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事迹简介(康熙事迹简介50字)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3:54:23 浏览
1、康熙事迹简介50字

1703年,幽禁在宗人府的索额图被活活饿死,得知消息后的康熙生气。不仅大骂他是清朝第一罪人,还抄了他的家,杀了他所有儿子。索额图是康熙的重臣,擒鳌拜辅康熙顺利亲政,远征格尔丹助大清稳固边疆,签订《尼布楚条约》扩展大清疆域。康熙一生的丰功伟绩,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他的身影。而且,他还是康熙的叔丈人。这样一位股肱之臣,还与爱新觉罗家族有联姻之亲的一等公大臣,为何连康熙朝都没有走完,就家破人亡,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其中的原因。清初,赫舍里家族十分显赫,赫舍里索尼与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同为四大辅臣,而索尼又位列辅臣之首。索额图就是索尼的第三子,很受喜爱。此时,康熙年幼登基,索尼年事已高,鳌拜之势如日中天,越发跋扈的鳌拜从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为制衡鳌拜,在孝庄主持下康熙迎娶索尼孙女,赫舍里家族至此走上巅峰。索额图也借此机会一路高升。辅佐康熙六年后,索尼病逝。此时,四大辅臣只剩鳌拜和遏必隆。鳌拜之势愈加壮大,其行事也更加无所顾忌。康熙的做法更让朝臣大跌眼镜,整天以玩为主。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的高明之处。一方面,他作出年幼玩物丧志的姿态,用以迷惑鳌拜,使其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索尼早故导致自己这边的秤砣变轻,必须在赫舍里家族在提拔一位重臣,以作制衡。此时,凭借自身能力和机遇的把握,索额图进入康熙的视线,仅一年后,就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康熙八年,只身入宫的鳌拜被康熙诱捕,拔掉这颗钉子后,康熙正式亲政。事实上,在擒鳌拜过程中,索额图功劳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大于康熙。一方面,鳌拜虽被擒住,但其势力和触角早已遍及各地,只抓住他一人远远不够,何况还有他的镶黄旗和班布尔善的支持。另一方面,鳌拜虽倒,但其朋羽如何彻底清理剪除,是身在皇宫大院的康熙无法做到的。这就体现了索额图的作用,他利用家族关系网,获得正白旗支持,将鳌拜的镶黄旗牢牢控制住。之后亲传康熙口谕,让九门提督衙门看住紫禁城内的鳌拜朋d。这才了鳌拜的真正倒台。康熙虽已亲政,但还有一块心病放不下,此时的三藩已成尾大之势。拖延日久,必将成患。康熙虽尚年幼,但行事果断,决心裁撤三藩。然而,索额图等人对此却持反对意见,原因在于新皇登基不久,三藩久在边关经营,其实力也非普通藩王可比,圣旨下达的同时也必将引火烧身。显然,索额图没有摸准康熙的脉,仍联合众人多次上奏,康熙始终坚持自己意见。与此同时,康熙也发现索额图在朝野广交朋d的端倪。1688年,雅克萨之战结束后,索额图代表大清与俄国谈判,他有理有据,据理力争,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区域划归大清,终签订《尼布楚条约》。因此也被康熙更加看重。索额图刚忙完沙俄那边的事,葛尔丹又起兵了。他迅速回师领兵为将,率领八旗打中路先锋,协助康熙三次亲征葛尔丹,历时七年才成功平定。此时的索额图已达到人生巅峰,然而他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被自己的外孙胤礽拉下了水。康熙甚是看重胤礽,即便其一错再错,仍两次废而复立,可见他早已在心里把皇位传给了胤礽。但胤礽似乎总是搭不上老爸的弦,虽然嘴上祝他万寿无疆,可心里却希望他不再健康。康熙多聪明,当然知道他的想法,但如果想一想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没有行动一切都好说。然而,对于胤礽来说九子夺嫡早已开始,有明的,有暗的,还有不知道的。自己虽然两岁就被立为太子,但只要一天没登基,也难保会有后来居上之人。外孙有想法,索额图自然全力支持,一方面他是至亲之人。另一方面为了家族的长久荣耀,他也要全力一拼。对此,康熙十分不满意。一方面,他精心苦练的大号眼看就要废掉,心情自然不好。另一方面,索额图非但没及时劝阻,反倒助纣为虐,让康熙不能容忍。于是他决定提前出手,还在家吃着火锅的索额图就被大内侍卫拿到了宗人府。人虽然拿了,但一切行动还都没有开始,没有真凭实据就拿下朝廷大员,于情不合,于理也不通。康熙下令严查其罪证,甚至不让人探望。言外之意也包括送水送饭的人。索额图终被活活饿死。宗仁府来报情况,康熙表现的甚是愤怒:索额图这是置朕于不义,至大清国于不公,在用绝水绝食的方式来对抗祖宗,对抗大清国。有了这顶帽子,索额图很快就被抄家,所有儿子都被处死。巧合的是,他与父亲索尼都只活了67岁。关注@小颖聊历史 和我一起探寻历史故事中的道理。

