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卓午简介(林卓午题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05:42:52 浏览
1、林卓午题词

让历史告诉未来一、穆阳缪姓源流1、缪姓源于鲁(鲁缪公的子孙以谥为姓)。一说源于秦穆公。2、唐朝,入闽一世祖缪祐任监察御史。3、传四世时,钱公入穆水南岸(两兄弟一入寿宁犀溪,一入温州平阳缪家埕)。4、寿宁犀溪的那位兄弟的第四子后裔居穆水北岸。5、1786年(乾隆年间),缪氏第三十二世缪桂三带领全家领洗,加入天主教。现在穆阳大多数缪姓的教友皆为他的后裔。二、历史名人录1、刘中藻:苏阳人,少时居外婆家(穆阳竹林下),娶缪氏为妻。2、郑寀:福安建县第一功臣,为福安历史上高官职人物(副宰相级)。3、谢翱:福安三贤之一。4、黄烽:苏堤人,64年少将,沙家浜原型之一。5、林卓午:苏坂人,解放前少将,周总理题词:传邮、国脉所系。6、缪怀琛:嫁接穆阳水蜜桃成功。

2、

“传邮,国脉所系”,这是1940年5月,为国民d军委员会少将军邮总视察林卓午写的题字。1981年4月林卓午先生的子女将珍藏多年的这幅题字,送交邮电部。这件珍贵文物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区沟通邮件的愿望,和邮务工作的至关重要。林卓午字叔卿,福建福安县人,当时任中华邮政第三军邮视察段总视察,负责晋、陕、甘、宁四区军邮和普邮业务的视导工作,在西安设有办事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d顽固派对于坚持抗日的延安和边区根据地,百般刁难,制造了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国共两区正常通信受到了严重破坏。经过双方联系协商,通过与中共的接触,林卓午和国民政府邮政当局,对中国共产d的通邮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采取措施沟通国共两区的信件往来,了人民通信自由。1941年12月下旬,为解决通邮中的各种问题,林卓午率员带运800公斤邮件亲赴延安,磋商通邮问题,受到主席、总司令的接见,双方就沿途对邮政的检查、设立军邮联络电台、邮政业务中法币与边币的比率和兑换办法等问题,顺利达成协议。临行前,毛主席还送给林先生书籍、毛毯作纪念。1942年1月,双方联名签发了《关于邮务问题通令》,指出:“邮务系有关抗日战争,并带有国际性质之国家企业,各地军政当局,应尊重邮政章规及其行政与工作系统,并给以充分之业务便利与妥善之保护。”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也于同年2月决定:对邮务员工务须按边府颁布之优待抗工属条例实行优侍,如有家境十分贫寒者,不但应减免其负担,且应发动民众帮助。国共两区通邮深入人心。通邮协定公布以后,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正常通邮有了一定进展。 以肤施(延安)邮局为例,1942年1月,该局“外来邮件包裹颇多,以信件言:挂号信比去年同月多十余倍,平信、包裹亦多至十倍。汇总数额月达四五万元,向外汇者亦较前增多。”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国共两区通邮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原来的敌占区变成国统区的,区域内的中华邮政怎样与解放区建立通邮关系?有些敌占区中小城市成为解放区后,是否维持中华邮政的业务?解放区军民控制下的铁路交通线,原是敌占区邮路的,是否还维持邮运等。中国共产d一贯倡导国共两区通邮,保护中华邮政的政策,各界人士普遍拥护。经过一段努力,解放区人民采取了不同方式,和国民d统治区通邮。一种是陕甘宁方式。延用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的办法,凡属送达国统区的邮件,均按中华邮政手续办理,贴中华邮政邮票,由中华邮政所属邮局送递。第二种是不协定的方式。1949年3月,晋察冀边区邮局与国统区邮局通邮的办法是,承认边区邮局与邮票合法,由边区指定接头地点,适当设立交换局站,再由各局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冀中邮局曾主动在国共两区之间,开辟四条通邮路线,由胜芳通天津,由水清、固安通北平,由蒿城通石家庄,由河间或交河通沧县等,两区之间正常通邮。第三种是双方协商的通邮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口头协议,暂时解决邮路互通邮件问题。总之,邮政通信是人们沟通联系、互通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及抗战胜利后,由于中国共产d的大力倡导,有关方面共同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 实现了国共两区的正常通邮,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通信需求。

