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行简介(伯行怎么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09:19:08 浏览
1、伯行怎么读

这个惩罚不可谓不重。自康熙二年(1663)“庄廷珑《明史》案”后的40年间,除朱方旦案外,康熙朝一直采取“宽文字之禁”的态度,其间,即使顾炎武之类无论如何都称得上“大逆”的人亦不曾因文字罹祸。而《南山集》案发,成为思想领域镇压异端邪说的突出事件,是康熙朝中后期文字狱案再次兴起的标志。该案定罪如此之重,也和当时敏感的太子朋d之争不无关系。几乎在赵申乔参劾戴名世的同时,发生了又一起江南科场案,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江苏巡抚张伯行上疏奏考官受贿,言士子数百人抬财神直入学宫示威。接着张伯行上疏弹劾江南江西总督葛礼,“通同监临提调,揽卖举人”。科场案发后,“又风闻总督要银五十万两,保全伊等无事”等等。被弹劾的总督葛礼是康熙乳母的儿子,又是皇太子胤礽的d羽。葛礼发动他的智囊们,搜罗张伯行七条罪状反加弹劾,其中罪状之一,即“刑部行提戴名世案内作《南山集》序之进士方苞,向系伯行好友,竟不差一官一役捉拿,且《南山集》刻版,方苞收藏,苏州书肆印行三千余部,伯行岂得违日不知,乃并不追问,其背恩d”。揭发江苏巡抚张伯行与《南山集》案有关系,把张伯行打入戴名世、方苞一d。皇太子胤礽曾将《南山集》中有关“悖逆”之语摘出,进呈康熙帝。说明皇太子亦曾参与《南山集》一案,希图助葛礼一臂之力,借以反击张伯行。这就使《南山集》案与朋d之争纠缠一起,更加复杂化。该案牵涉当朝官员和知名士子太多,先后有三四百人,包括康熙帝的宠臣张伯行、尚书韩菼、侍郎赵士麟、御史刘灏及知名文士方苞、汪灏等。刑部几次拟罪具奏,康熙帝都以“此事所关甚大,本交内阁收贮,另行启奏”为由,将结案拖延下来。因本案的社会影响、是否构成大逆罪、牵涉的朋d之争和官员众多,加之官员大臣的说情,使得该案复杂。康熙处理此案十分慎重,或许,他不愿意将自他亲政以来通过“诏命举山林隐逸”(康熙十二年)、“特开博学鸿儒科”(康熙十七年)、“开明史馆”(康熙十八年)等举措,使不易形成的宽缓局面因此案而毁于一旦,也不愿因此而得到一个文字罪人的恶名。所以他采取了区别对待,逐个解决的办法:对一向信任的张伯行,康熙帝处理果断,明确表示张伯行与《南山集》案无关,切责葛礼“虽才具有余,办事敏练,而性喜生事,未闻有清正之名,其互参之案,皆起于私隙,听信人言所致,诚为可耻”。命张伯行将方苞由遣员解部,《南山集》刻版在江宁起出,余均免议。赦免方苞,以示爱才之心。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他是戴名世同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由举人会试考中,因母病未参加殿试。《南山集》作序者之一。此人笃于经学,精于古文,风检严峻,文肖其行,是古文桐城派的泰斗。据说有一日,康熙帝对大学士李光地感叹说:“汪霦死,无能古文者。”李光地说:“惟戴名世案内方苞能。”帝又问还有谁?李光地以戴名世对。方孝标又是他的族祖,与该案牵连颇深。方苞后被免死罪,家口入旗,不久特命入值南书房,以文学备顾问。康熙五十二年(1713)负责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

