上恬静的乡村生活。1922年,胡墨林生下了女儿至美,叶圣陶对这个小女儿十分喜爱,会亲自动手为心爱的小女儿做衣服。1923年7月,福州协和大学邀请他去任教讲授新文学,本不打算离家远游的叶圣陶,禁不住好友来信催促,只好答应。然而到了福州后,总是抑制不住对亲人的思念,一到寒假就辞职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从此一直没有远离过家。1926年,叶圣陶的第三个孩子叶至诚出生。而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叶圣陶还主编《小说月报》,由此发掘培养了茅盾,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作家,为他们指出一条宽广的路。1935年,叶圣陶用积累多年稿费,在老家苏州造了大房子,把一家人从上海迁回到苏州。叶圣陶终于在苏州实现了他的理想家居梦,但是他的这个梦却只维系了短短两年时间,时局的骤变,他的梦碎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叶圣陶不得不举家迁离。叶圣陶带着一大家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叶圣陶分别在三个学校任教,条件艰苦,工资微薄,叶圣陶在三个学校的工资加起来仅有100元。而胡墨林就是凭着这有限的收入,维持一家子吃穿用度,还有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胡墨林每天一大早就要开始忙活,直到晚上9点多钟才能够闲下来,为这个家全力付出。尽管生活如此艰苦,叶圣陶始终不忘积极投入抗 日救亡工作。然而没想到的是全家人即将会迎来一场灾难。1939年,叶家正好被炸 弹击中,一大家子人被困火海,无法脱身,幸好大儿子至善急中生智,带领一家老小冲出火海。得知家中遭遇轰炸,远在成都的叶圣陶心急如焚,急忙雇了一辆汽车急速地赶回家。得知家人平安后,叶圣陶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便把家人安排在城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担任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教 育部副部长,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贡献给了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然而正当一家子人的生活开始好转时,胡默林竟然病倒了。胡墨林自三次生产后又经历八年抗战,颠沛流离,一直体弱多病。1954年6月,胡墨林因腹部有硬块儿,被诊断为癌症,叶圣陶得知后如五雷轰顶。在闲暇时他就忙着给胡墨林递水,抚摸痛处,尽量地减轻她的病痛。可没想到1957年,3月2日胡默林因病情恶化去世了。叶圣陶把胡默林去世前的照片放大以后挂在卧室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陪伴着自己。每逢3月2日,他必定在日记上记着:墨逝世若干年矣,从未中断。1987年年末,叶圣陶因病去世,他和他的墨林在一起了。@不屈者从1916年叶圣陶与胡墨林喜结连理成为夫妻,到1957年胡墨林先行离去,二人携手走过41年风雨。从一见倾心到风雨同舟,他们历经磨难、不离不弃,堪称爱情典范。41年伉俪情深,始终如一的爱情令人称颂。#叶圣陶简介绍#

2、叶圣陶名绍钧读音

【文学大师课】这可能是两个作家温馨的一段友情在中国公学的风潮结束后,朱自清去了杭州第一师范教书。学校就委托朱自清,邀请叶圣陶也来当老师。叶圣陶很快答应了朱自清,回信上,“虽然这是冬天,我也要去痛痛快快地游西湖!”此时的他们已经是熟悉的好朋友了,朱自清太了解叶圣陶了,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于是朱自清亲自到杭州的车站去接叶圣陶。两人会合以后,学校安排了叶圣陶一间房,但叶圣陶却提议与朱自清合住,把这间房当卧室,至于朱自清原来那间,就作为两人的书房。朱自清当然愿意,又可以跟好朋友朝夕相伴,谈诗论文。他们结伴游玩西湖,一起喝酒聊天。工作的时候,就在书房里各占一张桌子,朱自清预习教学课件,叶圣陶则不停地写他的小说童话。可惜,美好的日子太短暂。叶圣陶是个顾家的人,终还是选择回到老家。朱自清也去了北京工作。有一年,朱自清路过上海,许多熟悉的朋友和他聚会吃饭送别,叶圣陶也在现场。那个晚上,朋友们痛痛快快地喝酒议论;叶圣陶照旧还是沉默不说话。酒喝完了,大家出门散步逛街,叶圣陶也跟着。那个夜晚,叶圣陶一直陪着好朋友。多年后,朱自清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出自己的歉意,特别感谢叶圣陶。因为叶圣陶是个作息时间严谨的人,常年早七点起,晚九点睡。可是,为了陪伴好朋友,叶圣陶牺牲了自己的睡眠。………………………………………………十位中国文学大师:茅盾、季羡林、朱自清、钱钟书、叶圣陶等。精读全60讲 ​​​​网页链接

