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好友开?来到花都区炭步镇,有600多年历史底蕴的“塱头古村”,从广州开车过来只需1小时左右。想不到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听村民介绍,塱头村曾经是“进士村”,有过15名进士、10名举人、15名秀才,在祠堂牌匾上还写“公孙八科甲,父子两乡贤”。到处镶刻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古朴的乡村、庄严的祠堂、长长的石板凳、盘根错节的龙眼树,身心得以放松。值得周末带着小朋友出去走走[中国赞] #科甲村简介#
2、凤凰县科甲村图盐山八大家之“狼洼赵”:狼洼赵,指今黄骅狼窝村赵氏家族,其原籍滦州西土尔坨,明永乐初迁盐山东赵庄,同族主要在今盐山、黄骅县、孟村、南皮、青县、沧县、廊坊、玉田乃至山东一带、天津南郊、北京周边等。狼洼赵氏科名多,为八家之首,进士、举人众多。仅明清两朝就出了3位进士,举人13人,秀才400余人。民国至今有功名者,无可计数。据记载,赵氏科甲共有“进士三,拔贡四,庠生三百九十八”之称。其中进士有赵奋霄、赵炯、赵文瀛;举人有赵书、赵洪录、赵两、赵元福、赵兴祖、赵汝辑、赵文正、赵南琛、赵廷翰、赵德舆、赵志遂、赵钟麟、赵克柔;贡生有赵洋、赵行可、赵范可、赵三捷、赵之杰、赵式闵、赵然、赵衔、赵丙、赵廷干、赵文胜、赵步汶、赵步淇、赵象韩、赵雯。方志记载的赵姓七品及七品以上为官者有:明代赵行可,历任忻州同知、泾州郡守;赵润,卫辉府通判;赵书,新化知县;清代赵奋霄,江苏丹徒知县;赵炯,广西来宾县知县;赵廷秀,候选运同;赵廷琳,候补布政司经历;赵文瀛,河南西华县知县;赵两,山东观城县知县;赵廷炎,国子监学正;赵廷翰,福建建阳县知县等。赵氏家族文化代表人物是赵行可。赵行可(1514-1585),字子伸,号左峰。生于正德甲戌四月十五日,卒于万历乙酉六月二日,享年七十二岁。先世永平府滦州人,永乐初,先祖赵彬迁河间长芦利国场占籍盐山。赵千可先后任忻州同知、泾州郡守等职,官至奉政大夫、秦府左长史。赵行可为官正直,深得百姓爱戴,一生绩丰功伟。
3、科甲村一组村简介粤西谢氏看过来木本水源粤西谢氏来自中源,东候公乃登泰公十七世元孙。据史志记载,谢氏属炎帝神农氏之后裔,发祥姜水(今渭河支流)。远在唐虞之世,举禹治水有功,受封泰岳之长,历夏商(公元前二十一至十六世纪)俱为九州牧伯,至武王克商(公元前十一世纪)封神农氏之后于申,是为中国之诸候。申伯才兼文武,佐周宣王(公元前八二三至八一六年)中兴有功,分封于谢邑(今河南省唐河县)。由是以邑为姓,是为谢氏得姓受氏之始。后申伯拥立东周平王(公元前七七0年至七二0年)建都洛阳,谢氏从谢邑移居洛阳附近之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开基。秦罢候置郡县,谢氏退居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后代生息繁衍,子孙遍及天下,世有衣冠。汉初夷吾公任巨鹿守,升鸿泸正卿,迁尚书令。服公征西大将军,屡立战功,升大司寇。鼻祖仁公晋中监杨将军,晋升都亭王,始迁金陵乌衣,一门阀阅,晋称巨族。晋宋以来,人文蔚起,科甲蝉联,历簪缨者三十余世,登仕籍者四百余员,忠臣孝子跻跻跄跄,辉映门第。如东晋政治家安公,孝武帝时(公元三七三年至三九五年)位至宰相,时前秦强盛,攻破梁、益、樊、邓诸州郡(今陕南、四川、鄂北等地)。公指挥若定,命弟安祖侄幼度为将领,加强防御,晋太元八年(公元三八0年)前秦符坚率大军南下,声势浩大,江东大震。公又令安祖幼度率精兵力拒,取得淝水之战大捷,并乘胜北伐,收复洛阳、青、尧、徐诸州郡(今河南洛阳、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安定晋室。