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的简介(殿试的内容有哪些)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05:46:00 浏览
1、殿试的内容有哪些

1118年,北宋科考,有783名举子进入殿试。哪料殿试结束,宋徽宗看到三甲名单,眉头一皱,竟将状元的名字划掉。难道,宋徽宗与这位状元有仇?可是,待他回到后宫后,竟开心地哈哈大笑。提起科举制,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是封建集权的时代,古人们采用过的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在宋代时,虽然有弥封和誊录两种手段来防止作弊。不过,在高级别的一场考试——殿试中,还是由皇帝来决定终的排名。前文提到的由宋徽宗亲手划掉了的状元,就是他的三皇子赵楷。赵楷是宋徽宗和他的宠妃懿肃贵妃所生,自小便备受宠爱。但是这个泡在蜜罐里长大的男孩却并没有养出皇子病,变成熊孩子,反而是知书达理,风度翩翩。赵楷天赋极高,又坐拥全天下好的教育资源,自然是才华横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赵楷因此也并不像其他的王子皇孙,或是骄奢淫逸,或是自视甚高,或是在争权夺势中失去了自我。他沉迷于学术研究,渴望在更大的舞台挑战自我、展现自我。于是,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乔装打扮参加了1118年的科举考试。这一年他才十七岁,但是少年意气风发,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学、广博的认识,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来到了高级别的殿试。到了这一场考试,可以说是集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才子,很多人已经开始紧张。毕竟在当时,很多人都并不能一举中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考了许多次、许多年,心理压力是巨大的。然而,赵楷并没有这样的心理压力。他本来就是尊贵的王爷,就算考得不理想,也可以回去继续过优渥的生活。这样轻松的心态上就已经赢了大多数人,更何况他本就有真才实学。在考场里,赵楷也是下笔如有神助,很快就答完了考卷。考试结束后,主考官们审阅答卷,终一致决定,推举赵楷的文章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是王昂,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探花,则是张焘。不过这个排名,还要交由皇帝宋徽宗做后定夺。宋徽宗看到这三份答卷,首先就觉得状元的文风十分眼熟,一看名字,居然是自己的儿子。宋徽宗仔细看了文章,对赵楷的行文思路、遣词造句都十分满意。不过为了避免天下的文人对此感到不满,打击学子的学习激情,宋徽宗还是把赵楷的名字划掉了,把王昂提成了状元,而赵楷则为榜眼。根据史书的记载,后人经过统计,发现赵楷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身份地位高的一个状元了。后来哪怕有参加了科举的皇族,也没有拿到状元这么高的成绩。宋徽宗下朝后回到自己宫里,和懿肃贵妃说起此事,开心得哈哈大笑。他召了赵楷进宫,对他说:“你啊你,居然背着朕去参加了考试,还给朕这么大的一个惊喜。”赵楷也没有因为夸赞而变得飘飘然,他谦逊地说,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以后还会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宋徽宗本就宠爱这个儿子,赵楷出生的第二年,就把他封为魏国公,后来进封为高密郡王,七岁那年又进封为嘉王。赵楷自幼聪明伶俐,尤其擅长绘画,身上隐隐有着宋徽宗年轻时的影子。自从考中这一次状元后,宋徽宗更加宠信他。如果封建朝代的礼制不是立嫡立长,想必宋徽宗也会力排众议将他立为太子。不过,这个皇家状元并没有很好的结局。九年后的北宋靖康二年,赵楷才二十六岁。金朝往南进攻,攻破了北宋的首都东京。金朝掳走了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宋徽宗,在任的宋钦宗,以及众多赵家皇室里的王子皇孙、宗族男女、达官显贵。在北上的过程中,赵楷没有经受住一路的颠簸,又水土不服,终在韩州,也就是今天的东北去世了。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真才实学,才高八斗,终却黯然离世的皇子,大家是怎么看的呢?作者:福盎方参考资料:《宋史》

2、殿试简介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后一场考试,由皇帝在金殿上亲自主持考试。科举考试自唐朝开始,从一开始是并没有殿试的,只有发解试(地方州府组织)和省试(中央组织)。一直到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决定在省试之后增加一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其目的有二:一是防止科场舞弊,防止考生通过舞弊的方式通过考试,进而获得官位。二是防止形成朋d,使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知道自己是天子门生,减弱了考生与主考官的关系。自此,殿试成为了一项不变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殿试的简介#

3、殿试第一名

【科举考试殿试“三甲”的名次是如何排定的?】明代殿试阅卷,除内阁大佬外,其他读卷官需将分领到的殿试卷分出三等, 上一等,作为一甲备选卷,第二、三等卷分别判为二甲和三甲。第二、三甲等内的名次操作方法是:从内阁高官到翰林院官员,每人各填一卷,周而复始,直至金榜填写完毕。 这在 《大明会典》 中有清晰的记载:“内除内阁首一人总看各卷,不必分授,其余读卷官各将所看文字第为三等,先将上等一卷送内阁公同定拟一甲三名,余卷从内阁至翰林院,各填一卷, 周而复始。”之所以采取这样的阅卷方式,乃是时间局限所致。用上述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操作, 读卷官可以很快校阅所有殿试答卷。叶盛在《水东日记》中指出:“盖辰、 巳二时, 榜中人次第已判定,若曰须一一品量高下次第,固有所不能也。”如果读卷官对每一份殿试对策认真做好断句、 挑错、 赏鉴、 打分等工作, 所需的时间会更长。正所谓 “夜长梦多”,阅卷时间越长,作弊者的机会也越多。 所以殿试阅卷时间短, 能够减少作弊情况的发生。(潘志刚、方正《明代殿试的角力:政治、标准与公平》,《江汉论坛》2020.9)

4、简述殿试

清朝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你想象不到的难!清朝的科举考试可谓“过五关,斩六将”,如果能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就等于已经站在了读书人的高一层。因为考中贡士就能参加随后的殿试,而殿试只排名,不淘汰,就算考不中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至少也是三甲的“赐同进士出身”。所以,会试就成了科举考试中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关,竞争也为激烈,录取比例也低。1904年,大清王朝举行了清朝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后一次会试考试,当时全国参加会试的举子共计5410人,而后考中贡士者仅276人,录取率只有5%。看看1904年会试的三场题目,你就知道会试有多难了。而且,会试还是个体力活。会试共考3场,每场考3天,考生需要连考9天。这期间考生吃喝拉撒都要待在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称为“号舍”的考场内,考试不结束不能提前离开考场。毫不夸张地说,会试是集智力、体力、耐力、学识、眼界、书法等于一身的综合能力考试,只有在考试中胜出的人才有资格拿到进入仕途的“入场券”。大家看看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收关”之题,看看你能考中贡士乃至进士吗?

5、殿试是谁设立的

清朝的人怎么考科举清朝的科举制度与其前朝时期相似,包括三种层次的考试,即乡试、会试和殿试,每次考试都有一定的人数限额,只有通过这些层层选拔,才能获得进士、举人、解元等各级别的文官身份。首先,乡试是初的选拔环节,考试范围局限在考生所在地区的县城内进行,而且有一定的年龄和籍贯限制。合格者进入下一轮会试。会试是中央统一组织的考试,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从而获得进士身份。会试考试内容包括四门功课,即经义、史学、子学、集训,考试时间是三天,每科考试分为三次,合格分数线由考官们共同商讨决定。后,殿试是后的选拔环节,只有通过殿试,才能考中进士。殿试是在北京紫禁城里举行的,内容仍然包括四门功课,考试共四天,每科考试分为两次,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的优秀考生可以成为官员,进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