2、王伯行简介

1978年,在绍兴市委请求下,一个名叫王戍老人回绍兴,整理1938年回乡的有关资料。没想到,老人缓缓回忆:“其实,我是总理的义子。”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乘着乌篷船从绍兴城出发至祖坟祭祖。一路随行的还有一个17岁的少年。少年的祖母周桂珍是的嫡堂姑母,因此他是的姑表侄儿。那时,正值王戍的学校放假,他才有机会陪旅行。祭祀结束后,提出要参观大禹陵。王戍一听说到大禹陵就高兴得跳了起来。他兴奋地说:“老师说,大禹是有德之君,是中国早的几位好皇帝之一。马上,他又讲了大禹三进门而不入水的故事。听了,笑了又补充说禹在治水、发展农业方面做了很多好事,还造了九鼎。之后,他的儿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即夏朝。「周表伯,九鼎是什么?」王戍问。「鼎是古代烹调用具,九鼎是九鼎,代表九州,意思是大禹功及全中国。」「表伯,你知道怎么比我们老师多?」王戍听了表伯的讲解,觉得表伯学识渊博,从心里特别佩服他。还对这位翩翩少年勤于思考,不懂就问的态度打心里喜欢。“我也听老师讲了,”他幽默地答道。但是,教我的老师要比教你们年长得多,所以我知道的就比你们多。”的话让一条船上的人笑了。到达大禹陵后,看到大禹塑像的供壁上画了九把斧头,便故意问同僚:“这九把斧头是什么意思?”同行者摇头说不知道,甚至专程陪同的“绍兴通”宋山也回答说“不清楚”。见王戍忽闪着大眼睛说:“表伯,刚才您没有说大禹曾经铸九鼎,九鼎代表九州,我想这九把斧头和九鼎会是一个意思吗?微笑着,不禁赞叹道:“还是王戍聪明,九斧和九鼎一样,也是大禹疏浚九州、治水救民的丰功伟绩。”祭拜归来,应邀到姑父余家吃晚饭。翌日活动一天,又到姑父家吃饭。晚饭后,应亲友的要求,为大家题词。于是将《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的题词交到王戍手上时,王戍顿觉热血上涌。于是,他把父亲拉到屋外,对他说:“爸爸,你替我和表伯说,我愿意和他一起去抗日前线打鬼子!”夫妇二人回到家中,王贶甫立即向传达了王戍的要求。望着年轻的王戍,稍有迟疑地说:“你年龄还小,应该继续上学,这次不能带你出去。”听到表伯这样的话,王戍伤心地低下头来,泪水溢出眼眶。不忍心看到王戍伤心的样子,就伸手把王戍拉到面前,亲切地安慰说:“那你做我的干儿子,好不好?”王家父子听了都很高兴,连声说:“好,好!”周围在场的人也都说好了,于是立即叫王戍站到面前,要他向表伯行三鞠躬礼,并当众喊了一声:“干爹!”回答后,立即为王戍重写题字:“乘长风破浪!慕向表侄义儿  。”慕向是王戍的字,在署名时比上一幅多了“义儿”两字。在题字写好之后,拿出10块银元给了王戍,并嘱咐说:“你年纪小,要好好学习,学会独立生活。有时间就给我写信。次日,离开绍兴。繁忙的工作中,他并没有忘记刚刚认出的义儿,又特意于4月5日将自己身穿军装的照片随信寄给王戍。从绍兴老家离开以后,王戍就没能见到他的义父。此后,王戍一直铭记着的教诲,坚持不懈地苦读,1945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一九四九年王戍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不久即调任福州市政府工作,后来又调到福建高等工业学校工作。自那以后,王戍给义父写了很多信,都没有回复。没有忘记这个“表弟义儿”,而是想到如果给他回信,怕王戍也有他这一层关系而影响王戍的发展。此后,王戍在福建省的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50年。他一直牢记的的家规,特别是“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他更是牢牢记在心中,一直坚持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默默地为人民服务,直到离休。王戍回忆说:“表伯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高风亮节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上,他的教诲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1939年3月30日,在绍兴姑父王子余家槐荫堂前和亲友们合影。左起:王远甫、章问渠、、王戍、王贶甫、王逸鸥、陈建珍

