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州简介(湘州地区是指哪些地方)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18:59:09 浏览
1、湘州地区是指哪些地方

永嘉之乱:中原政权第一次被团灭的惨烈一幕是如何上演的?永嘉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是南北朝时期具规模的一次,其影响之大,至今仍历历在目。在这场农民起义中,中原政权第一次被团灭,其惨烈一幕无愧为中国历史上为惨痛的一页。一、起义的背景永嘉之乱起始于南朝梁孝元帝元徽年间,当时中原的战乱和政治腐败已经使得百姓们贫困潦倒、不堪忍受。而在这种状况下,另一种问题则愈演愈烈——官员的污腐,层出不穷。由于云南、贵州等地的苗、彝、白等族人视中原人为“中原鬼”,不肯与之交往,于是仇视于中原官府愈加严重。当时朝廷征召了许多人到这些地方搜刮钱财,甚至不惜先搜刮再追赃。一些地方官对此更是恶意填报和抽成,使人民苦不堪言,而官员则财大气粗,放肆妄为。这种剥削和压榨的情形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故而贫民对中央政权日益不满,甚至广大的中小地主都对国家的政治形势感到不安。因此,当地农民百姓的抗争矛盾逐渐加剧。二、起义的过程由于形势愈发紧张,群众开始以暴力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起初,农民首先于永嘉起义前,举起了兵器。当时的领袖颜子碣挥师进攻宜春,从而拉开了永嘉之乱的序幕。起义的主要是农民领袖颜子碣,他本是当地的富绅,打从年少时便主持地方事务,深得农民信任。颜子碣率领众多群众,开展起义,其人数逐渐增多,精神逐渐壮大,终于推翻了当时的中央统治。在起义期间,颜子碣麾下的农民阵营不断壮大,至少在起义期间,颜子碣被认为是南朝洪门和民间组织的代表人物。在战争初期,颜子碣常以士兵保卫财物,并发动广大地主加入起义。在政治经验、军事技能和动员能力上颜子碣比其他一些起义将领都有超越,因此,他对永嘉之乱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贡献。起义的进程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其中比较戏剧化的是颜子碣坚守富溪高地的战争。在富溪战役中,永嘉方面被围攻于富溪高地,起初颜子碣军雄勇,但后来战败,却悍然自焚,不留下任何活口。由于颜子碣不愿做“归附历史”的解释和写作,于是,在民间,成为“烈士”或“无人能比”的形象。三、战争的结局起义之初,永嘉军势如同一股博采众长的风暴,一路封锁中原各地,占领了南朝的大部分历州、安州、江州、湘州等战区,更是多次对攸县城进行进攻。朝廷取得的成果早已全然失去,处于对天灰色区域被淹没的境地。起义导致的破坏和人员伤亡,给南北朝带来了可怕的灾难。许多官员纵然能够逃脱暴动的暴力性屠杀,却没能逃避杀身之祸,即渐渐萎靡的官员交加,数次更替。终,南朝梁亡于北魏的废帝元赫,从而标志着永嘉之乱的结束,而唐朝也是在多次的内部不和、暴乱特别是安禄山之乱以后,不断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亲民压榨而才勉强得以建立。永嘉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为严重的农民起义之一,由于其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一直被优良的民间文化所传承,悲惨而又伟大的历史故事也在历史的演进中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2、湘州是指哪个城市