2、康熙为维护国家统一的事迹有哪些

康熙皇帝非嫡非长,为何能在顺治的八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成为皇位继承者?康熙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玄烨,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在位61年,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清朝进入了一个历史上被誉为“康熙盛世”的繁荣时期。然而,康熙的出生并没有预示出他将会有如此伟大的成就。他既不是顺治皇帝的长子,也不是嫡子,但他却能够在顺治的八个儿子中脱颖而出,终继承了皇位。那么,康熙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了清朝的政治制度,康熙个人的才能,以及他身边的人的影响。满人来自关外,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也与中原汉制不同。在清朝,皇位的继承并不完全遵循长子继承的规则,也不完全遵循嫡子继承的规则。这样的政治传统,就为康熙皇帝的成功即位,扫清了身份上的障碍。然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康熙个人的才能。从他的一生来看,康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聪明、勤奋、刻苦,具有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这些优点使他在顺治皇帝的儿子中显得与众不同。而且,他在幼年时就显露出极高的政治智慧,这无疑增加了他被选为皇位继承者的可能性。顺治皇帝驾崩时,康熙只有八岁。然而,康熙并未因年幼而受到轻视,反而因其早熟的智慧和稳重的态度,赢得了朝臣们的尊重。在父亲留下的辅政诸臣的辅佐下,康熙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力,如何与朝臣们交涉,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当然,康熙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个人的才能和努力。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他身边的人的支持和辅佐。康熙的祖母孝庄文皇后,是他生活中的重要支持者,她的智慧和坚韧,为康熙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孝庄皇后在清朝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她的政治才情和决策力对清朝早期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对于康熙皇帝来说,孝庄皇后无疑对他的成长和执政有着重大影响。孝庄皇后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政治家,她深谙朝堂之事,对于国家大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康熙幼年时,孝庄皇后便积极参与了他的教育,将自己的政治智慧和经验传授给了康熙。这使得康熙在年少时期就对政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决策能力。而孝庄皇后的影响力和地位也为康熙的稳定执政提供了保障。康熙继位时年仅八岁,朝堂上的势力纷争复杂。孝庄皇后作为皇帝祖母,以其高人一等的地位,为康熙的稳定执政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她的性和影响力使得朝臣们对康熙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有力地了康熙的皇位稳定。孝庄皇后的操持家国之道对康熙的品格塑造也产生了重要作用。孝庄皇后在混乱的政治环境中,以其坚韧的性格和深思熟虑的策略,使清朝走向稳定。这种家国之道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康熙,使他在治国理政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和目标,塑造了他公正、勤政、仁爱的皇帝形象。能够在激烈的皇位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皇位继承者,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了康熙个人的才能,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以及康熙身边人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有后来的康雍乾盛世!

