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简介(广西韦俊)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18:02:22 浏览
1、广西韦俊

1858年,九江沦陷,林启荣悲愤不已:“石达开好狠心,忘了昔日并肩作战的友情了吗?”林启荣等17000将士战死,石达开需要承担责任,他对不起朋友。1853年8月,南昌传来战报:“赖汉英作战不利,被江忠源反击,太平军毫无进展”。杨秀清大怒,当即派韦俊、石祥祯、林启荣率兵增援,撤了赖汉英。韦俊,号称太平天国第一“国宗”,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石祥祯,翼王石达开的兄长,人送绰号“铁公鸡”,也是一位猛将。林启荣,攻防兼备,意志坚定。韦俊等三人联手,将南昌城下士兵撤回来,然后攻取九江、湖口。接着,韦俊与石祥祯率兵进入湖北,攻克田家镇、半壁山、汉口,威震武昌。九江、湖口,太平天国战略重镇,杨秀清偏袒自己的亲信,让林启荣镇守九江要塞。对此,石达开颇有怨言,但畏惧东王,也不敢异议。林启荣防守有方,修缮城池、治理民众、开展屯田、颁布条例,九江如同一座堡垒。再则,林启荣比较低调,大局观强,石达开西征时,他也提供很多粮食,故而双方关系融洽。1854年4月,林绍璋的2万精兵在湘潭覆没,湘军乘势反扑,夺取岳州、武昌、田家镇、半壁山。半壁山之战,10万太平军溃败,4千艘战船被焚毁,曾国藩直抵九江城下。曾国藩志得意满,扬言今年结束战斗,活捉洪秀全。但是,湘军还没扎下大营就被林启荣夜袭,损失了数百人;湘军三面强攻,太平军从“弹孔”射击,又在城边设伏,曾国藩再次战败。林启荣的出击,提高了太平军士气,也为石达开增援赢得时间。面对困局,杨秀清临阵换帅,让石达开接替秦日纲职务,前往湖口督师,迎战曾国藩、胡林翼。石达开抵达湖口,也巡视九江,与林启荣、罗大纲商议作战计划。林启荣坚守城池,并设防九江对面的小池口,粮食运输线畅通无阻;罗大纲镇守梅家洲要塞,与水师互为犄角,阻止湘军水师完全控制江面。与此同时,李孟群、彭玉麟、杨载福、萧捷三率湘军水师抵达战场;罗泽南的湘军劲旅也赶来,曾国藩军团再次焕发斗志,发誓一举拿下九江、湖口。正面强攻,湘军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塔齐布旋即改变策略,重点攻取对面小池口,截断太平军粮道。谁知,林启荣早已设好埋伏,就等着湘军杀来。塔齐布夜间偷袭,还没靠近营垒,太平军旋即冲杀出来,四面围攻,湘军大多战死。塔齐布见势不妙,策马飞驰,赶紧撤回南岸。太平军追击,一个小兵抓住了马尾巴,塔齐布挥刀斩断马尾,方才躲过一劫。九江、小池口防守严密,湘军无机可乘,便攻打梅家洲,又被悍将罗大纲暴打一顿,灰头土脸。接着,湘军以湖口为攻击目标,摧毁太平军防线,水师冲入鄱阳湖,石达开乘势堵住出口,成功分割湘军水师。此时,湘军战船被堵在鄱阳湖,长江上都是运输线、大型战船、指挥船,在太平军轻便战船面前,毫无招架之力。罗大纲两次夜袭湘军水师大营,林启荣派兵攻击驻扎在江边的湘军营垒,使其不能相互支援。林启荣、罗大纲密切配合,湘军一败涂地,曾国藩两次投水自尽,都被部下救回来,狼狈不堪。不久,湘军往湖北撤退,太平军乘势反攻,韦俊第三次夺取武昌。九江、湖口大捷,扭转了西征颓势,石达开也一战成名,号称“战神”,这离不开林启荣的支持。但是,石达开、林启荣之间的合作,以及盟友关系,很快就到了尽头。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军自相残杀。林启荣料想湘军一定会反攻江西,便提前做好准备,储备粮食、弹药、加固城防以及各地要塞,屯田也加快脚步,争取自给自足。12月,武昌陷落,胡林翼军团再次杀到九江城下。起初战斗,李续宾、鲍超都以失败收场;李续宾在九江城下被打伤左腿,鲍超在小池口差点丢了性命,一度被击伤昏迷。强攻不行,诱降失败,胡林翼授意下,李续宾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在城下挖掘多重壕沟、修筑堡垒、构建栅栏。与此同时,湘军凭借优势水师,封锁长江,与太平军拼消耗,困死林启荣。危机面前,林启荣想到了石达开,两次派使者去安庆求援。此时,石达开已经单干,在安庆聚集数万精兵悍将,但恼火林启荣不追随自己,直接拒绝发兵;林启荣的使者当面拔剑自刎,太平军将士也寒了心。粮食吃完,挖掘树根、老鼠、野草充饥,太平军体力被耗尽。1858年5月,许多太平军已经饿得没办法拿起武器战斗,当湘军在城根爆破炸药时,他们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去堵住缺口。九江陷落,林启荣痛恨石达开贱死不见,却也宁死不降,17000将士战死。李续宾比较狠辣,下令解剖林启荣,看他胃里面究竟有何东西,也是残酷无情。夺取九江,李续宾被授予浙江布政使,还带着巡抚衔。6个月后,李续宾率兵攻打庐州,如果拿下这座城池,他就是安徽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可惜,李续宾遇到了陈玉成,湘军阵亡七千余人,本人被打死。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2、韦俊蒙案

