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1年12月20日夜,康熙突然驾崩。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军队在不断地调动。临死前康熙命隆科多拥皇四子胤禛登基。年号雍正。听到消息,各皇子震惊不已。步兵统领隆科多封城门时,正好遇到皇十三子胤祥。得知皇兄胤禛已登基。胤祥吓得魂飞魄散。紧张地连招呼也不打,策马而去。胤禛能顺利登基,离不开步兵统领隆科多的临危受命,倾力相助。雍正没有忘恩,不仅直呼舅舅,而且授总理王大臣之职,本人可以直接选拔官吏。不用皇上出面。可隆科多仅仅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雍正五年,隆科多因结d营私,私藏玉碟等罪行,被圈禁后死去。隆科多虽然功不可没,但犯了结朋d的大忌,还是落到被圈禁的下场。雍正的做法虽然六亲不认。但他对怡亲王胤祥却深信不疑,委以重任。雍正曾说:“辅政之初,皇八子包藏祸心,扰乱国事。隆科多作威作福,揽势招权。实赖怡亲王一人挺然独立于其中,镇静方刚之气。才没有让奸d得逞。”胤祥在雍正艰难的时候出现,不但操办了父亲康熙的葬礼,还筹办了雍正生母的葬礼。亲自负责造办处,户部和管理西北边防等事务。雍正御臣有术,对各省官吏要求极高。一有失误差错,就会遭到雍正的冷言讥讽。比如对浙江巡抚佟吉图下的谕旨中嘲弄对方:“朕这样的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的人!”雍正初年,陕西大旱,地方官员一律斋戒祈雨。但西安将军常色礼不顾灾情,公开吃祭肉,消息传到雍正耳中,他心情极为烦躁,破口大骂:“尔想尔是什么东西,……原系巧诈巨奸不体面之奴才也!” 感觉没有骂过瘾,又在奏折中批道:“奴才如有巧诈不诚之心处……不如畜生,现在世上未有。”对于有突出政绩的官员,雍正往往语态温和,没有皇上的架子。山西巡抚诺珉一年完成上缴二年的税银数目。他在折上批复:“朕躬甚安,尔好么?新年大喜...万事如意。”然而得知诺珉挪用搜刮山西商户来缴税银,雍正不顾大臣求情,处死了诺珉。雍正喜怒无常。很清楚,谁妨碍了社稷安危,威胁到皇权,就会死得很难看。这一点,胤祥看得明明白白。所以,即便是有亲王的身份。他也不敢动一点私心。在雍正眼里,胤祥不仅真心实意地拥戴他,而且能力超强,能出色地解决各种问题。同时谨慎廉洁。不敢动一点私心贪念。这些完全符合雍正的心思。康熙后期,疏于政务。乱象丛生,国库空虚。胤祥精于財务治理。在整顿后,国家收入大增。井然有序。雍正心情顿时变好,写下“经理度支需赞画,畴资水土奏丰穰”来表达对胤祥的欣赏。雍正痛恨结d营私。但希望大臣们都向胤祥靠近,以他为中心。为了减轻对底层老百姓的剥削。雍正推行新政“摊丁入亩”,遭到官宦地主的激烈反对。眼看新政难以施行,为了提高效率,雍正直接对大臣说,因为朕爱惜人才,有不方便说的话,可以找怡亲王说。雍正为了挑选优秀人才,对地方大臣推荐的官员多次考核。而凡是怡亲王推荐的,雍正不加考核,一概予以使用。在雍正眼里,怡亲王“为国举贤处甚多”。另外,雍正经常授权给他,让他传旨给地方督抚,代他发布旨意,对其信任程度可见一斑。正因为信任,那些受雍正严厉处罚的人,经怡亲王推荐,也陆续翻身。康熙十七子胤礼参与结d争夺嫡。被罚看守陵寝。胤祥得知后对雍正进言:“允礼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雍正听完,便解除了对胤礼的处罚,后委以重任。随着雍正信任的加深。胤祥处理各种政务的范围越来越广。从皇宫内外安全。到内务府的管理。到处理各皇子,和重要的陵寝事务管理。雍正赞许地说:“总理事务,王夙夜不休...至于军务机宜,度支出纳,兴修水利,督领禁军,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王一人经画料理。...无不精详妥协,符合朕心。”在雍正眼里,胤祥干着繁重的工作,透支着身体,为朝廷操碎了心。自己却没有一点欲望私心。这让雍正深受感动。