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令简介(隋唐的府兵制度)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20:47:44 浏览
1、隋唐的府兵制度

【话说唐朝】“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是大唐王朝政治体制成熟的标志,也是唐王朝重要的政治成果之一,这一政治体制沿用至五代和北宋前期,影响深远。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上奏唐玄宗,建议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此建议获批准,中书门下体制正式建立,这是唐朝政治体制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中书门下”,习称“中书”,原称政事堂、都堂、政府、东府,在这一机构里,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管理。中书门下设有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这可能是后来“五部”的雏形。李渊、李世民建立唐朝,在唐王朝初期,沿用之前的“三省制”。“三省制”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一种政治体制,当时,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后来,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其实,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尚书台),后来,三国时,为了分散尚书省权力,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魏晋时三省逐步发展,隋朝时,才形成形成三省整齐划一的体制。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内史令,副长官为内史侍郎;门下省的长官为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其主官皆有谏诤之责,以匡正皇帝的过失,与尚书省官员司政令执行有所不同。唐初,三省制更完善,三省事权分立,这有一个有利之处,是职责分明,并能互相制衡,有利于强化皇权。可是,也存在着一大弊端,即三省互相扯皮、互相推诿搪塞。中书省掌管出令权,门下省掌管政令审核权,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对于权力的掌控存在着互相扯皮、搪塞制约的状况。经常使政令受阻。这在唐太宗时期已经出现了,于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并将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而地点设在门下省。到了,唐高宗时期,政事堂迁往中书省,此时期,由皇帝指定朝中高官入政事堂议事,入政事堂者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成了宰相。可是,到了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朝廷需要派使官到各处去处理政事,因而行政使职大量出现。如此一来,便出现了固定的使职与原有尚书六部行政体系矛盾机制。使职的出现与原来由尚书六部统领寺监和州县的行政体制发生冲突,而且,由于使职往往有皇帝授予的特权,他们甚至在处理政务时可以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三省体制受到了冲击。中央使职的权力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三省尤其是尚书省对地方政务的领导权,使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演进。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门下”体制正式建立。当时,中书令张说上奏唐玄宗,建议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玄宗批准了张说的建议,使中书门下体制正式建立起来。中书门下体制建立以后,三省机构依然存在,不过,此时三省出入命令的分工在形式上更趋严密和完善,更重要的是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这使原本扯皮、推诿的现象得到纠正,处理政事的效率提高了。“中书门下”体制的设立使中央管理机制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使中书门下可以直接指挥诸使、诸郡、诸军执行政令,宰相对于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甚至可以越过原本尚书六部下令处理事务。其次,宰相(“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与皇帝的关系由原来参与谋划、提出建议的咨询官变成了“参总庶务”的政务官,宰相的实权增加了。“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之处,比如,权力增大的宰相一旦与地方大员勾结,或者矛盾不可调和,皇权将面临巨大危机。安史之乱前的局势就是其典型事例。杨国忠专权引众怒,与集地方行政、军事和财政权力于一身的安禄山矛盾激化,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给大唐帝国带来的一场全国性战争,使唐王朝进入由盛转衰的阶段。后来,代宗和德宗初期曾有过恢复三省制的改革,但都未能实现,到贞元时期,全国政务汇总于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枢纽的地位得以巩固,但却也没有能真正巩固重要集权,削弱地方豪强和防止宦官干政,中书门下制有利有弊,但它成了唐朝重要的政治体制,并奠定了五代及两宋宰相制度的基本格局。到了宋朝前期,仍沿用中书门下制。宋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作为中枢部门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高权力机构。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以分散宰相的权力。直到宋神宗赵顼元丰官制改革,才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书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 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至此,三省制又恢复了。

2、隋唐行政令

微笑小品 忽遇海风漂来罗刹鬼国□ 桃花三月生 原创取材《启颜录上篇辩捷第十一则罗刹鬼国》隋朝令卢思道出使南陈,陈主告诫所到之处不得与卢思道说话,以免疏忽失误。思道既渡江南下,路过走入一寺庙中。众僧给思道准备斋饭,劝思道进食,也不敢多说,仅仅是安排饮食。后奉上蜜浸益智(龙眼)甜汤,劝思道品尝。思道笑道:“法师常服也不见效,何必劝人饮用?”僧既有违不与其私语而失误,又愧又惧。思道到南陈,呈上国礼单。陈主既见思道,因用《观音经》语言戏弄思道说:“这位是哪来商人,持有珍宝?”思道随即以《观音经》应道:“忽遇海上狂风,随波逐流漂来罗刹鬼国①。”陈主大为惭愧,竟无言应答。注】①罗刹鬼国:恶鬼之国。罗刹鬼,佛经中三十六恶鬼之一。罗刹原为古印度土著之一。〇 2023-04-13- 08:47:11.于云山海市早上.#隋唐令简介#