3、康熙事迹一览表

晚年的康熙为何要亲自为鳌拜平反?康熙帝作为清朝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君王,在登位后的一系列所作所为无不体现着他的雷厉风行——无论是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抑或是改革税制等等,无一不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更是对当今中国版图的大致范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风起云涌的称帝生涯中,康熙帝与他的大臣鳌拜之间可谓是经历了好一段‘恩怨情仇’。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对鳌拜百般不满到后好不容易将它扳倒的康熙,到晚年竟又给这位臣子平反,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那么,康熙帝与鳌拜之间有何冲突与矛盾,结局又是如何呢?为什么到了晚年康熙又选择推翻自己早年的做法,亲自给鳌拜平反呢?这一切还要从康熙登位开始说起。鳌拜在康熙王朝时已经是三朝元老,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帝与康熙帝三任皇帝,在顺治帝临终前被委以重任,作为四个辅政大臣之一,为年幼的康熙帝在政治上予以辅助。但回顾千百年历史我们也能大致得出结论:年幼的帝王到底是容易被其他势力夺去手中君权,更有甚者,会直接将幼小的皇帝作为自己操纵权术的傀儡。当时的康熙帝所面临的局面确实也并不乐观,顺治帝本意是留下辅政大臣帮助八岁登基的康熙帝更快适应朝政;但这四位大臣之间却各有矛盾,因政见不合而不能形成统一的合力。再说当时历经三主的鳌拜根本不把康熙帝放在眼里,甚至敢于在他人面前谈论、嘲讽康熙。漫长的从政生涯为他在朝中积攒下不少人脉与势力,这是尚且年幼的康熙帝无法企及与控制的。随着d派斗争的日渐严峻,后来鳌拜甚至权力大到能够越过康熙帝直接处死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这对康熙而言无疑是冒犯到挑衅与轻视。鳌拜终为他的“目无帝王”付出代价,被康熙秘密培养的“善扑营”所制服。扳倒鳌拜及其d羽一事犹如一道分水岭,让康熙帝从少年真正蜕变为一位帝王,由此开启了他真正手握权势的执政生涯。可是,随着康熙帝阅历不断丰富,特别是晚年经历了自己后嗣一番“九子夺嫡”后,他对这复杂的朝局有了与年轻时完全不同的思考。基于此,他不仅给鳌拜进行了一等爵位的追封,还允许他的后代再入朝廷。这一系列行为背后追根溯源,还在于康熙思想观念的变化与目的。对鳌拜有了新认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晚年的康熙也想要在史书上留下“贤名”。毕竟客观看来,鳌拜确实在朝廷上目空一切、嚣张跋扈又不尊皇帝,但本质上他从未有过谋反之心。作为三代老臣,鳌拜毫无疑问有太多可以谋逆的机会,况且他后来手中的权力势力也完全有这个条件。但武将世家出身的他确实以他的实际行动在诠释他的忠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综合种种情况来看,康熙会在后来为鳌拜平反其实也不是毫无缘由的荒唐行为,反倒是在进行深思熟虑之后对自己早年错误所进行的一种修正了。

