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富简介(蒯富杯谁夺冠了)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09:58:25 浏览
1、蒯富杯谁夺冠了

“那就再锯一寸!”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用来制作门槛的名贵木材却被木匠给锯短了一寸。这时,年仅21岁的木工首蒯祥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让其他木工将木材再锯断一寸,却没想到终却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赞赏。蒯祥出生在江苏的一个木匠世家。父亲蒯富的木匠活儿在江南一带就赫赫有名,那个时候的江南古典园林一大半出自他的手,特别是江南宫殿建造时,他就是木匠首。在父亲蒯富的手下有一批江南名匠。蒯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十几岁的时候,蒯祥就跟随父亲,到施工现场,与父亲的施工设计,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在设计江南的宫殿时,他设计了屋顶横额,被父亲采纳。虽然年幼,但是在众多匠人中已经有了极好的口碑。父亲让他做的活儿,他只用眼睛看用手去比划,就能准确计算出用料多少,然后能把这些料用榫卯结构,严丝合缝的镶嵌在一起,不用一根钉子。更令人刮目的是蒯祥的绘画技艺尤为精湛,他可以两只手同时起笔画龙,后收笔的时候,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在跟随父亲的过程中,只要他自己脑海中想到的图案,几笔就能勾画出来,呈现的江南的建筑上。1417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开始修建宫廷楼阁。在建设承天门的时候,朱棣贴下告示,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各进行设计,胜出者优先。承天门就是今天的天安门。当初之所以叫做承天门,也就是承接天命的门。只听名字就能知道,承天门在当时北京的所有建筑中的重要地位。蒯祥参加了朱棣的选拔,他拿出设计方案让朱棣耳目一新。蒯祥的设计构思巧妙,独具匠心。为了说明自己的想法,蒯祥还制作了恢宏大气的模型。凭借出类拔萃的实力,蒯祥顺理成章地脱形而出,并做了木匠首。这一年,蒯祥才刚刚18岁。木匠首相当于现在木匠头。负责建筑的官员只对他说话,当然出现差错,先受到惩罚的也当然是他。蒯祥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做的不好是要被杀头的。自从工程开工以来,蒯祥从不敢掉以轻心,兢兢业业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好在木匠活儿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承天门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朱棣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展满意。得知大明朝迁都北京,周边的藩属国自然要来朝贺,承天门更是他们必看的地方之一。这时有外国使团送来了名贵的金丝楠木,朱棣当场表示就用它来做承天门的门槛。用金丝楠木做门槛,在藩属国闻所未闻,要知道金丝楠木千万年都不会腐烂,所以价值连城。朱棣想用金丝楠木来做门槛自然有他的想法。在古代,门槛具有聚财挡灾之意,他想把承天门做天下第一门。而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自然而然落在了蒯祥身上。蒯祥明白皇上很看中这个门槛。所以,他一改过去只用眼睛看的做法,而是用尺子去精细的量,而且量了几遍,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想出半点差错。安排好后,他交给手下的木匠去做了。可是一会的功夫,这个木匠就连爬带滚地回来了,见到蒯祥之后,哭丧着脸说:“坏大事了,我把金丝楠木锯短了一寸。” 听了这话,蒯祥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谷。他意识到这个麻烦大了。如果要是简单的木头,可以买一根换上,可是,这是价值连城的金丝楠木把他们这些人的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也不够,再说即使买来了,那个年头想运到北京,也得个一年半载的。蒯祥连续两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他在想补救的措施。他翻看着自己的图纸,忽然一个大胆的年头油然而生。他立马叫来出事的木匠,告诉他,再把这根金丝楠木截短一寸。这个木匠一听都傻了。他看蒯祥一本正经态度,知道蒯祥已经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蒯祥把门槛的两端各加了一个龙头,然后又把龙头里加了榫卯结构,这样一来门槛就变成了可以放倒和竖起的。朱棣看完这样的门槛,很是好奇。在听完朱棣的讲解后,对蒯祥的创意大家赞赏,参与干活的木匠终于长出了口气。半自动化的门槛也同样惊艳了众人,蒯祥从此有了“蒯鲁班”雅号。再后来,承天门被雷击烧毁,烧毁后,蒯祥再次受命重建承天门,蒯祥依旧使用榫桙结构,不使用一根钉子,清朝后改叫天安门,至今已经威严屹立600年。对蒯祥的技艺,您怎么看?

