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争简介(天子之争的公主)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12:08:46 浏览
1、天子之争的公主

行贿行贿,大都是无权的向有权的行贿,官小的向官大的行贿,这都没有什么新鲜的。如果说皇帝也要贿赂大臣,独裁者要贿赂下属,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事发生。1521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因为没有子嗣,他的堂弟朱厚熜以藩王身份入承大统,是为嘉靖皇帝。按照明朝的宗法,这时候朱厚熜应该尊明孝宗(朱厚照之父)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这样皇位的继承才名正言顺。但朱厚熜坚决不同意继嗣,只愿意继统。于是君臣拉开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礼议”之争。站在嘉靖皇帝对立面的是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前朝旧臣。为了博取大臣的同情,嘉靖使用了行贿的手段。嘉靖派了一个太监,来到毛府,跪在毛澄面前磕头。毛澄大惊,赶忙扶起。太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说,谁人没有父母,为什么我却不能尊奉父母?请先生体谅我的孝心,不要再作对了。然后,太监代表皇帝给毛澄送了一袋黄金。毛澄左右为难,他不想改变立场,但又不能不给皇帝一个面子,只有提出辞职,眼不见心不烦,不过嘉靖没有批准他辞职。无独有偶,国外也有这样的事。根据纳粹d留下的机密档案显示,希特勒每年动用他总值2000万马克的私人秘密储备,收买他的得力助手,以他们对他的忠心。其中大部分的款项都落入3000名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帅和将军手中,包括收取了88万马克的莱布将军,以及分别收取了25万马克的伦德施泰特、米尔希、克卢格和雷德尔。希特勒通常会将贿赂的支票放入信封内,并在信封上面印上“德意志机密文件”字样,当生日礼物赠予部下。希特勒在1940 年战胜法国后,露骨地说希望下属完全受他支配。他的参谋长恩格尔也引述希特勒当年的话表示,得到钱物的将军会感激希特勒,对他更加服服贴贴。这说明了即便是皇帝和独裁者也不可能拥有无限权力。而且行贿也不见得有用。

2、天子之争

大明皇帝,身陷局中而不能自拔。所以,张居正做不到的事情,大明皇帝也做不到。仅举一例,我们便能知道明朝皇帝在官僚面前的脆弱。明朝有一场历时三年的“大礼议”之争。所谓大礼议之争,实际就是嘉靖皇帝要叫生父一声爸爸, 而大臣们却非要让嘉靖皇帝叫生父一声叔叔。生物学上,应该是爸爸;“宗法学”上,却应该是叔叔。不完成宗法上的身份转换,嘉靖就无法按照“皇明祖训”继承皇位。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嘉庆皇帝足够生猛,后终于叫了生父一声爸爸,先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后尊庙号为“睿宗”。但是,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也就势同水火了。明朝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本就不好。嘉靖以后,君臣关系只能朝着恶化的方向加速发展。大礼议之争,提供了一个加速度。明朝的皇权,已经专制到连丞相和宰相都给废掉的程度。按理说,皇帝想干啥就能干啥。但是,为了完成叫爸爸的“项目”,嘉靖皇帝竟在一天之内把134名五品以下官员下狱,把86名四品以上官员停职。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压住朝堂大臣。大臣们不服:你是皇帝也不行,必须叫叔叔、不能叫爸爸。于是,嘉靖发了天怒,下令:四品以上官员立即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一场廷杖下来,光打死的官员就有16人之多。闹革命是枪杆子出政权,而明朝皇帝竟是廷杖树。也就是说,大明皇帝的意志,要靠廷杖才能实现。打架是脆弱的手段。只有权不能制、威不能压、理不能胜,甚至骂都骂不过的时候,才会选择用拳头解决问题。而对官员施加廷杖,就是皇帝在用拳头说话。也就是说,嘉靖皇帝穷尽所有政治手段也无法贯彻自己的皇帝意志。没法玩了,所以只能蛮不讲理地动手打架。到了这个时候,别说皇帝的权力和了,就是皇帝的体面和尊严也都没有了。如果大明皇帝连这种事都处理不了,那还能指望他们挽狂澜于既倒吗?明朝皇帝不行,那宋朝皇帝行吗?