咸丰八年1858)十一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血战三河镇,力竭而亡,所部五千余人尽没。李续宾,字九如,湖南湘乡人,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李续宾协助老师罗泽南组织团练。咸丰三年,礼部侍郎曾国蕃为湖南团练大臣,以罗泽南团练为基础,加上楚勇和宝勇及绿营武装,正式组建湘军,开始同大平军做战。李续宾身长七尺,膂力过人,能开三石弓,擅长骑射,常作先锋,被誉为湘军第一悍将。咸丰四年(1854),李续宾占岳州(岳阳),武昌,田家镇,知兵之名震天下,授安庆知府,老师罗泽南战死后,统帅其军。李续宾善打硬仗,连克太平军十三坐大营,冀王石达开无力救援,太平军武昌守将韦俊弃城而去。1857年九江之战,李续宾穴地轰城,炸毁城墙百余丈,同太平军展开激烈巷战。太平军守将林启荣以下一万七千余人阵亡,李续宾以战功升浙江布政使,加巡抚衔,成为封疆大吏。咸丰八年(1858)九月,李续宾率部北上庐州,连克潜山,桐城和舒城,一路势如破竹,进展神速,轻兵冒进,犯了兵家大忌。李续宾每占一战皆分兵驻守,及至三河镇附近时,所部仅剩五千余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士卒。三河镇乃庐州门户,天京粮草供应地,李续宾志在必得,以伤亡三千余人代价,连克太平军七座营垒(共九垒),守将吴定规死守大营,并向英王陈玉成求援。英王陈玉成正在同湘军另一支军队作战,他知道三河镇不容有失,亦率疲惫之师回援,驻守距三河镇三十里的金牛镇,忠王李秀诚也率部赶到,太平军合兵十万,志在必胜。李续宾善于打以少胜多的恶仗,连冀王石达开都不放在眼里,难免娇傲自达,认为英王陈玉成所部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英王陈玉成比较欣赏李续宾的作战风格,认为:"官军名将堪为敌者,一鲍二李而已!",一鲍,乃鲍超,二李即李孟群,李续宾也。湘军第一悍将和太平军战神相遇,势必一决雌雄。十一月十五日,李续宾派出七营,兵分三路直取金牛镇,湘军初战大胜,突然天降大雾,咫尺难辨,湘军迷失方向,英王率火枪队从左侧杀出,困出湘军两路人马。李续宾率四营湘军急攻数十次不克,只好退回大营。英王率军逐一攻克七营,李续宾怒马奋战,力竭而亡,年仅四十岁,五千精锐湘军覆没,湘军元气大伤。李续宾从办团练起,同太平军血战七年,历六百余战,善长以少胜多,是清末为数不多的名将。