4、康熙历史人物及事迹

这日,57岁的康熙,传召51岁的德妃侍寝,太监一愣,小声提醒:“皇上,德妃已经51岁了,恐怕......”康熙狠狠暼了他一眼:“就是德妃,还不快去!”康熙帝作为清朝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一生建功无数,稳固祖宗基业以及扩大疆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帝的佟妃所生,他八岁就登基做了皇帝。此后又统一台湾、联络蒙古、西藏等边疆地区,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在他即位之初,清朝的局势复杂,一个是清朝此时刚入关不久,根基不稳,境内此起彼伏的反抗清朝统治起义活动;二是康熙帝幼年即位后,朝中大权被以重臣鳌拜为首的权臣把持;三是在西南和东南地区,以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为首的三藩势力不断壮大,且逐渐成割据状态。康熙帝自然先是肃清朝纲,1667年14岁的康熙帝亲政,这期间他一直暗中积蓄力量,壮大自身。两年后,他如往常一样宣召鳌拜觐见,趁其不备命手下侍卫将其擒住。接着在大殿上历数其罪状,尽诛杀其d羽,肃清了朝纲,康熙帝也凭借这件事开展真正的亲政。接着1673年11月,他又下令削三藩,面对声势浩大的三藩叛军,他镇静自若,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挨个分化敌营。终吴三桂自取灭亡,失尽人心,1680年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息。1683年,康熙帝又统一台湾,派总兵驻守,至此清朝基本统一了整个中国疆域。康熙帝一生居功至伟,不仅治国有一手,其子嗣在清朝诸帝中也是多。其共有子嗣55人,40多名后妃,其中颇受康熙帝宠爱的妃子要属出身于包衣的德妃乌雅氏。包衣,简单来说就是清朝宗室里的家生奴才,身份低微,但乌雅氏凭一介奴才身份荣获康熙帝十年多的盛宠。从一介给人端茶递水的奴才,一跃至后宫四大妃之一的德妃,掌管后宫事宜,在康熙中晚期成了康熙后宫的话事人。1673年乌雅氏通过内务府选秀成为清宫里的一名宫女,仅仅两年时间,他就被康熙帝看中纳入后宫。接着在1678年到1688这十年间,她接连为康熙帝诞下了六名皇子、公主,分别是四阿哥、六阿哥以及14阿哥,公主则为七公主、九公主和12公主。这个时期正是康熙帝亲政不久,致力平三藩、统一台湾等事务之际,然而她还能在此期间生下6名儿女,不断升职,可谓是盛宠至极。1681年,22岁的乌雅氏就已荣封德妃,成为当时的四大妃之一,其余三妃都是出自世家大族,唯她一人包衣出身。她荣获盛宠后,其家族也得到了康熙帝的大加封赏,不仅被抬为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还封他的父亲为护军参领。在注重出身的清朝,乌雅氏能获得如此宠爱,必须是容貌过人,以及性格直中康熙帝所喜。不然她一没势力,二出身不高,按照那时候清朝的制度,她根本不可能成为宫妃。这一点在她的册文中也可见一斑,史书记载她:“克娴于礼…靡懈于勤”,也即是说她德行突出,注重礼节,不然也不会以德字作为她的封号。即便后来乌雅氏早已过了生育年龄,以及面临着年老色衰等问题,康熙帝还是很宠爱她。比如到了50多岁,康熙帝还经常宣召她前来侍寝,这个举动直接把一旁的太监都惊到了。她所生的三子三女终活下来的有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瑅、九公主温宪。其中四阿哥就是继任的雍正皇帝,是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历史都有名的勤政皇帝,他在20岁时得封贝勒,31岁直接越过郡王得封雍亲王。她所生的14阿哥胤禔武功卓著,康熙帝在1718年派他做为统帅率军出征,可见对其的厚望。九公主温宪也是少有的没被嫁去蒙古等边疆地区和亲的公主之一,且下嫁的夫家还是有着“佟半朝”之称的佟家。佟家是康熙帝的母家,在康熙朝备受重用,公主不用远嫁蒙古,居住在京城,还是精挑细选的夫婿。与远嫁和亲的其他公主相比,可见其受宠爱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德妃备受宠爱的缘故。康熙帝晚年,因对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所生的太子胤仁二废二立后,导致朝政不稳;又随着诸皇子都逐渐成年,其和母家联系逐渐紧密,有了一定的根基,此后渐渐有了夺嫡之心,史称“九子夺嫡”。1722年康熙帝病逝,遗言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雍正即位后成为封生母乌雅氏为太后,但不久年逾63的乌雅氏就因病薨逝。14阿哥因为在“九子夺嫡”中归附八爷d,在雍正继位后被贬守皇陵,直到乾隆即位将其释放,不久病逝,温宪公主则早在1702年因中署病逝。参考资料:[1]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2] 《清朝二十六后妃》.徐广源.新世界出版社.2016