允祥被封和硕怡亲王之后,雍正按惯例赐他23万两亲王赏银,但胤祥坚决辞谢,不愿意和雍正一样享受待遇。在反复推辞后,后只收了13万两。同时坚决不收其它6件封赏物品。到了后来,两人的关系到了胤祥越是谦卑,雍正就越想给他好处的地步。见胤祥多次推辞赏赐。雍正破格从他的儿子中选出一个封王。胤祥怎么会接受这么重的礼遇?直接做出回绝。后,雍正只得在他的俸银中增加一万两。1726年,雍正亲自给胤祥题了一块匾额,上题“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他说忠是指“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在与大臣沟通时,多次要求大臣把胤祥作为榜样,他告诫江苏巡抚李卫说:“尔做巡抚全凭怡亲王举荐。忠勤慎明的人不少,但要像怡亲王做到敬诚直廉的则不多见。”这话正代表了雍正内心对胤祥的看法。高强度的工作摧垮了胤祥。雍正八年,雍正信赖的十三弟病故,年仅44岁,他悲痛异常,给予超高的礼遇,不仅享配太庙,赐谥号“贤”。而且世袭罔替。给他的后代作了很好的安排。追封他为“铁帽子王”。历代帝王家争权夺位,司空见惯。和硕怡亲王胤祥却是一个少有的例外。#胤礼简介#
2、历史上真正的胤礼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在宫里值守的十七皇子胤礼听闻消息吓得直哆嗦,慌慌张张赶往畅春园。恰巧在西直门碰到隆科多,没想到这是要掉脑袋的一次遭遇。此时十七皇子胤(允)礼刚25岁,没有任何官职爵位,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阿哥。而且他的母亲身份低微,更无外戚帮助他夺嫡,所以他的九位哥哥夺嫡大战,他是冷眼旁观,躲得远远的。远离风险,是弱者的自保之策,允礼心里是清楚的。康熙驾崩那一夜,隆科多告诉他雍亲王继位,他为何心智全失往家跑,而不去迎接讨好新君呢?问题就出在他的岳父阿灵阿,是八爷一d的核心人物。虽然老十七自己从来远离政治,不站任何一派,但因为岳父的原因,他感到大难临头在劫难逃了。时任九门提督掌管京师安全的实权人物隆科多在这一夜做了一件一鸣惊人的大事,扶持四爷雍亲王上位,成了夺嫡之战的大赢家——雍正皇帝。隆科多便向雍正禀报了老十七当夜的疯狂举止:臣当时告知十七爷陛下已继位,十七爷不仅没有向您参拜尽臣子之礼,还发狂了一样跑回家躲起来,陛下,这是对您大不敬!雍正忍着愤怒,恨恨道:“他果然是八爷d,和他的岳父阿灵阿一伙的!朕断不能留他在身边!”阿灵阿是八爷d的灵魂人物,雍正好不容易打败八爷胤禩,怎么可能留一个八爷d在侧呢!便下谕旨,让十七弟去为父亲守陵。这个时候有位重量级的人物站了出来为允礼说话了,雍正一瞧,正是自己信任和倚重的十三弟胤祥。“十七弟生性纯朴,为人厚道,只是胆小怯懦,比较怕事。那晚的异常举动并非他叛逆,只是年幼未经事故慌了神。臣弟我太了解十七弟,愿以性命相保。”雍正现在信任的唯有这个十三弟,上位之后更是放手放权给他,封和硕怡亲王,总理户部,是大清的第九位铁帽子王。更为特殊的待遇是不用避皇帝名讳,别的兄弟都要将“胤”改成“允”,唯有老十三,雍正打破常规赐“胤”字。整个清朝,有殊遇者仅此一例而已。既然十三弟说老十七允礼不是八爷d,那肯定就不是,十三弟从来不会对朕说假话的!雍正转怒为喜,朱笔一挥,马上封允礼为果郡王,管理藩院,考虑到老十七允礼一直闲在家没有多少俸禄,赏了一万两银子补贴家用。次年又加管四个旗的都统之职,到雍正六年,直接封33岁的允礼为果亲王,成了雍正重要的左膀右臂。因为贵人十三哥胤祥的一番话,允礼的命运彻底扭转,从此更加谨小慎微、踏踏实实和十三哥一起为朝廷岀力,不敢有半分懈怠。老十三胤祥没有说错,允礼做事认真仔细极尽职责。雍正皇帝评价他“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将朝廷重要部门交给他打理。雍正七年允礼管理工部,雍正八年开始总理户部。老十三怡亲王离世后,允礼的担子更重了。直到雍正十三年,皇帝生命垂危之时,任命十七弟果亲王允礼为顾命大臣,全力辅佐儿子弘历。并嘱托儿子说:“果亲王体弱,不耐劳瘁,你和诸王大臣要体贴他,不要因工作伤了他的身子。”这雍正帝真是爱憎分明,对政敌残酷到令人发指,对亲近的十三弟与十七弟又好到无以复加。乾隆三年,体弱多病的果亲王允礼去世,年仅42 岁。允礼仅有嫡福晋钮祜禄氏与侧福晋孟氏二人,孟氏为他生育了一子一女,都夭折。乾隆皇帝便将自己小的六弟弘曕过继给允礼,承袭了果亲王爵位,算是对他的十七叔在天之灵有个安慰吧。至于电视剧《甄嬛传》里那个为爱疯狂奋不顾身的玉面十七爷果郡王,你觉得和这位谨小慎微身体孱弱的十七爷是同一个人吗?