3、韦俊贤个人资料

曾国荃和他的心腹大将李臣典、萧孚泗、刘连捷、彭毓橘、朱洪章等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座江南名城。他要韦俊带着他和部将们远远地从南门附近走到太平门边,一路细看漫议,费去了整整一天。韦俊告诉他,金陵围墙三成只走了一成。曾国荃等人大吃一惊,心里想:吉字营、贞字营合起来只有两万多人,要想像过去围吉安围安庆一样包围天京,岂非梦呓!一向倔强自负、蛮横不计后果的曾国荃,虽有点后悔不该轻率进兵,但事已至此,也只有硬着头皮挺下去了。曾国荃命令全体将士在雨花台一带深沟高垒,建筑坚固的工事,作长期围下去的准备,一面盼望其他各路人马早点来到金陵城下。哪知进军金陵的其他几路各有各的难处。——《曾国藩》

4、韦俊照片

四年前,天京内讧,韦俊的二哥北王韦昌辉惨遭杀戳,韦俊在武昌城里吓得心惊肉跳,常觉不测之祸就要降临头上。幸亏他与翼王石达开很要好,翼王后来入京主持朝政,在天王面前竭力称赞韦俊能征惯战,功劳赫赫,又暗地叫韦俊上一道奏章给天王,表示坚决拥护天王诛杀韦昌辉,誓死效忠天王,又将三岁的儿子送到天京作人质。这样才取得天王的信任,不再株连到他的头上。韦俊终于安下心来。去年天王重新调整军事领导集团,任命他为左军主将。韦俊感激天王对他的信任,要从心底深处抹掉韦氏家族不幸的往事,全力去争取自己今后的前程。但今年来,许多事情使韦俊又陷于忧虑之中。先是五军主将中的其他四人,一个接一个地封王。中军主将蒙得恩是天王宠信的人,在朝廷中扶持朝纲,封赞王,他不能说什么。陈玉成、李秀成战功卓著,全军敬佩,封英王、忠王,韦俊也没有意见。但李世贤参加起义时,不过才十来岁的娃娃,这些年战功平平,封右军主将犹不够格,现在居然也封侍王了。而他,始终只是一个“义”。论功劳,别的不说,单是两次下武昌的功勋,就让李世贤远远不及;论资历,癸好三年,韦俊就受封国宗爷,赏穿黄袍,而李世贤只是一个普通圣兵。李世贤凭什么封王?难道因为他是李秀成的堂弟;而自己不能封王,是否也因为是韦昌辉的胞弟?想到这里,韦俊浑身发冷,感到前途一片阴暗。近,从天京传来消息,说天王族弟干王洪仁干要追究他丙辰六年丢失武昌的责任,拟撤销他左军主将之职,召回天京。韦俊心里想,自己在天王心目中尚有点地位,凭借的就是手下八千子弟兵,若召回天京,离开了弟兄们,则如同鱼儿离开了水,成为别人钻板上的菜了。江南大营的溃败不仅没有给韦俊带来欢喜,反而使他又增一分恐惧。战事不利,天王要用他,一时还不会下手;打了胜仗,力量雄厚,就会想到要剪除异己了。丙辰六年的内证,不正是发生在踏破江南大营之后吗?他天天忐志不安,也曾暗暗想过,大丈夫岂能眼看着人为刀姐,己为鱼肉,而不思动作?但如何动作?学当今的翼王出走边微,还是学前明的闯王遁入空门?他觉得都不好。天已放亮了,韦俊仍然心烦意乱。他起床,推开窗门。正是暮春季节,长江南岸的池州府草长莺飞,春意盎然。