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均简介(张大均图片)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20:24:34 浏览
1、张大均图片

23/24华中师大学科化学考研参考书目。华中师大学科化学333和844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学姐这里真题,笔记和网课都有,如需看图片咨询我1.《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5.《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44化学教学论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新理念化学教学论》,(第二版),王后雄,北京大学出版社;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师大考研 学科化学参考书目 #考研

2、张大均怎么样

个体心理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心理健康涉及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其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就心理学来说,有包括病理学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积极心理学取向和双因素理论取向等在内的诸多心理学理论取向都曾对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病理学取向诞生于二战期间的病理学取向,是早提出的心理健康研究取向,该取向下的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心理健康的研究围绕心理疾病展开,足见病理学取向的深远影响。但该取向过度关注精神病理学指标,将个体心理健康简单的与心理障碍和负性结果相联,对个体自身的积极力量有所忽视,因此受到了诸多批判。人本主义取向尽管许多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概念进行梳理时,都因为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忽视了人本主义的贡献,从病理学取向直接过渡到了积极心理学取向。但我们仍然认为,从上世纪40年代的病理学取向到本世纪初的积极心理学取向,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近60年的跨度里,人本主义赋予了心理健康更多的含义。人本主义强调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过开发和利用个体的潜能,使个体心理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尽管积极心理学诞生后,与人本主义产生了猛烈的交锋与冲突,但正如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KMSheldon和LKing所说的那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原创的新概念,在其之前,许多杰出心理学家的研究为这个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正是以人本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为这一概念从病理学取向迈向积极心理学取向搭建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积极心理学取向SeligmanM在《PositivePsychology》一文中对当前心理学已经变成病理学取向的类医学研究进行了抨击,提出除了小部分人的心理创伤和心理疾病外,让普通大众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健康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由此开启了心理学关注个体积极特征和心理积极方面的积极心理学时代。此后,许多学者开始对主观幸福感、情感智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展开了研究。积极心理学取向下,还有一些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研究技术进行了更新,使其由R技术发展到了P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取向自心理学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三大任务:调节个体心理疾病,培养并发展个体才能,以及使普通人生活的更加幸福。回顾心理健康概念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之前学者大都是就某一项任务展开割裂研究,而非对三大心理任务进行整合。尤其是在积极心理学提出后,更是与病理学取向呈现出了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倾向。如何将二者整合成一个连续体,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和启发,Greenspoon和Saklofske认为心理健康既要包括心理疾病,也要涵盖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模型。参考文献:马甜语. (2009). 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长春.王鑫强, 张大均. (2011).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 中国特殊教育王鑫强, 张大均. (2012).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心理韧性的影响:2 年追踪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