宋兴吾谢氏仰承前?,文官武将功业昭著,名垂史册,至三十世枋得公,宋解元,大庭对策鼎状元,文章道德名冠天下,元军南下,起公为江西招谕使,后改知信州,公奋起率军迎战,不幸兵败军溃,弃家繁。与其母奔建宁府唐石山。元兵入信执公妻子,元使使致而聘公,公不受,未几母死葬毕,元使再使使五聘不就。后被虏至元京师,绝食七日而亡。次子定之常读父之却聘书,泪泣沾襟,人以忠臣孝子归方积善之家云。金陵乌衣谢氏自鼻祖仁公瓜诞绵绵,历经三十五世至抡公登元壬午四名经魁连捷进士翰林编俢吏部稭司戊子陕西典试考官,户部尚书。公生二子,长登第,元举人,连州知州,韶州刺史,次子登泰,岁进士,诰封翰林郎,宧游粤东,初入韶州府石桥村。因长子东山以乡试举授化州同知,随子而来,东山弃官不仕,奉父居化州水街,旋卜居敦坡之南巢而家焉。是由闽入粤百世不祧之始祖也。登泰公生三子东山、东田、东塘与兄之子东阶俱在高凉落籍,后代枝繁叶茂,生齿日繁,为生活所需,迁徙各方,遍布高凉及粤桂边缍各州郡。还有外迁各地的,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十四世纪登泰入粤,迄今六百年间子孙繁衍得数十万丁口。九世祖章公由化州迁入高州广潭(本支入高始祖)十七世祖(高州九世祖)廷璇(东候)公由广潭大石岭迁潭头学庄。廷璇公生七子长文昭(东岸横山大应、高车田)、次文缙(学庄)、次文彪(学庄竹坑)、次文岳(潭头五村、下村)、次文佐(学庄、结九)、次文彩(旺岭阁)、次文灿(结九、坑口、山心)。七房衍庆,各各安居。自十八世纪初十九世祖上达公(文昭子)迁居横山大应迄今二百年间,后世子孙繁衍已至二十八世。(这个是根据族谱整理的高州的一个分支。如有差错,请高人指正)
4、和平科甲村五莲,是一个年轻的县域,1947年建县,因境内秀美的五莲山而得名。在明清时期,五莲大部区域位于诸城县境内,包括五莲山、九仙山、马耳山等山脉,这些风景优美的林峦吸引了诸城一带众多的文士和官员在此买山置地、构筑别业,其中不乏名门望族,诸城的“臧王刘李丁”五大家族皆对五莲山水偏爱有加,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佳话。诸城臧氏家族为官宦世家,九仙山东部的五朵峰(今五莲山)自明代中后期即为诸城臧氏家族私家所有,后赠与蜀郡高僧明开修行,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下旨在其上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并御赐山名“五莲”,自此五莲山名闻天下。诸城相州王氏家族被誉为“神奇的进士家族”,家世贵显,多文人,清初九仙山东部洗耳泉一带山峦为其家族所有,清初归隐于此的兵部主事王沛恂因其风景之美堪比匡庐,将之名为匡山,在此建有匡山书屋。李氏家族世居于马耳山下,耕读传家,清代科甲不绝,名宦勃出。丁氏家族“一门四进士”,丁惟宁、丁耀亢父子虽仕途坎坷,但皆有文名,丁惟宁于明万历年间辞官归里,置别业于九仙山东南麓(今丁家楼子村),教子侄课读其间,遗留的全石建筑柱史丁公祠已成为五莲一大名胜。诸城逄戈庄(今高密境内)的刘氏家族为显赫,“一门三公、父子同宰”,不仅为诸城望族之冠,也是清代山东世家望族之翘楚。明末清初刘墉曾祖刘必显为避乱,于五莲山下置别业,后成为刘氏家族的私家书院,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槎河山庄。从这里,走出了刘统勋、刘墉、刘镮之三代一品重臣和几十位进士、举人,堪称刘墉家族的福地。据专家考证,槎河山庄故址在今五莲县户部乡大刘家槎河村,其初创者为刘墉曾祖刘必显。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明末举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因爱诸城南部山水,遂于五莲山下构筑别业,时人称为槎河山庄。槎河,为河汊之谐音,1984年置槎河乡,2000年区划调整合并至户部乡。