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井简介(陋巷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04:45:36 浏览
1、陋巷井

【原创】一口井,一段历史#陋巷井简介#

2、山东颜庙陋巷井介绍词

.宣村之东六里曰凫村,孟子之母宣献端范夫人之墓在焉,因往展谒,孟子之父郕国公同冢。墓在凫山之背,俗名马鞍山,即“龟蒙凫绎”之凫也。策马登凫山顶一望。回至宣村,又行二十里至曲阜县。未刻谒至圣庙,衍圣公孔祥珂陪同行礼。旋至殿上及后殿敬谨瞻仰,即圣配亓官夫人之寝殿也。又至东边谒孔氏先世五王,名崇圣祠。阅历代支派图碑二座。阅孔壁,相传即鲁恭王闻金丝之壁,今仅一寻常照壁耳。壁之西为孔子古井,其南为诗礼堂,在此小坐饮茶。茶罢,至大成门内阅孔子手植之桧。环以石栏,高仅尺许,有似立石,色凝红,有似肉芝。桧栏之北为杏坛,有似楼观。旋出大成门外,阅御碑亭十三座,其九为国朝碑,其四为唐、宋、金、元碑。旋至西边谒启圣祠,又至后殿瞻圣母颜夫人寝殿。又阅金丝堂,观各乐器。皆衍圣公陪同周历各处。旋出庙至衍圣公府。至颜子复圣庙瞻拜,行两跪六叩礼。又至后殿,为复圣夫人寝殿。至西边阅杞国公颜路祠,其后殿为端献夫人祠。出外为乐亭,亭前稍西有井,相传即陋巷井。其南有一古桧,传为唐树。两庑配享为颜歆、颜之推、真卿、杲卿等八人。出城北门,谒至圣林。约三里许,有万古长春坊。稍北,有红墙夹甬道,道皆有古柏,仪树匀排。又北有楼观,即林墙门也。过下马牌后,有洙水桥。桥北入大门,至享殿行礼。殿后甬道之右为子贡手植之树,稍北为乾隆驻跸亭、康熙驻跸亭。又北为宋真宗驻跸亭。又北即圣人墓。墓之东为伯鱼墓,其南为子思墓,其西南为子贡墓。旋至周公庙行三跪九叩礼,庙之规模甚小。周公墓在陕西,相传此为鲁太庙遗址,两庑配享鲁三十三公也。旋行十里许谒少昊陵,曲阜颇以此墓为可疑,然坟冢叠石为之,广八丈九尺,高二丈,规模奇古,云是宋时所为,则其来已旧矣。又行二十里许,谒启圣王林,行六叩礼。圣兄孟皮墓在其南,享殿坍塌,不蔽风雨矣。午初三刻回城,往返约六十里。作一联写赠衍圣公云:“学绍二南,群伦宗主;道传一贯,累世通家。”未正至衍圣公府赴宴。茶罢,阅乾隆三十六年所颁周朝铜器十事:曰木鼎,曰亚尊,曰牺尊,曰伯彝,曰册卣,曰蟠夔敦,敦曰宝簠,曰夔凤豆,曰饕餮甎,曰四足鬲。古泽烂然,信法物也。又观吴道子所画至圣像,无题识,绢本,有小印二方,一曰“会稽太守章”,一曰“绍兴”。又观赵子昂所画至圣像,绫本,无题无印。又有一册,画明君臣像,如太祖、成祖、世宗、宪宗等君,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刘基、宋濂、方孝孺、杨土奇、于谦、王鏊、王守仁、湛若水、李东阳、谢迁等臣,俱有画像,而无题识。又有大轴元世祖、明太祖像二幅。又出示元明两朝衍圣公及孔氏达官所留遗之冠带衣履,彩色如新,亦生平所未见也。(曾国藩文选)#陋巷井简介#

3、陋巷井介绍

免贵姓颜,祖上应该是山东省的如今已定居与重庆,给大家介绍一下颜氏祠堂吧,也算是文化传承。颜氏宗祠是属于颜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内,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是祭祀颜回的祠庙。颜庙分五进院落,占地85亩。殿、堂、亭、库、门坊等有159间。庙内主要有复圣门、归仁门、仰圣门、陋巷井、乐亭、复圣殿以及碑亭等建筑、均始建于元代。2001年06月25日,颜庙作为元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4、

七园乐之五唐.王维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作者立于山腰远望,眼前美景历历在目。诗人的生活简朴晏然,寓有德者不狐之意。

