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简介历史(东北秧歌历代历史)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20:35:02 浏览
1、东北秧歌历代历史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应县吴庄的踢腿秧歌,就是其中的之一。据老书记讲:该村这个活动以辽国“韩昌点兵”为故事主线,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故事内容大致是:辽国大将韩昌英勇机智,深受萧太后充爱。萧太后站于木塔之上,命韩昌带兵出征。于是,韩昌带领众将,在应县城外点兵出征,大捷而归。人们为了纪念韩将军及众将士的英勇顽强,为国征战的事迹,便结合当地民间风俗,排练了这个只有在重大喜庆节日才表演的活动。活动中设计了韩昌大将,手下哼哈二将,五对男女众将,击棒人二名,民众若干,流兵一人。故事从士兵列队开始,韩昌逐一辩认,屈指一算,行色得意。然后,变换队形,操练斗法,十分满意。独特的锁呐曲,嘹亮欢快;大将军手执马尾单,斜挎大串铃,围视女将士,蹲跃翻踢掰,嬉笑和谐;男将士礼跳扑击,灵活有力;女将士碎小细步,温柔缠绵;老仆人稳重蹒跚,笑逐颜开;流兵朝天辫,怒目众人,手插裤裆,滑稽搞笑。整个活动,让观众在喜庆的观感中思考,嬉戏中捧腹大笑,年复一年的多种美好期待。虽然,经过多年的演泽,服装、操练动作、将士性别及道具都有减化和改变,但其表现的精神内涵没有变;赞扬卫国将士英勇抗敌的精神和决心没有变;人民期待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

2、秧歌历史来源和介绍

好多年看不到这种踩高跷的啦!东北秧歌历史悠久,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地蹦子”,就是只上妆但是没有其他花活的,这类秧歌通常以队形变换、扇子手绢的花样取胜;还有手里拿的不是手绢和扇子,是手举的灯笼的,这一类通常是夜间表演,灯笼都是手工的,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缺点是不小心容易着火,虽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好好的灯笼就损失了;还有就是角色扮演,常见的有《西游记》人物、八仙过海、过去叼着烟袋的媒婆,大头娃娃等经典角色,小时候爱看的就是猪八戒背媳妇,经常跟着秧歌队跑好远;还有跑旱船的,通常是两个人,一个小媳妇跑旱船,旁边一个老头是船夫,旱船是纸糊的,用一根绸子挂在“小媳妇”的肩上,相当于小媳妇背着旱船在跑,小媳妇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船要能盖住小媳妇的脚面,跑起来若风吹拂柳,真的像船在水上漂一样;难的是踩高跷,要求人的平衡感要好,站的要稳,而且要能在摔倒后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真的是很考验功夫的。现在大多数都是水泥地,高跷底部通常是钉子的,在水泥地上容易打滑,所以已经好多年看不到踩高跷的啦,今天一见既新鲜有熟悉,这些表演者自己也很快乐,这才是大秧歌应该有的样子呀!#秧歌简介历史#

3、秧歌演变历程及其意义

今天讲一个关于蔚县秧歌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了很多年,只有一些老年人还依稀记得。??据说在清末民初,由于蔚县秧歌没有敬神之意,所以官府禁止演秧歌戏,好多的秧歌班都解散了,只有永宁寨(蔚县的一个古村落)的秧歌班一直在演出,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年,永宁寨的果树丰收了,人们想庆贺一番,壮胆唱起了敬神戏,附近村庄的人们都赶来看戏,好不热闹。?可惜戏还没开场,就来了两个警察,砸了戏箱子,赶走了乐手,秧歌戏也没唱成。?当时永宁寨村住着一位清朝逃难的李姓侍郎官,他对班主说:“明天我去看戏,你们接着唱,我看谁敢来砸东西!”?第二天,戏班子又敲锣打鼓的唱起了秧歌戏,李侍郎坐在戏台下一边品茶,一边听戏。?这时又来了两个警察,看到李侍郎在看戏,他们灰溜溜的走了,没敢闹事,从此以后,永宁寨的戏班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演戏了。?蔚县民间流传着好多这样的小故事,很有趣,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4、秧歌来历