3、

学习贴,感谢北京郭东民老师提供资料。历史上的今天,J70传邮  国脉所系首日实寄封。邮票面值:发行量为2591.16万枚。1-1 题词“传邮 国脉所系” 8分邮票介绍:1940年5月9日,同志为中华邮政总局第三军邮视察段总视察林卓午(字叔卿)先生亲笔题词:“传邮,国脉所系!”勉励他致力于国共通邮事业。1941年底到1942年初,林卓午先生赴延安就国共双方通邮事宜进行商谈,后达成了通邮协议。1981年5月9日,为了纪念同志题词41周年,为了促进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早日实现通邮、通电,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传邮,国脉所系》纪念邮票,全套1枚。邮票以的题词手迹为主体,白底黑字,对比明显,简洁庄重。同志年轻时对领体下过很深的功夫,后来又受晚清名家何绍基影响,书法独具一格,端庄稳健,宽绰雄放。用笔用墨及腕力都带有颜书和魏碑优点,酒落笔意,更显得刚直厚重,气象开阔,于雍容气度中时露雄健之姿。设计时删去了题词左边的一些文字,留下殷红的白文“印”印记,使题词显得更加突出;边框装饰着凤凰图案素色续边花纹,既使图案具有民族风格,也产生了似将题词装裱的艺术效果。#林卓午简介#

4、

J70 传邮,国脉所系1981.5.9。影雕套印。P11。27mm×40mm。56(8×7)。[D]孙传哲。[E]孙鸿年。北京邮票厂。P.S. “传邮,国脉所系”为1940年5月9日在西安给当时担任西北地区第三军邮总视察的林卓吾的题词。题词强调了邮政通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大意义,指出邮政事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脉。1981年4月24日,林卓吾的长子林孝祥先生,将父亲珍藏40多年的题词,捐献给国家,由邮电部收藏于国家邮票博物馆。1981年05月09日,为纪念全国人大发出的“国共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号召,纪念周总理为林卓午题词入藏国家邮票博物馆,促进大陆和台湾早日实现通邮通电,邮电部发行了J70 “传邮,国脉所系”纪念邮票一套。

5、

开国总理为福安人题词,后上了邮票,41年过去了,其间两岸"盼通邮"故事你知多少?今天是5月9日,在我国邮政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八十二年前,即1940年5月9日,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给中华邮政总局驻西安第三军邮段总视察林卓午先生(字叔卿、福建福安人、爱国民主人士)题词"传邮丶国脉所系",四十一年后,敬爱的周总理为林卓午先生题词的手书,由国家邮电部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九日,发行纪念邮票一枚,编号为J70,面值8分。此后,福建、福安及全国各地集邮协会等单位,均在每年的五月九日,开展一系列国共两d"盼通邮"纪念活动。1988年5月9日,福安县人民政府,特在韩城美丽的富春公园内,为题词"传邮丶国脉所系"立碑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邮电部、中央电视台在纪念题词发表50周年之际,于1990年5月9日,联合在福安开拍了一部《国脉所系》电视系列片!值得一提的是,在"传邮丶国脉所系"邮票发表五周年之际,福安县邮电局特印制一枚纪念封,特别邀请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师万维生对纪念封进行设计,当时笔者因在福安印刷厂从事照相制版工作,有幸为其纪念封的套设计了一枚纪念邮戳,并收藏下邮票设计师万维生的纪念封设计原稿,并与设计师结下不解之缘,收获了万维生设计师赠送的一些他设计的邮票签字邮品,十分荣幸!做为一名拥有四十多年的集邮爱好者,值此"传邮丶国脉所系"邮票发行四十一周年之际,将自己收藏的部分纪念邮品分享给网友们,让大家一起见证新中国两岸盼通邮的历史进程!#林卓午简介#

6、

同心协力12部门联手守护寄递安全2021年10月20日,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制发检察建议书,即“七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检察建议书的开头引用了总理为邮政业先驱林卓午的题词——“传邮国脉所系”。全文以扎实的数据和事实为基础,指出了当前寄递行业存在的寄递安全监管与行业发展形势不匹配、寄递新业态存在监管盲区、寄递安全监管力度亟待加强、寄递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寄递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国家邮政局在收到“七号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专题召开d组会对落实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印发了《落实高人民检察院“七号检察建议”进一步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补短板、建机制、强监管、增能力,推动从更高层面解决长期困扰邮政寄递业安全发展的难题。一场从上至下的“包裹保卫战”正式打响了。“对于寄递行业来说,‘七号检察建议’可谓一场及时雨。”何健忠代表如是评价。这位来自中国邮政基层一线、拥有十五年履职经历的全国人大代表,曾经对寄递安全有着切肤之痛,如今成为“七号检察建议”的践行者、见证者和监督者。为适应行业监管形势的新要求,邮政业安全监管领导机制不断完善,国家邮政局在市场监管司加挂安全监督管理司牌子。在“七号检察建议”推动下,各地也充实市级邮政监管力量、增设县级邮政监管机构。“安全”两个字深深烙印在寄递行业上下。事实上,寄递违禁品的种类十分繁杂,除了前文提到的毒品、枪支爆炸物和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还包括假药、假币、淫秽物品、危化品、烟草等各类物品,导致寄递行业监管主体较为复杂。如快递业由邮政部门负责监管,普通物流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管,寄递出入境业务由海关负责监管,外卖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相关的上游部门由商务部监管,等等。这是“七号检察建议”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面临的大问题,也是要解决的问题——助力国家邮政局完善寄递安全统筹监管体系、推动形成寄递安全综合治理大格局。为此,2022年2月,国家邮政局召开了部际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会议,会商“七号检察建议”落实意见。2022年11月,国家邮政局、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联合监管责任体系、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统筹加强对寄递渠道的安全管理。多部门协同共治,使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也更加高效、有力。譬如国家邮政局联合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禁毒办开展打击寄递渠道涉毒、个人信息泄露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会同公安部、国家禁毒办联合开展寄递渠道禁毒百日攻坚行动;与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野生动植物网络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网盾”联合行动方案》,规范活体动物寄递;与应急管理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知》,严格危化品管理;等等。在元明看来,“七号检察建议”更像是撬动寄递安全的杠杆和助推器。“这项工作要落实、走深,更多地还依赖于这12个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寄递安全综合治理格局。”

