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隶书(简介隶书)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0 21:46:43 浏览
1、简介隶书

草屋藏珍 赵正隶书七言联句赏析赵正先生七言联句四尺对开条幅,为1998年秋应吾之约而作。赵正(1937一2006),别名黎泉,甘肃山丹人。擅书法,风格取意汉简。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长期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曾任陈列展览部主任、副馆长,1990年调入甘肃画院。先生是甘肃书写汉简书法(世人称为简书)的领军人物。他的隶书揉进了汉简(简牍)的笔意和隶书、魏碑的法度。形成了独特的碑石性和装饰性的简书风格,享誉中国书坛,被誉为西部书家第一人。 书作法度严谨,气势恢宏,美不胜收。一农历癸卯正月记于沪上三林

2、2008十大隶书人物

现中书协副主席张继新隶书作品,张继先生隶书在当代可以说标杆人物!#人物简介隶书#

3、隶书代表人物简介

书法史上仅存的隶书《道德经》,被北京故宫秘藏多年,赵孟頫也远不如他!隶书是书法五大字体之一,它起源于秦朝,是由程邈整理修正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所以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随着行书、楷书的发展,隶书也渐渐变得没落。书法史上,隶书的辉煌时期有三个,第一个时期就是两汉,诞生了很多经典名作如《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等。第二个时期是元代,此时的书法家们高举“复古”大旗,主张学两汉魏晋,隶书、篆书都得以复兴,赵孟頫、泰不华、吴睿(吴叡)便是代表人物;第三个时期就是清代,随着碑学和金石学的兴起,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放在了古老的隶书碑刻上,康有为、吴昌硕都成就不凡。不少学书法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隶为楷之源”,所以有的老师会推荐先从隶书练起,再加上隶书主要是中锋、圆笔为主,结体也较为匀称,就更适合初学者训练笔力和运笔了。临摹隶书的经典作品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以碑为主的汉隶,经过上千年风化后,很难找到真实的用笔状态。“碑不如帖”,找到一件合适的隶书名帖显得尤其重要。元代书法家吴睿曾写一部《道德经》,这件作品也是现存一部隶书《道德经》。全卷5000余字,绝美脱俗,一字不缺,不重复的字超过4000个,囊括了日常使用到的几乎所有常用字,堪称古代隶书“字库”。《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古代书法家写得很多,但都以行、楷字体,当这部隶书版被发现后,一直被北京故宫秘藏,成了它“压箱底”的宝贝。吴睿,字孟思,元大德二年(1298年)出生,杭州人,以篆、隶闻名于世。明代文学家刘基在《覆瓿集》中说:“叡少好学,工翰墨,尤精篆、隶……识者谓吾子行、赵文敏不能过也。”也就是说,他的隶书连赵孟頫都无法相比。隶书《道德经》全卷纵24.8厘米、横613厘米,卷首是元代画家盛懋所绘《李耳授经卷》,工笔细腻、气韵生动;后段则是吴睿所写。此帖用笔细腻,以中锋写就,藏头护尾、圆润饱满,讲求笔画的对称,极具美感;结字整齐工稳,字形大小一律,但细看相同字的笔画,有不同的处理,绝无状如算子的单调感。《隶书道德经》笔法方圆互用,既有汉隶之古拙质朴,又吸收唐隶光润妍美的风范,五千言一气呵成,既无漏写也无懈笔,功力深厚。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件作品的笔法,那么隶书的“隶法”也就悟透了。而今,我们将这件隶书《道德经并盛懋李耳授经图卷》原作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制,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并且配以手工装裱好的卷轴,更便于保存和收纳。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人物简介隶书#

4、关于隶书的文物人物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先生,浙江杭州人,往来与楊州之间;工诗与古文词,其隶书古朴,篆刻追秦汉,五十岁之后作画,善画竹梅,鞍马,人物,格调拙厚纯朴,不落寻常途径,为“楊州八怪”之一(103篇)

5、隶书的人物作品

中书协副主席张继近作品,当今书坛隶书界的天花板人物!

6、隶书人物

民国四大书法家之胡汉民隶书书法作品欣赏民国时期,有四位书法家享誉书坛,分别是谭延闿、胡汉民、吴稚晖、于右任。他们也是当时政坛的风云人物。其中谭延闿善于楷书,胡汉民工于隶书,吴稚晖精于篆书,于右任长于草书。他们四位在当时可谓各领风骚,被誉为“民国四大书家”,也称“真草篆隶四大家”。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幼名衍鹳,后改名衍鸿。字展堂,晚号不匮室主。"汉民"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用的笔名。 出生于广东番禺 ,祖籍江西吉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d早期主要之一,也是中国国民d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曾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中国国民d主席。胡汉民在书法方面,主要成就是隶书。胡汉民对书法颇有研究,自成一体,别具风格。“胡汉民,工书法,清挺峻拔,能合褚遂良、米芾为一体。晚工曹全碑,极神似,集字为诗如己出。”胡汉民,以隶书独步书坛,不仅在民国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而且对后人学习书法也有着指导意义,在我们的认识中,胡汉民就是一位隶书高手,其实,则不然,还擅长书法诸体,而且是诸体皆精、尤其是其笔下的楷书和行书,一样的精彩,难怪不少朋友看到他的楷书和行书后,都纷纷说道“没曾想其楷书和行书,也是如此高逼格”,让人叹服,着实让笔者眼前一亮,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他的书法作品吧。

