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翰简介(清代朱文翰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0:54:22 浏览
1、清代朱文翰简介

范仲淹的家教家风(6)沈德斌生父与养父范仲淹是不幸的,因为“二岁而孤”,死了父亲,贫而无依。范仲淹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好母亲,尽管母亲谢氏再嫁,但她并没有抛下儿子,一走了之,而是带着四岁的儿子到朱家,至于改名换姓,那也是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不得已而为之。范仲淹的继父也是进士出身,虽然官做的不大,但对范仲淹视同己出,关爱有加。因此,范仲淹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一直跟随着父母生活和读书。不然,即使是后来他知道了身世后到应天书院求学,也是不可能考取进士的。而如果范仲淹没有少年的童子功,以及感愤自立,划粥断齑,也就不会有后来各方面的成就。我们现在来记叙范仲淹的家教家风,除了范家良好的家族基因外,与他的继父朱文翰的悉心教导息息相关。因此,范仲淹功成名就以后,一来坚决要求归复范姓,和同父异母的三哥范仲温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他对朱家的兄长和同母异父的弟妹,以及侄子们的关心和照顾,甚至朱家因为范仲淹的影响力被朝廷安排合适的工作。从这些方面看,范仲淹的胸怀是宽广的,做到了“其无力者周济之,其有为者提携之”。据史料记载:“范公少冒朱姓,举学究,尝同从众客见姜谏议遵。遵素以刚严著名,与人不款曲,众客退,独留范公,引入中堂,谓其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参坐置酒,待之如骨肉。(《范文正公年谱》,年二十一岁)。范仲淹“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宋史·范仲淹传》),一怒之下而脱离朱家之门,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谢夫人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范文正公年谱》,年二十三岁)。”范仲淹没有辜负朱家的培养,对朱家也是十分感恩的。史料记载,“公以朱氏长育有恩,常思厚报之,及贵,用南郊所加恩,乞赠朱氏父太常博士;及朱氏诸兄弟,皆公为葬之,岁别为飨祭,朱氏子弟,以公荫官者三人(《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古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范仲淹就是在朱家长大成人的,岂止是滴水之恩呢!可以说,没有朱文翰,就没有范仲淹!范仲淹与朱家的关系,待他的孩子出生后,想必一定会告诉他们,后来,范家子弟与朱家子弟一直维系着良好的关系,足见范仲淹以身作则,给朱范二家的子孙后代都树立了榜样。惟有大孝之人,才能行大仁之政;亦惟有奉亲至孝之人,才会将一切荣耀归奉于祖先,并发奋努力,期有成就,而为父母增光。为了对祖上负责,故能以祖宗之心为心,范文正公曾对子弟们说:“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观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且自祖宗积德百余年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以何颜以入家庙乎?”(赵善璙撰《自警篇》76页)又表请追赠父母,以慰父母在天之灵。“今为迁奉在即,未曾奉赠父母。窃念臣在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逾二十载。至于其终,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丧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已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报曾无,夙夜永怀,死生何极。……今欲将磨勘改转官恩泽,乞先移赠考妣”(《范文正公集》卷三《求追赠考妣状》)。范仲淹思亲欲报之心,以至于“夙夜永怀,死生何及”,可以说,写尽了其至孝的真情。为奉亲思孝,所以其能发奋读书,“昼则不息”,论其艰苦之情形,则是:“冬夜惫甚,以水洗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又因“丧母时尚贫”,所以“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范文正公年谱》)。由于“至孝”是范仲淹强大的内驱力,所以有其一生的成就与修养。故曰:“礼则著而家道正,孝弟形而家道成;圣人将成其国,必正其家”。(《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自古以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人处世兴业成家的根本。“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百字铭》),根基牢固了,家风树立了,才有传承前年的范氏家族和范氏家风。2021 09 04于合肥亳州路#朱文翰简介#

