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古代一种神兽,是生活在神话里面的动物,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却又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古代曾经有人养过龙,甚至有人吃过龙,传说一位夏朝的君主就吃过龙,而且自从他吃了龙之后,夏朝就走向了衰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夏朝还真的有人养过龙吗?古代真有人吃过龙吗?夏朝真的有人养龙?夏朝自少康之后,又传了数代人,很快便传到了夏帝不降。这位君王在位了一共在位了六十九年,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难当大任,所以就传位于自己的弟弟帝扃。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帝扃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帝廑,帝廑在位多少年,我没有找到出处,故而在此我们放下不说。终于等到自己叔叔与兄弟都当过国君了,大概是自己这个兄弟也没有后人。这个时候的孔甲又让人给推了出来,继承这个国君之位。竹本之中没有孔甲这个人,但是提到了“帝廑,一名胤甲。”有人猜想胤甲可能是孔甲,所以就是说帝廑可能就是孔甲。如此一来,夏朝的十七位帝王实际上也就只有十六位。我们不对故事作哲理性的探讨,所以我们跳过不说这个问题。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提到这本书多会联想到严谨两字。上古三皇,司马迁先生并无记载,再有后面夏朝断层中的后羿与寒浞,先生也没有留下一个字。至于后者,不知是先生觉得太过荒诞,还是先生深受儒家学问的熏陶,不愿意为这两人留名。但是到了孔甲这个时候,司马迁先生突然为此人留下了上百字之多。《史记》原文如下:“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大意如下:孔甲当了君王,喜欢搞搞迷信这一套,干的尽是淫乱之事。这个时候夏后氏也不怎么行了,原来跟着自己的小弟,现在也不听话了。这个时候上天降下了两条龙,有雌雄刚好一对,但是孔甲不会养,也找不到人会养。这个时候尧帝的家族没落了,尧帝有一个后人叫刘累,原来和会养龙的人学习过养龙,就去帮孔甲做事。孔甲赐刘累姓御龙氏,还送了刘累一块地。在刘累的喂养之下,两条龙中有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就把这条龙做成了食物,送给孔甲吃。孔甲吃完了,觉得十分好吃,于是又让人去向刘累要,刘累被吓得就跑了。
2、夏扃简介【原创作品】:《夏朝第3期》夏朝一共相传了17位帝位,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这17位君主执政的年份分别如下:第1位禹:文命,(公元前2027年到公元前2061年),在位时间10年。他是继舜帝后为帝的,国号夏后,故称夏禹。第二位姒启:(公元前2057年到公元前2019年),在位时间39年。他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他就即位成为了天子。他即位后击败了有扈氏的反抗,从而巩固了夏王朝的政权,从而建立了个奴隶制的国家。第3位太康:(公元前2018年到公元前1990年),在位时间29年,他是夏启的儿子,继位后称为王,他生活奢侈,荒淫无度,至使朝政松弛,有一次他在外出打猎的时候,有穷氏首领的后羿带领着部下乘虚而入,自己当上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第4位仲康:(公元前1989年到公元前1977年),他在位时间为13年,他是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朝的国势。第5位相:(公元前1976年到公元前1949年)在位28年。他是仲康的儿子,他即位的第28年的时候,因为寒浞攻打他,结果相被杀。第6位少康:(公元前1908年到公元前1888年)在位21年。他是相的儿子,他即位后终于推翻了入侵夏国40多年的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名君。
3、姒扃登基时间终结终结终结终结。是夏王朝的开端。国号夏,史称夏禹。夏禹擅长治水,并治理了长江,让百姓安居乐业,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公元前约二零六零年,在位十年的夏禹去世。大家推举博弈为继承人,夏禹儿子启发动政变,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继位后,启又通过干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公元前约二零四五年,夏王启岐的第五子武观,发动叛乱。事情败露后,武观被放逐到了西河。公元前二零一八,夏启不久去世,太康击败了其他兄弟登上了王位。太康喜欢享乐,尤其喜欢到处打猎,经常一出去好几个月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东夷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地,乘机发动自己的部族一路攻打到都城,掌握了夏朝政权。此时太康还在外面打猎,突然间听说国家被人占了,想回去。结果后羿派人把守着洛水的北部,不让他回来,后没办法就流落到阳夏住了,下来一直郁闷到死,史称太康失国。