2、蒯富是哪里人

大爆冷,就在刚刚,前国手周雨2—3输给了业余高手刘家良,退出国家队后,没有系统化训练,周雨实力下滑明显。在正在进行的无锡“蒯富杯”团体赛上,周雨迎战业余高手刘家良,先输两局,又连扳两局,决胜局周雨7:11不敌刘家良,这是他退出国家队后,正式比赛中输球。刘家良,并非浪得虚名,在业余球场大名鼎鼎。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校队球员,未进入过省队,算得上是半专业,相当于省队主力、国家二队水平。周雨,国家一队退役,曾获得全锦赛冠军。乒乓球有句行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知道,三天不练对手知道。水平达到之后,保持系统训练才能维持技术实力,否则会下滑明显。周雨输给刘家良,看似不合理,实则很正常,刘家良本身就具备国家二队实力,周雨稍微松懈就很可能输球。也证明了一件事情,中国乒乓球太强了。

3、明朝蒯富简介

“再锯短一寸!”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作门槛的木材被木匠锯短了一寸。此时,无法更换木材,21岁的“木工首”蒯祥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让木匠把木材再锯一寸,不成想,却得到明成祖朱棣的夸奖。永乐年间,朱棣篡位成功,在南京称帝。为了抵御北部蒙古入侵,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在正式迁都之前要在北京建造宫殿,朱棣就在全国征集能工巧匠。当时明朝工部“前木工首”蒯(kuǎi)富,他年纪大了,便向推荐19岁的儿子蒯祥担任新一届的“木工首”。蒯祥小小年纪凭什么可以担此重任?这一点不止大家会怀疑,和修建北京皇宫相关的人恐怕都不能接受。明成祖朱棣为了验证蒯祥是否可以胜任,就交给了他一项任务,修建皇宫的大门——“承天门”,“承天”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这个门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蒯祥测量时,没有采用各种紧密的工具,仅仅只是实地走了一遍,就回家去了。对于他如此敷衍的态度,众人对他都颇有微词。画稿完成,蒯祥又用一个月的时间制作出一个模型,呈给朱元璋看。朱棣觉得模型造型精美,细致有余还大气蓬勃,她满意,就让他按照模型制作。大门的制作,需要很多道繁琐的工序,直到接近三年的时间才差不多要完成。朱棣带着大臣和外邦使者一起来验收,缅甸的一个使者就献上了一块千年古木——金丝楠木,相传这种木头可以千年不腐。很多人都建议将这块千年古木制作成门槛,因为在古代门槛象征着“挡灾聚财”,朱棣便同意了,蒯祥划出设计图之后,便让下边的工匠去制作。工匠不小心看错了位置,就将金丝楠木给锯短了一寸。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价钱先不说,想要从外地运送同样的金丝楠木入京需要一年多的时间,门槛的制作迫在眉睫,又没有备用的木材。木匠赶快去求蒯祥救命,蒯祥面对这个情况,他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在吃饭的时候,下人端上来两条鱼,鱼嘴张着,好像藏着一颗明珠。