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简介(高僧传目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20:52:39 浏览
1、高僧传目录

随宜说法随宜说法(出自《高僧传》)【原文】宋高僧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铠),族姓刹利,屙宾国王兄也,元嘉八年正月,来至建业。文帝引见,劳问殷勤,且曰,寡人常欲持斋戒杀,而势有未能,奈何。师曰,帝王所修,与士庶异。士庶身贱名劣,号令不行,若不约己节物,何以修身。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庶咸悦。布一善政,则神人以和。用贤使能,轻徭薄赋,则雨旸时若,桑麻遍野。以此持斋,斋亦大矣。以此戒杀,戒何如之。岂必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而后为宏济耶。帝乃抚几叹曰,俗人迷于远理,沙门滞于近教。如师所言,真是开悟明达,可与言天人之际矣。因敕住京祇洹寺。师临殁,头顶间有物,如龙蛇状,上冲于天,见者数千人。[按]法师所言,句句是吾儒议论,然佛理亦在其中,正所谓出言顺人心也。【译白】南北朝刘宋时,有位印度高僧名求那跋摩,出家前原是印度扇宾国王之兄。刘宋文帝元嘉八年正月,大师来到建业(今南京),文帝诏见了他,殷勤慰问,并请教说:“寡人常想持斋戒杀,但身为一国之主,执掌朝政,种种局限,无法满愿,不知怎么办才好。”师回答说:“帝王所修之斋戒和平常百姓有所不同。百姓身份低贱,名分微劣,无号令他人之权,若行事不约束自己,如何修身?而身为帝王,以天下为一家,视万民为一子,只要说一句仁德之嘉言,则官吏和百姓都会欢欣鼓舞。每推行一项善政,则人和神都会拥护。重用贤能之人,减轻徭役赋税,则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捻。能如此持斋,其斋之功德才大。能如此戒杀,其戒之功德才圆满啊!岂必定要节省半日之饭菜,保全一禽兽之生命,便以为是弘济呢?”文帝拍案感叹说:“世俗之人对深远的佛理迷惑不清,而一般的出家人又拘泥于浅近的教化。如师所说这一席话,既能开我智慧,使我悟解佛理而又明了易晓,足可通行于天人之间而无所障碍啊!”因此请大师住京城祇渔寺。大师圆寂时,头顶间有一物,形状宛如龙蛇,直冲上天,有数千人看见。[按]求那跋摩大师所说,句句都与儒家议论相吻合,而佛理也在其中,正是所谓的出言顺人心啊!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随宜说法

2、高僧传

偶动邪念偶动邪念(出自《高僧传》)【原文】昔有禅师某者,研究禅理,道风颇高。欲求和尚付法,和尚不允,微有怨望之意。和尚去世二十年后,其僧偶在溪边走过,遥见对河女子濯足,偶动一念,以为其足颇觉白皙。忽见和尚现形在傍,厉声诘之曰,此念可付祖师衣钵否。其僧不觉惭愧拜下,伏地忏悔。[按]以世俗言之,不过微细过咎。若以戒律论之,此念已犯淫戒矣。盖欲界六天,不比世人,其福转重,则其欲转轻。到化乐天上,不过共相瞻视,欲事已竟,不待笑语。又上之,如他化自在天,但闻语声,或闻香气,欲念已竟,并不待瞻视矣。岂若世俗之耽著所好,遂乐此不疲耶。【译白】从前有某禅师,研究禅理,颇有些名望。想求和尚付法与他。和尚不答应,他心中不免微有抱怨和失望之意。和尚去世二十年后,其僧偶然在溪边走过,遥见对河有一女子在洗脚,偶然动一念,认为她的脚很白净。忽见和尚现形在旁,厉声责问他:“你还有此种念头,祖师衣钵能传给你吗?”其僧不觉很惭愧,拜伏在地向和尚求忏悔。[按]以世俗之人来看,这不过是很微细的一点过失。若按佛教戒律来衡量,有此念头就已犯淫戒了。因为欲界六天,不比世间人,其福报越大,则其欲念越轻。到化乐天上,男女不过互相望一眼,连彼此笑语都不需要,欲事就已成了。再往上,到了他化自在天,只要听到对方的声音,或闻到对方的香气,欲念就成了,连看一眼都不需要。哪像世俗人之迷恋男欢女爱、乐此不疲呢?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偶动邪念