秦汉永州风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始置零陵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泉陵侯国(治今永州市零陵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隶荆州。零陵、营道、泛道、营浦、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4侯国。新莽王朝时,零陵郡改名九嶷郡,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名零陵郡,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隶荆州。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营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州。西晋及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改隶湘州。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零陵区);分营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改隶荆州。梁天监十四年(515年),为零陵郡,泉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营州永阳郡,营浦治(治所在今道县),改隶湘州。隋唐五代十国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泉陵县,同年更名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从此,永州、零陵一地两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郡治零陵县(治今永州市零陵区),隶湘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零陵郡,分置永州、营州。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年),改南营州为道州。贞观十七年(643年),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年),复置道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州为永州零陵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改营道县为宏道县。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名,复称永州、道州。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永州、道州属之。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宏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江南西道。宋元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为永州,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荆湖南路。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永州路,零陵县治(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分道州路,营道县治(治所在今道县),皆隶湖南道宣慰司。明清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永州府治零陵县(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区)、道州府治营道县(治所在今道县),隶属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永州风光清顺治元年(1644年),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年),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零陵县治(治今永州市零陵区)。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改道州为道县。民国三年(1914年),衡永郴桂道改为衡阳道,永州属衡阳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撤销道,仅存省、县二级。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省划分行政督察区,永州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零陵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督察区,原第九行政督察区所属各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11月,永州地区各县先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或实现和平政权更迭,设永州专区,翌年称零陵专区。1952年零陵、衡阳、郴县三专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区,并在祁阳县东部析置祁东县。1954年,湘南行政区撤销,原零陵专区所属各县,除新田县划归郴县专区外,其余县全部划归衡阳专区。1955年11月,江华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改称江华瑶族自治县。1956年3月,永明县更名江永县。1959年3月,新田县并入桂阳县。1961年7月,恢复新田县。1960年6月,零陵县冷水滩镇升格为县级冷水滩市。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滩市,改为冷水滩区,仍属零陵县管辖。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专署仍设零陵县芝城镇。原属衡阳专区的零陵县、江永县、道县、宁远县、东安县及江华瑶族自治县和郴州专区所属蓝山县、新田县2个县划入零陵专区。截至2021年2月,永州下辖零陵区、冷水滩区、祁阳市、双牌县、东安县、道县、宁远县、新田县、蓝山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等2区1市8县,另设有回龙圩、金洞2个管理区。

3、湘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王僧辩奏功萧绎正在筹备另外一场战事,即攻打郢州。萧绎为何要与郢州兵戎相见呢?原来,邵陵王萧纶到郢州后,刺史南平王萧恪推举他为大都督,请他牵头讨伐侯景。萧纶大修兵甲,准备讨伐侯景。萧绎派左卫将军王僧辩、信州刺史鲍泉等率领水军一万人东赴江州、郢州一带,声称是为了抵抗任约进犯,并且还说要迎接邵陵王萧纶回江陵,准备把湘州授给他。王僧辩率部抵达鹦鹉洲,郢州司马刘龙虎等偷偷送人质到王僧辩处表示友好。萧纶觉察后,派儿子威正侯萧瓒率兵攻打他们,刘龙虎兵败,逃到王僧辩那里。萧纶写信责备王僧辩说:“将军前年为湘东王杀掉他的侄儿萧誉,今后又为湘东王攻击他的兄长,将军借此求荣,难道就不怕天下人鄙夷吗?请将军三思啊!”王僧辩将原信交给萧绎,意思是说,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我该怎么办?萧绎命令王僧辩不要理睬,继续进军。萧纶听说王僧辩进军,随即召集众人,挥泪告别说:“我其实别无所图,只想灭掉侯景,湘东王怀疑我要与他争帝位,发兵攻打郢州。虽然也想坚守,无奈军饷欠缺,想迎战又怕后世笑话。束手受缚也是我无法接受的,看来只好暂去长江下游避避风头了!”萧纶部下争相请战,萧纶坚决不同意,带着长子萧瓒登船从郢城北门逃走了。王僧辩进占郢州,立即向萧绎报捷。萧绎任命南平王萧恪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任命长子萧方诸为郢州刺史,王僧辩为领军将军。萧方诸年仅十五岁,因为他的母亲王氏是萧绎的宠妃,受到萧绎的格外钟爱,特意令他镇守江夏,并令鲍泉辅佐他。萧纶逃到武昌,屯兵武昌城,向北齐乞降。北齐封萧纶为梁王。萧纶随即移军马栅,打算等齐军到后,一同攻打南阳。侯景的部将任约正由江州西上,进逼西阳、武昌,听说萧纶屯兵马栅,当即派部将罗子通率二百铁骑偷袭萧营。萧纶猝不及防,只得逃往汝南。汝南是西魏的属地,汝南城长官李素原是萧纶的老部下。萧纶一人城,便巩固城防,加强战备,召集士卒,准备攻打安陆。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得到安州刺史马祐的报告,派将军杨忠率兵攻打汝南。两军相持月余时间,在一次攻城战中,李素中箭身亡,汝南城沦陷。萧纶率兵巷战,被乱军所杀,并投尸江岸。已向西魏称臣、被封为梁王的原萧梁岳阳王萧詧替萧纶收尸,将他妥为安葬。宁州刺史徐文盛奉湘东王萧绎之命,率兵数万东下讨贼,在贝矶击破侯景的部将任约,任约往西逃走。当时,侯景刚自称汉王,晋升为相国,又加封宇宙大将军的头衔,都督全国各军。傀儡皇帝萧纲对此毫不知情,文书呈上来后,看到上面的名号,惊叹地说:“怎么会有宇宙将军的称呼呢?”侯景任命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军国大权尽在侯景的掌握之中。因任约兵败,侯景随之亲自出征,屯驻晋熙。南康王萧会理见建康空虚,就与太子左卫将军柳敬礼、西乡侯萧劝、东乡侯萧勔等人密谋起兵,诛杀侯景的d羽。没想到密谋泄露。王伟先发制人,抓捕萧会理、柳敬礼、萧劝、萧勔以及萧会理的弟弟祁阳侯萧通理,把他们全都杀了。侯景得知内乱已平,率兵由晋熙进逼宣城。宣城守将杨白华兵败力竭,开城投降。侯景刚拿下宣城,三吴的义兵又纷纷起事,新吴有余孝顷,会稽有张彪。侯景只得赶回建康,调兵遣将进行抵御。无奈顾此失彼,图近忽远,任约屯兵西阳,屡次失利,武昌被徐文盛奇去。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往建康。侯景只得亲自出马,率兵从建康出发,自石头至新林,战船密密麻麻,头尾相连,抵达西阳地界,与徐文盛的部队对峙,双方在大江两岸修筑营垒。徐文盛发动攻击,侯景的右丞库狄式和中箭坠水而亡。侯景不禁胆寒,慌忙撤退,逃回军营。经过这一战,侯景知道徐文盛是个劲敌,于是拔营撤退,派宋子仙、任约偷袭郢州。