户部乡驻地在户部村,明初以其北岭埠槲林取谐音名之“户埠”,演变为户部岭,后简称为户部。大刘家槎河原名北槎河,明初白、吉两姓迁此立村,建有白家花园,于明末清初败落他迁。诸城逄戈庄刘氏家族自六世刘必显于清初致仕后开始发迹,为备不时之需,刘必显遂从落魄的白氏手中购得白家花园及周边山场,营建别业。刘氏迁入后,北槎河即改名为刘家槎河(清道光元年,因有族人迁至村西河崖边立村小刘家槎河,改称大刘家槎河)。刘必显的诗友、清初著名文学家丁耀亢在《闻刘西水得团炉山居》诗中曾提及此事:“炉峰旧是读书处,胜地为君一袖收。因买名山酬白璧,偶携明月过林丘。”槎河山庄四面环山,南瞻五莲,西望九仙,北依马耳,周边还有凤凰山、笔架山、砚台山、燕子坪、宰相湖(户部岭水库)等胜景,依山傍水,可谓风水宝地。五莲历史上境内的书香门第也比比皆是。于里管氏一门七进士,户部邱氏一门六进士、三举人,许孟李氏一门七进士、三举人,还有隐于九仙山下的丁公父子以文传世,厚重的文脉书香在五莲大地上绵延传承。“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这片土地没有被纵横的山岭所限制,相对闭塞的环境反而让教育凸显出特别的意义。自明清至当代,教育在多数时候都超前,刘墉家族的槎河山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刘墉家族始祖刘福于明弘治年间迁居诸城逄戈庄,家境萧寒,以务农为生,至四世始有读书人,家境亦渐趋丰饶,其后以科举立家转换布衣门庭,成为世家大族,其奠基人为刘墉曾祖六世刘必显。刘必显自少时苦为学,25岁举于乡(明天启四年),后虽数应会试不第,但并不气馁,为立榜样于子孙之间,仍手不释 卷 ,终于在53岁时(清顺治九年)进士及第。刘必显有诗集《西水公诗集》传世,其对诗歌的喜爱及创作上的身体力行影响了众多的刘氏子孙,使刘氏家族成为了著名的诗歌世家。重功名、课子孙,是刘必显看重的事情。自63岁告老还乡,他在槎河山庄隐居达三十年之久,“亲课童仆,教以耕读”,直至93岁去世。他曾说:“教子之道莫要于读书,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在刘必显的言传身教下,这座深藏山谷、远离尘嚣的山庄成为了刘氏家族的私家书院,刘统勋、刘墉及众多的刘氏子弟在此度过了年少时的读书时光。刘家本是寒门,显贵之后,一直延续简朴节俭的家风。史载,刘必显“崇淳厚、轻浮华”,刘棨“益严子孙”,刘统勋兄弟“六岁即外诵读书,无敢嬉戏”“被服食饮,比于寒素”。雍正年间曾执教于槎河山庄的安丘名士李漋曾叹曰:“近世言家法者,首推东武刘氏”。自刘必显起,诸城刘氏家族清廉爱民、崇文好学的家风,影响了一代代的刘氏子孙,为刘氏家族成为科举世家、文化世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城刘氏一门出了两个大学士、11名进士、42名举人、16个贡生、133个监生、59个庠生,被乾隆誉为“海岱高门第”。这既是刘氏一族的家风使然,也与槎河山庄的山水灵气有着莫大的渊源。
5、科甲村新视频中国梅州少有一个镇只有一个姓独大的镇『汤南镇』地方志丰顺罗姓在县内素称大姓。根据族谱记载:其始祖罗安于南宋末年由福建莆田迁来,但至明朝时还算不上强姓,与其他潘、胡、黄、林、张、邓、曾、廉、泷、黎、刘、廖、邢、丘、李、王等十七姓共居,共建有红狮古庙,祀三山国王。但是,这个古庙,现在只剩罗姓人承祀了。目前,汤南罗姓连片五万余人居住,上述不少姓氏都不见了。据调查:到明朝初年黄姓还很强,曾经在官司上胜了罗姓,使罗姓八世祖气得吐血。后来明末崇祯年间,出了进士罗万杰,曾任吏部主事,此后罗姓成了当地强的大姓,到清初时人口已达万人,连地名也改成“罗家约”清乾隆三年,设置丰顺县时,揭阳县蓝田都九、十两图划归丰顺县,但世居此处的罗氏不同意。其理由是:“本族数百年来,属潮州揭邑,传统习俗,学子从师,士子科场,习农学艺,商贾买卖,皆趋潮汕。北方崇山峻岭,客家习俗,语言不通,罗氏宗族向来世代簪缨,科甲蝉联,若划归丰顺县,恐仕途闭塞,科甲无望,请求勿划归丰顺县。”