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萧红简介(吕萧红)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09:50:50 浏览
1、吕萧红

1941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病逝。在此之前,萧红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时,曾留下4条遗嘱,其中一条是:“希望去世后,可以葬在鲁迅墓碑旁…………”萧红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她出生在一个封建愚昧的家庭,自幼就不被父母亲喜欢,疼爱她的人只有祖父。只可惜,在她十几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萧红在那个家里,感受到的只有冰冷,所以她内心缺爱,也正是因为如此,萧红虽然是赫赫有名的女作家,但情感上她很依赖男人。早年,萧红曾和表哥私奔到北京,后来因为经济窘迫,表哥弃她而去,回到哈尔滨的萧红又和家里给她找的对象同居,没想到在她怀孕时,对方以回家取钱为由,再次将萧红抛弃。大着肚子,走投无路的萧红又遇见了同样贫穷的箫军,俩个苦命人第一次见面就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之间可谓是相爱相杀,兜兜转转后,还是各走各的路了,但萧红的生命里不能没有男人,同样她也有让男人爱上自己的独特美丽。和萧军分手后,大着肚子的萧红很快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对方是作家端木蕻良,这也是她生命中后一个男人。不过,萧红生命中还有一个男人是较为特殊的存在,他就是鲁迅。1934年,23岁的萧红和丈夫萧军一起来到了上海,并见到了偶像鲁迅,对于萧红的才情,鲁迅也是看中的,他们两个人亦师亦友。之后萧红就成为了鲁迅家的常客,经常往他家里跑,甚至说话的时候还带着撒娇的意味,时间久了,许广平很是介意,但又不好明说。有一次,许广平终于忍不住说,鲁迅身体不大好,医生说要减少操劳,可萧红仿佛没听见,还是一如既往地来找鲁迅,有时候在他的房间,一呆就是一上午。因为萧红性格活泼又健谈,鲁迅对她也很欣赏,每次萧红来了,鲁迅都热情,不但准备丰盛的饭菜,还一起探讨萧红的着装是否合适。有时候,萧红一直呆到深夜,鲁迅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还亲自给她叫车,车钱自然是鲁迅出。由此可见,萧红和鲁迅的关系着实很不一般,也难怪许广平介怀。其实,许广平大概是从萧红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当年,许广平在北京读书时,也是不顾鲁迅结婚的身份,经常往鲁迅家跑,有时候也是待到深夜,恐怕这会她终于理解朱安的心情了吧。1936年,鲁迅病逝,当时萧红远在日本,得知消息的她悲痛欲绝,更是不远回国送先生后一程。在鲁迅去世五年后,年仅31岁的萧红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在意识清醒时,留下遗嘱,其中一条就是:希望死后可以葬在鲁迅墓碑旁。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遗愿并没有实现,这恐怕也是萧红人生的一大憾事吧。后人总是希望研究出鲁迅和萧红非同寻常的关系,但其实研究后发现,他们之间只是师徒而已。萧红之所以依赖鲁迅,一是鲁迅懂得欣赏她,二是鲁迅年长她许多,待人又宽厚,或许,萧红在鲁迅的身上找到了被“疼爱”的感觉。终究是原生家庭,造成了萧红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就是那句话说的:从小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爱。用这句话来形容萧红,大概再适合不过了.....#吕萧红简介#

