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介绍(苏轼三父子)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19:57:35 浏览
1、苏轼三父子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贬居黄州时,不分高低贵贱结交了很多朋友。他既可与僧侣参禅礼佛,也可与目不识丁的农民闲聊家常,甚至通过各种“不要脸”的方式与人相熟。苏轼一次偶然认识了一个道士,他会酿酒。苏东坡爱喝酒。于是苏轼就天天缠着他教自己酿酒。时间一长,两人就成了朋友。苏轼自然得到了酿酒的办法。后来,苏轼又认识了河对岸樊口酒馆的潘老板,为了多贪两杯酒,他就不怀好意的千里迢迢坐船到河对岸去跟人家闲聊,聊晚了就干脆睡在人家里。时间久了,老板成为了他的好友,干脆就送酒给他喝。苏轼这次直接不用酿酒了,坐享现成了。苏轼有个老乡叫王文甫,两人经常闲聊家常,王老乡看到苏轼也种地,就说:“你也种地啊,我家里有一些桑树秧苗,可以送给你”。然后两个人就成为了朋友,苏轼又一次得到了好处。除了“不要脸”的麻烦朋友,苏轼还会去损友。苏轼有个朋友叫马梦得,他在诗句中说:“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君,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癡,至今夸我贤。 衆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意思是:梦得和我同年同月生,我算过了这个年月生的都是穷光蛋。不过呢,如果只拿我两个人相比,那还是梦得比较惨,他是穷光蛋中的穷光蛋。苏轼在《寄仁兼简陈季常》一文中又损了另外一个朋友陈季常。文中说道:“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是:有一天苏东坡去找陈季常聊天,陈季常的老婆在房间里面左等右等,出门一看两人还在聊,于是就大喊一声,把陈季常吓的拐杖都掉了。河东狮吼,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在黄州,苏东坡用自己独特的处事哲学迅速融入了新的生活。告别了官场的达官显贵和勾心斗角,苏轼发现了底层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由此走出了人生低谷,并在文学上达到了新的巅峰。“诗穷而后工”,在经过艰难险阻的磨砺,经过身体与心灵的脱胎换骨,苏轼继续写出了许多深入灵魂的作品。他写出了“天下第二行书”的《寒食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豪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深刻思索……甚至他还在食神的道路上有所发挥,发明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希望每个人在遇到人生低谷时都能像苏东坡一样乐观面对人生惨淡,积极面对人生考验,放下负担去创造新的人生巅峰。#苏轼简介绍#

2、苏轼简介

都说“举贤不避亲”,苏东坡却因一次“举贤避亲”的乌龙事件,由第一名变成了第二名。苏东坡年近20岁时,和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一起进京赶考。当然,这个“京”,是宋朝的国都开封。这里有趣的是,苏洵这个老父亲似乎有了儿子后,才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他在27岁得子后开始奋发图强读书,47岁时陪着两个儿子一同赶考。“为父则刚”,加上自身的才华,苏洵早在没有赶考前,他的著作便已令京都文人们刮目相看。上京赴考前,还被家乡的大官写信推荐给了大臣欧阳修。不过一场殿试下来,苏洵的光芒很快被儿子苏东坡所掩盖。殿试在当时是高极别的考试,十分严格。考生被关闭在一个小房间内,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没考完绝不允许出考场,考试期间的吃喝拉撒都要在小房间内解决。为了防止阅卷官员徇私,试卷在交到阅卷官手里前,先要由专人誊抄一遍,略去考生名字,原件另存。这样是为了防止有循私的官员认出试卷上的笔迹。阅卷环节那就更严格了,考生离场后,考试官即被关入宫中闱场阅卷,周期大约从正月底到三月初,在此期间严禁与外界接触,直到试卷阅完后呈送给皇上为止。苏东坡的才华,就是在殿试中显露的。欧阳修在看了他写的“为政之道宽与简”文章后,无比赞赏,忍不住传给同辈观看,自己则反复研读数日。只不过,这里闹出了乌龙事件。欧阳修看此美文,不知道是谁写的,但从内容和风格中判断,认为是自己的好友曾巩所作。欧阳修和曾巩亦师亦友,人尽皆知。出于“举贤避亲”的心思,他便将本该第一的文章,批阅为了第二。苏东坡就这样无辜躺枪,错失了第一的名次。不过,多另一角度来说,苏东坡也不冤。才华横溢的他,也很“鸡贼”,把另一个考试官唬得一楞一楞的,算是混过了一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文章中举了一个古例,是有关尧的。考官梅圣俞审卷时,心中十分诧异:“这个典故我怎么不知道!”但他又不敢查问,怕有人质疑他没读过年代久远且偏冷门的经典古籍。等考试后,梅圣俞苦思冥想苏东坡文章中的典故到底出处在哪里,终是没有答案,于是有一天忍不住问起苏东坡此事。谁知苏东坡竟说,那是他杜撰的。梅圣俞听后大惊失色:“你所杜撰!”苏东坡竟也毫不心虚,不慌不忙答:“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留梅圣俞在风中凌乱。20岁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就能让当世的两位名师大家产生自我怀疑,真有种横空出世的意味。可见苏东坡的才华,确实不是盖的。#苏轼简介绍#