3、胤礼的死因雍正四年(1726年),八阿哥胤禩被囚禁,取名“阿其那”。三个月后,胤禩呕吐,不治而亡,雍正将其开除出宗室。胤禩,康熙的第16个儿子,“九子夺嫡”中的八阿哥。众多兄弟早逝,本应该排第16的胤禩,成为八阿哥。雍正皇帝还未正式登基时,就加封八阿哥允禩为和硕廉亲王并提任内阁总理大臣,以稳定朝局和八爷d,看似荣光,实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点,允禩的福晋郭络罗氏看得很清楚。雍正喜爱的弟弟,甘愿为雍正当枪使,终承袭了铁帽子王爵位。哥哥胤禑和胤禄虽是亲兄弟,但同母却不同命,兄弟二人不管在康熙时期还是在雍正时期待遇都是天壤之别。胤禑其实初比较得康熙喜爱,但随着胤禄出生长大,胤禄为人斯文谦恭,精通数学和音乐,相比于能力平平,只相对忠厚的哥哥胤禑来说,胤禄显眼。在历史上康熙也是精于数学的人,而胤禄得到了其父康熙真传,所以在这方面上尤为让康熙喜爱,因此胤禑和胤禄这对同母兄弟随着逐渐长大,就被父亲康熙分出了明显区别对待。康熙在晚年十分喜爱胤禄,当时由于康熙的堂兄铁帽子王庄亲王博果铎无子,在康熙晚年时博果铎生了一场重病,康熙探望博果铎的时候就和他商议,想把自己的儿子胤禄过继给博果铎,将来好能承袭庄亲王的铁帽子王爵位。其实这完全是康熙宠爱胤禄的私心,博果铎虽然无子,但他的弟弟博翁果诺还有不少儿子,按照清朝继承制度来说,过继子嗣也都是先以亲侄子为主,怎么轮也轮不到胤禄这个堂侄子来过继,但这就是康熙故意地想偏爱胤禄,博果铎一看皇帝都这么说了,哪还敢有何异议,于是只得认可了康熙将胤禄过继给自己的事。康熙虽然和博果铎商量好了让胤禄过继,但博果铎这场大病并没有死,反而把堂弟康熙先给熬死了,康熙死后第二年,雍正元年(1723年)博果铎才去世。这时候康熙已经死了,虽然早就定好让胤禄承袭庄亲王爵位,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胤禄想继承庄亲王爵位还得看继位新君雍正肯不肯同意了,不过雍正也喜爱胤禄,博果铎前脚咽气,雍正就迫不及待地命宗人府准备胤禄继承王位事宜,还同时向母亲太后乌雅氏报请此事,可见雍正也是比较喜爱胤禄。所以说除了父亲康熙的偏爱,连后来的皇帝哥哥雍正都十分喜爱胤禄,雍正在历史上向来是以对待兄弟残酷著称,雍正的不少兄弟都被雍正收拾过,但雍正也有十分宠爱的兄弟,雍正宠爱的三位兄弟就是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礼和老十六胤禄。在雍正朝胤禑和胤禄这对亲兄弟受到的待遇区别更大,雍正这个人爱憎分明,他喜爱弟弟胤禄就给了他铁帽子王的爵位,但是他并不喜爱胤禄的亲哥哥胤禑,所以胤禑在雍正继位后一直都是光头阿哥没有任何爵位,直到雍正四年(1726年 )雍正才册封了他一个贝勒爵位。而他的亲弟弟胤禄早已是铁帽子王,可见亲兄弟待遇区别有多大。当然根据历史上胤禄的表现来看,他很可能在雍正继位前就已经投靠雍正,是属于四爷d的成员。因为雍正继位后,胤禄成为了雍正手中的一把枪,只要雍正想收拾哪位兄弟,胤禄立刻就带头弹劾这些兄弟。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想敲打一下中立派的兄弟老十二胤裪,这时候掌管宗人府的胤禄站出来带头弹劾胤祹,终胤祹从履郡王被降爵成镇国公;雍正四年时雍正准备彻底清理掉政敌弟弟老八胤禩一d,还是掌管宗人府的胤禄带头弹劾胤禩,终胤禩被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阿其那”,被雍正囚禁折磨致死;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想收拾老三胤祉,依旧是掌管宗人府的胤禄带头弹劾胤祉,终胤祉被雍正褫夺诚亲王爵位,囚禁于景山永安亭抑郁而亡。