公元前一九八九年,启的第四子仲康即位,仲康名义上是帝王,实际上仍有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但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幽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公元前一九七六年,仲康之子夏安即位,朝政仍由后羿掌管,此后后羿将相安驱逐,夺了夏朝的王位。史称后羿代夏,后羿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处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卓。寒卓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卓派人把他杀了,夺了王位。寒卓是一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他不仅杀死了自己的师父,还杀死了他的义父后羿,夺取了有穷国的半壁江山。随后寒卓又消灭了相安,使自太康失国以来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统一。公元前1962年,相安之子少康和后羿手下伯尾联合攻打寒浞,发起复国之战。少康派遣女艾潜入寒淀之子寒浇身边,女艾不负所托获得了寒浇的信任,得以及时掌握他的动向。少康亲率精锐士卒突袭,寒浇仓皇出逃,女艾用猎犬搜到他的踪迹将其斩首,史称夏少康灭浇之战。少康在进攻寒浇的同时命令儿子夏杼领兵攻打弋地,终夏杼杀死寒浞,至此寒浞被减除两翼,寒朝大势已去。伯靡率有鬲氏军大举进攻寒,大败寒淀的有穷氏军消灭寒浞,寒淀从妃子的被窝里光着屁股被拉出来,伯靡将他献给了少康,少康下令将他处以极刑,同时命令将寒泥一族斩尽杀绝。公元前1908年,少康复位,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又勤于政事,讲究信仰,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胜,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公元前1887年,少康去世,其子夏杼即位,在位期间发明了甲和矛,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后降服了东夷族。在夏杼统治时期夏朝达到了鼎盛。公元前1870年,夏杼病死,夏槐继位,夏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夏朝辉煌的时代在夏槐时期来临,公元前1844年,夏槐死后葬于安邑附近,帝位世袭给他的儿子姒芒、姒芒在位期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黄河祭祀活动,以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闾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从此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祭祀。公元前1786年,姒芒病死,其子姒泄即位。姒泄在位期间连续对外用兵取得胜利,夏朝此时俨然成为一个强大的征服者,对不服从华夏统治的部族方国用兵、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词,接受姒泄所封的爵命。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公元前1764年,姒泄病死,其子不降即位,在位期间率军讨伐了九苑并且取得胜利,开拓了夏朝在东南的势力范围。不降是夏朝在位时间长的君主,他在位的59年也是夏朝武力极盛时期。公元前1745年,不降因自己的儿子孔甲性情乖僻,他怕其子治理不好国家,就没有传位给他将王位禅让给弟弟姒局,自己退居二线。不降认为姒扃不仅有治国之才,而且有天子的品德,是帝位继承人的佳人选。姒局是夏王朝一位善于守业的市,他对国家政务的管理认真,以仁德治天下。公元前1724年,姒扃驾崩,其子胤甲即位。胤甲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夏朝退居于西河。
4、姒扃二里头遗址起始时间,距今越来越晚近。从公元前1900年变为公元前1750年。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称,通过研究基本确定,二里头遗址一共分四期: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10年至公元前1560年,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60年至公元前1520年。假定四期已进入商代,则二里头王国的时间段为: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前1560年,共190年。商代帝王平均在位18年,以此估算二里头王国,则有10位王在此执政。假若二里头就是夏朝中晚期都城,则先定都于此的应是帝槐。帝槐为少康的孙子。史书说,帝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夏朝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从帝槐到帝扃,五位帝王定都老丘,之后胤甲等四位帝王都西河,帝发迁都到斟鄩,帝桀继之,直到灭亡。也许老丘、西河等地,只是夏朝的陪都,犹如偃师商城为商之陪都。
