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亭简介(水磨古镇的水磨亭)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3:24:08 浏览
1、水磨古镇的水磨亭

文游天下(216)汶川水磨古镇文/石岩磊2008年5月12日,潜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地下的一个幽灵突然兴风作浪,顷刻间地动山摇房倒屋塌,大地在战栗中变得支离破碎,而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是坠入万劫不复的地狱,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在断壁残垣间回荡。这场8.0级的大地震形成的冲击波整整环绕地球跑了6圈,造成近7万人遇难,另有1000多万人口失去家园。国家迅速启动救援工作,尽大努力挽救人民生命和百姓财产,同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随后即实施了大规模的对口援建项目。历经几年翻天覆地的重建,灾区出现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批崭新的城镇以亮丽的身姿涌现在巴蜀大地上,幸存者得以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汶川水磨古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被誉为“灾后重建第一镇”。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然而在2008年以前,这里为了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先后上马了63家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滚滚浓烟所遮蔽。“5.12”大地震中,水磨镇瞬间化为废墟,广东佛山市成为主要帮建对象,经过精心设计和打造,现在的古镇已恢复往昔的优美风景,并跻身国家5A级景区之列。水磨古镇景区是在原有古建基础遗址上全面翻新而成,分为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域,它巧妙地融合了羌、藏、汉文化元素,是一处怀古寻幽、畅游山水、休闲购物与感恩思源的理想之所。来到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高塔,它名叫雕楼,类似的建筑原是羌族人民抵御外敌的坚固工事,后来演变为粮仓,现在成了羌寨的标志。这座碉楼的外墙上书写着“水磨羌城”四个大字,提醒游人已进入羌城游览区。羌城为居民安置点,里面以黄色楼房为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舍可以抵御9级烈度的强震,给人以坚固可靠之感,而内部的祥和景象更是令人欣慰。三三两两的老太太在街角边晒太阳边唠着家常,楼顶不时传来“哗啦哗啦”的脆响,夹杂着老头们开心的吆喝声,应该是一桌川麻正在激烈的搓打中,偶尔还会撞见一群孩子追逐着穿街而过,只是很少遇到年青人的身影,他们大概是在禅寿老街讨生活吧。老街有1300米长,是景区的核心地带。街道两侧满是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都是些餐厅、商店、旅社之类的店铺,而夹杂其间的古建别具一格。入口处的白塔为藏式风格,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而水磨亭则是纯粹的中原特色木质楼阁,街中的大夫第、万年台、字库塔都散发出悠悠的古韵。矗立在老街另一头的春风阁更是集藏、羌、汉各民族的文化符号于一身,既高大威武,又玲珑剔透,亦有藏地风情。禅寿老街的对面就是寿溪湖,它是潺潺的寿溪河在此打的结,造就了一泓碧湾。据说汇入湖中的5条山泉吸收了百草的精华而独具神奇功效,当地人饮用这里的水后可长生不老,所以水磨古镇有很多老寿星。此传说并未得到部门的证实,但静谧恬淡的水磨古镇的确能够安神怡情。小镇中没有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稀稀拉拉的游客反衬出古镇的冷清。游人在享受宁静与闲适的同时,也会为卖土特产店家的生意有些担忧。或许游客的忧虑是多余的,与鬼门关擦肩而过的人们早已看淡了生死,他们会更容易满足,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感谢全国各地的无私大爱,感激政府的大力援建,所以古镇里没有沸沸扬扬的叫卖,没有急扯白脸的推销,有的只是石板路上泛起的清幽,有的只是羌家老腊肉散发出的清香。这份安然是绝处逢生后的淡定与从容,是倍受瞩目与鼎力援助间的知恩和知足,它更具延年益寿的,定将催生出又一波长寿之星。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