7、隶书无法考证的代表人物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书法史上,能称得上千古第一女书法家的当属卫夫人,她是楷书鼻祖钟繇的学生,又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可谓承上启下,传承有序,千古一家。卫夫人(272---349),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晋代著名书法家,为汝阴(今阜阳)太守李矩之妻。李矩任汝阴太守时,即随夫丈夫李矩居住生活于阜阳。卫夫人出身于三国至西晋这个时期一个超强的集政治、地位、文化艺术与一身的硬核大家族。其族祖卫觊,三国曹魏时期的政治家。魏国建立后,曹魏集团尚书,主持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其书法造诣很高,堪为一绝,影响很大。其从伯父卫瓘,也是曹魏时期的重臣,官至司空、太子少傅少保,书法成就极高。卫夫人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而且颇有天赋,又师于楷书鼻祖钟繇,终成为一代大家,这是不奇怪的。她的书法成就,不让须眉,在历史上赢得了赞誉。卫夫人师钟繇,妙得其法,而变钟繇之法。钟繇书法之风,体势颇扁,左右开张,而卫夫人才将字形变为长方形,其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将隶化的体制去掉,形成了成熟的楷法面目,也就是说,卫夫人的书法虽然继承了钟繇的风格,但在其结体上,改变了钟繇的左右宽博,形成了纵向的势态变化。她在钟繇瘦洁飞扬的基础之上,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其书法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女性的妩媚与娇柔。卫夫人师钟繇,然其书法集多家书派融为一体。她尤善楷书,形成了自家的独有风格。卫夫人20岁时就著书立论,草隶皆通,后人评价她的隶书为“结体精绝,变化无端,体首俊美,方圆兼备”。评价其楷书:“卫书正体尤绝,世将楷则。方笔凝重,字迹俊秀,体态端正,用笔合法,精湛纯熟”。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勒为朝廷写《急就章》。《唐人书评》有这样的评价:“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首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这种评价是对卫夫人书法艺术之美的充分肯定”。唐代书法家韦续将卫夫人归为著名书法家,并将其列为上品之下。其实,这种评价是高的。上品之下,是将卫夫人的书法艺术列为头等行列之中。他将书法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即是在第一等中的第三级。唐代画家李嗣真称卫夫人“正体尤绝”,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将卫夫人书法归为“妙品”,可见唐人对卫夫人的推崇,由此也可见卫夫人在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位置。作为古代的一位女性,能成为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除她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她师承于楷书鼻祖钟繇,又启蒙教学于王羲之。也许是历史对她的特殊眷顾,让他生活的时代正好在钟、王之间,上师钟繇,下启王羲之,这都给卫夫人在中国书坛的历史地位上增添了色彩。她之所以能成为王羲之的老师,因为卫夫人是王羲之的姨母。卫夫人和李矩结婚后生育有一子,取名李充,在儿子李充不到20岁时,因李矩的将士密谋叛投后赵,而无力镇压,便率部众投归东晋朝廷,途中部下多有逃散,随从越来越少,后只有百人许弃家跟随,行至鲁阳时,李矩坠马而亡。李矩死后,卫夫人也将自己的儿子李充培养成了东晋时期一位有影响的书法名家,亦尤以楷书名世。在李矩去世后,卫夫人便带着儿子李充投奔了妹妹家。卫夫人的妹妹卫氏嫁给了当的豪门王旷,王旷生有一个儿子,即王羲之。王羲之自幼就喜爱书法,所以经常请教姨娘卫夫人,卫夫人看到王羲之聪颖,并对书法有极高的悟性,便决定收王羲之为徒。在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之下,王羲之成长为了一代书法大家,被世人尊称为“书圣”。卫夫人自幼喜爱书法,聪慧好学,家学渊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耳濡目染,勤学苦练,又授师于钟繇,博采众长,独领书坛,在历史上成为里程碑似的一代书法名家。她的书法艺术开创了一个历史的新时代,在理论上的总结也成为了我国书法进程中的分水岭。她承上,能继承和发展,启下,在育人上因材施教,在书法实践上取得了突破的成就。

8、清代隶书创新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书协副主席张继,当今书坛隶书天花板级人物。曾翔,网友眼中的丑书大师,但是其书法实力足够留史!这两幅是他俩的隶书,风格各异,你说谁更好?这个还真没办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