看看胤禄在雍正朝的战绩,帮着雍正连续收拾了三个兄弟,所以说他很可能早就投靠了雍正,才会雍正指哪他就打哪。八阿哥允禩得知雍正皇帝要处置九阿哥允禟时,才开始担心自己。九阿哥是自己情同手足,一直是自己得力的支持者,如果他倒下了,不仅是自己损失了一员大将,更可以证明雍正皇帝不讲兄弟情义,随时会向自己下手。当然,八阿哥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形势还不是很坏,毕竟自己是内阁总理,天下第二号人物,无凭无据地,皇上也拿自己没办法。从此之后,八阿哥允禩做事风格大变,别请客喝酒,他不去,新官来送礼,他坚决不收,八阿哥做事更加慎重、负责。太阳一天天升起,八阿哥允禩一天天平安,如果这样下去,一切顺利的话,自己的安全将不成问题。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使八阿哥困扰起来。其实更准确表达的话,这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日期,就是康熙皇帝满三周年的祭日,也是雍正皇帝守孝满三年。这一天,有一个传统习惯,各位大臣要主动请辞,皇上当然要挽留,这不过是种形式。八阿哥在这天闻到了不妙的气息,如果那天雍正皇帝同意自己辞职,自己也就完了,而从目前形势来分析,皇帝是极有可能这样干的,他想趁机把自己赶下台。八阿哥经过多日的苦苦思考,终于想到了一个渡过难关的办法。办法很简单,就是装病,病得爬不起来的那种。这下打乱了雍正皇帝的部署。
4、胤礼真实身份曝光1696年,康熙在内务府偶遇一位宫女,看她长得颇有姿色,娇小婉约形。于是康熙就临幸了这个小宫女。次年,小宫女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名小宫女是陈氏,汉军旗包衣。陈氏的父亲是二等侍卫。陈氏在1694年入宫,年龄在14—17岁之间,一般过了17岁就是大龄了,不能参加选秀了。有家庭背景的女子,有的一开始就直接选入后宫。出身低微的一般就是先当宫女,在25岁之前康熙还会二次确认。如果没有被康熙翻牌子的,25岁过后的宫女就可以出宫嫁人了。宫女能不能熬出头,主要是运气和本事。首先是运气,康熙后宫虽然没有所谓的三千佳丽,但是两三百个总是有的。一个汉女想在在后宫有立足之地,谈何容易。陈氏在众多宫女中算是幸运的,不仅被临幸了,还顺利生下一个皇子。这个皇子就是果亲王胤礼。胤礼比四爷胤禛小了19岁。陈氏虽然为康熙生下一个皇子,但是处境仍然特别尴尬。康熙并没有因为她生了儿子就给她册封。她依然只是一个没有名分的庶妃。从那以后陈氏也没有再生育,估计当时康熙对她只是一时兴起,过后就把她给忘了。陈氏是一个比较淡定的女人。看到后宫女人为了争宠,每天忧心忡忡,很多女人甚至早早就去世了。既然竞争如此激烈,而自己也没有什么优势,不如顺其自然,处之泰然。只要儿子健康平安,比什么都强。她就这样在宫中熬着熬着,一直到了1718年。康熙突然想起了自己后宫还有六个40—60岁,有生育过,但是没有册封的庶妃。这六个女人十几岁就进宫,为康熙生育儿女,一转眼几十年过去,终于混个名分了。陈氏就在这次中被册封为勤嫔。康熙去世之前,安排了他的嫔妃去路。年长的,有儿子的,可以出宫和儿子住。年轻的,和没有儿子的就必须继续住在宫里。陈氏当时不算年轻,但是雍正时期,并不允许她出宫和胤礼住。但是雍正尊封她为勤妃。乾隆登基后,胤礼再次向乾隆奏请接回老母亲。但是乾隆依然不同意陈氏出宫,陈氏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和生日的时候才能出宫和儿子胤礼住上几天。为什么雍正和乾隆都不愿意陈氏出宫呢?可能是出于政事上的考虑。胤礼九岁以后就经常随康熙出巡,可见康熙还是喜欢这个儿子的。康熙一生一个有55个孩子,其中35个儿子。虽然大部分的儿子都早夭了,但是这些顺利活到成年的儿子个个都是有能力的。放在其他朝代,他们都能独当一面。