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乔简介(项乔祖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8:44:53 浏览
1、项乔祖籍

蛇那么可怕,广东人为什么喜欢吃蛇?蛇,是一种很可怕的动物,天性高冷,很多蛇都含有剧毒,就算不是毒蛇,大多数人在野外看到蠕动的蛇都要绕路走。可为什么偏偏广东人就喜欢吃蛇肉呢?难道他们不怕蛇吗?广东人并不是现在才开始吃蛇,他们吃蛇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记载:“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人(指中原人)得而弃之无用”。在物资缺乏的古代,岭南人吃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古代的岭南地区,是中原汉族人眼中的“蛮荒之地”,荒凉,贫瘠,物资匮乏,茹毛饮血,关键也不像中原地区有羊肉、猪肉、鸡鸭鹅等丰富的食材可以选择,野生的蛇肉自然也就被他们端上了餐桌。可令人纳闷的是,到了现在,广东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南蛮之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把广东吹成了中国富裕的地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富可敌国。按理说,蛇肉这种在大部分地区早就被抛弃了的食材,应该要被广东人从食谱中删除了。可事实恰恰相反,今天的广东人不仅没有抛弃蛇肉,还把吃蛇这个习俗发扬光大。在粤菜十大经典名菜之中,大名鼎鼎的太史五蛇羹赫然在列。而在广东民间,吃蛇的花样更是五花八门,像什么五彩炒蛇丝、烧凤肝蛇片、清炖水蛇汤、各种蛇粥、各种蛇肉煲汤、蛇皮……甚至在广东人宴请客人的时候,蛇肉也是要上桌的,蜜汁操作简直令人大跌眼镜。那么,广东人为什么爱吃蛇肉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历史因素广东人从古到今都有吃蛇肉的习惯。从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到宋代的朱沃,再到明朝的李时珍,都有对岭南人吃蛇的相关记载。朱沃在《萍州可谈》中提到:“广南食蛇,市中卖蛇羹”;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南人嗜蛇……肉极鲜美”。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参政项乔,就在《瓯东私録》中记载了广东人吃蛇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比较搞笑的。据说某一年,有大领导要去广东视察教育工作,当地的学生就在学校等候。恰好此时有一条大蛇从梁上掉了下来,这帮广东学生喜出望外,以为天赐美食,于是三下五除二就把这条大蛇抓住丢锅里炖了。转眼间领导到了,对学子们一顿慰问。后来锅里的蛇肉炖烂了,汤汁都流了一下,刚好有条狗跑过来把地上的汤汁喝了,等到学生把领导迎过来准备一起吃蛇肉大餐时,发现那条狗已经口吐白蛇死翘翘了。原来是条毒蛇啊!如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蛇肉早已融入了广东人的饮食文化,成为他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第二:地理位置蛇是一种典型的冷血动物,喜暖畏寒,而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冬暖夏长,气候温热潮湿,适合蛇的生长,所以蛇在广东是一种很常见的动物。还是那个淮南王刘安,他在劝谏汉武帝远征南越时就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蠢生”。东汉的许慎甚至在《说文解字》中说:“南蛮,蛇种”,这纯粹就是一种带有歧视意味的印象流偏见了。可见从古至今,岭南一带一只都是盛产蛇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蛇在岭南大地源源不断的繁衍生长,为广东人把蛇肉纳入食谱提供了了巨大的便利和丰富的食材选择。第三:饮食习惯众所周知,广东人爱养生。一方面是经济条件决定的,有钱了嘛,有钱人就爱养生!另一方面也是受先天的气候条件所影响。广东闷热潮湿,容易上火,而蛇肉性凉,是清火之物。广东人向来就崇尚医食同源、以形补形的理念,蛇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蛇肉贵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可以说是珍贵的高蛋白食物,所以广东人认为,蛇肉是的清淡滋补之物,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吃,虚则补之,壮则强身。广东人不仅爱吃蛇,烹饪蛇肉的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炒蛇、烩蛇、煎蛇、扒蛇、煲蛇、炖蛇、煮蛇、熬蛇……各种蛇肉的烹饪技巧简直被他们玩出了花。广东当地流传一句话:“秋风起,三蛇肥”。意思就是天气变冷了,蛇长肉长膘了,正是肥美之时。这个时候,如果你来广东,就会看到路边有很多主打吃蛇的农庄和餐厅,菜单上的名目真是眼花缭乱,椒盐蛇碌、蛇粥、蛇羹、蛇汤、龙凤斗、凉拌蛇皮、蛇血炒饭,五花八门,品种繁多。第四:单纯就是好吃一句话:广东人嘴馋。众所周知,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什么都爱吃,甚至包括隔壁的胡(hu)建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四条腿动物,除了板凳,广东人什么都吃。所以,蛇又怎么逃得出广东人的手掌心呢?对了,你吃过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