2、吕碧城萧红

1942年,31岁的萧红因病去世。她死前感情泛滥,当丈夫的面,竟和其他男人暧昧,更留下遗言:“自己想葬在鲁迅旁边。”1911年萧红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原名张乃莹,由于自幼母亲去世,父亲另娶,对她并不好,小时候的她由爷爷抚养,18岁时,爷爷去世,对她来说,家里已经没有任何留恋。初中毕业后的萧红背着家里到了北平继续读书,因为家里给断了经济来源,生活一度陷入困顿。在老家时萧红已经订婚,对方家境殷实,但是家里不支持她继续上学,后来未婚夫汪恩甲也到了北平,汪家大哥不满萧红的任性出走,便提出退婚。萧红一气之下告到法庭,为了维护哥哥名声,汪恩甲竟然说是自己的意思,所以萧红输了官司。此后萧红被家里关起来,一段时间后逃了出来,无处可去的她竟然又去找汪恩甲,两个人租了小旅馆住下来,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之时,汪恩甲说出去想法筹钱,却再也没有消息。身无分文的萧红写信向杂志社求助,主编派了作家萧军前去探望,一来二往,两个人互生好感。那天夏天,突降暴雨,旅馆被淹,由于欠费,旅馆不放萧红,萧军趁着天黑将萧红偷偷带出,不久萧红生下汪恩甲的孩子,之后送人。出院后,萧红和萧军同居,两个人靠萧军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1934年,两个人去了青岛,这期间,他们认识了不少作家,包括在上海的鲁迅。由此,二萧也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年底,两个人到了上海,一起生活得久了,摩擦不断,而且萧军还有不少红颜知己,关系比较暧昧。两个人吵架之后,脾气暴躁的萧军还动手把萧红打得鼻青脸肿。1938年,二萧和端木蕻良等左翼作家到了西安,两个人的感情渐渐地走到了尽头,这时候萧红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仍然执意与萧军分手,不久就与端木蕻良走到了一起。1938年5月,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举行了婚礼,11月,萧红生下了一个孩子,当天朋友去看的时候孩子还好好的,但是第二天孩子就不见了,萧红说孩子夭折了,但是谁也不知道到底去哪里了。1940年,萧红和端木蕻良去了香港,在香港,他们参加文艺界举办的各类活动,这期间萧红还完成了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后来萧红因为生病住院,端木蕻良离开,托年轻的作家骆宾基帮忙照顾,这段时间里,萧红跟骆宾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愫,端木不在的日子里,萧红很敏感,天天粘着骆宾基,唯恐他离开。年轻的骆宾基本来是找萧红他们夫妻俩求助的,没想到这时候却成了萧红的救命稻草。其实端木并不是一走了之,半个月他回来,告诉萧红是为了筹钱给她治病。但当时香港正要陷入战争中,奔走多天没有筹到钱,他觉得没脸见萧红,后来担心萧红的病情才回来。这时候的萧红心里依然很难过,和他赌气,她觉得端木是想丢下她。端木回来之后,也看出了她和骆宾基之间的情愫,所以端木和骆宾基总是有意无意地争吵,而萧红看了却是毫不在意的态度。1942年初,香港被日本占领,这时候萧红病情更加严重,端木蕻良和骆宾基把她送进医院,但由于庸医误诊,动错了手术,导致萧红无法吃东西、无法说话。端木看到萧红如此痛苦,就帮萧红吸出喉咙里的血痰,让她减轻痛苦,这让一旁的骆宾基很受感动,他感觉端木是深爱着萧红的,自己做不到这样。骆宾基在陪着萧红的一个多月里,也爱上了比他年长6岁的萧红。萧红对他说过,如果病好了,要和端木离婚。萧红的病却没有能好起来,她当时已经不能说话。死前就写了“鲁迅”“大海”等字样,端木看了明白她的意思,她想埋在鲁迅墓的旁边,如果不行,就面向大海。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逝世,端木很是悲伤。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萧红遗嘱里,把自己两部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版权分别给了萧军和骆宾基,却唯独没给丈夫端木。之后,端木蕻良把萧红骨灰分为两份,一份埋在香港的海边,一份埋在圣士提女校的后山上,后来山上的这份再也没有找到。令人深思的是,萧红曾心心念念的萧军,与她分手后很快与别人结婚,生育了8个子女,与妻子终老一生。而她死前一直怨恨着的端木蕻良不仅给她料理了后事,而且之后整整18年里一直单身,直到1960年才再婚,每逢萧红忌日端木还很隆重地纪念她,甚至结婚后,还带着妻儿给她扫墓。很多人觉得萧红是不幸的,的确如此,这个才华横溢的作家英年早逝,在感情上遭受挫折,但其实是自己咎由自取。她怀着汪恩甲的孩子,遇到了萧军,并与之走到了一起,又怀着萧军的孩子跟端木蕻良结婚。后来又当着丈夫端木的面,跟骆宾基暧昧不清。虽然说每次萧红都有苦衷,但不得不说,萧红处理感情,有点过于随意了。而究其根源,是她童年缺爱导致的。总得来说,萧红也是一个苦命人!作者:陌上花编辑:洛子帅