5、姒扃的儿子夏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史书典籍所记载的第一个朝代。1.夏朝的建立者是启,启的父亲是大禹,大禹将帝位禅让给益,益又将地位禅让给启,夏朝是中国「家天下」的起始。2.夏朝被认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的王朝。3.河南的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迹,是夏朝存在的关键证据。4.夏朝的王,姓姒,大禹以降,共传十七世。大禹→启→太康→中康→相→后羿、寒浞(篡夏)→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5.夏朝存在与否,至今学界尚有争议,虽然疑似夏朝遗迹中没有文字记录,但同样出自史记的殷商世系,却被甲骨文验证,故而夏朝存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6.夏朝的末代君主是桀,在鸣条被商汤打败,放逐于历山,死于南巢。#姒扃简介#
6、姒扃的读音槐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名字一作芬、祖武或芬发,杼之子,芒的父亲。《竹书纪年》记载槐即位第3年,九夷(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来访:槐在位44年。槐统治时期,夏朝仍然强盛。《太平御览》引《纪年》:“后芬立四十四年。”《帝王世纪》:“帝芬,一名帝槐,或曰祖武,在位二十六年。芒是中国夏朝第九任君主,槐之子,泄的父亲。芒的名字一作荒或和。《竹书纪年》称芒在位58年。泄是中国夏朝第十任君主,是前任君主芒的儿子,是后任君主不降及扃的父亲。按《竹书纪年》,泄在位至少21年,《帝王世纪》称其在位十六年。不降不降(一作降或江成)是中国上古夏朝第十一任君主,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不降是泄之子,孔甲的父亲,扃的哥哥。《竹书纪年》:“(不降)五十九年,逊位于后扃,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在他统治的五十九年里,夏朝版图达到大。其在位第6年讨伐了九苑。扃(jiong),一作乔或高阳,是中国上古夏朝第十二任君主。肩是泄之子,也是麾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帝王世纪》记载:“帝扃,一名帝禺,或曰高阳,在位二十一年。”廑廑是中国上古夏朝第十三任君主,一作胤甲、广、顼、董江、廛或甲。扃之子。《帝王世纪》记载在位二十年。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时天空中竟然出现十个太阳,《通鉴外纪》引《竹书纪年》称廑在“十日并出”当年去世。廑无子,继承人为其堂兄弟孔甲。姒不降四十年,廑出生,成为夏王姒扃小的儿子。姒扃元年,议立姒廑为太子。廑认为自己德行不够,三次推让太子之位,认为自己堂兄孔甲年长且是先王之子,应该立储,群臣数次请立,廑才接受了太子之位。姒扃十八年,夏王姒扃去世,同年,姒廑即位。孔甲(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孔甲,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不降的儿子,扃的侄子,廑的堂兄弟,夏朝第十四任君主。不降死后,孔甲叔父扃继位。扃死后,扃之子、孔甲堂兄弟廑继位。廑死后,由孔甲继位,仍都西河。据《竹书纪年》记载,孔甲在位9年去世,葬地待考。其子皋继位。皋,又名昊或简昊或姒皋,是中国夏朝的第十五任君主,前任(第十四任)君主孔甲的儿子,后任(第十六任)君主发的父亲,另一说他是桀的父亲。皋在位11年,享年84岁,死后葬于安邑。皋生于不降59年,皋的祖父不降很喜欢这个孙子,希望他能像皋陶一样成为圣人,所以起名为皋。皋的父亲孔甲继位后,立皋为太子。《史记·夏本纪》记载说:皋居储位三十一年,天下阴受其赐。孔甲在位九年后殁,皋继承王位。皋元年,立发为太子。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皋在位十一年后殁,其子发继承王位。发是夏朝第十六任君主,是桀的父亲,一说是桀的王兄,生卒年不详,姒姓,名发,又名敬、惠,史称惠发、发惠、敬发、后发(夏后发)、夏王发,孔甲之孙,皋之子,皋病死后即位,在位19年,发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他在位时期荒废,不理政事,导致夏王朝进一步衰落,但是没有在他的手中灭亡。桀夏桀,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发之子。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也是后一任君主,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鄩(今河南洛阳)。传统史书将桀描述成一个暴君:他对政事不闻不问、沉溺女色之余,还施行暴政。《通鉴外纪》载:“(桀)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结果商汤起兵,《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桀伐有娀氏于有娀之墟鸣条(今山西安邑):在鸣条之战,桀战败,夏朝就此灭亡。桀哀叹说:“孤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不久病死于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后世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亦有把桀亡国的原因推给其妃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