3、伯行印章

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乡试发榜,饱学之士名落孙山,文笔不通的富商子弟却能够赫然在列,惊呆了江南士子,愤怒之情在民间涌动。江宁城中万人空巷,义愤填膺的考生们冲到江南贡院门口,把“贡院”二字改为“卖完”,把孔子说成是“财子”。愤怒的苏州士子,千余人抬着财 神老爷进文庙,讽刺官员靠乡试受贿发财,强烈抗 议考官取士不公。扬州考生挂出对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讽刺主考官大搞权钱交易,录取不学无术的有钱人,是有眼无珠、目无法纪、胆大包天。在这样群情激奋的情况下,总督噶礼却瞒住实情不上报,还出动衙役抓捕了十来个领头闹 事的考生,想把沸腾的局面压制下去。时任江苏巡抚的张伯行站出来为考生们主持公道,他和苏州织造李煦一起,将此事报告了康熙帝。皇帝震怒,顿足叹道“可羞之极矣”。康熙立即派张鹏翮和赫寿两位为钦差大臣,连夜赶往江南,会同当地官员彻查此案。两位钦差大臣召来本次乡试中录取的一些富家子弟,重新考试,然而这些无 能的考生却连起码的《三字经》《百家姓》都写不出来,更别说四书五经了。审理中,真 相渐渐浮出水面,富商行贿是确定的,考官舞弊,也是确定的。但是,在考生行贿的数额与主、副考官接受的数额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行贿受贿过程是有中间人的,这位叫李奇的中间人,在连番的审问之下,供出了zuì 大受益者与幕后黑手,竟然是总督大人噶礼,他一人受贿竟达五十万两银子。钦差大臣张鹏翮跟噶礼有姻亲关系,见势不妙,马上宣布李奇是诬告朝廷命官,并且立即退堂。同在现场审案的张伯行目睹这丑恶行径,气愤填膺,立刻向康熙写了一份新的奏章,详细报告了事情的经过。但此时的噶礼却恶人先告状,诬陷张伯行,还罗织文字 狱,想把张伯行置于死地。康熙不糊涂,他是相信张伯行的,但无奈的是朝廷中关系错综复杂,噶礼在朝廷中盘根错节的关系,使康熙无法深查。后来的处理结果是,噶礼和张伯行双双解职,交审事大人继续审查。扬州百姓听说张伯行被解职,全城罢 市、撤业,数千人围住公 馆,哭声满扬州。第 二天,扬州人扶老携幼到公 馆,将水果蔬菜献给伯行,伯行推辞不得,只得收下豆腐一块、菜一束。不久张伯行回苏州听候处置。数万名扬州人云集江岸护送,一直送出四十余里。船到苏州,张伯行暂寓枫桥,苏州士民都涌到枫桥,纷纷送上果蔬,场面更胜扬州。此案审案组上报结果为,张伯行应革职治罪,噶礼免议。康熙帝大笔一挥,改为:伯行留任,噶礼革职。江苏士民闻讯欢声雷动、额手称庆。苏州城头挂出巨幅大字 “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 一清官”。1711年的科场案风波过后,张伯行继续留任江苏巡抚,他一如既往地过着俭仆而清寒的生活,他日常所需的蔬菜米麦、寸丝尺布等等,都从河南老家运来,真的是 “止饮江南一杯水 ”。甚至连一杯水都坚持要付钱,当张伯行得知无锡送来的惠泉水是搭的民船,他坚持自己付清了运费。1713年,张伯行为苏州创办了紫 阳书院。在这所苏州第 一的书院189年的办学过程中,培养了无数优 秀人才,清代中后期的苏州状元,大多数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苏州人在沧浪亭建了 “中州三贤祠”,以此来感激三位河南籍的江苏巡抚对苏州百姓的恩德。 #伯行简介#

