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裪简介(朝鲜历史上的李祹)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09:16:50 浏览
1、朝鲜历史上的李祹

1397年5月6日,李氏朝鲜的第4代国王李祹出生。李裪(1397年-1450年),即朝鲜世宗(조선세종),字元正,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1418年-1450年在位),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为元敬王后闵氏。李裪早年受封忠宁君,后进封忠宁大君。永乐十六年(1418年)被立为王世子,同年受禅继位。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在文治武功上均有颇多建树,其中影响深远的贡献就是创制了朝鲜民族文字——训民正音。在对外方面,与明朝保持了稳定的宗藩关系,与日本实现通商往来,在北方驱赶女真人,陆续设置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奠定了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的朝鲜版图。正统十年(1445年),李裪因病让王世子李珦摄政。景泰元年(1450年)薨逝于永膺大君府邸,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葬于英陵。李裪作为一位开创太平盛世的圣君,在当时就被誉为“海东尧舜”,更因创制训民正音而受到后世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的极高推崇。当代韩国人一般尊称他为“世宗大王”(세종대왕/SejongDaewang),对他的各种纪念比比皆是,其他朝鲜半岛历史人物难以相比。

2、李祹皇帝

日本和朝鲜在三国志11无尽的野望MOD合二为一,在江东地区与美国对立。军事方面以织田信长、源义经、武田信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李舜臣、乙支文德为主力,硬攻和软控都不乏人才。后勤方面则由富豪气质的足利义满和掌握米道的李祹兜底,钱和粮食都有保障。当然想要强推灯塔国肯定还是有难度的,建议趁着华盛顿和朱元璋干起来的时候,再找机会吧!#李裪简介#

3、李裪相貌

朝鲜王朝前后历时518年,出了27位国王,数其中五位国王有作为,分别是太宗李芳远、世宗李祹、世祖李瑈、英祖李昑和正祖李祘。1.太宗李芳远,被称作“朝鲜李世民”,第三代君主(1400年—1418年在位),也是第一位受中国册封的朝鲜国王。朝鲜太祖李成桂第五子。2.世宗李祹,在此期间创造了谚文,对朝鲜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后世的韩国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세종대왕),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3.世祖李瑈,被称作“朝鲜朱棣”,发动“癸酉靖难”,修纂《经国大典》,完善典章制度,实行职田法,崇尚佛教,整顿武备;对外两次越境征伐女真,宣扬国威。4.英祖李昑,在位时间和寿命均居朝鲜王朝历代君主之冠。登位五十二年之后,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三岁,庙号英宗(朝鲜高宗时改为“英祖”) 。一生大的污点就是壬午祸变。5.正祖李祘,朝鲜王朝后一位明君,也是第一位正视清朝,并吸收清朝文化的君王,与其祖父英祖统治时期合称“英正时代”,被认为是朝鲜王朝的中兴时期。