他想城外的春意必然会更浓,于是叫起侄儿韦以德,带着几个亲兵,背上弓箭,跨上战马,悄悄地出了城门。果然是一派江南好春光:清溪河碧波荡漾,两岸杨柳叶暗,桃李花明,黄鸡欢啼,紫燕轻飞,江风阵阵,吹面不寒,细雨飘飘,沾衣欲湿。韦俊一时兴起,扬起马鞭子,那马飞也似的奔跑起来,穿过清溪镇,跨过五溪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九华山地面。近看浓绿扑面,遥望山峰郁郁苍苍,韦俊连日来的积郁顿时散去,兴致极高地与侄儿打起猎来。韦俊箭法好,坐下又是千里挑一的神驹,凡在他的射程内的飞禽走兽,几乎没有侥幸逃脱的。午后,亲兵的马背上载满了羚羊瘴兔,喜气洋洋地往回转。一阵急驰过后,韦俊回首看九华山已在朦胧之中,忽然想起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遂在马背上高声吟诵起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才过新丰市,忽到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韦俊觉得,此刻的自己,正是王维笔下的那个将军,不禁感叹起来:人生有此一日之乐,即不枉活在世上了。正在得意之际,前面林子里忽然闪出一头梅花鹿来。那鹿毛色光滑,斑纹耀眼,头上长着高耸的角,甚是逗人喜爱。韦俊常常打猎,从来没见过鹿,更不用说这样好看的梅花雄鹿了。韦俊吃喝一声,拍马冲上去,张弓便射。可惜,没射中!那鹿受此一惊,没命地奔跑。韦俊不气馁,夹紧马肚,风也似的追上来。鹿前马后,相距总在两三百步远。韦俊连射几箭都不着,他生怕梅花鹿逃进树林中,死命追赶,那马却偏偏不能超过鹿的速度。眼看前面真的现出一座丛林,韦俊急起来,又射一箭,仍不着。正在失望之际,草丛中突然飞出一镖,正中梅花鹿的后颈。那鹿四蹄挣扎几下,倒在一棵树下不动了。韦俊看在眼里,高喊:“好镖!好镖!”这时,只见草丛中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背上背着一个蓝布包,面带微笑地朝韦俊走来。韦俊下马,对着汉子大声说:“兄弟,了不起,你真是一个神镖手!”那汉子客气地说:“将军夸奖了,这只是偶尔碰中而已。将军身后猎物这样多,才真正是神箭手哩!”韦俊见汉子身怀绝技而如此谦逊,甚为敬重,双手提起死鹿,说:“兄弟拿回家去吧,光这对鹿角就可以卖得百把两银子了。”汉子忙推开死鹿:“将军说哪里话!韦俊心里愈加敬佩,恳切地说:“兄弟,看你这身打扮,也不像有钱人,这头鹿拿回家去,可以保一家人几个月的吃饭,但对我来说,可有可无,你就不必推辞了。”汉子说:“小人孤身只影,无家无室,用不着拿死鹿去换银子。若是将军硬不肯受,我和将军将此鹿驮回城里,一起献给韦将军如何!”韦俊一惊,问:“你认得韦将军?”“不认得。”“那你为何要送给他呢?”历史爱好者关注我每天更新!