4、济宁伯行小区

1712年,康熙问自己的奶妈:你儿子官做的怎么样,奶妈答道:噶礼贪赃枉法的事没少干,他不配在这个位置。康熙大惊,于是将噶礼革职。几天后,奶妈对康熙说了一事,康熙大怒,下令处死了噶礼。噶礼因其有出众的才能,又因其母是康熙的奶妈,所以他年纪轻轻便受到康熙的重用。担任两江总督,是当时有名的封疆大吏。公元1711年,是三年一次的江南乡试放榜的日子。江南在当时文风极盛,所以乡试放榜在江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谁曾想等到榜单一挂出,周围人便议论纷纷,因为这上榜之人大都是大臣之后。更有甚者,吴泌和程光奎这两个只知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公子哥都能上榜。众人纷纷发怒,誓要讨取说法。于是,诸多落榜之人来到江南贡院门口聚集要个说法,抬着财神入学宫来讽刺乡试主考官左必蕃和副考官赵晋贪污腐败。左必蕃和赵晋面对这些有文化闹事的书生,二人束手无策。这时候,噶礼出手了,下令逮捕参与闹事的考生。这使得事态进一步升级,江苏巡抚张伯行站出来向康熙帝上奏折。张伯行称如果不处理好这件事,可能会影响恶劣,让学子寒心。康熙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也觉得此事有蹊跷。康熙随即派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作为钦差大臣,会同两江总督噶礼和江苏巡抚张伯行一同前往江苏调查此案。张鹏翮到后,立即展开调查工作。经调查,吴泌和程光奎果然花重金买通了考场考官。二人在试卷对应的地方做出标记,考官看到后令其成功通过乡试。张鹏翮层层查询贿赂关系链,将涉案考官抓捕,继续审问。在审问期间,噶礼试图当场对证人动用刑法,有掩盖事实的嫌疑。张鹏翮因惧怕噶礼的权位,不想得罪噶礼,想着息事宁人。张伯行不满张鹏翮的做法,随即指责噶礼滥用权力。噶礼急了,两人发生冲突,两人均称要上书皇上。几天后,康熙就收到了两个奏折。一个奏折来自张伯行的,指出噶礼滥用私刑;另一封则是来自噶礼,指出与张伯行无法共事。康熙深知伯行居官清廉,噶礼的品行不能相信。康熙也知晓其余官员因害怕得罪噶礼,才选择息事宁人。康熙正在左右为难时,奶妈来了。于是康熙问奶妈:你觉得你儿子当官怎么样?奶妈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噶礼过于贪婪,这些年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没少贪污,他不配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康熙听后,心想奶妈之言甚是直接,随即豁然开朗。康熙果断将此次江南乡试考官判处决令,并将噶礼革职待看。至此,科举舞弊案告一段落。康熙帝碍于奶妈,想着让噶礼好好反省,并未想取其性命。但突如其来的一事让康熙大发雷霆,也随之改变了康熙的想法。噶礼革职后,整天郁郁寡欢。噶礼知晓其母是皇上的奶妈,随即请求母亲向皇上求情。噶礼之母说:我没法求情,这都是你自作孽,咎由自取罢了。噶礼本来就和母亲关系不好,其母此话一出,他气愤不已。噶礼心想亲生儿子你都不帮,既然你绝情别怪我心狠。噶礼于是联合自己的弟弟打算毒害母亲。第二天,噶礼亲自做好饭,假惺惺的给母亲端过去。噶礼刚见到自己的母亲,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想着给母亲赔礼道歉。噶礼殊不知,其母早已猜到噶礼想毒害自己,并未吃下去。奶妈认识到自己儿子已经被权力蒙蔽了双眼,随即再次面见康熙,上报了这件事。康熙听后大怒,心想一个人起码要懂得孝顺父母,岂能因为权力就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康熙下令抓捕噶礼,怒声说道:上次看在奶妈面子上给你一次改过的机会,非但不思悔改还要谋杀自己亲生母亲。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康熙大发雷霆,本打算下令处死噶礼。但康熙念在奶妈的份上,让噶礼选择自尽。科举考试自创立之初,就是为了让更多出生平凡的学子能够抓住机会,出人头地。但总有官员为了中饱私囊把这的路堵死,这就太可恶了。当然,学子在考取功与名后要时刻谨记,孝字为大。