2、朱汶翰是什么官

精通风水的老人说:“这是个绝户地,大凶之地,葬在这里的人断子绝孙。”范仲淹却说:“就在这里吧。”风水老人指了指另一块地开口说道:“这块是风水宝地,你为何选择大凶之地?”这是在1026年范仲淹母亲去世的时候,范仲淹为母亲挑选墓地时跟风水老人的对话。名垂千史的范文正怎么会给母亲挑选一个绝户的大凶之地呢?范仲淹刚一岁,他的生父就因病去世,范仲淹从小就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当时由一个女人带着儿子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谋求生路,几乎是能吃过的苦范仲淹母子二人都吃过了,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居无定所。但是这些并没有打败范仲淹的母亲,不论如何,她都有义务把范仲淹带大,这也是作为母亲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期间范仲淹的母亲带着他去投靠范家,也就是范仲淹的生父所在的家族,谢氏带着范仲淹沿着苏州管道一路奔波辛苦至极,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打听苏州范氏宅邸所在,拎着大包小包,也没有驴子或者马匹代步。就靠着谢氏自己的身体带着范仲淹一路寻找,终于,一个卖烧饼的人告诉了范家宅邸的具体位置。范仲淹母亲谢氏带着他加快脚步,在天黑之前找到了范氏家族,敲开门之后说明自己的来意,但是范氏家族却并不能接受,将母子二人赶了出去,谢氏知道仅凭自己抚养范仲淹辛苦太多,而且给不了儿子更好的环境,后来改嫁苏州推官朱文翰。四岁的时候,范仲淹跟着母亲和继父回到了长山县河南村,范仲淹依旧过着贫苦的生活,但好在有了依靠和住所,不再像母亲刚带着范仲淹前往苏州那段艰辛的时光。范仲淹在县里刻苦读书,每每读到四书五经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被老师认定为大器可成,不论对于家国的论断还是对于仁爱的践行,都远远超过他这个年龄段的其他人。很快县里的私塾老师也教不了范仲淹更多,他既勤奋刻苦又天赋聪慧,在范仲淹成年之后,私塾老师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范仲淹带着,范仲淹辞别母亲之后带着私塾老师的引荐信前往睢阳应天府书院找到当下的大儒戚同文门下读书。范仲淹饮食上不追求奢靡,日子相当清贫简朴,天不亮就开始读书,读到深夜方才休息,日复一日,饮食上更是追求清简,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范仲淹把煮一锅粥,分成四份,早上晚上各持两份,边读书边吃,节省每一点时间用来学习。在范仲淹26岁时,经过不断学习,并且游历了许多地方,结识了很多当代大儒有名气的隐士,在考试中和取得了进士,被任命为参军。成进士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赡养自己的母亲,并且带着母亲来到苏州老家,再次见到了当时刁难自己和母亲的族人,但今时不同往日,仅仅26岁就考上进士的范仲淹说话已经相当有重量。交谈许久,族人还是不愿意让范仲淹回来,但是范仲淹也根本没想回去,只是要求恢复范氏,苏州范氏答应了,殊不知他们不知道范仲淹之后的成就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利益。范仲淹对于金钱从不在意,他对自己的花销了如指掌,不喜欢额外的开支。除非有客人来访,平日里他过着素朴的生活,主要以素食为主,偶尔加些肉菜来补充营养。他和妻子都过着朴素的生活,与一般官宦家庭不同,他们不追求名贵的衣料,只看中衣物的结实耐穿,从不铺张浪费。他们的住房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够了,家里的摆设也很普通,都是街上常见的饰品。然而,在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他没有购买名贵的风水宝地来安葬,而是选择了一块偏僻的地方,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范仲淹并非不相信风水,正因为深信风水的力量,他选择了这片地,因为听说这块地会导致家族断绝后代,无人问津。因此,他主动购买下来,以免他人承受这样的命运。他对父母的孝心众所周知,对于继父,他感激他对母亲的照顾之恩,一直陪伴在家中照料家人,直到继父去世后才接受外地职务。不仅对待父母孝顺,范仲淹也善待天下人,他利用自己的积蓄创建了慈善机构,收容了许多老幼妇孺,并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他还选择了一块优越的地段创办学堂,培养学生,并向朝廷建议大力推广各地教育事业的发展。范仲淹这样的行为令人敬佩,他被誉为千古完人,不仅因为他对家人的孝心,更因为他善待天下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展现出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和奉献精神。