3、叶圣陶抓僵尸

1957年,叶圣陶发妻去世。弥留时含泪叮嘱:“我走了,一定要再找一个女人照顾你。”叶圣陶哭泣着,连连点头答应。然而,叶圣陶非但没续娶,反而盯着一张照片看了31年。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让我们来接着往下看。放眼望去,包办婚姻的恶果有很多,也有很多的有情人被拆散,可是,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无比的感谢包办婚姻让两人相识,相知。此人就是叶圣陶和他的发妻胡墨林。他们两人恩爱一世,可是,上天终究是妒忌两人的幸福生活,就此残忍的夺去了胡墨林的生命。其实两人起初并不想听从家里的安排,毕竟两人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对于包办婚姻的想法都十分抵触。不过,两人终没有拗过家庭的安排。但是他们两个在结婚之前都没有任何的接触,反而是婚礼当天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人相见恨晚,尽在新婚之夜聊天聊到了半夜。那时他们都彼此互相倾诉,十分感谢父母之间的那些包办,不然他们也碰不到彼此。婚后两人生活十分恩爱,这让双方父母都感到十分的好,毕竟谁也没有想到两人会这么合拍。不过在胡墨林60多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癌症。叶圣陶寸步不离,开始照顾胡墨林的生活。可是胡墨林看着叶圣陶,他并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将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这里。她无数次伏在丈夫的洗头,希望丈夫在自己死后可以再找一位贤德的妻子,照顾他的余生。那时的叶圣陶从不管胡墨林说了什么,他只是一味的答应。叶圣陶经常对自己的朋友说,胡墨林就像他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一样,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希望胡墨林可以陪在自己身边。胡墨林的身体越来越差,她连正常的做起来都会让他的情况变得更差。叶圣陶十分心疼妻子,遭受这样的痛苦,他想要为妻子分担,可是又无可奈何。后来胡墨林去世了,据叶圣陶的孩子们所说,母亲去世了,他们的父亲好像也跟着离开了一样。因为叶圣陶从胡墨林去世那一天开始,他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活在这个世界上。叶圣陶甚至没有任何的表情,他与孩子们一起操办了妻子的葬礼,在葬礼上他看着妻子那安逸的表情,甚至好像是松了一口气。的确死了就不会再遭受到任何的痛苦,像胡墨林生前的那后那几天,他每天都像活在地狱一样。一直照顾着的叶圣陶心里深刻的明白着,现在他的胡墨林终于不用再每天忍受病痛的折磨了。后来自己的父亲并没有听从母亲的话,乖乖的找一个称心的人照顾自己的后半生。从胡墨林离开的那一刻起,叶圣陶的上衣口袋里贴近胸口的那个地方放着都是胡墨林的照片。再后来照片被放大,挂在了叶圣陶一睁眼就能看到的位置。叶圣陶就好像胡墨林从来没有离开自己那样。孩子们看着父亲如此,可是他们没有办法。帮助父亲做任何的事情,只能顺从父亲的心意。其实胡墨林去世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孩子们曾经劝说过自己的父亲再找一位,可是却被叶圣陶严厉的训斥了一次。所以说有的时候包办婚姻并不是错,因为那可能会让你遇到一些从来没有机会接触的人。就像胡墨林与叶圣陶,如果这俩人没因为父母的包办婚姻走到一起,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任何的交集。不过不是所有的包办婚姻都是以幸福结尾的,还有很多因为包办婚姻遭受了很多的痛苦。所以说爱情是可贵的,我们要以感情为基础去结婚。虽说一开始胡墨林与叶圣陶结婚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感情,但是他们婚后彼此之间相互尊敬,再加上他们两人总是很有默契。慢慢的,虽说两人没有感情,但是后来也产生了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彼此依赖,彼此靠近,后走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据说叶圣陶婚后曾多次与胡墨林提过,当初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们都表示第一次见面十分的拘谨,毕竟第一次见面便是婚礼。他们都在想着,都在回忆着第一次见面那天晚上到底是谁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那种沉寂。可是两人谁都没有得到答案,或许从见第一面的开始,彼此之间就种下了比较好的印象。再加上日后的相处以及话题从未枯竭过,后两人才会这么的幸福。不过再幸福的人都会面对生活的鸡零狗碎。虽说他们两人彼此尊敬,但是上天或许嫉妒他们两人这么恩爱,所以才会让病魔夺走胡墨林的生命。而叶圣陶也为了胡墨林独自走完了后半生。叶圣陶的后半生全是在想念胡墨林的时间里度过的。