5、康熙历史介绍

一次,康熙微服私访,到一户人家讨水喝。不料,却看见门口对联写着:“家有万金不富,堂前五子称孤,横批:寡人在此”。康熙很生气,这家人竟如此狂妄敢自称“寡人”,于是,便推门而入。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清朝在位时间长的皇帝。满清12帝,唯有康熙的风评高。他平定三藩、智擒鳌拜,又为后世留下了《康熙字典》,是“康乾盛世”的开拓者。不过,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还是皇家私事,爱微服出巡的康熙,自然也是重点关注对象。一年元宵节,康熙换上常服与属下出巡,来到山东地界后,走到了一处偏僻的村庄。正是晚饭时间,村庄炊烟袅袅,康熙兴致勃勃地想要敲门讨口家常饭。一行人在村东的一户人家停了下来,门上的一副对联,引起了康熙的好奇心。上联写着: 家有万金不富。下联写着:堂前五子称孤。横批是:寡人在此。春联源自于“桃符”,从汉代起家家户户就有贴春联的传统,康熙本人也是春联爱好者。眼前的这幅春联对仗整齐、画风淳朴,可这“寡人”两个字却是犯了忌讳,除了皇帝谁还敢自称寡人呢?康熙缓缓敲响了院门,想看看里面的“寡人”究竟有什么来头。几声门响,一个鬓角花白的老妇人打开了院门,康熙借口说要讨水喝,便被老妇人迎了进去。家中没有其他人,院内有一处泥土房,窗棱已经腐朽,窗花却贴得整齐。谈笑间,康熙和老妇人少了几分陌生感,便试探着问道:“老人家,门口的春联是谁写的?”老妇人脱口而出,“老太婆闲着没事,应应景。”没想到这穷乡僻壤,竟然还有能够舞文弄墨的老妇人,康熙不由得对她多了几分兴趣。或许是太久没有闲聊,老妇人打开了话匣子:“我爹是私塾先生,小时候我学得一些字,倒让大人见笑了!”“那么,这幅春联有何讲头?” 康熙心中还是惦记“寡人”二字的来由,开门见山地盘问道。原来,老妇人从隔壁村嫁到了这户张姓人家,丈夫是个读书人,曾经在康熙十二年中过秀才,可命途不济,8年前去世了。老妇人有10个女儿,陆续嫁了出去。一个女儿是千金,一个女婿半个儿,如此一来,便应了春联里的“万金”和“五子”。既然“儿”女众多,又何来“寡人”一说呢?聊到这,老妇人不禁哀伤起来,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十个女儿一出阁便都顾着自己的小家,一年半载都不回来看母亲。寒来暑往,只有老妇人自己操持家事,劳累也罢了,逢年过节便显得格外凄凉。说到底,这“寡人”就是指老妇人自己!这对联拆解起来,让人心寒,也惹人同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父母能够为子女奉献一生,又有几个儿女甘愿停下脚步,照料父母的余生呢?康熙听完,倒是沉默了很久。众所周知,康熙贵为皇帝,却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康熙8岁丧父、10岁丧母,整个少年时期都是祖母孝庄太后陪伴度过的。对孝庄,康熙格外孝顺。出巡时,康熙会日日差人向祖母报告行踪,外出打猎,会把亲手捕的鱼虾带给祖母尝鲜……有一年,孝庄太后得了皮肤病,康熙便六次陪同祖母,去不同的温泉疗养,久的一次竟然长达73天,即便朝政繁忙,康熙也从没疏忽过祖母。孝庄太后薨逝,康熙更是割辫守灵,出殡时痛苦到嚎啕大哭。“跪于道左痛苦,以至奉安处,刻不停声。”整整60天,康熙衣不解带地替祖母守灵,满朝文武都备受感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到孝庄太后,康熙不由得同情起老妇人的遭遇。作为一国之君,康熙更懂得见微知著,普天之下该有多少这样的孤寡老人,需要照顾呢?离开前,康熙将身上所有的金银都留给了老妇人,还嘱咐她要保重身体,来日哪个女儿赡养,再把金银交给她保管,否则绝不轻易散财。恐怕,老妇人永生也猜不到康熙的真正身份,但眼前的金银却是实打实的珍贵。回朝后,康熙将此事与大臣们分享,把儒家的“孝道”当做铁则,鞭策臣子、也教导百姓。“千叟宴”也作为弘扬孝道的模板,在康熙朝出现。康熙五十二年,正直皇帝60岁寿诞,第一场“千叟宴”在畅春园举行。京城凡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赴宴,不论地位高低、财力如何。千叟宴上,耄耋云集,康熙与天下老者举杯畅饮,其乐融融。此后,街头巷尾便掀起了一股尊老敬老之风,康熙做不到让所有人都老有所依,却身体力行地引导了敬老爱老的风气。康熙六十一年,第二次千叟宴在乾清宫举行,12岁的乾隆帝仰望着祖父康熙,心中无比钦佩。乾隆继位后,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年长的是一位141岁的老人,乾隆亲自为老者做了一副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王朝兴衰,不在兵戈而在人心。正因为康熙有一颗推己及人之心,把百姓的安康真正放在心里,清朝才能渐渐得到汉族百姓的认可。#康熙事迹简介#

