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土司制度(明朝土司制度)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2:38:12 浏览
1、明朝土司制度

藏,并检阅沿线军队,历时一年才回到北京。果亲王出使时,天全州的州官已上任六年,从 没有什么皇亲来任过这小小州官,更谈不上新封一个土司去复辟土司制度了。3.清代咸丰年间州官陈松龄在《天全州志》序言中提到明初高、杨二土司归附,合碉 门、和川改为天全,取其天命两全之意,其实元初高土司已有:“天全招讨司”的职衔。4.四川著名史学家任乃强早年曾撰写《天全小志》,对县名作过考证,他曾提出“天全” 这两个字,可能是土司投诚归附时,向朝庭所上领地的译音。天全古为氐羌地,地名的译音 出自氐语,但现在保存下来的氐语太少,这个含义暂时还无法认定。1980 年前后任乃强在 雅安地区的八县县名考中,又提出因天全人读“天”为“迁”,在语音上很突出,联系到历史, 有可能是南宋末高土司在岩州降元,而天全当地尚在抵抗元军。元军向例发炮破城后必屠 其 城,因高土司早降,本地羌民免死,故羌民得全。“羌”、“天”语音相近,以“羌全”得名而为 “天全”。他又指出这只是推论而已。5.清初县内著名文士杨振业撰写的《灵和乘略》,系县内的一部史实笔记。陈松龄在编 州志时,从此书中引用了不少史料。《灵和乘略》说:“元易其名曰天全,则固其地在大小漏 天之间,而雅所入之飞仙关,旧名漏阁,故易曰全。”即天全自来多雨,古称漏天,易漏为全, 就成了“天全”。《天全州志》除序言的提法外,又另两处提到县名来源:一是说“元易其名曰 天全,因其地在大小漏天间,易漏为全”;另一处又说:“治北四十里有天全山,州因此山而 名也”。天全山在今老场乡,上有明代庙宇天全寺,此山名天全山,也很可能是“易漏为全” 的根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在西康省图背后的文字说 明中,也提到过雅安、天全一带多雨,俗称“天漏”。根据上述,新编《天全县志》初步认定是:以天全为地名始自元代,天全县名的来历,在 无新的考证依据前,上述五方面的说法,似以第五种为依据较为确切。一 、秦 代 以 前 天全古为徙国,根据有关史籍、《中国历史地图集》和省内地名专家的论证,今宝兴是 青衣羌进入四川的原始开发地带,为徙榆族即徙族,古属徙国,此后灵关以内逐步扩展,灵 关以北形成土头七家,属六番部落。芦山本青衣羌地,荥经亦徙国故土,雅安原本青衣羌分 布地,青衣江上游称斯榆地。康定建置志考初稿亦称古为斯榆地,应属徙国范围,并包括泸 定大渡河以东地域。公元前 316 年,秦派司马错伐蜀,并巴蜀地置蜀郡,先后在今雅安地区建置青衣县和 严道县。此后泸定属旄牛县,康定属西部都尉主管的部落,徙国虽仍存在,但地域已大为缩 小。二、两汉到隋 汉元鼎六年(前 111)建徙县,同严道(今荥经、雅安、名山)、旄牛(今汉源)、青衣(今芦 山)隶沈黎郡,其地域与徙国后期基本相同。其后经历汉晋,曾改名徙阳、枞阳,区域变化不 大,直至西魏置始阳县后,原县废。北朝天全地区属始阳县,隋时为严道县地。三、唐宋时期 唐初曾在今天全地区设杨启县,地域不可考。后设四兵镇,同时在康定、泸定和今宝兴 境内置五十七个羁縻州。宋时设灵关寨、碉门寨,境域大体同于唐代,即“东至飞仙关,南至 虎头峡,西至马鞍山,北至灵关口”。四、元 代 元初,元世祖以高土司降元有功,将黎州、碉门、冷碛、沈村、察道、岩州等并为六番,置 六番招讨司。元成宗时又置天全招讨司,下辖鱼通路万户府,碉门、鱼通等处管军守镇万户 府、长河西等管军万户府。故元代天全土司所辖和遥领地域,已达“外抚董卜韩胡、鱼通、长 河西诸夷,内统黎、雅、宁远诸路”。东北达到邛崃火井一带,杨土司所部曾一度进至邛崃南 桥,北控今宝兴全部,南达今汉源清溪,东抵飞仙关。五、明 代 明初合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所控区域东至飞仙关,南至荥经罗家坝(今天全兴业乡), 西南尚有紫雅七姓、黎大所、化林坪等地,西统长河西、鱼通、岩州、咱道、咱里及四十八寨 六番部落,北与董卜韩胡联界,东北至鱼喜河,统火井、三班、小溪、连接邛州文台里。旧省 志载:天全土司地域为:“长河扼西,韩胡在北,南扼相岭,东控飞仙”。司志称:“东连雅安, 西控乾溪,南接荥经,北抵灵关”;“内治不逾三百里,外驭竟周千里”。原所控制的穆坪土司 则脱离天全六番招讨司。#简介土司制度#