4、叶圣陶写的诗

启功的偶像弘一法师,入选20世纪十大书法家,字里尽显平淡恬静,却被外行批评是“小学生写字”!19、20世纪是中国书法史上后的辉煌时期,产生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大家。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社组织观众、专家进行投票,从民间欢迎度和专业水准两方面综合评选出了“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其上榜者有吴昌硕、于右任、沈尹默、齐白石等人。在这十位中,启功先生的“偶像”位列其中,他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启功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李叔同先生是我生平佩服的一位学者……后来我遇到与李叔同有关的书我都买,我现在手中还有几件舍不得送给人的。”这也足见他对李叔同的崇敬与钦慕。如果说“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的吴昌硕是书画篆刻无一不精的美术大才,那么李叔同则是音乐、戏剧、美育、书法、绘画无一不通的艺术全才,其精神境界、人生修为更是冠绝当时,其弟子中丰子恺、刘质平在美术、音乐领域成了一代名家。李叔同,字息霜,别号漱筒,剃度为僧后法名演音,号弘一,世人尊称为弘一法师,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天津一户巨富人家,他幼便聪慧,书法从魏碑学起。与其他入选的书法家相比,李叔同主要在楷书上成就大,他曾评价自己的作品是“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平淡与恬静风格的形成,得之于李叔同的“佛系”,正如文学家叶圣陶所说:“我不懂书法,然而极喜欢他的字……因为它蕴藉有味。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以他的楷书《金刚经》为例,此作行笔稚拙天趣,丝毫不露锋芒,笔画的倾斜倚靠不为创造险绝恣肆,而是为显出灵气天真,相比于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动”,弘一法师的字以“静”为主。有的字如“光”“深”,短横、短竖被写成了点画,有一种“点到为止”的空疏感。再说此作的结字与章法,间架疏朗通透、左右摇曳多姿,以“百”字为例,极为疏离,甚至有“一”“丶”“日”三字的错觉;字与字间距较大,虚空透气,求简而不求繁;墨色润而不枯,既无渴笔,亦无飞白,充满朴素认真的韵味。很多人在看到他的书法时,会讥讽说“小学生写字”“幼儿园水平”,但当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简淡萧散的禅意至美时,就会喜欢上他的字,清心静气让人神完气足。所以当鲁迅得到他的作品时,会说出“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的话语。现在,我们将弘一法师这卷楷书《金刚经》按照原作大小进行1:1超高清复制,字字墨色如新,保留原作面貌,特向大家推荐!

5、叶圣陶倪焕之侯绍裘

因为开了文学大师课,我把茅盾、冰心、朱自清、钱钟书、杨绛、季羡林、叶圣陶等人的作品看了一遍。其中季羡林朱自清杨绛的作品,我看过多次,很熟。茅盾的小说过去是随便翻翻,现在精读了。一百年前的民国乱世,他们的生活兵荒马乱,动不动逃难,陷入困苦。但他们其实已经是从前的人上人。朱自清是官二代,读了北大后来清华大学教书当系主任。钱钟书杨绛留学海外,都是世家子弟,回国的生活遇到很多困难,但也比普通人强多了。叶圣陶是苏州书香人家,当了十年小学教师,然后一路成为教育界的第一人。当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国家有关领导。冰心也是富裕家庭,除了体弱多病,前半生天才文学少女,二十多岁成为畅销书作家,读了海外名校,回来大学教书。他们的苦,他们的忧,他们的愁,是真的很惨。但也比寻常人生活强一万倍了。寻常人分分钟就死于瘟疫、战乱、饥荒等等。在那样的乱世,这些名家他们每一个都拼命奋斗,极其努力,在万万人里脱颖而出。求生存,谋发展,这是人生的本质。除了朱自清子女多,家道中落,常常暴饮暴食,饮食失调终病死于胃病。冰心高寿,杨绛高寿,季羡林高寿,叶圣陶高寿。活得久,就是强大的。

6、叶圣陶小白船

【名著阅读积累】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叶圣陶简介绍#

7、叶圣陶稻草人

人的一生会担任很多的角色,家庭、社会角色也因人而异。叶圣陶的家庭角色和睦融洽,四世同堂。社会角色被称为“躬行君子”,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本书汇集了叶圣陶有关如何“为人”“尽职”“处世”“精进不懈”等方面的论述和见解共百余篇。全书共细分为十三个部分,皆是人生不同的角色归纳和总结,有关于为人的道理;有职业方面的思想和做法;更有对各个家庭角色的真挚情感和谆谆教诲,都是人生教育必读的真言,文笔优美,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