5、南京韦俊

明清农民大起义中,刘芳亮、刘官芳这两个人有意思。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李自成农民军中有个著名将领刘芳亮,而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中也有一个著名将领刘官芳,这两个人姓名相近,终的结局也都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刘芳亮,很早就参加了明末流民大起义,一直跟随闯王李自成,是李自成的心腹爱将。在早期的艰苦岁月里,无论处境如何险恶,刘芳亮始终忠贞不渝,跟随李自成顽强地坚持斗争;当李自成的势力如日中天,开始率农民军主力进军北京的时候,刘芳亮则被李自成委以重任,率一部主力军作为偏师,从山西太行山区出发,进入豫北,杀入河北、山东等地,兵锋直逼保定,与李自成统率的主力大军一起,对北京形成夹击之势。当时的刘芳亮,应该处于自己一生中的巅峰时期。后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被迫撤出北京,退回陕西,又在清军攻击之下,撤往南方;这一时期,刘芳亮应该是始终都追随着李自成的。李自成猝然死于九宫山以后,刘芳亮继续坚持反清斗争,有说他是1645年死于大顺军余部进攻荆州之役的,也有说他是1649年在湖南郴州与清军激战时战死的。刘官芳,是广西天地会出身,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参加了金田起义,属于是太平天国的元老。早期的刘官芳一直跟随大将韦俊四处征战;太平军从广西杀出之后,刘官芳在韦俊的指挥下转战数省,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太平军打下武汉三镇,东王杨秀清命令韦俊驻守武昌,刘官芳就辅佐韦俊在武汉地区打击清军。“天京事变”以后,韦俊受哥哥韦昌辉的牵连,在太平天国中倍受打压排挤,就率部投降了曾国藩。刘官芳不愿投降清朝,就发动兵变,击败了韦俊,率军返回了太平军的阵营,受到天王洪秀全的重用。在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中,刘官芳为耀眼的战绩就是:1.攻打祁门曾国藩大营,差一点儿逼死曾国藩;2.重创戈登的洋枪队,把戈登打成重伤;3.参与了第二次大破“江南大营”的战役。在安庆保卫战中,刘官芳率部前去增援;在陈玉成的蛮横指挥下,太平军伤亡惨重,终也未能为安庆解围。安庆失陷以后,太平军在军事上走向下坡路。刘官芳从此一直战斗在江苏、浙江地区。关于刘官芳的结局,又说他是1864年在浙江长兴的守城战中阵亡的;还有说他没死,下落不明的。看书时,我总觉得刘芳亮和刘官芳这两个人很有相似之处,就简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吧。

6、工信部韦俊

太平天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太平天国可靠的王爵二百三四十个,其中投降的也就二十多(多说三十来个,算上奏 王苗沛霖等),按比例来算也就百分之十几。在太平天国二三十个重量级人物中,仅韦俊一人是主动投降的。韦俊已经算好的结局了,也跟他当时有利用价值有关,第一他当时算太平天国广西起兵的领导层之一,随太平军打下南京,自己本身又是北王韦昌辉的弟弟。第二太平天国建国后长的一段时间里清政府对太平天国领导层都是模糊的状态,韦俊的投降给清政府打开了太平天国领导层的迷雾状态,清政府才摸透了太平天国的上层领导组织。第三韦俊投降的时候,算是早靠前了,清政府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所以即不伤性命,而且给予高官,但是很多后期投降的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7、韦俊图简介