6、康熙在开疆拓土方面的事迹

一天,康熙喝完鹿血,准备翻嫔妃的牌子。李德全扑腾跪下哭着说:“皇上您已经不能再翻牌子了。”康熙一怒,把牌子打翻在地,哀叹道:“孤家寡人呐!顺治十八年,年仅八岁的玄烨被其父顺治帝以遗诏的方式确立为皇太子。康熙皇帝登基时年仅8岁。此后便开始了他长达61年的掌权之路,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做皇帝坐得久的一位,同时也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功绩非凡的帝王。康熙一生子嗣倒也可以,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便是发生在康熙晚年,那康熙是在什么情况下竟感叹自己是“孤家寡人”呢?毕竟史书上记载康熙光是儿子便有35个,除去那些因为各种意外夭折或离去的,还有足足20个,更何况较为年长的九个儿子更是各个不凡,才能突出。八岁登上帝王宝座的康熙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实干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天子。玄烨12岁那年,孝庄皇太后为其做主娶了辅政大臣赫舍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是满洲正黄旗,因此直接成为了大清朝的皇后。美丽又温柔的赫舍里皇后很得康熙宠爱,两人少年夫妻相伴了11年,唯有一件事成为两人心中,甚至大清朝的疙瘩,那就是皇嗣的问题。赫舍里皇后好几次怀孕后孩子都无端夭折,赫舍里后一次怀孕勉强撑到了后,但也在生下胤礽后撒手人寰。子凭母贵,胤礽因为康熙皇帝对自己母亲的那份情意,加上刚出生其母便离去,因此备受康熙帝的偏爱,在周岁时就被康熙帝早早确立为太子。在这份荣宠下,太子胤礽一直安安稳稳地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子。康熙皇帝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可惜太子早在他的多年偏爱下彻底走偏了。康熙四十七年的五月,康熙帝点了太子和其他几个儿子一起伴驾,接连几件事让康熙帝和太子之间生了嫌隙,以大阿哥为首的皇子们更是抓住机会呈上了太子平日里的劣行。康熙帝看着那些反应太子残暴不仁、放纵底下人生事的行径已经很是生气,此时的他因为太子往日里的越位处事已经很是不满,这些呈上来的汇报康熙帝虽相信这却没有立即给废黜。直到途中十八皇子染病,自己生病时太子的作风和表现让他心中生寒,立即下旨废掉了这个曾经很是宠爱的皇太子。废黜皇太子后大清朝其他的阿哥们心思活跃了起来,康熙帝为了缓和局势再次复立太子,这一次,两年不到的时间。太子就因为策划谋反被再次废黜,这次彻底被关进宗人府,太子d也被彻底清除。太子的两立两废虽然只是康熙帝一封圣旨的事情,但带给康熙的打击却一点也不小。这个被后世赞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孩子到头来却恨不得自己赶紧死掉好退位给他。“自古以来,有做了四十多年太子的人吗?”这是胤礽曾亲口说出的原话,让康熙不免哀叹。太子倒下,康熙帝看着剩下的那些儿子对着那太子宝座摩拳擦掌,各种生事,心里是要多烦有多烦。这时的康熙帝却不免有了新的想法,这些大儿子们心思已然不纯,他作为皇帝却像是一个孤家寡人一般,这让他生出了再生几个孩子的想法。可如今的康熙帝身体早不如从前,只能通过鹿血这种壮阳的东西来让自己恢复往日的精力。在下定决心要再生孩子后,康熙帝一连几天都饮用鹿血,紧接着召幸嫔妃。这天,作为康熙帝贴身太监的李德全看着皇上已经很是疲累,那鹿血虽然能暂时给人提供精神,长此以往也是在掏空身子。李德全打小跟着康熙帝,两人虽是主仆,康熙帝待李德全还算亲近,这次康熙帝一连6天饮用鹿血并重新嫔妃。李德全无奈之下在康熙帝即将翻牌子的时候才敢出声道,“皇上,您不能再翻牌子了。”康熙帝听完知道李德全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但帝王想到自己如今虽子嗣颇丰但仍如孤家寡人一般,不禁大怒,并哀叹道“孤家寡人吶”。康熙帝这一生自幼时登基,除鳌拜、削平三藩、统一台湾……一生功绩非凡,哪一方面都算作是个真正的好皇帝。却唯独不是一个好父亲,从皇太子的悲剧,到九龙夺嫡的惨烈,虽是子嗣上少有绵长,但大多都倾覆在了那场皇座之争上。虽是天潢贵胄出身,但落得好下场的却没有几人。晚年的康熙帝看着那些儿子们为了皇位各怀心思,兄弟间手足相残,倒也真是应了那句“孤家寡人”。作者:月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