3、朱文翰有几个孩子

他出生在江苏,两岁父亡,家道中落,母亲无力抚养,带他改嫁到山东朱姓人家。朱家养育培养了他,他改姓朱。23岁时,他离家继续求学,后考中进士,有了官职,改回原名。这个人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志的范仲淹。范仲淹的《岁寒堂诗》有一句“我先本唐相”,说的是他的祖先是唐朝宰相。他的父亲是北宋一个小官,母亲谢氏为继室。他两岁时随母来到淄州长史朱文瀚家,改名朱说。朱文翰待他视若己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朱家家境优渥,为他读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他不想沉溺于享乐,刻意磨砺自己,去寺庙里居住。他经常到家附近的醴泉寺寄宿,起早贪黑地读书、学习。饮食也很简单,过着吃粥咽菜的清苦日子。他每天早晨煮一锅稠粥,等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拌几根咸菜同食。他很享受这种“断齑划粥”的生活方式,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读书中。 就这样,21岁时他考上了学究。23岁时,与朱家兄弟的一次聊天警醒了他,他想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下定决心后,收拾行囊,前往应天府求学。 应天书院食宿费全免,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读,“五年来未尝解衣就枕”“起居饮食,人所不堪”。同学看他生活很艰苦,出于同情,给他送来可口的饭菜,他不为所动,拒绝了同学的好意,放坏了也不吃。同学生气了,问他为什么?他解释道,“我已习惯粗茶淡饭,如果吃了大鱼大肉,以后就吃不下粥了”。范仲淹中了进士后,改回原来的姓名。他当官起先是做安徽广德的“司理参事”,就是审理案件的助理。他廉洁自律,秉公办案,时而和上司发生争论。每结一案,他都把争论内容记在屏风上。一年后他离任了,屏风上写得满满当当,“屏风记案”被传为佳话。他自己两袖清风,离任时竟缺少路费,不得不把自己骑的老马卖掉。范仲淹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经略西北任职时,范仲淹写下了《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046年,范仲淹应滕子京的要求,创作了《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他人生的目标和境界。范仲淹一生节俭。他曾在家书中说:“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他官职高时也是“非宾客,食不重肉”。每天在就寝之前,自省当天所作所为有没有不对的地方,次日再改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当下还有意义吗?欢迎您的讨论。#朱文翰简介#