4、李裪字号

朝鲜王朝弑兄杀弟,篡位登基,成为朝鲜的第三代皇帝现在我们继续来说朝鲜唐太宗的李芳远,应该说李芳远和李世民太像了,公元1401年李芳远以武力逼迫二哥李芳远禅让,他成为朝鲜第三任皇帝。他自己篡位登基,自然也就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再有这样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老爹开国皇帝李成桂还活着,朝鲜的传国玉玺还在李成桂手里。李芳远继位时34岁。二哥李芳果退为上王。李芳远即位后,尊奉明朝为宗主,他继位的第二年,他的“好基友”朱棣也篡位成功。李芳远他与父亲李成桂的关系已经是陷入冰点,不仅仅是李芳远篡位登基,更多的是因为这个儿子杀了他的继母和和儿子,李成桂无法不忘少妻和两个幼子的惨死。但在李芳远看来,父亲薄待自己的母亲,废长立幼。他也更恨自己的父亲,李成桂虽然没有被囚禁,但也并不自由,因此李成桂强烈要求还都汉城。在这种情况下,李成桂与大都护使赵思义调集军队讨伐汉城,就此父子终于兵戎相见。但半道赵思义倒戈。在这种情况下,李成桂只能“投降”。公元1402年十二月八日,李成桂一行抵达抵达开城附近,李芳远只能前来朝拜,李成桂拿出暗弓箭,射在儿子的马前,以表达对儿子的不满。李芳远顿时痛哭失声道:“爹,难道您的亲生儿子只有李芳硕、李芳蕃,我不是您亲生的吗?”李成桂一声长叹,就把传国玺递给了儿子。公元1408年李成桂薨逝,享年七十四岁,明朝赐谥“康献”。不由不说,李芳远治国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此时的他的后宫却乱了,他的皇后兼夺位功臣闵氏开始干预政事了。闵氏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且个性刚烈,嫉妒成性。严格禁止李芳远纳妃,终于李芳远忍受不了要废后。李芳远与王后闵氏有两个儿子,世子李褆和三子李祹为此对李芳远道:“如果父亲废后我们往哪里放”,李芳远一听,想起自己当年父亲宠爱后子,兄弟反目,也只能作罢。李芳远放弃了废后的想法。但是,他不能允许后宫闵妃一d干政。个性强悍的国母闵妃和国舅功臣闵无疾,这个家族的声势太大了。他不能容忍闵家倚仗功劳和外戚身份,对王权构成威胁、李芳远觉得世子李褆不足以控制闵家。后流放了闵无疾(这一点和长孙无忌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芳远看世子李褆不顺眼了。觉得这个儿子过于柔弱,不足以治理这个国家,但问题是李褆是闵氏所生的嫡长子,名正言顺地继承人,曾经对宗主国明朝进行过“访问”。得到了朱棣的首肯。而三子李祹性情宽厚沉稳,展现出优秀继承人的潜质。因此在公元1418年),李芳远上奏大明皇帝朱棣,请求改立李祹为王世子,获得明朝的批准。同年八月,李芳远将王位禅让给新任世子李祹(世宗)。公元1419年五月,国王李祹发动“己亥东征”,清剿对马岛的日本倭寇,共击毙倭寇700名,俘虏110名,包括对马岛的领主,解救被倭寇扣留的大明子民140多人。公元1420年,李芳远王后闵氏在55岁辞世,李芳远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痛苦之中,白衣素食,为闵氏守了三十天的孝。应该说李芳远很爱王后闵氏。公元1422年,李芳远薨世,朝鲜世宗李祹遵照父亲临终前特意留下的遗命,将父母合葬于献陵。在李芳远身后,新国王李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长为一代明君。李裪字元正,李氏朝鲜第四代君主,朝鲜太宗李芳远第三子,母亲为元敬王后闵氏。 他被韩国“吹嘘”为亚洲第一君主和皇帝,李裪22岁即位,在位32年后世的韩国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公元1450年享年五十四岁。明朝皇帝赐谥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庙号世宗。韩国称他是“海东尧舜”。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5、李裪的照片

哪儿有什么韩文?朝鲜半岛是个神奇的地方,北方看不起世界上强大的美利坚,南方看不起曾经的宗主国中国。作为一个藩属国,朝鲜是一直使用汉字的,但是朝鲜语毕竟跟汉语是有差异的,语音语序语法跟汉语汉字不能完全对应,朝鲜的普通人学习汉字就比较困难。鉴于此,朝鲜世宗李祹就组织人编了一套拼音系统,用于汉字启蒙。教孩子识字先教拼音,很正常。但是把拼音当成正式的文字,就很低幼。所谓“韩国语”,就是朝鲜语方言。所谓“韩文”根本就是朝鲜语拼音。

