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交战双方历史典故)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8:58:03 浏览
1、长平之战交战双方历史典故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早、规模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历时3年,光秦军坑杀赵军多达45万,可见战争之残酷。

2、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发生的战争。秦赵争夺上d发生的战争,赵军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赵军损失惨重。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谣言,秦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赵国从廉颇改赵括,赵括由之前防守转进攻。秦国秘密换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没有实战经验,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虽然邯郸保卫战取得胜利,却无法扭转战略上的失败,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缺少了赵国这么一劲敌,加快了吞并的步伐。长平之战不仅是双方统领谋略上较量,更是两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较量。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早、规模大、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常平之战的常平是哪里

长平之战可谓是家喻户晓,秦国大获全胜,白起真是有一招坑杀赵军40万。40万这个数字可不小,要知道当时赵国也只有200多万人口啊,所以赵国可谓是“家家缟素,户户悲声”。而且这些都是年轻壮年,老人失去了儿子,孩子失去了父亲,女人也丧失了丈夫,真是一幕幕悲剧啊。历朝历代一直在长平清理这些可怜的赵国将士的遗骨,直到今天都还在不断发现。白起被奉为旷古的恶魔,连山西这边都有一道菜叫“白起肉”。杀俘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非正义的,这么多人的死,难道只是因为白起的暴虐所造成的吗?我可不这么看,我觉得深层的原因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粮食”!长平之战之前,廉颇已经坚守了两年多,廉颇的战略是对的,但是赵王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因为后勤保障太过艰难了。一般来说,在前线作战一个人,就要有3到7个人进行保障,像汉武帝征匈奴那样的远距离战争,恐怕需要10个人以上进行保障。保障的主要是粮草。所以赵王并不是傻,只是有些急了,才启用了心高气盛、纸上谈兵的赵括,希望能够像他父亲赵奢一样建功立业,赶快结束战争。双方的保障供给都需要翻山越岭,其实那时候秦国已经被廉颇给拖得精疲力尽了。史书上记载说,从十多岁的孩子到六十多岁的老翁都被调动起来,络绎不绝地为前线运送粮草。白起是被偷偷换成主将的,他也看出了其中的利害,首当其冲就断赵国的粮草,赵军饿得要嗷嗷叫了,甚至还以人为食。在后一次突围中,赵括身死,赵国的军队就投降了。问题来了,面对40万降卒,秦国怎么办呢?自己的粮草都动用了全国力量才勉强支撑住,哪里还有闲粮给赵军吃呢?粮食从哪里来?运输又怎么办呢?是要把他们放回去吗?那这三年的战争岂不是白白打了?杀降似乎成了选择。我相信这么大的事情,秦国的君臣一定经过了慎重的商量,但是秦王可不能背这么大个黑锅,所以白起必须挺身而出。民以食为天,粮食始终是重要的,只有活着才有一切,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几十年的和平,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危机感,在当今紧张的局势下,这真是国家大事,也是个人大事啊。长平之战堪称是赵国的一次惨败,白起虽然坑杀了赵卒40万,但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吓人了。当时赵国的总人口才200多万,杀了40万赵军,简直就是给赵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且死去的赵军都是青壮年,老人失去儿子,孩子失去父亲,女人失去夫君,整个赵国陷入了一片悲伤之中。想想都觉得惨绝人寰啊!这场战斗过后,历朝历代都在长平清理那些赵国将士的遗骨,而且至今仍然不断有新的遗骨被发现。白起的恶名也是如雷贯耳,他被认为是旷古的恶魔。据说,在山西还有一道传说中的菜,叫做“白起肉”,就是用来纪念白起的暴行。这让人不禁要问,杀这么多俘虏,难道只是白起一个人的责任吗?其实,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只有两个字:“粮食”!长平之战之前,廉颇已经坚守了两年多,他的战略是正确的。但赵王却有些坚持不住了,毕竟后勤保障真的太艰难了。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前线作战,后面就要有3~7个人来提供保障。而像汉武帝征匈奴那样的远距离战争,甚至需要10个人保障。而保障的主体主要就是粮草。赵王并不是傻,只是有些急了,才启用了心高气盛、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希望通过他能够迅速取得战功,尽快结束战争。双方的粮草都需要翻山越岭运输,其实秦国当时也已经精疲力尽了。史书中记载着,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旬的老翁都被调动起来,不断运送粮草到前线。这样的局面,实在让人无法想象。白起被换上来后,他看到其中的利害,首先就打断了赵国的粮草供应,赵军开始饿得无法忍受,甚至不得不以人为食。在后一次突围中,赵括英勇牺牲,整个赵国军队被迫投降。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面对这40万降卒,秦国该怎么办呢?毕竟连自己的粮草都已经勉强支撑着,怎么还能有闲饭给赵军吃呢?粮食从哪里来?运输怎么办?放他们回去吗?那三年的战斗岂不是白费了。杀降似乎成了的选择。我相信这么大的决策,秦国的君臣一定进行了郑重的商议,但秦王却不能背负如此巨大的恶名,只能让白起背锅。毕竟民以食为天,粮食,始终是粮食啊!只有活着才有一切,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几十年的和平已经让我们丧失了危机感,在当今紧张的局势下,保障粮食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啊!