3、定风波苏轼教学教案

中秋节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好,我是姚燕燕。今年的9月1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第38个教师节和传统节日中秋节相遇了,我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幸福。中秋节是除了春节之外,中国人重视的节日。古人留下大量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一直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还被改编成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结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苏轼在人生艰难时刻,中秋之夜,对弟弟苏辙的牵挂,也是一种美好祝愿,更好的诠释了亲情。亲情不同于爱情,不需要长相厮守。无事时各忙各的,有困难时倾力帮助。从内心深处希望彼此都过得好。即使远隔千里,也从未停止彼此的牵挂和祝福。苏轼、苏辙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伴在父亲苏洵身边。苏轼在二十几岁时就曾有诗,“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兄弟及朋友的情感无人能比。丙辰年,即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苏辙在河南任学官,中秋之夜苏轼一边赏月,一边饮酒,一边思亲。一开篇“把酒问青天”就是大开大合的想象,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有同样的气势。全词上篇写景,形象描绘,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和氛围。下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苏轼想到和弟弟苏辙自京中一别,七年未得团聚,面对天上圆月,表达了苏轼“不应有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理念,这是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既宽慰弟弟,又寄托着苏轼对未来的美好希望。苏轼以其旷达、乐观、多才名垂千古,他不仅散文成就高,而且诗词歌赋、绘画美食、为官理政均有成就。他为人心直口快,容易得罪人而树敌,在政治上大起大落,有过权倾朝野的荣耀,也屡遭贬谪,下过大牢,差点儿命丧黄泉,是弟弟苏辙奔走相告,救他出狱。苏辙则更像一个稳重大气的兄长,他为人谨慎,仕途相对顺畅,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他从不因为苏轼的直抒胸臆被贬受牵连而怪罪哥哥,反倒在苏轼被贬或犯错之后,一次又一次上书皇帝,愿意和哥哥共进退,愿意替哥哥承担罪责。任何时候,他都是站在苏轼的角度劝解苏轼,毫无责怪之意。苏辙沉稳内敛,既是一名低调的政治家,也有足够多的文学著作流传于世,他在亲情、家务方面都处理得很好。正因为苏辙的付出,也简接地成就了苏轼,苏轼能在政坛的大风大浪中沉浮,就是因为身后一直有弟弟的陪伴和无条件支持。这样的兄弟情谊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比起豪门恩怨,比起宫廷争斗,比起兄弟不睦,苏氏兄弟的情谊能担当起我国古代文人的风骨,堪称天下读书人的表率。苏氏兄弟在彼此的成长中互相追逐,都做了好的自己,在彼此的关爱中,感受人间真情,他们都活成了自己人生的主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送给亲人的祝福,也是送给天下人的祝福。今晚让我们共享婵娟。