6、李祹儿子

某些韩国学者有喜欢乱认“祖先”,喜欢偷梁换柱的这个毛病已经到了令人十分的可笑地步了……有报道,前几年说韩国教授在四川师范大学做学术交流时大放厥词,宣扬什么“端午节、中秋节是韩国的……等等,这位金教授的胡言乱语当即遭到旁听同学的反驳并发生争论…再比如:提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就是他们南韩,进而宣称:长江以北是“南韩”的国土……类似谬论层出不穷,有点“国小妖风大……”的意思!为什么小岛国民,如此喜欢刷存在感,为此还不惜篡改历史呢?我想,除了“蚂蚁缘槐夸大国“,借此披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外衣来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外,仔细想想,也许与半岛发生过的一件“划时代”的事情有关?由于多年前发生的这件“划时代“的大事,使得某些韩国学者有机可乘,觉得韩国的历史成了“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于是便有了上述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噱头?……那么究竟半岛历史上有过什么“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要弄清这件事情,就要从中国商朝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箕子和“箕子朝鲜”的故事说起:箕子与微子、比干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史记》中记载,商纣王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比干强谏被杀,箕子装疯躲过一劫……周武王立国后,想请箕子辅国。但“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箕子不愿意做新朝的顺民,于是率领部族与一批遗老故旧,先是迁往辽东,继而迁往朝鲜半岛,创立箕氏侯国……箕子一行人不但带去了中国的文字、诗书、礼乐、医药等知识,也带去各种技艺的匠人。箕子教化侯国臣民,建筑房屋、开垦农田、养蚕织布、烧陶编竹,还制定了律法,排解民间纠纷……在箕子的治理下,“箕氏侯国“日渐繁荣起来……尽管后来历经江山更迭,星换斗移,但来自中国的文明却从此在朝鲜半岛生根并滋养着半岛这块肥沃的土地……由于半岛住民只有语言(朝鲜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半岛箕氏侯国以后的古书典籍都是使用汉字文言文记载的,就这样,汉字成为朝鲜半岛的书面语言,在当时能写汉字的人是有文化的人。只有贵族和官宦人家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写汉字。所以在一些场面中,常常会出现“口说朝鲜语,手写中国字“的情况……一般平民百姓几乎都是文盲,不会写汉字。当时半岛上的统治者,紧要的任务:是首先要找到一种让全民都能使用的文字,先把语言和文字统一到一个层面里面来,达到口能说,手能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到了1443年,终于创建出一套具有朝鲜语音韵特点的文字,这种文字被朝鲜世宗命名为《训民正音》。1446年,朝鲜王国世宗李祹正式公布新创制的文字,诏书称为《训民正音》,新文字发明后,世宗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将《训民正音》作为科举考试,官吏录用,官员升迁等的必考科目,在钱币上也刻印了《训民正音》。于是,半岛的历史就出现一个“拐点”:公元十四世纪中叶以前,半岛的历史记载是用汉字文言文,而十四世纪中叶以后则是用《训民正音》(朝鲜语),也就是说:公元十四世纪中叶以前的历史…普通的半岛民众是看不懂的,所以这一段历史也就成了某些韩国学者眼中的“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于是:信口开河者有之…胡编滥造者也不少,有的甚至把编造的“成果”拿去“申遗“,遭联合国有关方面的严厉批评,成为笑柄!……箕子是第一位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之光的使者!而修建于1102年的箕子陵(衣冠冢),也是“我国教化礼仪,自箕子始,而不载祀典。乞求其坟茔,立祠以祭“而在域外修建的第一陵!……

7、李裪是谁

韩国首尔的光化门广场和清溪川光华门广场有2座标志性的的雕像:一座是坐着的 世宗 大王李祹,一座是身披戎装站着的李舜臣将军铜像。 世宗 大王李祹(1397-1450), 朝鲜 王朝第4位国王, 朝鲜半岛 古代著名政治家、语言文字学家、改革家,韩文的发明者之一,在 韩国 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被尊称为“ 世宗 大王“。李舜臣是李氏 朝鲜 时期著名的海军将领,曾在16世纪末 日本 侵朝战争中屡次击败 日本 海军,英勇阵亡,是 朝鲜 民族英雄。在这个广场还有 韩国 古代发明家制造出“浑天仪”,“量雨计”和“仰釜日晷”。这三个仪器的样品被摆放在 世宗 大王雕像前供游人参观。清溪川距离光华门有3公里,是一条在 首尔 的闹市里流水淙淙的小河。清溪川全长10.84公里,横贯 首尔 市,在 首尔 600年间曾经是 首尔 的排污沟。2005年,恢复至现在的样子。小河上方点缀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两段落差达4米的瀑布,宽21米,长60米的水流汇集成清溪川第一条水流,和两岸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相映成趣。 瑞典 前卫艺术家奥登博格的雕塑,一个高达20米的彩色喇叭树立在清溪广场。清溪川成为游客和市民游玩的好处所,每到节假日,这里就布置一新,警车有一些庆典在这里举行。

8、朝鲜李裪

韩国及韩国人的邪端——韩国民族文化纳粹韩国的真实情况是在1894年之前都中国的蕃属国,使用韩字一千多年,1446其国王李祹主创谚文及韩国文字,直到1948年韩国才全面使用韩文,1970年才废除汉字,但是为了辨别其国民身份证上还在用汉字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