7、

宋家花园,亦称“菊坞花园”或“城南草堂”。位于西安城南瓦窑胡同东北隅,为名绅宋联奎(1870-1951)祖茔暨别墅所在。广约20亩,曲水为池,房屋、小亭十余间,绕以回廊,中苛菊花、牡丹、芍药、绿竹等,尤以为胜,世传“四处搜罗菊花名品尽蔚于园中”,主人“菊坞”之号,即由此而来。宋伯鲁、武念堂、寇遐等文士同好,多以此处雅集胜地,时相宴集、赏菊或诗酒唱和。民国27年(1938)8月从山西临汾前线抵西安,曾由、伍云甫等陪同,来此看望其在此养病的云南讲武堂老师、前陕西省长李根源;29年(1940)5月由延安往重庆继续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途经西安,曾应中华邮政第三军邮视察林卓午邀请,在此给西安邮政局职工作时事报告,并为之题词:“传邮,国脉所系。”抗战后,主人曾就此创办小学一所,解放后捐赠国家。宋联奎字聚五,又字菊坞,晚号菊臾。祖籍云南。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生于陕西省咸宁县(今西安市)。宋联奎幼时,受其父宋之章及李丰周、赵益堂教诲。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春,应童子试入泮。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从翁仁山、李心如就读。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参加陕西乡试,中试第二十九名举人。次年,在省城关中书院就读。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宋联奎随父赴兰州,在江西会馆、靖远县敷文书院任教。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赴京应试不第,留京未归。次年,入甘军董福祥部充任文案,兼司奏牍事宜。因平息河涅事变有功,升直隶州知州,加四品衔,分发四川候补,从此开始步入政界。光绪二十五年初,宋联奎奉总办盐务华国英缴调,赴泸州办理盐务事宜。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调江巴盐务局。次年赴井研票厘局任。同年秋,他以川中政治废弛已久,上书条陈管见,深得四川总督的赞许,被委署忠州直隶州知州。宋联奎在任期间,以“廉正勤慎”自勉,裁革考代书及顶差役等陋规,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秩序,抨击劣绅势力,政绩颇著。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宋联奎被委署资州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调署叙州府知府。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调署宁远府知府,在办理民族事务中与四川总督赵尔丰的矛盾日渐加深。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夏,宋联奎偕家眷回到西安。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赴滇正式署理拖西兵备道兼腾越关监督,办理西防营务处事务。在办理中、英片马道界外交事宜中,据理力争。7月27日,驻守云南腾越新军发动起义,宋联奎避居乡村,后取道缅甸、槟椰屿、新加坡抵达香港,又乘船返上海。1912年夏,宋联奎应张凤翔电邀回到西安,先后任陕西军政府顾问、陕西省行政公署秘书、陕西民政长、陕西巡按使。陆建章署理陕西都督期间,开烟禁,欺压百姓,引起宋联奎不满而辞职。1915年初,宋联奎奉调入京。夏,任督办云南东川铜矿事宜,又督办云南全省矿务事宜。此期间,强烈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请假回陕,隐居家中,以诗书自娱。1918年秋,赴京任总统府咨议。1923年携家眷返西安。1930年后,历任各届陕西省政府顾问、陕西省通志馆馆长、陕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与王典章等赴南京,呼吁和平解决事变。抗战爆发,做了很多有益抗日的工作。1949年后,曾任陕西省政协常委、西安市政府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等职。1951年7月在西安逝世。其著作有:主持编篡《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关中丛书》等;校印《关中胜迹图志》;著有《青松红杏图题跋》《云南铜政备考》《苏庵杂志》《苏庵公牍存略》《宣南客话》《城南草堂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