4、湘州在今何地

扶猛,字宗略,上甲郡黄土县(今陕西省旬阳县)人,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他世代为白兽蛮种部落的统帅,初在南梁为官,并在南梁大同年间从直后升迁为持节、厉锋将军、青州刺史,改任上庸新城二郡守、南洛北司二州刺史,爵封宕渠县男。西魏大统十七年,西魏大将军王雄进军至魏兴郡,扶猛率其部众占据险要地形自守,当时只是派遣使者稍微输送军粮而已。西魏废帝元年,魏兴郡反叛,随后王雄击破了魏兴郡,扶猛于是率众投降。西魏的掌权者宇文泰因为扶猛世代居住在本乡,于是便深厚的加以安抚和接纳扶猛,并授予扶猛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同时还加封他为散骑常侍,恢复他的爵位为宕渠县男,同时还分割出两个郡设为罗州,并以扶猛为刺史,还命令扶猛率领所属部众一千人,跟从开府贺若敦南下讨伐信州。于是贺若敦命令扶猛从另外的道路直奔白帝城。扶猛所走的路,由于人迹罕见以至于道路不通,扶猛于是攀登高山悬崖,历经险阻,由于雪深七尺,以至于粮运不继,于是扶猛便奖赏勉励士卒,连夜行军,终于到达白帝城。此时,信州刺史向镇侯列阵抗拒扶猛,扶猛与之交战,击破了向镇侯,接着扶猛便乘胜追击,于是他就进入白帝城,并负责抚慰当地百姓,百姓们都欢喜着归附了扶猛。紧接着,扶猛随从贺若敦平定了叛贼谯淹发动的叛乱,谯淹兵败,率领水军沿江东下,想要投奔南梁,遭到扶猛与贺若敦等人的拦击,击破了谯淹,终贺若敦斩杀谯淹。扶猛回军后,因此战功而被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信州蛮族反叛,他再次跟从贺若敦将他们平定,同时他又率领水军在汶阳击破蛮族统帅文子荣,因此他得以进位为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临江县公,并且还得以增加采邑一千户。武成中,南陈将领侯瑱等人进攻湘州,扶猛又跟从贺若敦奔赴驰援,他担任武州刺史。后来他随从贺若敦班师回朝,再次担任罗州刺史。北周保定三年,扶猛改任绥州刺史,跟从卫国公宇文直支援投降北周的南陈将领华皎,当时北周大军作战不利,唯独扶猛所率部众得以保全。随后,扶猛又跟从同僚田弘击破汉南地区的诸多蛮族,他前后经历十多次战斗,每次都立有功劳,因此他得以进位为大将军,直到后来他因病去世。