2、土司制度在哪个地区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冷门的景区,位于咸丰县塘崖镇的唐崖土司。唐崖土司是土家族著名土司秦氏四席之一,其遗址位于恩施市苗族自治州咸丰县,隶属于四周居民指挥师所,历经元明清三代。景区门票为八十元,由于其山清水秀,人烟稀少,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对于我个人而言,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人之处。因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营销过程中的见闻。我之前一直不太了解改土归流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近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这是指废除土司制度中的四习,改用法官来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后,这里留下了许多古汉人的陵墓,例如秦氏夫夫墓、刘雯墓和夫夫墓等。

3、民国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存在了几乎上千年,为什么明清朝廷要将其改土归流?土司制度萌芽于唐朝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终于宋元时期得以完善成熟,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这种制度对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土司制度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由中央王朝任命当地土官为正式官吏,并且这一职位允许世袭,”在待遇以及权利义务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规定。通俗来讲,土司在当地就相当于一个土皇帝,它一般存在于我姑西南部的边远地区,在那种地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他们按照距离的远近以及血缘的亲疏的众多因素相互结盟形成一个个大的团体,而这些团体的领袖便起到了了管理以及维护部落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元朝时期,忽必烈率领蒙古铁骑征服了西南地区,沿袭并借鉴了前朝对于这一地区的管辖政策,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对于主动受降,选择归附元朝的部落,他们便会授予其部落领袖酋长一职,统称为土司。而土司也并非仅仅需要治理好当地一方水土,他们必须每年向重要王朝进行朝贡和赋税,履行完自己应尽的义务之后,便可以得到中央王朝的认可,继续统治其原来的是范围。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土司并不是中央王朝的附属政权,而是中央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代表。但是到了明朝,土司制度发展到了高峰时期,在原有的基础上,土司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适用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在东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渐开始适用。为了方便管理,明朝政府在土司承袭、土司授职、土司升迁、土司进贡、土司纳赋、土司惩处、土兵征用等多个方面都制定了很多明文规定,把土司制度由原来的一个政策发展为了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土司势力不断增长蔓延,明朝政府还废除了土司佣兵,地避免了长期以来土司割据一方的现象,即便是有很多土司站出反对,发动叛乱,但对于整个大局势来说几乎起不到仍和作用,明朝政府也能够迅速派遣兵力去平定叛乱。但是到了清朝时期,虽然清政府基本上延续了明朝时期的土司制度,但此时的少数民族地区土司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因此在很多政策的执行上,就开始一步步弱化土司的权力。虽然土司制度在那个时代有一定的先进性,并且还营造了很长一段时间繁荣稳定的景象,但这种世袭制的体制终究会随着时间的累积从而不断暴露出弊端。世袭制的土司因为整日高枕无忧,开始在其位不谋其职,有的甚至开始滥杀无辜百姓,但奈何土司势力在当地一家独大,即便是心中有很多不满仍旧是敢怒不敢言!而且此时土司制度已经开始逐步掌握兵权,甚至在很多时候对中央所下达的命令也是满不在乎,邻近的土司势力常常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互不相让,相互残杀,局面十分混乱。虽然早在明朝时期永乐皇帝开始取消土司世袭,改为流官,由中央任命,历史上称作“改土归流”,但整个过程都进行得零零碎碎,实行得并不彻底。而此时的清朝国力十分强盛,三番被清军平定,台湾也重新回归,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叛乱平定工作也已经进行到了尾声,清政府如今有能力也有精力展开对边疆地区进行改造。雍正时期,土司制度的弊端已经愈发严重,于是雍正皇帝下定决心推行改土归流,直到雍正九年基本上全部完成。与土司相比,流官们还是十分听话的,对中央王朝下达的命令是言听计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司制度基本上被完全废除,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名词,湮灭在了历史的潮流当中!