1853年6月,韦昌辉来到东王府,杨秀清正在训斥他父亲。韦昌辉又羞又恨,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跪在杨秀清面前求道:“家父冲撞殿下,多有得罪,可看在他这么大年纪上,饶过他吧。”杨秀清却冷冷地说:“犯了罪岂可饶恕?”韦昌辉心里骂道:“冲了你的驾算什么罪。”嘴上却说:“念他初犯……”杨秀清说:“你可不是初犯了,当年你怂勇你的族人与我岳父争房基地,你不是说过,杨家的狗也高人一等吗?”韦昌辉一愣,想不到这陈年旧账杨秀清记得这么牢,小人哪!嘴上只好说:“随东王发落,只是由我代我父受刑吧。”杨秀清说:“这才像个孝子的样呢。来人,将北王拖到院子里,责打五十军棍!”在场百官无不惊愕万分,须知东王、北王全是王啊,杨秀清怎么这么专横呢?大家都为韦昌辉求情,杨秀清无动于衷看着士兵们一杖一杖打下去,韦昌辉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硬挺着。五十军棍打完,北王府的人扶起韦昌辉要走,杨秀清说:“别走啊,武昌军情紧急,我还要与北王商议军情呢。”他扶住韦昌辉说:“方才我责打的是不遵天朝律令的韦昌辉,现在我器重的是镇守天京不可多得的将才北王。”太平军攻下武昌后,本来应该由石祥祯和韦俊镇守,但洪秀全不知为什么下令调回了石祥祯和韦俊。结果,当曾国藩的湘军水陆并进,离武昌还有六十里时,守城的两万太平军精兵,竟惧怕曾国藩的洋枪洋炮,离城弃守了。曾立兴北伐援军全军覆灭的消息,令杨秀清很为北伐军林风祥他们担心,他急忙派了刚刚被封为燕王的秦日纲带几万士兵紧急去救援。秦日纲和大家一样,早就认为孤军北伐是个大失误,而对这次北援也不抱希望。他领兵打了几仗后,觉得北路清兵太多,实在打不过去,只好回来向杨秀清复命。连连的失利,使杨秀清乱了方寸,他恼怒地叫道:“北路清兵多,哪路清兵少啊?清兵多,就不要林凤祥了吗?”秦日纲辩解:“硬打下去,我只有全军覆灭。”杨秀清怒道:“好了好了,你下去吧,让我好好想一想。”又一件事,激怒了焦头烂额的杨秀清。这天东王的同庚叔杨茂林全副仪仗乘轿从燕王府经过沿途市民纷纷下跪,只有燕王府的马夫秦三依旧刷他的马。杨茂林见了,大怒,令人“把这个无父无君的狗东西捆来,打二百鞭子!”随从们立刻蜂拥上来,把秦三一顿痛打。杨茂林仍不解恨,拦住路过这里的石达开岳父、顶天侯黄玉昆,让他处置。黄玉昆看看趴在地上起不来的秦三,陪着小心说:“大人已把他打成这样了,我看算了吧。”杨茂林怒道:“你敢护短不办,我找东王去!”黄玉昆当时并没在意,回到翼王府对石达开说:“这个杨茂林太仗势欺人了,把一个马夫打成半死。”石达开说:“还是不惹东王府的好,近他们把门前的旗竿加高三尺,比天王府还高出一尺。”黄玉昆说:“这还了得,你们这么忍让他,早晚要坏事的。”石达开说:“我看天王是欲擒故纵,先让他闹得民怨沸腾,天王再出来收拾他。现在,还是没到时候哇。”说着话,侍从送来东王府一份公文石达开接过一看,脸都气白了:“真是无法无天,为了岳父你没打那马夫,他要我将你抓起来治罪。”石达开的义女石益阳说:“太不像话了,找天王评理去。”众人也是一阵骚动。石达开恐事情闹大了,急忙压了下来。黄玉昆却气得把帽子一摔说:“我这个卫天侯不当了,我再不受这气了!”闹得石达开不知如何是好。此事自然也惊动了北王府。韦昌辉那日被杨秀清打了五十军棍后,当时恨得咬牙切齿养伤的几天冷静下来一想,现在还不是与杨秀清较量的时候于是他竟想出了把妹妹韦玉娟嫁给杨秀清弟弟杨辅清的办法,以修两家之好。……