5、湖南湘州在哪里

江南浩劫高欢的儿子建立了北齐,他昔日的手下大将侯景自然也想在南朝复制历史。把简文帝扶上皇位的同时,侯景派遣部将于子悦、侯子鉴、宋子仙等人,率领叛军扑向了江南为富庶的“三吴”地区。三吴,即建康东南的吴郡(今江苏苏州)、吴兴(今浙江湖州)和会稽(今浙江绍兴)三个郡,是南朝农业为发达的地区。南朝宋、齐、梁的统治面积虽大,但由于交通、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南部山区大多为蛮荒之地,经济重心一直集中在今天湖北、苏南、浙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以三吴为。三吴优越的经济条件吸引了大批豪门贵族在此定居,这些人自东晋以来,屡世为官,已历八九代,脱离生产劳动日久,都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寄生虫。《颜氏家训》的评语说得贴切:“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一句话,弱不经风的官老爷、书呆子。士大夫们崇尚锦衣玉带、大帽高靴,出门乘车坐轿,入室左搀右扶,更有甚者,连马都骑不了。建康县令王复见到高头大马在面前嘶鸣扬蹄,吓得浑身战栗,大叫道:“这明明是头虎啊,为啥说它是马?”这样一批人身居高位,如何挡得住如狼似虎的侯景叛军?吴郡太守袁君正部下约有五千精兵,驻军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的戴僧逷提出闭门拒守,饿死供应不足的叛军。袁君正担心抵抗失败、自家的大笔资产被抢,不但不领兵防御,反而载着粮食、美酒、牲畜出城迎接。于子悦的军队杀到,也不管你态度有多好,一概逮捕,财物、女人抢光。“人间天堂”吴郡一夜之间成了强盗的天堂。得到吴郡后,叛军又南下攻打吴兴。吴兴太守张嵊有了袁君正的教训,决定固守,可张嵊书生出身,打仗一窍不通,吴兴的守兵又比吴郡少,没几天就被叛军攻破,张嵊一门惨遭屠戮。叛军连下钱塘、富阳,迅速渡过浙江,围攻会稽。会稽是梁国东扬州的治所,城中守兵数万,粮草武器充足,老百姓目睹了吴郡、吴兴的惨状,对叛军恨之入骨,同仇敌忾,有心与侯景大干一场。东扬州刺史萧大连是简文帝的儿子,建康勤王的时候就是胡搞一气,如今叛军兵临城下,依然终日饮酒作乐,把军政要事撂给了司马留异。留异根本就没想过死守,侯景部将宋子仙来攻,他带着部众逃往东阳(今浙江金华)老家,回头又向宋子仙投降。萧大连则拉上一车酒坛,弃城逃往鄱阳。宋子仙的军队由留异做向导,在信安(今浙江衢州)地界捉住了烂醉如泥的萧大连,送往建康。侯景至此尽得三吴,基本上占领了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但要想控制住整个梁国,像高欢统治北朝那样统治南朝,这还远远不够。本性的凶残暂且抛开不论,侯景所面对的局面与高欢的环境不同,北魏末年皇权丧失十几年,高欢倚仗六镇兵马以自重,实乃北方强大的势力,除了贺拔岳和宇文泰的武川系兵马,没有第二支力量能跟他抗衡。元氏宗室遭受胡太后和尔朱氏的接连打压,手中早就没什么实权了,的出路是老老实实承认高欢的地位(孝武帝不服高欢的管束,投奔宇文泰,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这些必要条件侯景一个都没有。侯景虽然占据了国都建康,拥立了傀儡皇帝,梁国宗室却仍然掌握着全国的大部分军队和地区,他们不会乖乖服从侯景的统治。侯景依赖的军事力量,是初入梁国时从东魏带来的八百兵士,加上被释放的为奴北人,以及世家大族的奴仆,勉强凑得出两万人左右,其中只有少数是职业军人,其余的实战经验并不高,战斗力也不强,而即便如此,他们也已经算是侯景的精锐了。围攻台城时的十几万大军,绝大多数来自抓壮丁,不仅战斗力更差,忠诚度也很成问题。侯景靠着这样低素质的军队之所以可以攻陷台城,一方面当然与他本身出色的军事谋略与军事才能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行为恰好顺应了萧氏诸王各自的小算盘。等到梁武帝这棵大树一倒,萧家的王爷们遂了心愿,下一步便是扩张军势,消灭异己,称雄全国。正当侯景在建康城中左手抱着溧阳公主、右手扯着简文帝闻乐起舞的时候,梁国宗室已经彼此打成了一锅粥。梁武帝的子孙、弟侄不少,真正成势只有五个,全部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大致呈十字形状。梁武帝的第七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坐镇十字的中心,即荆州的江陵;萧绎的西面,是镇守益州的梁武帝八子武陵王萧纪;萧绎的东面,是在侯景攻占三吴后退守郢州(今湖北武昌)的梁武帝六子邵陵王萧纶;萧绎南面的湘州(今湖南长沙),是昭明太子萧统的次子河东王萧誉;萧绎北面的雍州(今湖北襄樊),则是萧誉的三弟、岳阳王萧詧。#湘州简介#