4、土司制度的演变过程

恩施“土司城”,虽然是个人造景观,但是游览完其土司王朝的史料介绍之后,我有个突出的印象和收获,就是对历史上“改土归流”的政策,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清政府自雍正时起,采纳了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设立布政使司,逐步取消在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司世袭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即任命有任期,可流动的流官,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集中统一管理。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终以“改土归流”的形式,终止延续了425年,共传承15代,23位司主的土司“王朝”的历程。清代郑光藻有诗写到:“唐家世职废当年,帅府雄图怅杳然,万仞山头空古寨,石桥犹自带蛮烟。”

5、傣族土司制度

土司制:浅析土司制的起源、内容、职能及历史意义土司,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统治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汉代,是古代中原王朝为稳定边疆地区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秦汉时,西南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大多从内地迁徙到这些地区来。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在这些地区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司隶校尉部”、“刺史”等,后来又在这些地方设置了“洞蛮”、“五溪蛮”等部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的力量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有的甚至成为割据一方、割据称王的地方势力。为了巩固政权和扩大势力,统治者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统治措施。到了西汉时期,为了加强对这些部落的统治和羁縻民族意识,统治者逐渐推行了以土司为中心的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司制度(也称羁縻政策)是一种以土官为核心、受当地各族统治者册封并在其管辖下生活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从西汉时开始推行。到了唐代,随着中央王朝力量的增强和中原文化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的加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出现了与内地封建王朝相对峙的局面。一、土司的起源土司的起源,是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而逐渐形成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少数民族部族的首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以夷治夷”的政策,也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一定数量的“羁縻”(又称羁縻制度)官员,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以“以夷制夷”。这种“羁縻”官员就是土司。 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力量的加强和民族意识的加强,到了西汉时期,这些地区的一些部落已经成为割据一方、称王称帝、割据称王的地方势力。为了巩固政权和扩大势力,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和羁縻民族意识,就开始实行土司制度。二、土司的职能土司的职能是在一定时期内,以国家授予的权力来行使的。这种权力主要包括征调赋税、征收贡品、征兵戍边、镇压叛乱等。土司虽然不是中央政权的直接组成部分,但由于他们在当地拥有较大的权力,因此,他们也要受当地土民所统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土司对地方的控制比中央王朝要强得多。三、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指,少数民族部落酋长可以在当地土官的治理下,完全听命于朝廷。朝廷为了这些部落的长期稳定,有时会将其首领封为“土王”,世袭当地的职务,并给予世袭领地。这些“土王”和当地土官之间存在着等级关系: 1.土王为世袭土知州,而当地土官为土知县。这种关系称为“土官与土知州”。2. “土知县”的官员称为“土司官”。3.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部落酋长也被封为土司官,如在广西地区的“土司”有一百多人。4. 此外,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也有自己的“土官”,如在贵州地区的“土司”就有七人之多。但是他们并不是世袭,而是由朝廷任命、封授而来的。朝廷册封这些“土官”为土知州,他们也要向朝廷纳贡。四、历史意义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为管理少数民族地区而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它是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由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的逐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发展和政治进步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土司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它在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起过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土司制度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实行的,所以它对今天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关注历史求知所,了解更多精彩的内容。