4、苏轼的作品极简风格

晨读历史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苏辙[sū zhé](接续24)由于苏东坡囊中羞涩,没有什么盘缠的他,正好遇到家人生病,他就没有去汝州,而是请求在常州落脚,但在常州没住几天,他的好机会来了。此时神宗病逝,轮到高太后理政,司马光等旧d被重新启用,得到了司马光推荐的苏东坡恢复官职,短短几个月,他如同鲤鱼跳龙门一样,直接升迁为翰林学士,令人羡慕嫉妒恨。而他的弟弟苏辙也回到了京城任职。不过,政坛比文坛复杂,苏轼在外任职期间,认识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好处,于是请求不要废止新法,被程颐弹劾,又被贬到地方任官。几年后,新d再次执政,苏氏兄弟首当其冲,苏轼被贬,一路南下,前途渺茫,一路走一路贬,在路上不停地接到被贬的诏令,怎能不叹一声坎坷呢!终于在元符元年,苏轼遇赦北上,离开了让他贫苦交加的海南,只是,他没坚持到回京城的那一天,在路上便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苏辙在之后境遇也不太好,被哲宗四次降职,直到徽宗即位,才复官。此后一路升升降降,熬到了退休,终日在家中默坐,在七十四岁那年,也永远离开了人世。❤❤❤探访东坡埋骨地,苏轼与苏辙为什么会葬在河南一个小乡村?“如今两兄弟再也不用担忧长路崎岖,也不必再奔波流离,他们长眠的地方,尽管离故乡那么遥远,却也有一座峨眉山静静陪伴,仿佛在抚慰他们一生的漂泊,用无尽的注视还给他们故乡的安宁与温柔。苏轼和苏辙为什么会葬在郏县?如果说真相只有一个,那么我想,真相就源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北宋元符三年正月(1100年),宋徽宗即位,神宗皇后向氏听政,已在海南岛流寓四年的苏轼遇赦北归。六月苏轼携家眷渡海,在雷州、廉州、永州之间辗转奔波,十一月,新旨意送达,准许他自行选择住处。苏轼率先就想到了已在许昌定居的弟弟苏辙。他原本是这样打算的:“遂渡岭过赣……或归颍昌(许昌),老兄弟相守过此生矣。”但同时他又有些犹豫,因为弟弟过得并不宽裕,自己这一家三十来口人,无疑是个大包袱。然而,苏辙的盛情邀请终让苏轼下定决心北上和弟弟结邻而居。可就在他将要动身的时候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向太后已经过世,朝局恐有反复。苏轼闻听,黯然神伤,写了一封《与子由弟书》,便前往了常州。书中写道:“恨不得老境兄弟相聚,此天也,吾其如天何!……此行不遂相聚,非本意,甚省力避害也。”——《与子由弟书》第八简然而,即使定居常州,历时一年的长途跋涉,苏轼还是病倒了。1101年7月28日,苏轼在常州然长逝。晚年终于落脚收获的安稳,仅有一个月。1102年5月,苏、苏过兄弟二人扶着父亲的灵柩从常州来到,此时,他们的大哥苏迈也已将母亲王闰之的灵柩从开封护送至此。闰六月二十日,在苏辙的主持下,苏轼夫妇终在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村的一片田野中入土为安。▲苏东坡长眠地中国很多城市都珍藏着关于东坡的记忆,四川眉州是苏东坡出生并长大的地方,那里有他人生中柔软惬意的少年时光;江苏常州是东坡的终老地,他曾在那里买田筑屋,并满心欢喜地宣告“此去真为田舍翁”;湖北黄州是东坡死里逃生后的庇护所,是他完成精神突围的人生拐点;浙江杭州是东坡的“平生所乐”,也是他心之向往的长眠地;还有荔枝吃到嘴软,进而“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广东惠州以及九死亦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海南儋州……▲东坡行踪图(曲线代表行进方向)如果苏东坡的埋骨地在上述的任何一个地方,可能都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但东坡离世后却偏偏出人意料地葬在了名不见经传的郏县。这片位于河南中部的乡野因何能PK掉一众实力雄厚的“对手”,成为大文豪的终归宿?东坡在尘埃落定前的后一段历程又是怎样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奔赴郏县。▲郏县三苏园苏轼像郏县位于箕山以南,汝河以北,北宋时曾归汝州管辖。1084年,宋神宗欲重新起用苏轼,亲书手诏将其由黄州调任汝州,如果苏轼遵诏到汝州履职,那么他和郏县就有了一层不一般的关系,埋骨于此便也在情理之中。可苏轼接到诏令后,并没有马上走陆路北返,而是南下长江,走水路缓缓而行,并在途中连写了两道《乞常州居住表》,说盘缠已耗尽,一家人衣食没有着落,恳请就近到常州居住。言辞凄切,声泪俱下,神宗不忍强求,便同意他暂居常州。所以,东坡与汝州的缘分实则仅仅止步在皇帝的御札上。不过,没在汝州做过官并不意味着没来过。因为经由汝州的许洛古道苏东坡曾不止一次走过,而郏县是必经之地。故而,东坡在生前至少也曾是郏县的过客。▲郏县和三苏坟的地理位置在郏县城西北17公里远的箕山脚下,两条细长的山峦脱离山脉主体,延伸进了平旷的田野里。两座小山均微微弯曲,远望犹如一对柳叶细眉,当地人称小峨眉山。苏轼的坟就安放在这对“眉毛”的东侧不远处。(待续25)