4、朱文翰名字如何

公元1039年,50岁的范仲淹在一次朝臣宴会上,见到了年仅12岁的雏妓甄金莲,倾心不已。好友梅尧臣劝范仲淹将甄金莲收为妾室,却遭到了范仲淹的严辞拒绝。范仲淹词作存世仅五首,相较于我们之前聊过的一些宋词作者,诸如晏殊,柳永等等,他的作品数量实在是可怜。但是,仅仅是这存世的五首便足以让世人记住这位松操竹节的文学大家。他不仅开创了边塞词的先河,还用个人的修养和词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的文学精神,引领了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他是宋仁宗时代里闪耀的一颗名珠,“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其材其量其忠,一身而备数器。求知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范仲淹出身官宦世家,先祖曾经官至唐朝宰相。无奈家道中落。范仲淹幼年时,父亲病逝,母亲谢氏身无长物,难以维持生活,只好带着还不记事的范仲淹改嫁了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这一年范仲淹不过2岁,便随继父更名为朱说(yuè)。范仲淹勤学苦读堪称学子楷模,为了不浪费光阴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够节省一些开销,他就每天煮上一锅粥,然后等粥放凉后结成块,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每顿吃一块再搭配上咸菜刚刚好。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节省的钱财可以买更多的书。此时的范仲淹还只是为了出人头地,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但是23岁之后,他的求学之路就又多了一个新的目的,那就是洗刷一身的屈辱,光明正大的恢复自己原本的名字。继父家中并不止他一个孩子,而范仲淹是老大,只有他不是继父的亲生儿子。一次,其他兄弟大吃大喝,奢靡享乐不知节俭,范仲淹很是心疼,便以长兄的名义劝诫他们,谁知得来一句:“我们花我们朱家的钱,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一句话让范仲淹心里敲了鼓,事后,他反复追问母亲到底是何意,这才得知自己并非朱文瀚所生。从这一天开始,范仲淹就背上了行囊离家出走,去南京的应天府刻苦勤学,发誓要金榜题名。一天,所有学子听说真宗皇帝驾临应天府,大家都赶着去凑热闹,唯有范仲淹不为所动,并解释道:“不急,早晚能见到!”果然,不久后的科举,范仲淹作为新科进士来到了皇帝举办的廷宴上。他主动向皇帝请示,恢复自己范仲淹的本名,而舍弃朱说。以天子之口为自己正名,可以说是光耀至极。成功进入仕途的范仲淹并没有像其他学子一样,报复性享乐,或者执迷于升官发财。正是因为自己苦过来,也见过了太多的民生之多艰,便时刻警醒自己一定要为民做主,替百姓发声,替君王正纲常。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商丘)。时晏殊为南京留守。晏殊听说范仲淹的才学很是欣赏,便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在这期间,范仲淹勤勉认真,以身作则,深得学生爱戴。在面对国家大事,更是慷慨陈词,奋不顾身,晏殊对范仲淹很是钦佩。晏殊这个人为人张狂得很,先是驳斥柳永不配和自己相提并论,随后而是暴躁易怒,狂揍匪徒。能够得到晏殊的称赞,范仲淹是真正的以德服人。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刘娥垂帘听政,百官敢怒不敢言,唯独范仲淹不顾个人安危,上书直谏请求刘娥还政。作为范仲淹的举荐人晏殊在家中惊了一身冷汗,斥责范仲淹鲁莽,不顾仕途和同僚之间的关系。范仲淹却不卑不亢地解释道:“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好在刘娥不是武则天,没有处死范仲淹。死罪可免,活罪总是要受的。范仲淹被贬出京。在被贬期间,范仲淹屡次上奏,请求皇帝不要大兴土木,要精简官吏,并提出了诸多太平治世的良策。三年后仁宗被他的诚心感动,特召回来。本想让范仲淹大施拳脚,仁宗也指望这个当年力挺自己大臣能有所作为。不料,这个小子心中只有社稷百姓,根本不站队任何人。前几年刚得罪了刘娥,刚一回来就阻止仁宗废后,再次被贬。不久后,范仲淹再次回朝,却又因为大胆检举官员私下勾结,斥责宰相结d营私,遭到同僚嫉恨,引起皇帝不满,以离间君臣之名被贬出京城。当时很多人认为范仲淹一味的惹是生非不过是沽名钓誉,想要混个好名声。可是,哪怕真是为了名声,有些事总要有人做才好,能装一时的是伪君子,能装一辈子的何尝不是君子?而范仲淹用一生来诠释了自己的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风霁月,是他哪怕粉身碎骨,面对腐烂的时代也绝不后退半步的大忠伟节。他写道:“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意思是说也许千年后的人仍然笑我迂腐,也不后悔今世之所为。如果为了沽名钓誉,以范仲淹当时的工资完全可以风花雪月,享乐不尽,可是他却因为一再贬谪,日子辗转流离。他这一生为数不多的风流韵事,当属曾在宴会上对金莲的一见钟情,当时发妻病重在床,多人劝其纳妾,他顾忌妻子,坚决不肯。三年后发妻病逝,他才将金莲娶回家中做妾,二人举案齐眉度过了15个年头,两人还生下了一个孩子。于家,于天下,他都不亏欠任何人。