可能是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努力成长,独树一帜。雍正登基后封胤礼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胤礼为人低调,办事认真,对国家更是一心一意。这些雍正都看在眼里,后来进他为亲王。整个雍正时期,胤礼过得一帆风顺,雍正一直委以重任。他也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把自己的政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雍正临终前,还命胤礼为辅政大臣,可见雍正对自己的弟弟是信任的。乾隆登基后,对这个小皇叔也是尊重的。胤礼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由于身体较弱,乾隆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本以为自己正当壮年,还可以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谁知道胤礼却病倒了。1738年,胤礼去世,享年42岁。乾隆悲痛不已,他只生了两个孩子,而且都早夭了。胤礼只有一个嫡福晋和一个侧福晋,这两个孩子都是侧福晋所生。本来那个时代孩子早夭率高,有条件的男人都会多娶几个老婆传宗接代。胤礼的大哥胤禔就娶了17个老婆,生了29个孩子。他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一儿半女。乾隆把自己的弟弟弘瞻过继给胤礼,让他后继有人。弘瞻世袭了胤礼的爵位,但是这个爵位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陈氏一直盼望着过几年,乾隆可以允许她出宫和儿子居住。遗憾的是她没能等到那天,胤礼先她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陈氏悲痛欲绝。她只能继续住在宫里。1752年,乾隆加封陈氏为勤太妃。1754年,陈氏去世,享年七十有加。陈氏从一个宫女逆袭为太妃,除了她特别长寿特别能熬,主要还是她有一个好儿子。陈氏本身低调,不争宠, 对胤礼言传身教。他们母子都没有卷入九子夺嫡中,所以后都能善终。善终,在那个时代真的很难得!
5、胤礼的功绩1765年,乾隆看着病榻上奄奄一息地弘曕说:“我只是想惩戒你一下,改改你的脾气,可没想到竟让你病得如此严重。”随后,乾隆下诏恢复弘曕的爵位,弘曕却对家人说:“我现在终于可以死了。”1733年,弘曕在圆明园出生,所以又叫“圆明园阿哥”。弘曕是雍正小的儿子,生母是谦妃刘氏,也就是电视剧《甄嬛传》中,沈眉庄的原型。虽然乾隆和弘曕并非一母同胞,两人还相差22岁,但乾隆疼爱这个幼弟。1737年,乾隆在圆明园散步,看见4岁的弘曕,正在和太监们开心地玩耍。乾隆召他过来,想和他说话,他却害怕乾隆,一溜烟跑掉了。乾隆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责怪弘曕,反而一如既往地宠爱。乾隆为他聘请大诗人沈德潜教育他,在沈德潜的教导下,弘曕学有所成、博学多知。1738年,乾隆的叔父果亲王胤礼去世了,由于胤礼没有子嗣,乾隆就把弘曕过继给他,并特许他承袭果郡王的爵位。胤礼是雍正生前疼爱的弟弟之一,雍正临死前,还召他为辅政王大臣。乾隆即位后,更是赐胤礼双王俸禄,所以胤礼的家产比一般的亲王都丰厚。而弘曕作为继子,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这些财产,乾隆的私心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弘曕长大后,乾隆格外重视他,还对他委以重任。1750年,弘曕刚满18岁,乾隆就让他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武英殿是皇家印刷厂,八旗护军营是保护紫禁城的安危,御书处是管理皇帝所写的文字内容,药事房是皇家药房,这些都是重要的地方。