8、韦俊简介是谁

1859年,韦俊投降清朝,怒斥陈玉成:“他日我归来,一定让你付出代价”。2年后,韦俊夺取枞阳,截断安庆粮食运输线,陈玉成自食其果。那么,韦俊为何投降清朝,为何如此怨恨陈玉成呢?这是天京事变的继续,也是一场权力博弈,诉说太平天国的辛酸。1852年,“首义五王”中的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阵亡,东王杨秀清凭借“天父下凡”的特殊身份控制大权,力压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杨秀清权力大,依靠的是“天父下凡”。韦昌辉、石达开则是家族背景强,带着众多人马参加起义,对杨秀清这种“跳大神”伎俩很反感,只是出于维持信仰需要,不好拆穿罢了。韦昌辉、石达开手握重兵,杨秀清也不放心,经常打击他们。结果,韦昌辉、石达开支持洪秀全,与杨秀清掰手腕,发起“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一场权力博弈,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是同盟,但由于杨秀清特殊的身份,洪秀全、石达开并未践行盟约。洪秀全没有公布圣旨,韦昌辉所谓的“奉召讨贼”,缺乏说服力,反而成为杀害“天父”的凶手。从路程上看,石达开坐镇湖北洪山,韦昌辉坐镇江西瑞州,两者与天京的距离差不多。但是,石达开并未率兵回来“勤王”,而是坐山观虎斗,引起了韦昌辉的不满。“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三,其余皆不得多杀”的协议,并未得到遵守,韦昌辉处境孤立,只能扩大事态,天王、东王、北王、翼王、燕王的兵马,都相继卷入内斗,死伤2万余人。“天京事变”时,韦昌辉的弟弟韦俊正在镇守武昌,与胡林翼军团作战,牵制湘军的主力部队,并未参与内斗。韦昌辉被处死后,韦俊也拒绝胡林翼招降,继续效忠太平天国。韦俊忠心耿耿,却得不到太平军的谅解,除了李秀成、李世贤兄弟,许多人都想杀了韦氏族人,因为他们痛恨韦昌辉滥杀无辜。韦俊处境尴尬,家人被杀,很难受;被韦昌辉杀害的将士家属,又怨恨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受伤的心灵,并没有得到抚慰,洪秀全还雪上加霜,要杀了他。1857年初,韦俊放弃武昌,转移主力;洪秀全没有救援武昌,还斥责他丢失城池,准备军法从事,幸好李秀成求情,才躲过一劫。韦俊受到委屈,依然忠心耿耿,他旋即率兵进入江西,击败刘长佑。接着,韦俊坐镇安徽,驻守池州,击败附近清军,长江航道。但是,韦俊拼命杀敌,并未得到认可,反而被打击。1858年,杨辅清脱离石达开,返回天京,洪秀全册封他为“中军主将”,并派往皖南作战,辖区与韦俊靠近。杨辅清,东王杨秀清名义上弟弟,彼此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属于一个阵营。杨秀清家族背景不强,为了笼络人心,与韦昌辉家族、石达开家族抗衡,将许多杨氏成员当做兄弟,团结在一起。杨秀清死后,杨辅清接管东王余部,他必须要对抗韦氏家族,为杨氏出头。从军事能力上看,韦俊帅杨辅清几条街,兵力也更强。但是,韦俊的大局观比较强,杨辅清挑衅他,经常挑起摩擦,韦俊也容忍。此外,杨辅清被清军围困在广德,也是韦俊去救援,不计前嫌。韦俊讲义气,杨辅清非但不感谢,还想夺取池州,扩大领地。韦俊容忍,为了避免内战,他准备渡江去找李秀成。结果都知道,陈玉成、杨辅清出兵拦截,在和州发生战斗,李秀成的士兵的卷了进来,韦俊无法渡江。陈玉成,骁勇善战,年少成名,是韦俊的老部下。韦俊西征武昌,陈玉成还充当敢死队,攀登城池,立下首功。面对曾经的老上司,陈玉成居然封锁长江,丝毫不给面子,只能说他太年轻,不知道“留下一线,日后好见面”的道理。韦俊、陈玉成之间并没仇恨,陈玉成为何拦截韦俊呢?很简单,洪秀全推行“封地制”,诸侯、将士各自镇守要地,他人无法染指。韦俊投靠李秀成,无形中会削弱陈玉成的力量。名义上,陈玉成负责安徽,其他将领都要给面子;韦俊想投奔李秀成,他岂能容忍。时过境迁,韦俊是老上司,如今陈玉成地位更高,自然就不给面子,为了树立,防止李秀成做大(负责京师附近防务),只能伤害韦俊。韦俊也不是好惹的主,金田起义需要的资金,几乎都是韦家赞助,如今却被欺负成这样子,简直欺人太甚。韦俊一怒之下,投降胡林翼,率兵攻打陈玉成,两人在战场上决胜负。韦俊熟悉安庆的防务,向胡林翼请缨,夺取枞阳,与陈玉成血战半月,终于攻克要塞。枞阳,位于安庆东面,是运输粮食的通道,也是江南、江北太平军调动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胡林翼直言:“安庆之要在枞阳,不得枞阳,即顿兵城下一二年,贼可倘佯自如,暇则来战,不暇则游行他处,我不能谁何也。”枞阳陷落,安庆难以坚守,陈玉成的主力覆没。1862年6月,陈玉成在庐州走投无路,前往寿州投奔苗沛霖,被设计诱捕,受凌迟处死。陈玉成死后,湘军横扫安徽,并东征天京,太平天国灭亡倒计时。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