蒯祥脑子里灵光乍现,他把两条鱼嘴巴对到一起,在鱼嘴中间放了一根筷子,两条鱼不仅显得更长了,而且整体的造型也对称美观。蒯祥都顾不得吃饭了,他赶快跑到现场去。他让工匠把金丝楠木直接从中间锯断。工匠都愣住了,一脸不可置信。于是,蒯祥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木材锯成两截之后,蒯祥在两段木材的一侧分别雕刻了一只龙头,在龙的口中设计了“榫卯”开关,木材的另外一段弄成了“榫卯”结构安置在墙上。龙头向外,只两只龙头中间加上了一段木头,让“榫卯”结构完全贴合在一起。第二天,朱棣带着百官进门之前,蒯祥启功了龙头的“榫卯”开关,龙门槛应地而起,车马行人都畅通无阻。这个设计还被朱棣赐名为“金刚腿”。对于这种“半自动化”的门槛设计,朱棣给与了极大的好评,他称赞蒯祥是“鲁班在世”。这种门槛不仅使用方便,还寓意着朱棣可以“无所阻挡,一往无前”。其实,蒯祥从小就展现出超高的木匠天赋,骆宾王七岁能咏鹅,蒯祥七岁就能自己设计建筑图纸,他的设计还无可挑剔。古代想要学习一门技艺,没有专门的培训学习,要么就是拜师学艺,要么就是祖辈代代相传。蒯祥的父亲就是木匠高手,他可算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小就能跟着父亲一起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木艺。蒯祥有天赋还肯下苦功,他的设计不拘泥于父亲的教导,他还不会不断地创新,在他10多岁的年纪便可以单独为大户人家设计建筑。蒯祥还有一项独门手艺,据说他可以双手画出对称的双龙,这项绝技被他运用到奉天殿前边的两根柱子上,柱子上一模一样的两条金龙就是他的手艺。蒯祥的才华招致很多人的不满,嫉妒他的人便买通了朱棣身边的太监,找机会收拾蒯祥一番。大门完成之后,就是三大殿的设计了。朱棣身边的太监趁着朱棣高兴便说:“陛下,过去的皇宫常以百龙为饰,大明国运昌盛,百龙不够,必要以千龙为饰才配得上!”朱棣命令蒯祥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数千条龙的雕刻,这样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蒯富都后悔为何会让儿子入宫掺和入修建宫殿的浑水里。蒯富想进宫去为儿子求情,但是蒯祥对父亲说:“儿子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化解这个难题。”要在三个月雕刻出数千条木龙做不到,但是雕刻数千个石龙头却不难。蒯祥便让工匠们制作出上千个石龙头备用,大家都很担心蒯祥如何能够交差,但是蒯祥就让人在制作好的石龙头安在基台周围。完工之日,朱棣带着百官如约前来,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千龙,朱棣还没发话,太监就问道:“蒯大人的千龙在何处呢?”蒯祥说:“大监不要着急,真龙很快就要来了。”当时炎炎烈日,突然风雨乍起,下了一场大雨。地面被烈日照射过很烫,再遇到冰凉的雨水,整个地面雾气腾腾,伴着大雨,石龙都在吐水,真正就是一副仙境的感觉。雨停了之后,整个路面都没有积水,对此,朱棣好好赏赐了蒯祥。后来,承天门被雷击烧毁,烧毁后,蒯祥再次受命重建承天门,蒯祥依旧使用榫桙结构,不使用一根钉子,清朝后改叫天安门,至今已经威严屹立600年。#蒯富简介#