关于唐宋这一历史时期“踏歌”的界定与说明踏歌具有一定的时空范围,因踏歌广泛存在于各时空中,需要对其作一定的区分。由于踏歌流传空间范围广,本文将对由唐至宋踏歌空间的转化进行探讨,主要是从宫廷向民间的发展形成了两条发展路线。一是宫廷中的踏歌从节庆宴享的俗乐性质转向具有雅乐性质,二是民间踏歌从一种唱曲方式向民俗活动转化,民间踏歌到后代也逐渐转向文学创作中表现情感的题材,体现逐渐渗入民间风俗的特点。正因宋代风俗场合盛行踏歌,因此本文第四章主要探讨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性踏歌,空间上主要集中于民间场合,例如节庆、交际、娱神等活动中具有民俗特征的踏歌。“族群认同”对于踏歌在少数民族的定型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踏歌也对于民族文化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因后代踏歌形态直接继承唐宋时期的踏歌,本文拟对其族群特征与唐宋踏歌作逆向和正向的对比考察。宋代踏歌的“族群性”是踏歌发展至今形成其自身风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唐宋时期带有地域性的踏歌资料研究是研究重点。例如《竹枝》乐曲,以及很多具有踏歌形态而并不称为踏歌的名称,例如“踏摇”、“踏蹄”等,这些名称虽未直接提到踏歌,但它们已经体现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所出现的地域多为西南地区。踏歌在西南地区定型的原因,不仅因为从唐代开始踏歌就体现楚地文化特征,并且唐宋踏歌体现鲜明的交际和祭祀风俗,与当今踏歌的风俗特征密切联系。正因如此,当今踏歌形式成为西南族群典型的风俗活动,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族群音乐文化,并构成与其他汉族、游牧民族或其他族群相区别的音乐风格。例如,“踏歌”与“秧歌”“花灯”等民间乐舞形态有所区别,它们同为自娱性民间歌舞,但盛行的范围和时间不同。虽然是两类乐舞形式,但踏歌和秧歌在发展过程中是有所联系的。秧歌初也为一种劳动动作,也常于上元节表演,一般是舞队形态,通常也有乐器伴奏。这些特征与踏歌都很相似,但可能秧歌盛行的时间与踏歌相比较晚。清代,踏歌有与秧歌融合发展的情形。总之,踏歌与秧歌及其他民间乐舞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音乐风格的民间歌舞形式。1.关于唐宋这一历史时期踏歌的几点说明踏歌是古代音乐史领域一直流传的音乐事项,踏歌表演活动中的乐人、乐事反映了唐宋音乐发展体系的特点。例如唐代皇帝喜爱音乐,教坊内人参与踏歌表演,到了宋代则有教坊中的“歌板色”表演名为《踏歌》的曲牌。乐器笛、拍板、鼓的伴奏显现出踏歌的节奏性、民俗性特点。研究唐宋踏歌,不仅梳理了踏歌表演中的乐人、乐事、乐器、乐曲等音乐史实,也能将音乐与宫廷、民俗、祭祀等场合相融合,讨论这些场合音乐运用的作用。踏歌不仅集众多艺术特征于一体,也具有区别于其他乐舞形态的独特特征,一直为后代继承,形成与后代民间“秧歌”“花灯”等乐舞相区别的乐舞类别。择唐宋时期的踏歌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唐宋踏歌的表演形式和应用场合存在一个由转型到定型的进程,到宋代其所应用场合基本上固定下来,且其多在西南地区流传,可以被视为踏歌发展的定型期。这一地域性流布为后代西南地区多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发展,表现出传承性和变异性相统一的特点。后代无论是节庆中用于表现情感的踏歌、或是现存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南地区)的交际踏歌,都直接受到宋代踏歌的影响。因此,细致分析唐宋踏歌的音乐、功能、运用场合等方面的变迁,可以为当今我国西南地区踏歌源流的考察提供基本支撑材料。参考文献[宋]周辉撰.清波杂志(附别志),卷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5[宋]梅尧臣撰.宛陵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刘礼堂.唐代长江流域“信巫鬼、重淫祀”习俗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05).