5、篆刻家伯行是谁

子夜时分,黑黢黢的刑部大牢寂静如死,上百名囚犯关押在四间老监房里,再加上北京城六月的暑气蒸腾,到处都弥漫着难闻的怪味。傍晚时分,刚刚绞死了一个囚徒,尸体就存放在隔壁预先备好的棺材里,准备后半夜拉出去埋掉。几个狱卒和监绞官早已熟络,便邀请他喝酒,杀杀“晦气”。微醺之际,突然,隔壁屋里传来了声响,几个人不禁停住了杯盏,面面相觑。那屋子除了装有尸体的棺材,别无他物,难道是老鼠在作怪?他们提着油灯摸到了隔壁屋,灯光如豆,在四壁间照来照去,却哪里看到什么老鼠?正在这时,声音又起,竟是从停放在屋子正中的棺材里发出的—先是极其痛苦的几声呻吟,接着是一声长唤:“人去矣,我可出也!”油灯“啪啦”一声打落在地,黑暗中,能看到每个人惨白如纸的面孔……噶礼遭“刺儿头”张伯行弹劾这不是什么鬼怪故事,而是清代著名学者钱咏记录在《履园丛话》第一卷里发生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六月二十日的真实事件。事情还要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的“张伯行噶礼互参案”说起。康熙朝后期,文恬武嬉,贪污成风,噶礼便是其中之一。鲜为人知的是,噶礼的母亲是康熙帝的乳母,如此说来噶礼和康熙可谓“同乳兄弟”,这份情谊使康熙帝势必会重用噶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噶礼被任命为户部侍郎,旋擢两江总督。正所谓小节不惩,必成大奸,贪污无度的噶礼竟然官运亨通,就必然会犯下更大的罪行。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时任江苏巡抚张伯行道劾噶礼于上年江南乡试中做手脚,“得银五十万两,徇私贿卖举人”,一时引起朝野震动。一来,科考上的舞弊容易引起士子不满,引发大案;二来,张伯行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又秉性耿直,是个人见人怕的“刺儿头”,他与噶礼叫板,不能不使得天下人侧目。何况张伯行在奏疏中那句“督臣敢于欺皇上、负皇上,臣则断不敢顾念身家,畏避权势”,等于指着康熙的鼻子说“你管不好你的狗,我来管,而且我才不管他是不是你的狗”。此疏一出,“远近抄诵称快,一时洛阳纸贵”。康熙刚开始还想维护噶礼,但是偏偏有个该维护噶礼的人,此时却站出来支持张伯行了。这个人就是噶礼的母亲、康熙的乳母。在张伯行弹劾噶礼的时候,有一天,老太太正好去孝惠章皇后处问安,遇到康熙,康熙“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伯行)不合,其母乃言其子贪状,且为张(伯行)开脱”。噶礼得知此事,不但不思悔改,还犯下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罪行:指使家人在饭菜里下毒,想毒死这个“多嘴多舌”的老娘!不料老太太命大,没死成,竟踉踉跄跄地跑到都察院告状去了。康熙得知此事,气得差点把龙案给掀了,立刻将噶礼打入刑部大牢,然后又查出噶礼贪腐之巨,合计“房产七十五处,地一百余顷,当铺十三所”。“诈尸”其实是未死都察院对噶礼下毒弑母一案“奉旨廷讯”,核实案情无误之后,“发部议凌迟处死”。康熙恨极了噶礼,“命挖其眼割其耳,籍没其家,妻子同谋,法皆斩首”。可行刑之前,康熙突然下旨“赐帛”,改斩首为绞刑,想让噶礼落个全尸。噶礼得知后立刻给监绞官行贿,让他在“帛系未绝时,即行棺殓”,也就是还没有被绞死、刚刚昏厥时就装入棺材。按照噶礼的计划,应该是等棺材被移出刑部后,监绞官再想办法将他救出,谁知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深更半夜,棺材里坐起一具“尸体”,眼睛和耳朵里还挂着血,这一幕吓坏了刑部的狱卒,更让监绞官肝胆俱裂—倘若被皇帝知道自己收了噶礼的钱,救他一命,岂不要人头落地?见状,监绞官急中生智,“惧事泄,一斧将其劈倒,连棺焚化,始行覆命”。这等于把噶礼当成僵尸给处置了。而康熙帝得知噶礼“诈尸”一事之后,颇为惊诧,苦笑着说了句“这奴才真烧坯也”,大意是这奴才的命还挺硬的啊!