3、隋唐负责起草诏令是什么

隋朝(581年-618年)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4、芝麻官隋唐令怎么使用

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徐世勣百般求情也不管用,谁知在与单雄信告别时,他突然一刀砍下自己的一块大腿肉,当场喂给单雄信吃下,以全兄弟之情!公元608年,隋殇帝杨广为了加强国家政权的管理,增强南北交通的运输之力,开始大挖运河,此举劳民伤财。隋殇帝杨广的行为不仅让人民苦不堪言,还动了士族利益,导致各地的人民揭竿起义,纷纷反抗黑暗的隋末政权。徐世勣的祖辈皆为隋朝官员,从小给徐世勣灌输的都是爱国爱民的思想,徐世勣幼小的心灵中从此种下了一心为民的种子。但随着杨广的暴虐无度,对人民不管不顾的行为,令徐世勣彻底对隋朝失望了。所以,徐世勣不再为隋朝效力,走上了反抗隋朝的道路。年少的徐世勣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在听说了瓦岗军的事迹之后,徐世勣慕名前来,加入了瓦岗军,成为了其中一员。在瓦岗军中,徐世勣结识了单雄信,他对单雄信的嫉恶如仇很是敬佩,两人一见如故,拜为兄弟,在两人的帮助下瓦岗军的势力愈发的壮大。616年,在夺取常平仓的战役之中,斩杀了大量的隋军,在这之后,前来投靠瓦岗军的数量迎来了暴增,很快,瓦岗军就形成了十数万人的队伍。瓦岗军的首领翟让那一介武将,一下子管理这么多人让翟让很是无所适从,在他人的引荐之下,李密引起了他的注意。在他的观察之下,李密此人的管理才能格外出色,为了能让瓦岗军有更好的前途,翟让无私的让出了自己的领袖地位,把领导权拱手相送,就此,李密成为了瓦岗军的新一代领袖。可上位后的李密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开疆扩土之上,反而把屠刀转向了翟让等一批瓦岗军众将身上。次年,李密假意邀请翟让,实则是为翟让设下的“鸿门宴”。翟让收到李密的邀请后,并没有想太多,仅仅带着徐世勣和单雄信赴宴。酒过三巡过后,李密趁着徐世勣和单雄信不在场,下令让手下斩杀翟让,醉酒的翟让没有反抗之力,倒在了血泊之上。徐世勣和单雄信听到了屋内的动静,回头看到死不瞑目的翟让,知道大事不妙,随即分开逃命。可李密早就准备妥当,徐世勣被众多士兵围攻后重伤,寡不敌众的徐世勣被带到了李密的面前,单雄信看到好兄弟被俘,立即转头回去,跪在李密面前,求其放了徐世勣一命。李密本想将二人一同斩杀,可被手下的谋士给拦住了,谋士对李密说:“翟让已死,大权已稳,若再斩杀徐世勣和单雄信这两名大将,恐怕会让瓦岗军内部大乱啊。”李密觉得谋士所说有理,并释放了徐世勣和单雄信。此事过后,二人依旧在瓦岗军中领兵打仗,可心中都对李密怀有杀心。617年,李密和王世充展开了一场大战,李密渐渐不敌,随即向后方的单雄信求援,单雄信本就对李密有杀心,所以对于李密的求援如若未闻,这导致李密大败,落荒而逃。此战之后,瓦岗军分崩离析,这个风光一时的起义之军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瓦岗军的众将也都各有各的去处,徐世勣投靠了李唐李世民,而单雄信因为与李世民有家仇,所以选择了投靠王世充。从此,两人各为其主,再见即是战场之上了。621年,李世民和王世充展开了大战,李世民亲自上阵,奋勇杀敌,看到李世民的单雄信知道自己报仇的机会到了,所以,单雄信斩杀了自己面前的唐军,向李世民冲去。李世民见状之后,带着自己的亲兵围住了单雄信,可单雄信又怎是这几个亲兵能够阻挡的,很快李世民便被单雄信杀的落荒而逃。追杀之中,徐世勣眼看李世民就要死在单雄信的枪下,随即大喝一声,单雄信听到徐世勣的声音,手下的枪放慢了速度,这才让李世民侥幸逃生。李世民此战之后,把单雄信列上了必杀名单。不久之后,王世充战败,单雄信则被李世民俘虏,李世民下令斩杀单雄信,不顾徐世勣的请求,终一代武将单雄信死在了李世民手上。徐世勣没有救下单雄信,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徐世勣扶养了单雄信的孩子,这才延续了单家的香火。如此的兄弟情义,让人敬佩有加。可各为其主,此乃大义,无奈无奈…参考文献:[1]《资治通鉴》