3、高僧传神通

第116集:吕光将鸡摩罗什囚禁。公元385年,前秦将军吕光带领军队进驻河西走廊的凉州城,并在这里建立了后凉国,城中的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奇怪的情景:一个西域相貌的僧人,不管走到哪里身边总围绕着一群士兵,这个僧人就是鸠摩罗什,而是负责监管他的。吕光奉前秦皇帝之命从龟兹带走了这个富有盛名的高僧,在将军吕光的眼里鸠摩罗什只是一件特殊的战利品。据《高僧传》记载:吕光曾强迫鸠摩罗什娶龟兹公主为妻,还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骑上恶牛烈马,但鸠摩罗什忍辱负重面不改色,吕光为鸠摩罗什定下规矩,外出时间不能太久,还不能离开驻地太远。鸠摩罗什没有想到这样的生活将会持续17年。这17年间鸠摩罗什就如同囚禁在笼中的鸟儿,时常感到前路渺茫,他离乡背井来到河西走廊,支撑它的正是传教到中国的使命,但在这样失去自由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去中原传法的宏愿?#高僧传简介#

4、高僧传的故事

四朝高僧传———维祇难七维祇难,本天竺人。世奉异道,以火祠为正。时有天竺沙门习学小乘,多行道术,经远行逼暮,欲寄难家宿。难家既事异道,猜忌释子,乃处之门外,露地而宿。沙门夜密加咒术,令难家所事之火,欻然变灭,于是举家共出,稽请沙门入室供养。沙门还以咒术,变火令生。难既睹沙门神力胜己,即于佛法大生信乐,乃舍本所事,出家为道,依此沙门以为和上。受学三藏妙善四含,游化诸国,莫不皆奉。以吴黄武三年,与同伴竺律炎来至武昌,赍昙钵经梵本。昙钵者,即法句经也。时吴士共请出经,难既未善国语,乃共其伴律炎译为汉文。炎亦未善汉言,颇有不尽,志存义本,辞近朴质。至晋惠之末,有沙门法立,更译为五卷。沙门法巨著笔,其辞小华也。立又别出小经近四许首,值永嘉末乱,多不复存。

5、高僧传书

烦恼、未来、世界、心田.....这些词语竟是僧人?而央视纪录片里的这位僧人,简直就是传奇!鸠摩罗什,一位西域前来中国的高僧,曾被迫迎娶龟兹国公主为妻。可为了争夺他,竟然有两个国家相继灭亡。终,他来到中原,潜心翻译经书,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鸠摩罗什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公认的第一大家,他从西域(今印度地区)沿河西走廊,来到中国,不仅推动了汉地佛教的发展,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习惯,公元343年,鸠摩罗什出生于佛教圣地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他生来就是天地间的一个传奇,半岁说话,3岁认字,5岁开始博览群书。他在7岁时,随信仰虔诚的母亲,出家入佛,12岁时,就已经能够开坛讲法。此时的鸠摩罗什,声名远扬,周边许多国家的国君,都来听他讲法,并且邀他作国师。直到后来,龟兹国国王立鸠摩罗什为国师,他的名字也就此传到中原。对于中原,鸠摩罗什并不陌生。因为母亲曾告诉过他:你将来会到东土传经说法,而且途中将历经磨难。至于母亲的为什么,可以预知他的未来,据《高僧传》记载,鸠摩罗什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变得异常聪明,可是,鸠摩罗什没有想到,他来到中原,却是源于一场国家战争。公元385年,前秦将军吕光,奉命攻打龟兹国,目的正是为了,获得鸠摩罗什。之后,吕光带领军队,进驻凉州城(甘肃武威),并建立后凉。此后,人们就经常能够在街上看到,一个长着西域面孔的僧人,身后围着一群士兵,缓步前行,只是,这些士兵不是他的护卫,而是用来监视他的,吕光规定,鸠摩罗什不能离开太久,亦不能离开驻地太远,而这种半囚禁的日子,竟持续了长达17年之久。除此之外,还有更过分的。吕光不信佛教,竟威逼诱惑鸠摩罗什作破戒之事,据《高僧传》记载,吕光曾强迫鸠摩罗什娶龟兹国公主为妻,并让他当众骑恶牛烈马,而他做的这一切,只为羞辱鸠摩罗什,羞辱他那颗神圣的心。可鸠摩罗什却忍辱负重,面不改色,反而令吕光羞愧难当。在凉州的日子,是鸠摩罗什宗教生涯中,暗淡的日子。他离开了佛教圣地龟兹国,只身来到这里,支撑他的,正是到中国传教的使命。可是在一天天的等待中,鸠摩罗什的信念渐渐被磨灭。于是,他振作精神,开始面向周围的士兵,讲传佛法,他认识到,只要多教会一个人摆脱痛苦,那么便是多做了一件好事。在讲学的过程中,鸠摩罗什慢慢学习汉语,与人交流,17年的时间,让他对中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练就了惊人的读写能力。就在鸠摩罗什以为,自己将一辈子困于凉州时,命运的转折再一次降临。公元401年,后秦君主姚兴,派十万大军,攻击后凉,目的依旧是鸠摩罗什。凉军大败,姚兴迎接鸠摩罗什,进入长安城。此时的鸠摩罗什,已经58岁了。姚兴给了鸠摩罗什国师般的礼遇,专门为他修建逍遥园,作为鸠摩罗什讲学场所,姚兴这样做,当然也有目的。除了信奉佛学,他也迫切地希望,建立一种不同于,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因为入主中原的姚兴,出身羌族。面对姚兴的热情,鸠摩罗什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宏大计划,那就是重新译经。他希望能把佛祖的真知灼见,更加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组织的,大规模译经场诞生。此后,鸠摩罗什翻译了90多部佛经,多达400余卷。佛家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出自罗什翻译的《心经》,而后世僧俗界吟唱诵读的重要佛经,几乎都出自鸠摩罗什的翻译。鸠摩罗什也成为与唐朝玄奘,并称的得道高僧。尽管鸠摩罗什翻译的是佛经典籍,其范围却远远超出佛教范围,如今我们常用的:世界、未来、烦恼、心田,粉身碎骨等等,诸多词汇都是鸠摩罗什,正如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对于鸠摩罗什评价的那样:这位来自西域的高僧,用他自己的方式,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文史泼墨坊】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他的舍利则供奉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他的一生只做一件事:传播佛学,这期间尽管有艰苦、有磨难甚至有耻辱,但他都坚持了下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人生看似跌宕起伏,但当你真正用心做好一件事,那么就必然是成功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关注我@文史泼墨坊,用现代的视角,读历史的故事!