4、蒯富字号

“再锯短些!”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用来制作门槛的名贵木材却被锯短了一寸,21岁木工首蒯祥做出惊人决定,却得到了朱棣的夸赞。1417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为了营造宫殿,他召集了大批的工匠先行北上,而年富力强的蒯(kuǎi)祥也在其中。作为木工匠之一,蒯祥常常先他人完成工作,而且手艺精湛、让人叹服。于是蒯祥的名声在木工匠中传开,也渐渐得到负责皇宫营建的都督佥事的赏识。这天,都督挑选了几个营造能手,准备商定承天门的建造计划,蒯祥也在其中。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承天”二字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寓意,可见其在宫殿群中的重要性。其他的工匠们纷纷拿出卷尺在场地内详细地测量,而蒯祥只是沿着场地走了一圈就回去了,他的行为很快引起同行们的不满,也让都督捉摸不透。殊不知,蒯祥已经用脚丈量过尺寸了 ,他一回去便拿来纸张,将自己的设计构思一股脑儿地画了出来,期间没有丝毫的改动。他还担心图纸表达的不够直观,于是找来材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缩小版的建筑模型。朱棣见蒯祥的模型构思巧妙,整体结构大气美观,颇为满意,当即决定让他做“木工首”。其他的木工们既惊叹又好奇,这个只有18岁的工匠为何技艺如此高超?原来,蒯祥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木工首”蒯富,蒯祥自幼便随父亲学习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由于天资聪颖,再加上勤奋练习,他进步很快,至今已有数十年久矣,故而技艺精湛、远超他人。至此,其他木工匠们心悦诚服。此后,在蒯祥的带领下,宫殿的营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3年苦心孤诣的营造,承天门大致完成,紫禁城的整体建造工作也接近尾声。于是,各国使节纷纷来朝,表达自己对大明的祝贺,缅甸国更是进献了一块金丝楠木作为贺礼。对于这块珍贵的木材,大臣们纷纷建议将其做成门槛,因为门槛素有“挡灾聚财”的寓意。精通木作的蒯祥终承接了这项任务,他测算好尺寸,就将木材交给了手下的匠人,吩咐他们先锯好,择吉日再安装到位。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的功夫,匠人便声泪俱下、颤颤巍巍地来到蒯祥的身旁,“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原来,这个工匠一时疏忽,竟然把木材锯短了,事后发现追悔莫及。闻讯,蒯祥赶紧来到现场,可一切都晚了。金丝楠木仅此一根,如今却锯短了,门槛肯定是做不成了,这可如何是好?而门槛又事关重大,现在出了差池,怎么跟皇上交代啊?所有人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蒯祥一时也心乱如麻,想不到应对之策,只好一人来到花园里呆坐。突然,水池里传来“哗啦”一声,蒯祥闻声望去,只见一条鲤鱼从池中跃起,它张大嘴巴,似要吐气。刹那间,蒯祥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接着,他兴冲冲地就往回跑去。一进门,他就命匠人将剩余的木料从中间锯断,闻言,大家面面相觑、不可置信,蒯祥一再声称自己已想到办法,工匠才动手。蒯祥先在锯断的木材两段分别刻上龙头,又将另一端制作成榫卯结构固定在门的两端,后,他又将剩余的木料做成“”,分别固定在龙嘴里面。到了验收那一天,朱棣等人行至门槛处,纷纷被这奇特的造型弄得一头雾水。蒯祥示意朱棣打开龙嘴里的“”,朱棣照做,门槛霎时退到两边,所有人畅通无阻。这个全新的设计惊艳了众人,又暗含了朱棣畅通无阻、所向披靡之意,朱棣心情大好,连连称赞蒯祥为“蒯鲁班”。此后,蒯祥被升任为工部左侍郎,在京任职40年间,他参与设计建造了大量的工程,具代表性的就是太和、中和、保和三个比较重要的大殿,此外,他还亲自主持了明十三陵中裕陵的建造。《宪宗实录》评价他:“凡百营造,祥无不与。”足见蒯祥对宫殿营造所做出的贡献。后来 ,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8年后,蒯祥重新进行了设计建造,依旧是全部使用榫卯结构,不曾动用一颗钉子。清朝时,承天门改名天安门,之后也有过修缮,但其整体大致保留了蒯祥的设计。如今,它历经600多年岁月,依旧巍峨无比、大气如初,可见蒯祥之才干。更妙的是,他当时为了弥补失误而设计出的“半自动化门槛”也被后世称作“金刚腿”,应用到一些需要拆卸门槛的场所。正是有了无数像蒯祥一样杰出的匠人,我们才有了富丽堂皇、震惊中外的建筑奇迹,更有了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如今遗留在世的宫殿庙宇、高堂广厦、碧瓦朱檐,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博学的头脑,留给我们的是跨越时间的财富。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像他们一样,秉持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这就是我们对社会、对国家,好的贡献了。作为建筑业的鼻祖,蒯祥真是大神级别的存在,你说,是不?