6、湘州北亭全文

陈宣帝病危,陈叔宝与陈叔陵两兄弟急忙进宫看望。然而入宫后,陈叔陵却意味深长地对医官说:“你那切草药的刀太钝了,还是磨得锋利点比较好。”陈叔陵的话说的突然,陈叔宝也没有多想,谁知之后竟差点害他丢了命。陈叔陵是陈叔宝的弟弟,但二人的身份却又有些不同。陈叔宝是中宫皇后所生,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他也早已经入主东宫,将来自然是要继位的。陈叔陵的生母只是位贵人,无论从长幼还是嫡庶上来说,他都跟皇位无缘。但是,陈叔陵野心勃勃,一心看准了皇位,于是便对太子起了杀心。但陈叔陵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人心向背。陈叔陵行事一向横行霸道,不尊重人命,也不敬畏生死。他常常带着自己的手下在民间横行霸道,不仅肆意抢夺财宝,还干出一些强抢民女的勾当,即便是已经嫁为人妇的女子都难以幸免。他还时常带头去掘坟盗墓,为了搜刮财宝简直不择手段。当年他在湘州任职时,每天晚上不是与美姬饮酒作乐,就是强迫良家妇女屈从于他,害死了多条性命。他也盗了许多墓,偷了许多珍宝,导致当时湘州人人自危,任何人都谨小慎微,生怕小命不保。官员们看湘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却有口难言,因为陈叔陵有个巨大的靠山,那就是陈宣帝。陈宣帝对陈叔陵一向十分溺爱,长时间来不是没有官员弹劾他,而是这些弹劾的奏章都被陈宣帝压下了,弹劾的官员也被处置了。在陈宣帝的纵容下,陈叔陵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态度,他眼中无君无父,只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就是皇位。他不管礼法祖制,在他心里这皇位既然陈叔宝能坐,那自己也能坐。陈叔宝在前面碍事,那把陈叔宝除掉就好了。眼看着陈宣帝已经到弥留之际,陈叔陵心中蠢蠢欲动,他知道这是好的时机,也是有可能得手的时候。但怎样才能杀掉陈叔宝,这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宫中不允许人将刀剑带进去,陈叔陵缺一把武器。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在宫中专管药物的医官,许重利买通了他,吩咐好了自己的事。等到进宫那天,陈叔陵感觉时机将至,便假装无意地走到医官面前,提醒医官磨刀。医官也不敢耽搁,马上就开始干活。随后陈叔陵就来到了陈宣帝身边,眼看着陈宣帝的脸色越来越差,陈叔陵赶忙跑到屋外,找来自己的侍从说:“快去找医官拿刀来。”侍从赶忙跑了出去,陈叔陵这才满意一笑,回到了殿中。不曾想他一进去,暗处就走出来一个人,是弟弟陈叔坚。陈叔坚没什么野心,但脑筋不错,一听陈叔陵的话他便警觉了起来,密切关注着陈叔陵的动作。等到陈宣帝一咽气,陈叔宝便趴在父皇身边痛哭,陈叔陵却悄悄提着刀来到了陈叔宝身后,他挥手一刀劈在了陈叔宝的脖颈上,幸而这刀还没磨得特别锋利,所以没把陈叔宝杀死。但陈叔宝也直接被劈到了地上,一时之间头晕眼花,根本站不起来。正当陈叔陵准备欺身而上,了结陈叔宝的命时,陈叔宝的母亲与乳母先后冲上来,为他拖延了几十秒。等到母亲与乳母都被撂倒时,陈书坚及时冲了过来,将陈叔陵的刀夺下,两人缠斗了起来。乳母便抓紧时间将陈叔宝扶了起来,躲到了外面。陈书坚急于查看陈叔宝的状况,很快便追了过去。陈叔陵心中恐惧,他的目的既然已经暴露,就不能再坐以待毙。他趁机会溜出了宫门,回到自己府上给各地的藩王写信,邀请他们辅助自己共谋大业,然而没人回应他,只有一个堂弟应召而来。等到陈叔宝继位之后,马上便派出大将来征讨陈叔陵,陈叔陵很快就败了。他不得人心,还想投靠隋朝谋取生路,结果被追击时坠马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