6、中国高僧传

诚感父骨诚感父骨(出自《高僧传》)【原文】后周李氏子,长安贵胄里人,唐宗室也。七岁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值驾幸洛,长安焚荡,乃负母入华山。时谷涌贵,丕自辟谷,惟乞食供母。母问食否,必曰,已斋。母曰,汝父霍山战没,骨暴霜露,能收取归葬乎。遂往霍山,拾白骨聚一处,昼夜诵经,忏父杀业。且祝曰,群骨之中,有动转者,即父遗骸也。一心持诵,目不暂舍。数日间,有髑(du)髅从骨聚中跃出,摇曳良久。丕擗踊〖擗(pi)踊,捶胸顿足〗抱持,赍归见母。是夜,母梦夫归,明晨骨至。后应诏人京,名播朝野。[按]孝有二,有世间孝,有出世间孝。师盖兼而有之矣。若夫道纪,荷亲而讲演。法云,居丧而毁瘠。鉴宗,医父病而两股皆刳(ku)。智聚,丁母忧而三年泣血。如斯之类,罄竹难书。倘谓辞亲出家,父母遂可不必奉养,岂识孝名为戒之义乎。【译白】后周时,长安贵胄里有位李姓人家的儿子,是唐朝皇族的宗亲。七岁出家,法名道丕。十九岁时,正值唐庄宗迁都洛阳,长安被烧毁荡尽,道丕法师背负母亲入华山。当时粮食涨价,师入村乞食,仅得少许,他自己舍不得吃,把乞来之食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过没有。他总说已吃过了。母亲说:“你父亲在安徽霍山战死沙场,骨头暴露于风霜雨露的荒野之中,你能收取归来安葬吗?”师便前往霍山,将所有白骨收集在一处,对着骨堆昼夜诵经,为父亲忏悔杀业。并祝祷说:“骨堆中有能动转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遂一心诵经念佛,眼睛时刻注视着骨堆。过了好几天,果然有骷髅从骨堆中跳出来,摇晃了很久。师抱着尸骨捶胸顿足痛哭,将尸骨背回去见母亲。当天夜里,其母梦见丈夫归来。第二天早晨,师已将父骨背回。后来,师受皇帝召请入京弘法,名扬朝野。[按]孝有两种,即世间之孝和出世间之孝。道丕法师之孝是两种都兼而有之了。至于北齐时的道纪法师,担着母亲出外讲演佛法。梁时的法云法师,守丧时瘦得形销骨立。唐朝鉴宗法师,为治父亲之病,割两大腿之肉煮给父亲吃。隋朝智聚法师,在守母丧的三年中,哭得眼中流血。佛门中像此类尽孝之事例,多得难以尽载。若认为辞亲出家后父母就可不必奉养,那是没理解《梵网经》上孝名为戒之义啊!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诚感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