5、朱文翰的本名是

公元1039年,50岁的范仲淹遇见12岁的雏妓甄金莲,竟然一见倾心,好友梅尧臣劝范仲淹将甄金莲收为妾室,却遭到了范仲淹的严辞拒绝。没想到三年后,他将此女娶回家,做了女主人!那一日,范仲淹闲来无事,换上便衣上街闲逛,信步走到一家妓院门口,便走了进去。老鸨都是看人下菜碟,见到来了个书生,并非达官贵族,于是就随意叫了一个女孩过来。这女孩就是甄金莲。年仅12岁的甄金莲,虽然年幼,但是很有眼力见,于是又是端茶倒水,又是陪他聊天,竟哄得范仲淹很开心。范仲淹这个书生,其实乃是当时的一介风流人物。范仲淹早年丧父,母亲孤苦无依,只好带着两岁的他嫁到了有钱人朱家,范仲淹还改了名字,随着新父姓。范仲淹母亲嫁给朱家,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因为年幼来到朱家,范仲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而且继父朱文翰一直将范仲淹视如己出,对他用心培养,从小请老师教诲他,而他也在朱家过上了有钱人家子弟的生活。本以来他就可以这样幸福的生活下去,然而22岁那年,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想起自己幼年丧父,寄人篱下,姓名都改了,于是很痛心,坚决的离开了母亲,不再住在朱家。回到了老家住在一所破庙里,每日里读书写字,渴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那些读书的日子里,范仲淹过着极其贫苦的日子。寒门出贵子,范仲淹26岁就考上了进士,并被封了官。当官以后,范仲淹改回了自己的本来姓名,将母亲接到身边照顾,不再踏入朱家。大概在朱家的那些日子里,是他一生不愿想起的过往。而后来母亲逝世,因为母亲改嫁过,不能再葬在范家了,而范仲淹坚决不让母亲葬在朱家。可见母亲的改嫁,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范仲淹自己的婚事,也是几经波折。发妻李氏出身富家,两人恩爱,然而却一直没有子嗣。原来李氏身体不佳,不只如此,没过几年,李氏就不幸因病去世了,范仲淹失去了发妻,痛苦万分。失去了妻子之后,范仲淹写下一首《苏幕遮》,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如今读来,似乎还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的情思,那种阴阳两隔,生者独自思量的愁苦之情。当了官的范仲淹,每日被事务缠身,妻子死后无人为他分担,于是就娶了家里的丫鬟为妻,这便是张氏,张氏出身贫寒,然而料理家却也井井有条,还先后给范仲淹生了两个儿子,范仲淹也对她爱护有加。早年求学之时,范仲淹吃糠咽菜,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等做了官,过上了有俸禄的日子,范仲淹依然保持着勤俭的生活。后来当上了宰相,他依然是粗衣淡茶,和平民无异。而继妻张氏更是任劳任怨,夫唱妇随。张氏陪着范仲淹过过富贵的日子,也在范仲淹被贬官时不离不弃,从无怨言,然而生活还是压倒了张氏,张氏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就是在范仲淹居家陪伴张氏的日子里,那一日,他心内愁苦,出门去,来到妓院,遇见了12岁的雏妓甄金莲。虽然两人年龄差得多,然而对金莲,也算是一见倾心。然而范仲淹自知,家中妻子病重,自己断然不能在此时纳妾,于是不曾有表示。一次和好友聊起,好友劝他纳妾,按说妻子并重,自己纳妾也无可厚非,然而范仲淹拒绝了。三年后,张氏油尽灯枯,撒手而去。范仲淹年已五十,再次孤寡,于是想起了心中牵挂的那个女子,就是在妓院里的少女。于是范仲淹有意将此事说给好友听,到底是男人懂得男人,好友做主将甄金莲赎回,送到范仲淹处。而50岁的范仲淹想要迎娶15岁甄金莲。此时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为老不尊,有人说甄金莲不清不白。然而范仲淹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娶了甄金莲,因为北宋的律法,教坊、妓院的女子不能嫁人做妻子,只能做妾。然而范仲淹再没有娶妻,和小妾一起生活了15年,还生了一个孩子。虽然是相差35岁的年纪,然而人家过得很幸福。在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日子里,身边有个自己心爱的女人陪伴,这是他的幸运。即使在56岁高龄时,范仲淹被贬,小妾陪着他去赴任,范仲淹虽然内心愁苦,然而还是在路上写下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大情怀,能有几人有呢?范仲淹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他一生忙碌,却对儿子们管教甚严,儿子品德甚高,范仲淹的一世清明,儿子也备受后人赞叹。有多少王公贵卿,自己辉煌一生,子嗣却不成才,然而范仲淹的四个儿子,都成才了,而且不以父亲为依靠,靠自己刻苦求学求得功名。范仲淹曾贵为宰相,家中却过的十分清贫。为何如此,据说范仲淹捐献了自己大部分的钱财,还将自己的积蓄买了三千倾义田,白给那些没有地种,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后来范家子孙延绵,兴旺发达八百多年,这都是他的福报。而儿子们也很出色,后来做官做到了宰相、公卿、侍郎,甚至比范仲淹的仕途还要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