5、

记忆不息“魏公堤”(一)江苏 吴成芳连云港市区东南偏僻的约二十来公里处板浦镇下属社区--中正,来到这里会让你有不少的意外发现,古朴、宁静的陋巷里,不乏明、清古民居。旧中正场署驻地,清·道光年间魏源修的“魏公堤”,仍在乡间熟知,记忆不息。坦 涂 记 忆中正昔处东海边,魏源从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被陶澍延请幕僚,来到淮北将中正通向板浦驳盐河堤西岸高堆修建约4公里长的坦途大道--“魏公堤”。大道中间建了弊开式能避风雨、遮阳光、歇脚六柱茶亭,也称半路亭。往事不堪回首。故堤毁了,茶亭没了。走进半路亭遗址所在地的孙庄,几块不显眼的古碑、石构件躺倒在门前路边,有关人认定是茶亭处遗物。一块残碑下半截中间楷书大字“堤”,款为“建平陈汝芬题”。史书记载: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时任中正场大使的建平人陈汝芬看到“魏公堤”通行4-50年间失修,拨款修缮,立碑于茶亭。亲写碑文:上款“光绪八年商贩公建”。中为“魏公堤”。遗存下的“魏公堤”残碑是这一名称称谓由来早见证。另一块碑上款“治庵张营长先生大人”,中为“惠我周行”,落款:“民国八年七月,中正乡士民公颂”。还有一块上款“剑公邵场长纪念”中书“安乐坦涂”,落款“民国二十三年五月谷旦,中正场盐业民众全体公颂”。这块碑记录下“魏公堤”后一次修缮。从此“魏公堤”等古物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散落在人家的脚下,怎不令人心碎、怎不令人叹息啊!古道“魏公堤”,石头路面1米多宽。遇阴雨无阻,全天候通行。是当年古海州交通史上融入现代化元素的萌芽和尝试,是近代现代化交通建设的雏形。见证“车如流水,马如游龙”。遥想当年的清一品大员陶澍两次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来海州,第二次林则徐陪同,深入到中正场走访,乘坐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往来“魏公堤”大道上。故 堤 殆 圮来到中正留意寻觅那悄然隐没的“魏公堤”,和它遗留的那段雄姿和身影,以释胸怀。 曾经风光无限的“魏公堤”,历经风雨,在不经意中,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难觅其踪了。“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寒来暑往,世事兴衰,历史古人与其修建的堤,逝去已久,成为过去的记忆了。今天从板浦走进东北侧的偏僻陋巷里,称为东大堰。古时向东是浅海滩,堰既能防潮汐上涨,也能挡海水浸溢。清·雍正年间,漕运总督杨锡绂在《板浦》诗中:“板浦沿东海,鱼盐夙号绕。人间都面水,井灶自通潮”。这里十多户北一户王姓老人说,他们祖辈逃荒来到这里,在堤西侧高坡上搭茅庐以栖身。记得大堤叫“魏公堤”,堤东是一条5-60米宽的驳盐河。世事变迁,恍若如梦。六十年代旱改水,堤、河全毁了早已定格在逝去的那段遥远的年代了。隐退、消失的古道故堤,永远流淌在中正人心中的美好记忆。中正街南边是望不到边的庄稼田,河塘、水沟,老人告知,河塘原是驳盐河,河东北岸场署旧址,几处高地是堆存原盐的坨地。装卸盐的码头,什么头道堰、二道堰,头道桥、双开桥等有关地名,至今还在百姓中流传。人们脚下的那一片静谧的大地上,蕴藏着众多古意,让当地人久久地传诵。江苏连云港吴成芳

6、

陋巷的故事在曲阜古城内,有一条古老的巷子,它记载着颜氏家族的历史,传承着颜氏后人的“陋巷精神”。古城人叫它陋巷。在巷子的北端,立有石质牌坊一座,正书“陋巷”二字,此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山东巡抚郑汝璧,巡按连标建。“陋巷”二字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夸赞弟子颜回的话,于是后人便把颜子当时居住的地方称为陋巷。颜子13岁入孔子之门,是孔子为得意的学生,孔子弟子三千,唯颜子优入圣域,卓冠贤科。“陋巷”之名已有两千五百余年历史,颜氏家族因此被尊为“陋巷世家”,记述颜氏家族历史的志书也名为《陋巷志》。《陋巷志》记载:为不忘先祖,以传承“陋巷风范”,后世外迁子孙也多以“陋巷”命名新居之地,北宋末年,颜子四十九代孙颜峣、颜歧等南迁。《颜氏宗谱》曰:“峣居闽之龙溪,岐居浙之白马塘。闽名其居曰陋巷里,浙名其居曰陋巷村,皆示不忘本也。”陋巷全长200余米,宽10米,位于曲阜明故城内东侧,每日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和颜氏后人在此拍照留念、追思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