3、天子之争免费阅读

1722年,壬寅虎年,康熙皇帝去世,是为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癸卯兔年,是为雍正元年。这是一个转折点。曹家因参与夺嫡之争,被雍正记恨,后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正应了元妃省亲后,贾家盛极而衰。《红楼梦》中有贾元春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2023,虎兔再逢,正好相距300年,五个甲子

4、天子之争泰国

“薄姬相貌大贵,以后生的孩子一定能做天子。”魏豹的岳母请女 神相许负到魏王 府给自己女儿薄姬相面,许负看到薄姬后说的这一句话可把魏豹乐坏了,心想:“老子的儿子是天子,那老子就一定是天子”。想不到,许负说得没错,但无奈儿子并不是他的。这件事情需从这个女 神相——许负讲起,秦末时期,许负出生的时候就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有人上奏,称许家生了一闺女,出生的时候手上攥着具有八卦图的玉,并且出世百天就能讲话,这被看作是吉瑞之兆,秦始皇赏赐许家黄金百镒,并且要许家好好培养这个小孩。没过多久,就有很多人到许家来看热闹,并且他们还发现了许负的神 奇之处。相传,年幼的许负但凡是醒着时,看到人如果哭,那么这人就会招灾罹祸,不是陡生疾 病,就是丢官丢命;而许负看到人如果笑,这人就会好运连连,不是财源广进,就是官运亨通。随着许负长大,她也名声鹊起。一回,秦始皇请许负去给自己看相,许负事前和父亲许望商量好,称自己患病没去。过后,父亲许望问她为什么不去,许负回答:“天下将大乱,闺女去有何益?”许望听了,便斥责道:“小小年纪,怎能讲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许负便没再解释,没过多久,秦始皇逝于沙丘。而许负名扬天下的神卦就是预言了薄姬的儿子能做天子。楚汉之争时期,原本魏豹随刘邦攻打项羽,但许负算出薄姬之子能够成为天子后,他便坚信许负的话,反戈要和项羽联手,准备打垮刘邦,然后再灭掉项羽,自己就可以称王。可是刘邦获得消息,十万大军让魏豹灭掉国。刘邦即位后,也很信赖许负。一回选秀时,许负推荐一名女子,说是大富之相,这个女子就是薄姬,刘邦听了许负的建议,纳了薄姬。以后薄姬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刘恒——后来的汉文帝。许负好像能预见未来似的,她向刘邦出谋献策说,以后朝廷必起纷争,还是早早的就把刘恒外放封地为宜,防止惹祸上身。刘邦采纳了她的提议,8岁的刘恒就被封为代王。这也使得刘恒在后来的吕后之乱中得以保全。汉文帝即位后,为感恩许负保全自己与母亲,尊称许负为义母。一次让许负给自己的宠臣邓通与周亚夫相面。许负看过两人后,惊奇地说:“两人原本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为什么结局却这般的相似。”许负对周亚夫说:“将军三年之后肯定被封侯,封侯以后再过八年,定为将相,持国柄,贵重一时,人臣中再没有胜过将军者。只不过,为相后再过九年会饿死。”周亚夫听到后回答说:“国太是开玩笑的吧?我哥哥会代父亲为侯,怎么也轮不到我,更何况,你都说我大富大贵了,怎么可能饿死了呢?”汉文帝也觉得这件事情太离谱,便宽慰了两句周亚夫了事。轮到了邓通,邓通见许负一开始见到两人时的吃惊之状,先问起了许负:“我不会同样是饿死的吧?”许负回答说:“ “不错,你将来同样是饥饿而死!不过你在饿死了之前,官运亨通,受皇上封赏颇多,官可以达到上大夫。”汉文帝听完许负对二人的相评,觉得是许负有意讥讽这两人,有可能是两人对许负礼数不周有些不敬,以为是许负诅咒两人。可是没曾想,三年后,周亚夫哥哥犯罪削爵,周亚夫袭爵封侯;八年后,汉景帝执政时,周亚夫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迁为丞相;再过九年后周亚夫的儿子私购御 用物品,受到牵连被下狱,周亚夫不㙋受侮,竟绝食而亡。而邓通,因受文帝宠信,很快升为上大夫,先后受赏赐无数,文帝还将铜矿山赐予他,准许他自己铸钱,然而景帝即位后,他被免官,不久万贯家财尽被抄没。他只能寄食他人,导致穷困饿死了!许负在五十大寿时,汉文帝为她举办了盛大的庆典仪式,也是在这一次的庆典之后,许负辞任归隐山林,享年八十四岁。@我是王妖刀究竟是看相太准 女 神相预言成了真,还是预言影响了命数,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如果不是许负道出了薄姬之子的结局,魏豹也不一定会一意孤行;如果许负没说出邓通的结局,汉文帝也不会因怕他饿死了,让他自己铸钱,引来祸事。命运之事,总是如此玄妙。如果真的提前知道自己的命运,真的是好事吗?你愿意提前知道结局吗? #天子之争简介#