官府只好与罗氏签约:“罗家如划为丰顺县后,五十年内如无殿试科甲,则可重归揭阳县。”后来,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罗龙光会试中五十四名,殿试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至此罗家约才永归丰顺县管辖。罗姓强盛起来后,人多势众,其他各姓在清初后纷纷迁走。现在隔河不远属揭阳县的汾水,地方不大,但姓氏繁多,据了解有不少是当年被迫从现在罗姓的地方迁出,到这个边缘的地方立足的。目前汤南镇58个自然村53000人中,杂姓合共不超过2000人,其他的都是罗姓,其中新楼的新埔黄,现有100人左右,曾经姓罗,直到50年代土改以后,才复原姓。调查时,罗姓乡民的回答是:杂姓“从清初开始大部分陆续迁走了,一部分不想迁走的自愿改姓罗了
6、龙州科甲村吾土吾村耸立着一座造型别致、规模宏伟壮观的百年建筑一一名曰“文昌阁”。寻乌河流经此处,盘旋环绕,文昌阁临江竖立,高阁凌空。建阁取“文运昌盛,科甲腾飞”之意。自建成之日至解放初期都在此地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据调查,“文昌阁”始建于清朝末年,由当地村民赵愚声为缘首,邀集赵、邝、张三姓人等,乐捐白银两万余两,先建中间方型主楼,次建圆型围屋与门楼,至民国八年,历时十多年竣工。文昌阁”主楼,远观有六层,其实则三层,内含三层上下楼的走廊。文昌阁的第一层是禄位宫,圆顶宝盖,雕龙画凤,里面原安放有赵、邝、张三姓捐款禄位牌,禄位宫两边刻有镏金的双龙戏珠,金光灿烂,光亮夺目,门前有两石柱,柱上刻有一联:上联曰:“文运振兴看此日建高阁立圣宫诸绅慷慨”,下联曰:“昌期适会卜他年辍巍科登甲第多士飞腾”。第二层为“文昌宫”,竖有文昌帝君神位,宫门额书:“高瞻远瞩”。顶层为“魁星宫”,宫中央八角台上,站立着“魁星点斗”的巨型雕像,两边有对联一副:“魁奇多士超凡壁,星摘高楼起人文”,横额:“步月提云”。全阁各层四面均为斗拱屋檐,檐之四角翘起,并雕有龙凤造型,栩栩如生,四角挂有风铃,风动铃响,悦耳之声引人入胜,文昌阁的天面是采用优质的陶油瓦盖成,油光夺目,屋顶的中心竖有一个四尺多高的圆形大宝葫芦顶,碧绿耀眼,装点的文昌阁更加高大宏伟。外边围龙屋有个高大的门楼,门顶上有“洛阳胜境”四个石刻大字,门楼上安放有“汉帝福主”神位,据说建此阁是汉帝福主降示主张建阁办学的,建成后立神位在此,以示纪念。这所文昌阁结构牢固,墙壁用石灰浆砌河石而成,墙厚三十五公分,二层以上为土木结构,阁高19米,首层正方型,边长16.5米,外边围龙屋直径30米,全阁占地706平方米,这座宏伟建筑实县内仅有,可惜在扫“四旧”时,把文昌阁内的文物如:魁星像、文昌牌和禄位牌、雕龙画凤等毁灭无存,其建筑风格实为全国少有。#科甲村简介#
7、白云科甲村莆田: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先民的原乡莆田先民移民广东海南缘由初探莆田对外移民始于唐,多见于宋元明。移民目的地以广东海南两省为,广东的潮洲、汕头、湛江等地普遍有“先祖迁自莆田”的说法,考证族谱,所言非虚,而很多海南人都视莆田为其原乡。据统计,移民海南的姓氏有100多个,其中有80多个姓氏入琼始祖原籍莆田,占入琼姓氏始祖的近八成。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莆籍先民选择移民?选择移民该地?综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地理、人文等因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出仕落籍。史上莆田科甲鼎盛,文化发达,单宋代莆田就有进士1000多名,宋王安石在《陈执方神道碑》中赞道“兴化多进士。” 