3、吕迅和萧红是什么关系

1932年临近中秋节,年仅21岁的萧红,被东兴顺旅馆的老板关进了一间黑屋子,老板说:“再不给钱,就把你卖到妓院去。”萧红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20世纪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萧红迫切地想要接受新式教育,因此与父亲做了协定,以答应和汪恩甲的婚约为条件,为自己争取到了哈尔滨读书的机会。可谁知,刚到哈尔滨不久,萧红就和一个有家室的表哥私奔了。只可惜,萧红此番所托非人,表哥迫于家里的经济压力,灰溜溜地回到了哈尔滨,倔强的萧红则独自一人留在了北京。也因此事,萧红被婆家退了亲,背上了不知羞耻的骂名。解除婚约的汪恩甲心有不甘,决定去北京找萧红。在北京过得狼狈不堪的萧红,在汪恩甲的追求下,竟然也同意和他在一起。很快,他们就花光了汪恩甲从家里带来的钱,于是开始商量着回家。就这样,他们回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东兴顺旅馆。有一天汪恩甲告诉萧红:“我回家拿钱,三五天就回来了。“可这一走,竟然两个月都没有再出现。由于迟迟拿不到房钱,旅馆老板一气之下把萧红关了起来,还威胁她:“如果再不给钱,就把你卖到妓院去。“那一年萧红才21岁,还有了身孕。走投无路的萧红,给当时哈尔滨影响力大的报社《国际协报》连续写了两封求救信。这件事引起了报社的注意。这时报社派他去给萧红送几本书。萧军送完书就准备离开。萧红说:“能坐下来谈一会吗?“就这样,萧军坐了下来。他看见桌上、床上到处都是萧红写的小诗,就随手拿起一张:“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看完这首诗,萧军对萧红刮目相看。萧军立即决定:“我要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她。 “那天萧军临走时,把仅剩的5角钱留给了萧红,自己走了十里路回家。接下来的几天,萧军都去找萧红。他的出现给了萧红新的希望,他们相互欣赏、互诉衷肠,两人很自然地恋爱了。那时的萧军与妻子分居,独自一人生活,而萧红前不久被未婚夫抛弃,肚子里还怀有孩子。正当他们愁着如何凑齐600欠款时,1932年8月7日,下了很长时间雨的哈尔滨,被决堤的河水淹了,东兴顺旅馆老板一看情况不妙,自己先跑了。萧红一看水势越来越高,就带着萧军给她的地址去找他,这时的萧军也正去找萧红。两人就这样双双跑了个空。当萧军回到家,看到等待他的萧红很是开心,两人从此生活在一起。萧红觉得,萧军给了她莫大的支持与鼓励,认定他是值得一辈子托付的人。可好景不长,萧红很快就发现萧军经常和一个女子吃饭、滑冰,偶尔还通信,萧军甚至动手打萧红,这让萧红很是难过。可她相信,萧军只是一时的迷失,以后一定会和以前一样对她。可爱一旦出现裂痕,哪有那么容易愈合?萧红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望后,终于在1938年时,结束了这段无名无份的爱。没过多久,伤口还未来得及自愈,她就又投入到了另一段感情生活里。1938年5月,在武昌的大同饭店,萧红与端木蕻良举行了婚礼。婚礼上,萧红动情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浪漫的故事,我对他的要求也不高,我只想过平常普通百姓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骂,没有讥笑,没有不忠,有的只是相互的谅解、爱护和体贴。“可婚后不久,武汉沦陷,夫妻二人辗转来到了香港,谁知不久之后香港也沦陷了。长期的颠沛流离和感情伤害,让身体虚弱的萧红得了肺结核。人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了各自飞。“萧红对于这段婚姻的期盼,未能实现,生病时,丈夫端木也未能时时陪伴在旁,嘘寒问暖。萧红对于感情失望极了。1942年1月19日夜里,萧红拿来纸和笔,吃力地写下:“我一生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两天后,萧红便去世了,年仅31岁。如此有才气的萧红,大的不幸就是把感情当成解决问题的途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有它锦上添花,无它生活也能五彩斑斓。