5、蒯富的后人现状

“再锯短些!”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用来制作门槛的名贵木材却被锯短了一寸,21岁木工首蒯祥做出惊人决定,却得到了朱棣的夸赞。1417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征召各路工匠建宫殿,在准备建造承天门时,却选中了18岁的蒯祥做木工首。承天门就是后来的天安门,“承天”二字有“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寓意,可见其在宫殿群中的重要性。而蒯祥年纪轻轻就能脱颖而出,成为首席建筑师(木工首)并非是出于偶然。蒯祥出生于匠人之家,其父蒯富就是江苏有名的匠人,曾在南京宫殿建造时担任过木工首,他的手下也聚集了诸多手艺上乘的匠人,号称“香山帮”。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蒯祥练就了一身本领。他精通木工技艺,各种木工活儿手到擒来,用手一比就能估量出建筑所需的木料尺寸,按照他嘱托截成的木材打造成形后常常是严丝合缝。而且,他精于画图,能左右手一起画龙。脑中有了什么设计理念,很快就能用画笔精确地表述出来。朱棣张罗着建造承天门那年,蒯祥才18岁,可他苦思一段时日后,就画出了一副蔚为壮观的设计图,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达想法,他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其做成模型。蒯祥的模型构思巧妙,整体结构又大气美观,朱棣看后很是满意,就决定让他成为“木工首”。这是荣耀,同时也是沉重的责任,在那个一个不小心就获罪丢命的时代,蒯祥自然是兢兢业业,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3年后,承天门大致完成,紫禁城的整体建造也接近尾声,各国使节纷纷来贺,缅甸国进献了一个名贵的巨木(据说是金丝楠木),大臣们纷纷建议将其制作成门槛。门槛在古代,有挡灾聚财的寓意,大家都觉得,用它做门槛再好不过。这项任务就落在了精通木作的蒯祥身上。蒯祥算出要锯成的尺寸,将其交给手下的匠人,准备择日再安装到位。结果,不一会儿,那个匠人就连滚带爬地跑到蒯祥身边,连连磕头求他救自己一命。原来,这个匠人一时失误,竟将巨木锯短了一截。若是寻常的木材倒可以想想办法,这名贵巨木却要去哪再找?就算找到,运过来也要花费一年半载。更要命的是,这门槛事关重大,寓意非凡,若让皇上知道,木匠难逃一死,蒯祥也要受罚。所有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到了晚饭时刻,蒯祥食不下咽,摆弄着盘子里的鱼脑中一片空白。忽然,他盯住鱼儿张大的嘴,继而拍案而起:“我想到办法了!”随后,他叫来木匠,嘱咐他说:“将木料从中间锯断。”大家面面相觑,看着蒯祥迟迟不敢动手,蒯祥却声称自己已想到办法,让大家速速依令行事。锯断木材后,蒯祥又将其两端各自雕成龙头模样,另一端制作成榫卯结构固定在门两端。随后他又将余下的短木制成两个契合的榫卯结构,各自固定在龙嘴里面。到了验收那一天,朱棣等行到门槛旁边,面露疑惑地这造型奇特的门槛,蒯祥在旁一示意,龙头中间的榫卯结构被左右拆开,门槛应地而起,所有人畅通无阻。这个“半自动化”的门槛惊艳了众人,又暗合了朱棣不会被门槛阻挡之意,朱棣心情大好,环顾承天门的所有布局,一处处灵巧实用,连叹蒯祥为“蒯鲁班”。蒯祥在京40年期间,曾负责建造太和、中和、保和三个比较重要的大殿,相传紫禁城中有着“千龙吸水”盛景的排水系统,也有他的奇思妙想。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8年后,蒯祥重新进行了设计建造,依旧是全部使用榫卯结构,不曾动用一颗钉子。清朝时,承天门改名天安门,之后也有过修缮,但其整体大致保留了蒯祥的设计。如今,它历经600多年岁月依旧巍峨大气如初,可见蒯祥之才干。更妙的是,他为了弥补失误而设计出的“半自动化门槛”也被后世称作“金刚腿”,应用到一些需要拆卸门槛的场所。在古代,匠人们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但有才能之人,不会因限制就丧失想象力。时间如流水,缓缓洗去泥沙,那些该耀眼从不失其光华。作者:蕉下观雨编辑:青草

6、蒯富怎么读

天安门是谁设计的?答案是蒯祥,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当时还未满十八岁。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不知道蒯祥是天安门的设计师。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天安门是由谁设计的?蒯祥是如何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创造出这样一个传奇建筑,并让它屹立百年不倒?今天我们来聊聊天安门的设计和建造,它的历史故事充满了深意。根据史料记载,蒯祥当时还不满二十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他是江苏人,出生于木匠世家,他的父亲蒯富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蒯祥从小就对树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迁都北京,蒯祥也被征召加入宫殿建设的队伍。当时,蒯祥的任务是负责设计承天门。经过三年的努力,承天门终于建成了,永乐帝满意,称赞蒯祥为“蒯鲁班”。从那时起,蒯祥成为皇宫的御用工匠,主持设计了献陵、御陵等重要工程。明史记载,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惊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几乎不需要进行精密计算,就能画出设计图。施工完成后,建筑的尺寸和设计图完全一致。蒯祥为人低调,晚年时选择归隐田园。他于一四八一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他被后人尊称为“华夏之宝”。天安门