6、历史上真实的土司制度

苗、瑶、侗、彝等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发展水平低而缓慢。所以,中央政府对之一直实行松散的羁縻式的统治方式。元朝以来,开始实行一种新的地方政治制度,即土司制度,设宣尉司、宣抚司、土知府、土知县等,以当地各族的首领为各级“土官”。到明代时,制定了有关土官的承袭、等级、奖惩及对朝廷的义务等各种制度。土司制度完善化。同时,从明初开始,已在个别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官制度而代之以朝廷统一任免的“流官”制度,此即所谓的“改土归流”。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规模大、彻底的一次。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历代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带有权宜性的特殊统治制度或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司制度越来越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物,消极因素占了主导地位。有些大土司辖地上百里,拥兵数万乃至数十万,在其世袭领地上实际成为一个土皇帝,经常抗拒朝廷命令或拥兵反叛,从而使得中央与土司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而且土司与土民、土司与土司之间的矛盾激化,土民反抗土官的风暴此伏彼起,土司之间的械斗连连发生,影响了国家稳定。因此,清初尤其是康熙中期以来,朝野上下改土归流的呼声日高,为雍正下决心实行改土归流奠定了舆论基础,因此,这一重大举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改土归流,雍正立即表示支持,从此至雍正九年,在皇帝的具体指导和支持下,鄂尔泰全权主持了湖广、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省的改土归流事务。鄂尔泰提出的改土归流总方针和具体的实施策略、措施、以及他的进取精神、远大的政治抱负、经邦理边的卓越才能,都是这项改革大业能够顺利进行,终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必须指出的是,在鄂尔泰正式提出改土归流之前,广西、云贵等地大员韩良辅、石礼哈、高其倬、毛文铨等人,已相继奏请,雍正都予以否决,但他为何终同意并坚持支持鄂尔泰的建议呢?这是因为。一是雍正登基之初,主要的问题是解决皇位稳固问题,政敌不解除,就难以考虑改土归流这个带有极大风险的问题;二是雍正一直在物色能够胜任西南边疆重任的得力大臣,鄂尔泰此前在江苏这个繁难之区时,政绩突出,于是被雍正看中,很快调往云贵。在雍正看来,以前的所有奏请者均难当此重任;三是雍正每做出一重大决策,都习惯考虑周详,一旦时机成熟,便迅速决断。也就是说,他对改土归流的利弊得失是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的。雍正时仅县级以上的土司被改流者就达六十多个,涉及湖广、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广大华南、西南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土民而言,取得了如下益处:摆脱了昔日受土官野蛮压迫和剥削的悲惨境遇,而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后,不仅减轻了许多负担,而且很多人还有了土地,生活有所保障;土民不再受土官的限制,可以读书科考入仕,大有重见天日的感觉;昔日土司叛乱和彼此间互相仇杀,受灾害的是土民,而今,土民们可以过上相对安生的日子了。所以,土民们是拥护改土归流的,这也迫使大多数土官情愿或不情愿地交出了世袭特权,由此而使得改流运动中付诸武力的时候较少,比预料中的要顺利。对于国家而言,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对西南广大边疆地区改间接控制为直接统治,这样一来即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边疆地区,巩固了西南边防,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尤其有利于日后对这个广大地区的经济开发、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其现实意义和历史进步作用不容低估。再说雍正对苗族地区进行设治管辖。在西南边疆地区,有的早已设流官管辖;有的是土流兼治;有的则在雍正朝大规模地进行改土归流;而有的地区在雍正以前,既没设置流官,也无土司统辖。这种中央政府并没有建立起实际统治的“化外”之区,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和湘西。在鄂尔泰主持改土归流的同时,对广大的化外地区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用招抚或征剿的方式,即恩威并用的办法,将其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内。招抚之后,清王朝一方面安营设寨,建立军事据点,派重兵防守,以资弹压;另一方面,设置与府、直隶州平行的直隶厅,或与散州、县平行的“散厅”等,以进行有效的直接管辖。直隶厅隶属省,散厅隶属府,设流官通判或同知为其长官。这种用一种与内地有别的特殊机构“厅”来统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新举措。终的结果是,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拥地几近贵州全省的一半、人口多达数万户的黔东南地区,纳入到中央政府的直接统辖之内,这无论对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及民族发展,还是对于清王朝的财政收入,边疆地区的稳定,西南国防的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是雍正王朝为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打击地方土司势力的一系列措施之一,但有清一代,并没有将土司制度彻底废除。就在雍正年间,大规模改土归流运动进行的同时,清政府又设置了许多新土司。清代的土司总数和职衔比明代多,但制度也比明代完善得多,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实行这一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无不对当地产生了重大影响。