宋祝穆《方舆胜览》“兴化军”四六云:“地不大于曹滕,俗已几于邹鲁”;“濒海而居,颇擅渔盐之利”,自闽而论,素称文物之乡。明朝莆田进士数更是居全国各府之首,史志中有记载的,明一代由进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兴化(莆田)籍官员就有近200人。正是在“多进士、多仕者”的先决条件下、大量的莆籍先民外出入仕为官,相当多的先民继而在当地入籍,在广东海南地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比如高宗建炎间曾任广东运使的郑徽,潮州通判黄詹,元朝雷州知府黄行可、林民止,推官李文献,通判陈宗虞、方山,同知朱子宣,明朝历任的海北巡道(驻廉州,辖雷廉二郡)方良永、陈伯献、方万策、游伯槐,遂溪知县柯重光,县丞陈朝政,徐闻知县郑普、康云程,海康知县王诰、陈遂、林齐圣,典史郑桂、陈大辉、陈科、胡秀,雷州府儒学教授朱阙石,训导王正,徐闻儒学教谕李天民,宋高宗时入琼任琼州安抚史的林暹,南宋昌化知县郑志灏,宋端宗年间雷州太守何仁德,温姓入琼始祖、宋代海口参将温自生,黎姓入琼始祖、琼州府琼管副使黎中乐, 以及吕、许、方、苏、郭、孙等姓的入琼始祖,皆是因出仕、而由莆田在为官处落籍或是由为官处再迁第三地落籍。避难外迁。封建社会动荡频频,灾难多发。莆田是宋末抗元顽烈的地区和明时饱受“倭寇”肆虐的重灾区、乃至两度被诛城。很多莆田先民,为了躲避战乱,逃难、参与战争而踏上移民之路。 入琼丘姓始祖丘文材,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随张世杰部攻雷城兵败渡琼,落籍澄迈县。落籍琼山县的宋进士、翰林院大学士周秀梅, 宋末落籍江门、化州、吴川一带的陈八宣、陈汝楫(抗元英雄陈文龙族人),揭东登岗涵涛方氏派系、其始祖为方真、于南宋理宗六年(1233),为避战乱由福建莆田涵江来揭邑,卜居于揭邑桃都溪围涵涛(今登岗镇涵涛村),明未落籍海南的李兴衙,以及总人口超过10万的湛江乾塘陈氏、吴川中山的郑屋村郑氏、东海蓼村林姓、西山村沈姓,海康南罗村雷姓,廉江平山村黄姓,吴川杜村杜姓等,龙湾肖村肖姓,徐闻曹家村曹姓,北英村蔡姓,潮汕厚屿(洪阳一带)的方氏等等先民皆是在宋末和明朝、因为战乱、为了避难而迁居外地的。经商离莆。莆田自古就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在唐朝、莆田已经成为福建重要的商业中心,在北宋时经营地域已涉及广东海南等地。 如揭东县登岗镇方坑村方氏、其始祖为方桃溪,于南宋年间经商入潮,遂携家眷由福建莆田落籍揭东。汤姓入琼始祖汤肇基,元朝末年从莆田渡琼从商,卜居文昌县。明代、潮汕成为粤东、闽西南、赣南三地物资集散与进出口的据点之一,良好的经商环境吸引了各地的商人,也包括很多早期的莆田商人。枫溪区英塘村的王氏、其始祖王纯叟在明初(约1400)从莆田到潮州经商之后定居该地、开拓了英塘王氏。除以上几大因素之外,莆田地狭人口稠密的地理特点,也迫使部分莆田人选择移民外地。还有因为婚嫁、从军等等原因而落籍广东、海南等地的。有人把莆田和“山西大槐树”、“宁化石壁乡”同列为中国的“移民的中转地”,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相比,其它几处所谓的“移民中转地”、莆田存在明显的不同,潮汕、海南等地的族谱系统相当的完整,这些族谱对“先祖迁自莆田”的记载的清晰,清楚地记明了莆田入当地籍始祖的年代名字,他们多是地道的莆田人,祖上多在莆田居住过几代、数十代,乃至相当一部分入籍始祖的姓氏本身就是发祥在莆田的中国名门望族,比如潮汕湛江海南等地的林氏多为发祥于莆田的“九牧林”、黄氏多为“莆阳黄”、郑氏多为“南湖郑”等等。与其说莆田是北来移民向广东、海南等地移民的中转站,不如说莆田是潮汕湛江海南等地先民的原乡来得贴切和接近史实。 (林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