5、秧歌历史

商河鼓子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每年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佳节,都是鼓子秧歌表演的节日。即是所谓的‘’元宵佳节闹秧歌‘‘。商河鼓子秧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威武雄壮、氛围炽烈,强烈的时代节奏感,表现出商河人民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魄,是商河劳动人民能量、力量、坚韧性的显现,是民族优秀舞蹈文化积淀的硕果。勇敢刚直、聪慧朴实、能歌善舞的商河人民通过鼓子秧歌将伞的大气、鼓的浑厚、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丑的诙谐表现的淋漓尽致。或许是多年离开家乡的缘故,每每提起或是看到家乡的鼓子秧歌,我都会由衷地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骄傲我的商河人民,自豪我的商河人民!我是商河人!我的家乡在商河!

6、太谷秧歌大全

南京市高淳区的东坝大马灯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安徽郎溪大马灯之行中,《南宋》庆演被忽略了,令人感到遗憾。郎溪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好好欣赏。这是第2090集,由郭庭忠先生进行解说和配音。东坝大马灯起源于唐朝,是一种以战马为造型的民间舞蹈,演员们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演出精彩纷呈。东坝大马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它在内容上体现了高淳人民崇尚忠义的思想和高淳人民改天换地的龙马精神,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天下太平和谐社会的向往,从而将中国文化的传统道德理念蕴含其中。在南京有关艺术家的指导下,东坝大马灯的表演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1991年,它在南京金陵庙会中崭露头角,并在1993年的南京首届金陵民间庙会中获得了冠军。同年9月,它在沈阳第三届国际秧歌节中力压群芳,一举夺得高金玫瑰奖。1993年,它还参加了广州93届旅游节,进行了长达20天的演出。此外,它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兰杯春节联欢晚会的颁奖现场直播演出,但在1995年却未能出席南京全国文化先进县区的演出。#秧歌简介历史#

7、陇西秧歌的由来和历史

秧歌伞头秧歌有个秧歌队的灵魂人物,唱词优雅,歌声优美,寓教于乐,介绍秧歌队扮相人物,传承文化,不可多得。伞头秧歌的唱词通称为秧歌,是伞头秧歌这一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句体的民歌,又与戏剧性质的秧歌唱词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民间口头文学中稀有的艺术品类,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归纳如下:一、即兴编词的演唱特点即兴编唱是伞头秧歌显著的特点。几乎所有的秧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中产生的,一首好的秧歌唱词更是如此。歌手们或触景以生情,或遇事而有感,或因人而议论,或互问互答,绝没有毫无对象的无病呻吟之作。二、灵活多变的格律结构伞头秧歌的唱词一般为四句一首,可以独立存在,一首秧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大致可分为七字句、十字句、九字句、十二字句四种格律结构。一首好的秧歌,不管采用哪种格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立意要深刻,结构要完整,布局要合理,结尾要巧妙。三、通俗明快的语言艺术伞头秧歌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以方言为基础,其主要特点是通俗明快,自然流畅,雅俗共赏。伞头秧歌语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既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又不是原始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修饰之后的口头文学语言。此外伞头秧歌还调动了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来增加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四、和谐独特的地方音韵伞头秧歌基本上是按方言的发音吐字来演唱。伞头秧歌的唱词统一都押脚韵,即每句末尾一个字要求合辙押韵。四句同韵是伞头秧歌常见的押韵方式。有许多名家的秧歌还特别讲究四句用同一声调,即同声同韵的特色。演唱起来音韵更为和谐,从而增强了秧歌的艺术感染力。五、秧歌和阳歌秧歌,说文解释:“秧,从禾,若秧穰也。”唐代高适曾有诗句:“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见《高常侍》)。又据《帝乡纪略》载:“泗州......插秧之时,远乡男女,击鼓互歌,颇为混俗。”这一击鼓互歌的习俗,唐宋时称“三杖”,明清时称“三棒鼓”。《留青日札》里解释说:“吴越间妇女用三棒击鼓,江壮凤阳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南宋郑樵也曾作《插秧歌》:“漠漠兮水田,袅袅兮轻烟。布谷啼兮人比肩,纵横兮陌阡。”这些大约是“秧歌”一词的旱文字记载吧。上述文字记载说明,在我国江南,古代劳动人民在插秧季节,有一种男女互相击鼓对唱的习俗,这实际上是产生于插秧劳动中的田歌。因此秧歌也叫“田歌”、“田植歌”、“秧戏”、“作业歌”等等,故秧歌为插秧之歌。

8、秧歌类型简介

有特色的孝义市地秧歌,也有几千年的历史。这还没有戴面具,戴上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