5、隋唐律令

隋唐:鼓声如令妖妃乱军心,单雄信怒斩妖妃,为枉死的兄弟报仇隋唐:鼓声如令妖妃乱军心,单雄信怒斩妖妃,为枉死的兄弟报仇 - 今日头条 - 今日头条

6、隋唐律令是什么

隋唐皇帝不爱和外祖家玩亲上加亲我国古代不提倡同姓结婚,毕竟“五百年前是一家”。在北周建德年间,周武帝宇文邕颁发了一条更严厉的禁令,那就是娶妻纳妾不仅不能娶父之同姓,连母氏同姓都不可以。诏曰:"同姓百世,婚姻不通,盖惟重别,周道然也。而娶妻买妾,有纳母氏之族,虽曰异宗,犹为混杂。自今以后,悉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其已定未成者,即令改聘。"用心查阅的话,好像隋唐时期皇帝确实没有娶过母亲家族的妻室和妃子。隋炀帝和他表哥李渊的后宫中都没有发现过独孤妃,李世民后宫中没发现过窦氏女、李治后宫中没有长孙氏、中宗睿宗后宫中都没有武氏女、玄宗后宫中亦没有窦氏女……玄宗孙子唐代宗倒是纳了一个同姓的李氏女,她由通房侍妾转正成贵妃后,家族为了避同姓之嫌,改成了独孤姓(独孤贵妃祖上是独孤信的部曲,按照当时的规矩跟随主人而姓独孤,李唐建立后这个家族有的改回李姓,有的仍然姓独孤)

7、

618年7月,宇文化及率领叛军攻打黎阳仓,遭到守军徐世勣(李勣)的抵抗。鏖战之际,瓦岗军首领李密,也统军从洛口仓而来,迎战宇文化及的江都军。隋朝末期,天下大乱,乱世英雄起四方。617年11月,李渊攻占了大兴城,立杨侑为皇帝。枭雄宇文化及也想分一杯羹,618年3月,他在江都发动兵变,杀了隋炀帝杨广,立杨广的侄儿杨浩为帝。于是,隋朝就有了三个皇帝:在京师的杨侑、江都军中的杨浩,二人是彻头彻尾的傀儡;在东都洛阳,还有个皇泰帝杨侗,是半个傀儡。宇文化及反叛,手下那么多人,也需要吃饭,于是他率领叛军北上,攻打徐世勣驻守的黎阳粮仓。黎阳仓本来是隋朝的大粮仓,为什么到了徐世勣手中呢?原来617年初,瓦岗军攻占洛口仓。2月19日,翟让将首领的位子让给李密。李密自封为魏公,拜翟让为上柱国,以洛口仓城为都城,年号永平。有了洛口仓的粮食,李密便成功扩军。他从粮仓中尝到了甜头,又令部将徐世勣攻打隋朝的黎阳仓。617年9月,隋朝的武阳郡(今河北大名县境)郡丞元宝藏叛变,举郡投降李密,并与瓦岗军的徐世勣合力攻陷黎阳仓,黎阳仓就到了瓦岗军手中。徐世勣又叫徐懋功,《隋唐演义》中,他总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现,掐指一算,主意频出。其实在正史中,徐世勣十七八岁就投奔瓦岗寨的头领翟让,他没有做道士的经历。反而在武阳郡,有个人之前曾做过道士。这个人是元宝藏的手下,当时并不出名,十多年后却声名鹊起,更在643年成为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他排名第四,徐世勣排名第二十三。他就是魏征,617年9月,他随元宝藏投降了徐世勣。徐世勣可能早闻魏征之名,他第一次与魏征见面却是在黎阳仓。很显然,在瓦岗军中,徐世绩是魏征的上司,虽然他比魏征小十四岁。后来瓦岗军失败,徐世勣、魏征又投降唐朝,徐世勣改名李勣。江都军的到来,让瓦岗军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为避免腹背受敌,李密向杨侗投降。杨侗任命李密为隋朝的魏国公、尚书令,成为当时隋朝职位高的官员,地位高于王世充。为什么说李密的官大呢?因为每一个皇帝之下,都有三省长官,其中纳言、内史令可以多个,但在整个隋唐两朝,只有六个尚书令。先后是:杨素;宇文述(死后追封);李渊(自己封的);李密的尚书令,差不多与李渊同时;李世民;唐德宗李适(kuo)。隋朝有尚书省,却不设尚书令,这是为何?因为尚书省职权太大,隋朝就将尚书令的职责,分为两半,分别由尚书左、右仆射担任。上面六个尚书令,除李密外,另外三个“李”,后来都当了皇帝。前文已经说过,杨侗给“洛阳七贵”封官时,还留着尚书省长官的位置,似乎就是专门留给李密的。哈哈,说笑了,杨侗可没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杨侗还给了李密一个职务: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就是说在洛阳的东、南方面,李密有完全的军事指挥权。当然杨侗没有给他兵马,李密能够指挥的,就是他的瓦岗军。黎阳仓位于今河南浚县大伾山,距洛阳400里,西濒永济渠,东临黄河,水运极为便利。南来北往的粮食都先集中到这里,然后再通过漕运送往洛阳、大兴城、北方,是黄河以北地区的大型粮仓。黎阳仓属瓦岗军的地盘,由徐世勣把守,宇文化及来抢粮,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8、

《隋唐英雄传》剧照原来“唐朝国号”是李渊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