4、长平之战古战场

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大破秦军。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封地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赵奢去世许多年后,他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被任命为赵军主帅。可深谙理论却没有实践经验的赵括在战场上中了秦军统帅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结果40多万赵军皆被秦军坑杀,赵括自己也在突围中战死。“长平之战”的失利让赵奢家族彻底蒙羞,于是居住在马服的赵奢后人就将赵姓改成了“马服”姓,后来“马服”姓又改成了单姓“马”,所以赵奢其实就是马姓的始祖。因此,古代河北一些农村里都有马姓和赵姓不宜通婚的说法,原来就是因为马姓和赵姓在初是一家人。

5、长平之战在今天哪里

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仅仅耗时5个月,但直接参战人数近百万,动员人员不小500万,终赵军被坑杀45万,秦军伤亡不小于20万。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早、规模大、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战后赵国一蹶不振,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长平之战是秦赵两个大国之间的PK。如果把大国博弈比喻成地壳板块的对撞,那么这场战争就是超级火山的爆发,虽然时间短暂,但其能量却十分巨大,气势磅礴,摧古拉朽!正如地壳运动一样,火山爆发虽然突然,但并非无迹可寻。秦国对赵国,既成大国对于新晋大国,爆发战争只是形态,是大国掀桌子。但在这之前真的一点迹象都看不出来吗?我的答案是否定。赵国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公元前302年左右),加上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两代励精图治,国力猛增,军事实力直逼强秦。对于这种态势,秦国不可能熟视无睹,掀桌子只在朝夕。但对于赵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又大又硬(参见蔺相如两次硬刚秦王的典故),秦国自然不会说打就打。灭国大战,必然谋定而后动!没有全盘的准备,绝然不会轻易掀桌子。那么秦国掀桌子前都有哪些迹象呢?其一,政治上孤立。秦国崛起后长期被东方六国孤立,是为合纵。但在长平大战之前,秦国一改孤傲的作派,派出使者周游六国,广洒金钱。秦国有个使者王稽,在六国花钱如流水,几个月花掉十万金。不仅没有被责骂,反而得到秦王褒奖:钱嘛!花出去总有一天可以收回来。这件事,秦相范雎有个狗论:莫看东方六国好像比较团结,其实他们跟狗一样,扔块骨头,就会自相残杀!所以,当对手突然对你好时,一定要当心了。黄鼠狼对鸡拜年,没有安好心。其二,军事上示弱!秦赵百万大军上d对峙,千钧一发之际,秦国传出消息:白起病了。白起是天下名将,秦之战神。他病了,相当于秦国自损几十万。这么好的事情,真是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赵国君臣一阵雀跃,于是赵王用主张进攻的赵括换下善于防守的廉颇…结果大家都知道,历史狠狠地教育了赵人,白起没有病,被坑杀于长平山谷的几十万赵军尸骨是昂贵的学费。所以,强大对手的突然变弱,一定要多加小心,弄不好就是大坑!其三,突然示好!秦赵是对头,天下皆知。一山不容二虎是颠补不破的真理,全世界都知道。可突然有一天,秦王提出要与赵王结盟,共治天下。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在渑池会盟,六国一看,还真对赵国不太放心了——秦和赵,虎豹和豺狼,都不是好东西。由此,赵国失去另外五国信任,只有独自抗秦。所以,老对手对你突然温暖起来,一定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要掀桌子了…(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周周)

6、长平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公元前259年回顾两年前持续两年的长平之战的教训。1相信只是后一个寒冬,没有做好大打大战打硬战的准备。2贪图一个上d虚名浮地,既然要拿下秦国来者不善就要准备好硬菜。3赵国开战前中期上下没有一定主张,随机应变,没有一个周密布署。4这是先秦大的一场全新的战役,和既往赵国经历的完全不同,大意。5既然要上d虚名,就不要怕麻烦,在上d做好周密布署并没有。6抛开战役看战略,赵国大意了贪图中原浮华迁都晋阳到平原邯郸,三晋东迁放弃苦寒河东表里山河,没有了一线的前置哨,秦攻势先胜七分。7如果推演,赵国如何不败,就是和东方国家合成一体孤城没有胜算。赵国诚心诚意做到了,两千五年前的历史改写。————长平之战直接的导火索,是赵国接掌韩国上d。那是公元前262年,秦国突然出兵韩国,赵国决策层不免贪心,想趁机接手上d郡这个烫手山芋,火速驰援。于是,本来秦韩两国的地盘之争,一夜之间转为秦赵之间的大战。而赵国事先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属于被迫无奈的战略防御,更不曾预想到战火会延烧到自己境内,并如火如荼地演化为各倾国力的殊死之战。所以,我们现今也能看明白,赵国在开战的前中期,从上到下都没一定主张,基本就是随机应变小打小闹。他们打击对方的目标与手段,都很有限,也并无一个周全的规划部署,几同儿戏。这是战略预估、部署与举措的重大失误。自赵王以下决策层,所提意见看不到什么高明处,连彼时政治声望如日中天的赵相蔺相如,此时到底何思何虑,我们从正史中也只看到一片空白,存在感仿佛若有若无。可以说,长平之战,前期甚至是全局,大体败在赵王等上层,上d接收两年几乎不作任何部署,战局一开还轻敌大意,方寸一乱又好以外行乱指挥。#常平之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