由此可见,乾隆信任弘曕。两年后,乾隆还让弘曕负责管理造办处事务,造办处是制造皇家生活用品的专门机构。弘曕在这里,不仅有实权,还可以捞到很多油水。也许是乾隆太过偏爱弘曕了!年轻气盛的弘曕,慢慢地,变得有些浮躁,做了些令人无法原谅的事。弘曕作为皇子已经相当富有了,却还到处敛财。他违反禁令,私自开设煤窑而强占平民产业,下面的官员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后来,弘曕越发地胆大妄为,乾隆对他也开始不满意了。有一次,乾隆让弘曕前往盛京恭送玉牒,但弘曕玩性大发,给乾隆上奏要先去打猎,然后再去盛京。弘曕仗着御弟的身份,认为乾隆不会生气,之后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当时,乾隆在审理“两淮盐政高恒替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一案,高恒供称:弘曕欠了商人江起镨的钱,想赖账,便派护卫带江起镨到高恒这里,兜售人参,来谋取暴利还债。乾隆认为,弘曕做得这件事有损皇家颜面,便决定进一步查究,竟然查出弘曕滥用私权。弘曕掌管着造办处,他差遣人员购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怜,但只给很少的价钱。而且,他还想联合军机大臣阿里衮干预朝政,但阿里衮未答应。对此,乾隆愤怒。乾隆认为,干预朝政就是在挑战皇权,这和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事一样,是不能饶恕的。乾隆决定开始惩罚这位肆意妄为的弟弟,把他所做的恶劣之事都揭发出来,算个总账。乾隆说:“当年,你生母谦妃寿辰时,朕没有赏赐,你表现得愤怒不满,开始出言讽刺朕。如今,朕反问你,你家产丰厚,却对自己的母妃吝啬,甚至还向她索取财物,有你这样做人子的吗?”乾隆又接着说:“有一次,圆明园“九州清宴”失火,诸王都进园救火,你离的近,却来的晚,并且和皇子们嬉嬉哈哈,对朕毫无关心之情,朕对你真是感到失望!”“还有,你和弘昼一起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她身边跪坐,你跪的地方就是朕平时跪的地方,你这是忘了礼节,越发的胆大妄为。朕年你们是弟弟,没惩罚你们。”乾隆说完,就开始惩罚他。乾隆命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他由郡王降为贝勒,罢免了所有官职,还罚王俸三年。而弘曕被处罚后,开始闭门不出,竟抑郁成疾,卧床不起。听说弘曕生病后,乾隆亲自去看望他,他在床上向乾隆磕头谢罪,乾隆感动落泪。乾隆拉着弘曕的手说:“我看你年轻,便处罚严重些,希望能改改你的脾气,没想到你会因此生病。”之后,乾隆下令恢复弘曕郡王的封爵,但遗憾的是,没多久,也就是1765年,弘曕就死了,年仅33岁。【书小月故事馆】弘曕死后,乾隆悲伤,还为他写了诗文,刻在他园寝的石碑上。碑文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谁能想到娇嫩的枝条被春风吹折了,菜叶上的露水很快就被风晒干了。”这似乎就是在说弘曕,他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弘曕一生太过顺利,一直都活在皇帝哥哥的羽翼之下,所以他的抗压能力几乎为零。稍微遇到挫折,他就扛不住,抑郁成疾。所以,我们在抚养小孩的时候,不能太过溺爱,不能把他保护得太好。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更好地成长。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书小月故事馆,咱们一起透过故事看人生,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