4、萧红吕碧城照片

萧红,一生爱过四个男人,31岁时却孤苦离世,无一人陪伴。临终,她留下遗言:葬在先生墓旁。先生是谁?她爱过的这四个男人又是谁?1911年,萧红出生在黑龙江呼兰河镇一个地主家庭。很小的时候她母亲就去世了,继母对她非说是骂,幸好有疼爱她的祖父。她的父亲张廷举,并不反对女孩子接受教。所以萧红接受了新式教育,但对于萧红的终身大事,还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父亲将她与自己上司的弟弟汪恩杰订了婚。为了反抗包办婚姻,她从故乡黑龙江省呼兰县逃往北平,只带了一些随身衣物,还有与她青梅竹马的表哥,陆振舜。陆振舜有妻有子,但萧红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然而,在北平飘了一段时间后,陆振舜打了退堂鼓。他撇下她,一个人回到了老家。萧红一个人被扔在北平,三餐不继,而这时,包办婚姻中的未婚夫汪恩杰来到了她面前。两人同居。封建婚姻的反抗者以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姿态,把自己推向了一个没法解释的笑话。然而,打脸来得太快,半年后,汪恩杰的钱就用光了。自小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受不了清寒之苦,也没有谋生手段,于是,他将怀Y的萧红丢在旅馆,一个人跑了。相似的命运,再次在萧红身上上演。老板娘不满房租未付,直接将萧红关进了旅馆阁楼,并扬言交不了房租就把她卖到青楼。身怀六甲的萧红吓坏了。正在此时,她看到一份报纸——哈尔滨《国际协报》,经常刊载同情女性的文章,萧红鼓足勇气给报纸上署名的副刊编辑裴馨园写信求助。编辑派了萧军来营救她。萧红生命中的第三个渣男闪亮登场了。萧军第一次见到萧红时,她已经七八个月身孕,整个人苍白又消瘦,可萧红的眼睛却仿若灿星。萧红那种陷入绝境也没有被玷污的纯真,困境也没能摧毁的勇气,配上萧红那优雅美丽的面孔,直接击中了萧军的心。他爱上了她。临盆之前,松花江决堤,一片大乱中萧军搞到了一艘小船,把萧红救了出来送进安全的医院生产。萧红生下了汪恩甲的女儿,但她无力抚养,将孩子送给了别人。此后,再也没有见面。萧红和萧军成为了恋人,而她,也决定成为像萧军一样的作家。天才少女开始初露锋芒。不久,近过的作品《弃儿》《生死场》先后出版,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鲁迅先生也关注到了这两个年轻人。萧红和萧军从此成为鲁迅的座上宾,也正式登上了民国文学的中央舞台。在鲁迅的指导和帮助下,萧红的事业蒸蒸日上。然而,萧军此时依然没有在文坛上引起注意。大男子主义的萧军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她单纯、淳厚、倔犟,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所以,当两个人拜托了经济危机后,感情却出现了巨大的危机,萧军频频出G,甚至开始对萧红家暴。萧红以为是两人相看两厌,于是远赴日本,希望时间和空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缓冲。甚至因此错过了与鲁迅的后一面。回国后,萧红与萧军有了短暂的恩爱,但他们都明白,一切已经回不去。萧军依然不停出G,甚至有人为他堕T。此时已经是1937年。萧红和萧军撤往武汉,认识了萧红生命中后一个渣男端木蕻良。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1942年,萧红在香港孤零零去世,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临终写下诗句: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并留下遗言:希望和鲁迅先生葬在一起。多么匪夷所思的要求和做法。在萧红那里都不是事。当时,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没有公开表态,但在她后期的回忆录中,特意提到了萧红。在文章中,仍能隐隐地感觉到她对萧红的“不耐烦”和淡淡的“醋意”。“萧红先生无法摆脱她的伤感,每每整天耽搁在我们寓里。为了减轻鲁迅先生整天陪客的辛劳,不得不由我独自和她在客室谈话,因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就不能兼顾,往往弄得我不知所措。”“……只不过是从这里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失调,直接马上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去了步骤,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联着的。”关于许广平对萧红的“抱怨”,也许我们也能窥到萧军对萧红的不满与怀疑。当然萧红过分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支持。她被葬在香港。@范爷的江湖萧红,一个天才女作家,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些生命中的渣男们,她是不是能够活得久一点,能够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她有勇气摆脱旧式婚姻,却终究无力自己一个人独立生活,总是将自己的人生挂在另一个男人的身上;而且总是无法处理好与第一个男人的关系便匆匆进入另一段关系。而这些,成为她一切不幸的源头。当过度依赖男人的时候,就会失去判断力,可她依然一次次重蹈覆辙,让自己的生活陷入被动的境地。所以,如果你是女孩,请一定珍重自己的感情,不要随便托付,更不要做一个恋爱脑的“萧红”,去努力做独立自强的女性,自给自足。

5、

萧红:人生在于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负悲凉,仍有勇气迎接朝阳。我们简单了解下文学洛神萧红多舛的命运。萧红出生于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作为时代红利,萧红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但女性地位依然很低,父亲自作主张为她安排了婚事。她抗争了,却逃躲不过被渣男抛弃的命运。她怀孕无力缴纳房租,求助报社,萧军走进她生活。两个人写作上琴瑟和鸣,但生活上萧军乱情,家暴。后来萧红和另一位作家端木蕻良结婚,抗日战争爆发,端木和萧红逃走时,只有一张船票,端木先走,让人感觉不好。1940年,两人到香港安稳了些日子,萧红于1942年因病去世。成就:萧红的《生死场》得到了鲁迅的肯定,称之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6、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中学时代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与萧军相识,1940赴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1942年病逝。