6、伯行居士是谁

中华民国历史人物之第329位,李经方(1855.6.6~1934.9.28)字伯行,安徽合肥东乡人。是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儿子,后来过继给李鸿章为子。1882年江南乡试第38名举人,分省补用知府,充任出使美国大使参赞官,分省补用道,加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江苏补外道,军机处存记,钦差出使日本大臣。1892年任驻日本钦使。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随李鸿章赴日本谈判,李鸿章被日本浪人枪击以后他被清政府任命为对日谈判的全权大臣,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4月24日,奉皇帝的命令赴台湾交接割让台湾事宜。摄于台湾人民的抵抗斗争,不敢登陆,6月2日匆匆在基隆口外的日本舰上画押交割。1905年充商约大臣。1897年署理邮传部左侍郎,延试阅卷大臣,诰授资政大夫。1901年,李鸿章病逝以后,朝廷以四品京堂候补,参加与英国人的谈判。1907年任出使英国大臣。1911年任邮传部左侍郎,邮政总局局长。1917年参加张巡复辟活动福利失败以后,他蛰居大连,终日闭门。1934年九月28日去世,享年80岁1940年被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7、伯行的意思

清朝康熙年间,嘉定县有位县令,抓到小偷后,就派去学纺棉花,学会了就放走,学不会就一直学。不仅如此,他还命人去监狱大声朗读,让小偷们伸着脖子听。这位县令原名叫陆龙其,因为避讳“龙”字,就改为了陆陇其。他四十岁时考中了进士,四十五岁被安排到了嘉定县。那时,嘉定县有很多人成了小偷,被官府抓到后就说自己生活没了着落,迫不得已而为之。陆陇其上任后,决定要改变这一状况。于是,小偷落到陆陇其手上,走完正常的程序后,就会被派去学纺棉花,陆陇其还会特意叮嘱道:“好好学习,出去就能赚钱养活自己。”不仅如此,陆陇其还派人去监狱大声朗读,让小偷们伸着长长的脖子听,试图在潜移默化中教化小偷。可是,还是有人不愿意学纺棉花,陆陇其就会说:“那你不是因为生活没着落才去偷盗,而是因为懒惰,这样一来就罪加一等吧。”于是,小偷只好认真学习纺棉花,有人三五天就学会了,陆陇其就把他们放走了。有人慢一些,不过为了出去,也渐渐学会了。学会了技能,也要有做生意的本钱,陆陇其因此还给他们结算了纺棉花的工钱。此后,偷东西的人慢慢变少了,但还有人顶风作案。按照陆陇其的规定,若是小偷被二次抓住,就要回炉重造,再去学一个月的纺棉花。结果仍然有极少数人,管不住自己的手,陆陇其就指使一帮官差追着小偷跑,只在后面追,却不着急抓人。等小偷跑累了,官差们一拥而上,给他灌下热醋,他就再也当不得小偷了。原来人用力奔跑后,再灌下热醋,会落下咳嗽的毛病,而咳嗽又难以隐藏,别人也便有了提防。此后,嘉定县的小偷基本失业,老百姓大大赞扬了陆陇其。然而,陆陇其的上司却并不喜欢他。陆陇其的上司,是巡抚慕天颜。有一次,他过寿,旁人都过去送礼物,陆陇其也过去了。但平日里,陆陇其为官清廉,没有过多财物赠送,就送了慕天颜一匹布、两双鞋,慕天颜也十分客气地拒绝了。结果事后,慕天颜怀恨在心,使手段将陆陇其调离了嘉定县。后来,陆陇其来到灵寿县任职,不过他还是那个让人安心的父母官。一天,母亲把儿子告到县衙,说儿子忤逆自己,陆陇其就让这个儿子留在了县衙,又让母亲先行回家去了。结果几个月后,这个儿子主动跪在陆陇其面前,说要回家,陆陇其问他:“既然你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要回去呢?”儿子解释道:“大人,放我回去吧,从前是我不懂事,今后不会了。”原来,这几个月,他看到了陆陇其是怎样对待母亲的。不仅事无巨细,给母亲准备饭菜,为母亲拿药,还富有耐心,有时还会给母亲讲故事,从来没有对母亲发脾气的时候。陆陇其放少年回家了,他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七年后,陆陇其调离灵寿县,百姓都站在路边上哭泣,为这位青天大老爷的离去感到伤心。【依伊文史社】历史浩瀚,传奇人物数不胜数,帝王将相更是史家着墨之重头戏,那么县令陆陇其能够青史留名,全靠他对百姓的一片赤诚之心。《清史稿》高度评价陆陇其:“清世以名臣从祀孔子庙,斌、陇其、伯行三人而已,皆以外吏起家,蒙圣祖恩遇。陇其官止御史,而廉能清正,民爱之如父母,与斌、伯行如一,其不为时所容而为圣祖所爱护也亦如一。君明而臣良,汉、唐以后,盖亦罕矣……”可见,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舞台,安心做好份内之事,即使当时不会为时势所容,时间和民心也终会公正地给予答案!你怎么想?欢迎留言。关注我@依伊文史社 ,为你讲述文史故事!#伯行简介#