5、小说天子之争

康熙“十大重臣”都是怎么死的?如下列图表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十位大臣比较行使仁政的,只要索额图是被康熙赐死,皆因为他在康熙42年参与了皇太子之争,享年67岁。其实大臣决定不能参与皇帝家族内务之事的,乱参与必然招惹杀头之罪,皇帝赐死索额图没有杀头就能体现皇帝的仁政。康熙皇帝对他的大臣信任和重用,特别是对于成龙是“汉人入旗”,是镶红旗人,一生廉洁奉公,及受百姓爱戴,在63岁时寿终正寝。其他8位,有纳兰明珠,姚启圣,李光地,佟国维等人都是因病而死。也正是康熙皇帝依靠大臣,相信大臣一起治国理政,才使得国富民安,与国富民强,从此开始了百年康乾盛世……

6、天子之争的小说

明朝正德年间,由于官、学界对于“大礼”的不同看法,引发了长达10年的政治和宗教上的争议,这场争议被称为“大礼议”,也是明朝政治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为了向蒙古臣服表示敬意,明朝官方提出要重新升旗、祭天和朝贺等仪式,即“三纲五常拜礼仪”,但由于蒙古臣服实属外戚之事,无需纳入正式礼仪,因此一部分士人和儒生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新的仪式违背了儒家经典中的礼仪原则,是对传统礼仪的一种破坏和践踏。这场争议随后升级为对于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信仰的争议。因为这些亚洲和西亚的宗教,对于维护祖先的敬仰、社会秩序等有着自己的一套仪式和仪规,而这些仪式也被认为是对于儒家经典礼仪的一种亵渎和践踏。随着这场争议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被牵扯进来,包括官员、学者和民间团体等多方利益。皇帝和权贵们则游离于各种利益之间,竭力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较为难以抉择。在这种背景下,明朝政治局势逐渐恶化,逐渐演变成针对“大礼”与“非大礼”的斗争,甚至导致了官员们互相攻讦、告发、排斥、甚至流放。这场争议影响深远,也成为东亚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7、天子之争是成语吗