7、缅甸土司制度

旧社会,朝廷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多采用土司制度。土司们被隔绝在一块块不规则的,犬牙交错的领地上。他们作为至高无上的王被隔绝,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征收实物税,无偿差役,对几千口子人生杀予夺的特权。然而换个角度,土司制度对这个土地却是桎梏!哥伦布们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以后的世界正在越来越快地前行,越来越多地发生着联系。但土司和他们的属民们仍然被拘束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上,不知今世何世。每天升起的太阳和五百年的这一天升起的一模一样:每天,土司脑子里冒出的念头和几辈之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那位土司的念头一模一样。无论是忧虑还是欢乐,都一模一样。他们是贵族?是的——在某种程度上是的。贵族是精英阶级,但他们只是权贵阶级,而不是精英。不要说精神生活,即便是物质生活也粗粝而贫乏。在精神领域,他们也只是跟属下的所有百姓一样,被引导到宗教世界。那个世界,非关现世,遥远而又晦暗不明。能期望这样的贵族阶层所领导的社会有所进步?土司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吗?当然不是,至少一部分人肯定知道,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或者改变罢了。(史海沉钩,欢迎关注周周)

8、土司制度

印象土司城文/闲者在恩施,有一处的景点,这就是被称为“湖北小故宫”的恩施土司城。恩施士司城,这是一个人造景观,始建于1998年,占地215亩,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这是全国一座规模大、工程宏伟、风格独特、景观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历史上真实存在并留下遗址的土司城,不在这里,在唐崖。唐崖土司城址距恩施土司城约113公里。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恩施土司城,是集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之大成的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落,集中反映了土家族丰富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展示了土司文化,也是恩施旅游市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区。土司制度,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1736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湖北省宜昌市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而今,恩施大部分土司遗迹早在历史的烟云里消失无影。在恩施土司城,人们对昔日土司繁华,可窥之一二。土司城有别于一般的人造景观。它有历史渊源,是历史的复制,而不是凭空生造的历史。它加深了人们对恩施历史的认识,唤起了民族自豪感,对振奋民族精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走进恩施土司城,迎面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土司城门楼也称土司朝门或看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土司城门楼前面左右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现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龙"心理。右侧墙上三幅壁画,除中间一幅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外,右边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称之为的稻谷神。民以食为天,稻谷便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稻谷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农耕初期对生命存在的强烈意识。左边一幅的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那是土家语称作的"努里巴嘎"和"柯斗毛人",是土司城门楼的守护神。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穿过土司城门楼就进入了土司城,这座门口共四层,虽然色调低沉,但是建筑宏大,形式还算华丽,门楼上有神像、金龙和土家族信奉的神像等各种雕塑,还有两条金龙分立两侧,显得威武霸气。进入门楼就是风雨桥,两座凉亭建在桥廊之上,凉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民族风格浓郁,这座桥基本没有交通功能,更多的是供游客乘凉、拍照。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在土司城里,还有一座廪君庙,真是为了纪念巴人先祖巴务相而建的。廪君庙是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建于半山腰,气势巍峨。土司城核心、精华的部分就是王府九进堂了,这里的院落和建筑规制都是按照土司的等级建造的,总共有333根柱子、333个石柱、330道门、90多个窗户、几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站在楼阁之上,举目望去,四面环山,森林茂盛,土司城就在这山凹之间,这里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不愧有“湖北小故宫”的称号。《印象恩施土司城》恩施仿古土司城,宏伟壮观小故宫。深宅大院昌盛景,木府人家很兴隆。中外游客来参观,忘返留连赏史情。聆听该族发展史,优秀民族中华龙。(2023.6.20.11时于旅途)#简介土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