8、蚀伯行简介

这天,江苏巡抚汤斌检查自己家的生活开销流水账,发现有人买过一只鸡,便雷霆大怒,问道:“谁竟然买鸡吃?”管家回答,是大少爷所为。汤斌更为震怒,叫来长子,令其在大庭广众之中跪倒在地,背诵一遍《朱子家训》。完了,他怒斥儿子道:“你以为苏州鸡价如河南老家农村那样便宜吗?你既然想吃鸡,就滚回老家去吃!”家人劝他说,不就是一只鸡么,孩子正在长身体,嘴馋了吃一只也情有可原。汤斌语重心长地说:“天下读书人,断无不嚼菜根而能成功者!”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一生清正廉明,克己省身,依靠俸银作为全家生活的来源,为大清廉吏典范。“豆腐汤”,就是汤斌的爱,早期被人称为“三汤道台”。清代的官秩高级别为正一品,年俸也不过一百八十两 。如果在京为官的话,依例可支双俸,正俸每一两还可支米一斛(约十四公斤 )。可是 ,对于千里做官不为财的汤斌来说,只有朝廷发给的这些薪水,他一家人所过生活必定是清苦的。要养家糊口,又不想贪污受贿,怎么办?只好从自己牙缝里省银子了。早在顺治年间,汤斌在陕西潼关道和江西岭北道任职时,几乎不沾荤腥,每日三餐都以豆腐汤为菜,生活简朴。所以说,岭北道的驻地赣州曾有人送给他“三汤道台”的称号,赞扬他为官清廉。康熙时,汤斌由内阁学士出任江苏巡抚,成了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江苏乃鱼米之乡,一向富甲天下,但他不图享受,仍坚持过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是餐餐都有一道豆腐做的菜。久而久之,苏州老百姓又给他起了一个“豆腐汤”的雅号。汤斌不仅自己苦,家人亦随其苦。有一次,官眷拜访其妻马夫人时,她一转身,竟有棉絮自袄边散落在地,寒碜至极。有天他检查自家的出入帐簿,发现其中有一天买了鸡,便问管家:“这是谁买的鸡?”管家战战兢兢的回答说,是他的长子汤溥所为。汤斌大怒,立即命令从仆把汤溥叫来,令其跪在庭下,斥责道:“你以为江苏鸡价如河南老家那样的便宜吗?你想吃鸡,就回老家去。没有读书人不吃菜根而能自立的。”处罚完了他的儿子,又对于买鸡的仆人也处以杖责,打的仆人满地打滚。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月十一日,汤斌病逝于工部尚书任上,终年61岁。死后,家里仅有俸银八两,连口棺材都买不起。当时在康熙面前炙手可热的徐乾学听说后,赠送给其家人二十两银子,才勉强出殡。雍正十一年(1733年),汤斌入贤良祠。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赐予汤斌谥号“文正”。道光三年(1821年),汤斌得以从祀孔子庙。《清史稿》载:“清世以名臣从祀孔子庙,斌、陇其、伯行三人而已。”康熙年间,除了汤斌之外,还有第一清官的于成龙。他每日都是糙米蔬菜,从来不吃肉,老百姓都叫他“于青菜”。可想而知,如果康熙年间的官员都吃这些东西,普通百姓平时吃的东西,想必不会比青菜豆腐哪儿去!康熙年间,天下已定,人口繁育速度加快,人口压力凸显。顺治八年 (1651)的人口普查时,人口大约在4000万人左右。然而一路到清宣宗道光十四年 (1834),此时人口竟已达到了4亿零100万左右,100多年时间增长了10倍。当时大的压力就是:有限的土地要养活无限增长的人口,没有足够的粮食吃。丰收季节,普通农民也只能吃上玉米和红薯,遇到灾荒连玉米和红薯也没得吃。所以,古代的清官吃豆腐青菜,相比寻常百姓已经是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