7、

“再锯短些!”1420年,紫禁城即将完工,用来制作门槛的名贵木材却被锯短了一寸,21岁的木工首蒯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却得到了朱棣的夸赞。1406年,明成祖朱棣同意了诸位大臣提出的在北京修建宫殿的想法,为了使这座宫殿能够华丽不失气派,光是准备建筑材料,和设计图纸,工人们就花费了整整11年。一直到1417年,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后,才终于正式开始了北京故宫的修建,在众多能工巧匠中,有一位名叫蒯祥的木工表现的极为突出。蒯祥于1398年出生在苏州吴县香山,其父蒯富是当地一个十分有名气的木匠,经常帮忙建造国家建筑物。因为不想让自己的手艺失传,蒯富便决定将自己的木工技艺全部传授给儿子蒯祥,在父亲的影响下,蒯祥从小便对木工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由于蒯祥年纪小,玩心重,蒯富每次认真教授儿子技巧,蒯祥都不会老老实实的在旁边学习,而是只顾着摆弄着工具。无奈之下,蒯富干脆放弃了教学,直接让蒯祥自己动手实践,让蒯祥独立制作一把小木椅,蒯祥一听:不就是把椅子嘛,太简单了!可当他真正从锯木头开始时,才发现实际操作起来比自己看到的要难好多倍,光是将木头锯成需要的形状,蒯祥就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这让他感到无比挫败。直到三天后,蒯祥终于做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椅子时,他才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拿着成品找到父亲低头认错:“父亲,我以后一定跟着您好好学,再也不调皮了。”那天起,蒯祥这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木工学习,有了之前的教训,蒯祥再也不敢心浮气躁,而是沉下心来跟着父亲一点一滴的学习木工的各种知识和技巧。就这样,没过多久,蒯祥就成为了一个技术不错的小木工,渐渐的,也能独自做一些活计来养家,这让蒯富十分欣慰。随着蒯祥一天天长大,他的木工水平已经与父亲相差无几,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依靠着这门手艺挣了不少钱。当明成祖朱棣决定找人开始修建北京故宫时,心中的第一人选自然就是经验丰富的蒯富,然而当时的蒯富不仅年事已高,而且在常年的劳碌下,他的身体早已落下了病根,根本无力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可放眼全国,没有人比蒯富的技术更好,正当明成祖朱棣发愁之际,蒯富的儿子蒯祥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有信心完成这项工作。朱棣看着这个还不满20岁的小伙子,摇了摇头,刚想回绝,可谁知蒯祥却再次表示除了父亲,没有人能比他更适合这份工作。抱着怀疑的态度,朱棣让几个大臣出些题考验蒯祥的能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蒯祥通过了所有的测试,见此情形,朱棣便放下心来,将这项重任交给了他。为了将故宫打造成符合汉人审美的模样,蒯祥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对原皇宫的结构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勘测。随后,蒯祥特意在宫殿的前面加上了天安门,当人站在天安门上时,可以将整个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这样的设计让朱棣满意。然而就在制作大殿的门槛时,蒯祥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当时朱棣下令让蒯祥用邻国进贡的一块珍稀木材做大殿的门槛,然而在切割木材的时候,一个工人却因为测量失误,将巨木锯短了一尺多。这种木材由于极难生长,因此邻国进贡时也只给了一根,根本没有可以替换的木头,眼看面临着杀身之祸,那名工人急忙找到了蒯祥,询问他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蒯祥看到被锯短的木头后,并没有惊慌失措,在沉思了许久后,蒯祥对工人说:“现在把木头的另一端也锯断同样的长度。”当工人们听到蒯祥的话时,纷纷吃惊的呆在了原地:“再锯?本来就已经短了,再锯不是更没法用了吗?”蒯祥来不及解释,只吩咐工人按照他说的做,将另一端锯短后,蒯祥在那块木头的两端分别雕刻出两个栩栩如生的龙头,又在门槛的两侧镶嵌了一颗珠子,龙嘴的大小刚好能够卡住珠子,就这样,蒯祥将门槛做成了可拆卸的样式,既免除了被朱棣责怪,又做了创新。当明成祖看到蒯祥别具一格的设计后,不禁眼前一亮,忍不住赞叹蒯祥技术高超,独具匠心,甚至夸赞蒯祥为“蒯鲁班”。年纪轻轻的蒯祥在如此大的工程中不仅没有掉链子,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他的实力,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匠师。#蒯富简介#

8、

天安门的设计者竟然是一位18岁的天才青年天安门原名称为承天门,始建于明代,已经拥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标志性优秀建筑。若提到天安门的设计者,估计十有八九不知为何人?天安门设计师名字叫蒯祥,出生在明朝工匠世家,耳闻目染,子继父业,是一位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学子。蒯富因为工匠技艺出众而奉召入宫,因为他参与过明都城南京故宫的建造,所以被明成祖朱棣看中。委以重任,作为北京宫殿的总设计师,设计建造天安门和故宫。大家熟悉的承天门、乾清宫、坤宁宫等著名建筑均出自蒯祥的作品;另外不仅是北京皇宫建筑由他所建,连北京的西苑殿宇和裕陵都是他监督而建的。故而说他是“在世鲁班”当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