7、

1896年,吕碧城的父亲突然病逝,家中族人见她们孤儿寡母,企图强占家产,便串通外人绑走吕母。正当13岁的吕碧城救出母亲之际,未来婆家却找上门来说:“这个女孩太胆大了,我们要退婚。”吕碧城,跟萧红、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 国四大才女”。她的父亲是清末进士,母亲是大家闺秀,吕碧城自幼饱读诗书,学了一手好丹青。5岁那年,她跟父亲出游时,无意中对出了一句:“秋雨打梧桐”惊艳了父亲。12岁那年,她作了一首小词“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情,写入丹青闲寄。”,惊艳了大诗人樊增祥。樊增祥赞她“侠骨柔肠只自怜”,不曾想这句话后来竟一语中的,成了她往后一生的写照。13岁的时候,父亲骤然离世,母亲因为是继室,生的四个都是女儿,族人便以没有儿子为由,企图霸占家产,串通匪徒绑走了吕碧薇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吕碧城小小的身躯,迸发出大大的力量。她一方面写信给父亲昔日的好友和学生求助,另一方面四处走动,把事情闹大,制造舆 论压力,直到成功救出母亲。然而没想到是,母亲前脚刚回到家,未来婆家后脚就找上门来退婚了。而原因,居然是因为吕碧城“太勇敢”,年纪轻轻就能“呼风唤雨”,未来婆家担心她日后进了门,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面对如此可笑的理由,吕碧城也不稀罕,从那时开始,她心底便萌生一个念头,她要唤醒世人对女性的尊重。只是,遭此变故后,老家是待不下去了,吕碧城跟着母亲姐姐们,一起投奔到舅舅家。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在舅舅家安顿下来以后,吕碧城提出想到天津念书。可那个年代,并没有专门的女校,女孩子在外面求学,会被人说作“抛头露面”。舅舅对于她被退婚已颇有微词,这下更是大加反对。然而吕碧城岂是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她连夜离家出走,逃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身上一个钱都没有。但命运往往都是这样,当你敢破釜沉舟的时候,便能迎来转机。在火车上,吕碧城认识一主妇,对方愿意收留她。到津后,吕碧城马上写了一封长长的求助信给一位朋友。朋友在《大公报》上班,而这封承载着吕碧城人生理想的信,也恰巧被报社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英敛之惊叹于吕碧城的文采,决定聘请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成为主笔后,吕碧城开始一展抱负,为女性同胞发声。她呼吁女子也应该享有“上学”的权利:“有贤女而后有贤母,有贤母而后有贤子。”“儿童教育之入手,必以母教为根基。”当时京津一带,“坊间皆传吕碧城”。正当吕碧城声名鹊起之际,也吸引了另外一位“碧城”。一天,报社门口来了一个“梳头的爷们儿”,原来是一身男子打扮的秋瑾,来登门拜访。秋瑾之前曾用“碧城”这个笔名,也曾主张开办女校,因此很多人便以为《大公报》上的“碧城”是她。两个“碧城”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言谈间,秋瑾邀请吕碧城一起远渡东瀛,吕碧城婉拒,对于革 命,她们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她们成为密友。临别之际,秋瑾说:“碧城一名,此后留给你用。”1907年,秋瑾英勇就义,吕碧城顶住所有压力,勇敢地站出来为秋瑾收敛安葬,还写了篇英文版的《革 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到外媒上。在当时,吕碧城的这一举动,无疑把自己推到了刀枪口上。然而这就是她,只要认为对的事情,便义无反顾。有人说,吕碧城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让爱慕她的人,都无法靠近。面对“伯乐”英敛之,因为对方是有妇之夫,吕碧城始终保持君子距离。面对曾暗中帮助过她,让她免受“秋瑾事件”追捕的袁克文,吕碧城也异常清醒。她说“袁家公子哥儿,只许在欢场中偎红倚翠”。之后,她辗转商界,赚了钱就出国游学,肆意潇洒。她曾自我调侃:“我也曾遇到心动的男子,但他们要么已经结婚了,要么就是太年轻了。”对于婚姻,她自有不同于世俗的一套看法。要她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她做不到;要她把自己的快乐,依附在男人身上,她也做不到,所以宁缺毋滥。晚年,她遁入佛门,戒杀吃素。临终前,她嘱咐身旁的人,要把骨灰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成小小的糯米丸子,撒进大海,“和与水族结缘”。@文小雅在那个年代,吕碧城无疑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她曾因新潮的穿着打扮,惹起昔日恩师的不满。但面对世俗的眼光,她始终坚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她一生未嫁,有人称她是“民 国 第 一 剩 女”,但我倒觉得,她是“第 一 胜女”。面对命运的种种不公,她没有忿忿不平,而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女子也可以有另一种精彩人生。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