我国历史上激烈的一场皇位的明争,清朝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的皇位之争,背后是八旗的较量与角逐,为何实力极强的两人又都双双失位,没能登上皇帝宝座,背后风云变幻,跌宕起伏,扣人心弦。1、 皇太极突然驾崩,大清皇位空悬1643年9月21日(崇德八年八月),大清第二位皇帝皇太极突然驾崩,他正值52岁壮龄崩逝,给当时给踌躇满志,准备问鼎中原的大清帝国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经过皇太极十几年的征战,已经逐步取得了对明朝的军事优势了,入主中原只是时间问题。2、我国封建王朝的皇位传承,基本都会遵循两大原则,即“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清朝虽然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但在不断汉化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和认同了汉民族的文化,所以也实行这个原则。3、皇太极突然崩逝,没有指定继承人,这样实际上只有两个人有可能登位,他们分别是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随后也正是按照这种可能去进行的,叔侄强势对决。4、双方背后的力量与筹码清朝当时的主要军事力量是八旗,努尔哈赤将满族的军队按照不同的颜色分为为八种,即正黄、正白、正蓝、正红以及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旗。每旗原则上是25牛录,牛录为八旗编制的基层单位,每牛录由300人构成,除正黄和镶黄两旗由皇帝亲掌,其余各旗,均由旗主统领。在入关前,皇权没有的力量,各旗旗主由于控制极强的军事力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决定权的。多尔衮方:多尔衮和他的两个亲兄弟阿济格、多铎掌握着八旗当中兵力的正白旗:35牛录,排名第三的镶白旗30牛录,两旗共65牛录的人马,占到了当时八旗214牛录总兵力的三成还多。豪格方:由于两黄旗是皇帝皇太极亲掌,在八旗中地位为尊崇,为了维护这种地位,两黄旗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的铁杆支持者,力量为40牛录,加上豪格自身是正蓝旗旗主,拥有21牛录人马,豪格拥有三旗61牛录力量。不定方:不定方为郑亲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33牛录人马;礼亲王代善的两红旗55牛录人马。多尔衮与豪格力量旗鼓相当。5、皇位争夺具体过程和结果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位不能一直处于空悬状态,皇太极去世5天后,1643年9月26日,当时清朝德高望重礼亲王代善,决定召集各旗旗主和亲王、郡王,于皇宫崇政殿内共同商议新一任皇帝的终人选问题。争夺过程异常激烈,充满火药味两黄旗在索尼和鳌拜的带领下,3牛录护甲在天刚亮就前往崇政殿了,他们要用自己极端的行动来支持太宗的子孙,也就是豪格方来夺得帝位,也表明了坚决不给多尔衮上位的决心和态度。先发制人索尼先发制人,首先发言,提出立皇子,也就是立皇太极的儿子们。多尔衮马上意识到索尼的发言,对自己不利,,即以他不是八和硕贝勒不能妄议国政为由,将他驱逐出会场。强势相争,两方均势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相继表态支持多尔衮,这多少让多尔衮有点心暖,至少暂时还没输气势。跌宕起伏,逐渐明朗会议继续进行,礼亲王代善开始表态:“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郑亲王济尔哈朗随后附议,表示支持代善,身为长兄且拥有强大实力的代善与济尔哈朗的发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他们俩是三旗旗主,拥有88牛录的力量,加上豪格本身拥有61牛录的力量,总力量达到了149牛录,已经明显对多尔衮三兄弟65牛录力量拥有压倒性优势了,这是豪格接近帝位的时刻,只要他强硬表态,上位基本十拿九稳,可惜,结果不是这样,他示弱了。峰回路转,再生悬念豪格居然来一句“福小德薄,非所堪当”,主动退出竞争,并离开会场,本来他本意想以退为进的,谁知后搞砸了。走到这一步,代善和济尔哈朗也无话可说,把球踢回给多尔衮,让他自己看着办吧。阿济格和多铎都鼓动多尔衮马上自立为帝,多尔衮想了很久,看着这严峻的形势,终究没敢走出这一步,他怕自己为帝,出去两黄旗与两白旗马上火拼,清朝基业毁于一旦。后结果双方达成妥协,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共同担任辅政王,这是一个三方都能照顾得到,可以接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