5、苏轼江城子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时进士及第,名震京都。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十九岁的弟弟苏辙,可谓风华正茂。胸中磊落万卷书,下笔可成千篇字。辅佐君王,再现尧舜盛世,又有何难?奈何苏轼一生却是坎坷不断,后半生可谓是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6、苏轼生平简介

东坡先生在密州的交游〔之八:与赵昶(密州府东武(今诸城)县令)相交〕苏东坡先生在《密州到任谢执政启》中写道:“如轼者,天与愚忠,家传朴学。议论止于污俗,交游谓之陈人。”那么,在密州与东坡交游的都是谁呢?我们从东坡的诗文中,可以找到以下人士:8.赵昶赵昶,字晦之,东坡守密州时为东武(密州府驻地,今山东诸城)县令,元丰三年时为大理寺丞,后知藤州,后又归涟水。单从东坡密州诗词来看,专门写给赵昶的并不多,熙宁八年给赵昶写有《送赵寺丞寄陈海州》诗,以及《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春光亭下)》词两首。《送赵寺丞寄陈海州》写道:“景疏楼上唤蛾眉,君到应先诵此诗。若见孟公投辖饮,莫忘冲雪送君时。”这首诗是说赵昶到海州以后,谒见知州陈海州,先把这首诗念给他,他就会在景疏楼上设宴招待与你,饮宴之时,别忘记我冒雪送行。东坡离开密州以后,亦与赵昶有着联系,东坡贬居黄州期间,亲友“往还断尽”“书问旷绝”,其时赵昶知藤州,而二人却一直书信往来不断,东坡称昶为“迈德寡欲之君子”,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宾州监酒税,藤州宾州同属广南西路,东坡曾多次托昶与王巩传递信简。赵昶曾从藤州寄朱砂与东坡,东坡则报之以蕲笛,元丰三年十一月,作《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词寄赵昶。其词云: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zhǐ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但是,当读完东坡先生的《赵先生舍利记》以后,就知道东坡与赵昶二人相交,是密州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东坡在《赵先生舍利记》写道:赵昶之父赵棠,“仕至幕职,官南海,弃官拜佛”,遁入佛门,坐化焚身,“得舍利数升”。东坡与昶游,“故得此舍利四十八粒”。元丰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东坡以舍利授宝月大师之孙悟清,使持归黄州胜相院供养。元丰八年东坡赴登州任,八月过涟水,与赵昶别后重逢,感慨万端,以《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词有“倾盖相逢拚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之句,可见二人相知之深。附:苏轼《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译文贤明的县令啊,你的心胸如此开阔,令人敬佩。我自己凭借着虚名居官,不免玷辱士林。不如退归田园吧,可惜还没有退隐的条件。我期盼着像你一样归隐乡里,不知要等到何时。注释东武:密州府驻地,今山东诸城。

7、苏轼纪录片

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他诗、词、文的成就,流露出他的本性及平生所感,亦庄亦谐,生动诙谐。他就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东坡。在仁宗嘉祐元年(1056)5月,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来到开封,苏氏兄弟游逛华美的街市,吃有名的饭馆子,站在寒冷的露天之下,以一副羡慕的心情注视大官在街上乘坐马车而过。他们在等待着一场重要的考试——殿试。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读书人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后一刹那改变题目。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祐二年(1057)4月8日,苏东坡考中,在4月14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的学者知名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