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亭简介(砚池的介绍)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7-31 21:52:01 浏览
1、砚池的介绍

文游天下(443)沧州纪晓岚文化园文/石岩磊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自2000年开始先后拍了4部,每部都倍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桥段无不令人拍手称快,而现实中的“纪大烟袋”与影视作品里的形象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纪晓岚,原名纪昀,于1724年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他30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1805年病逝,享年82岁。他年长和珅26岁,他们并非水火不容的政敌,而是彼此相互关照的忘年交。但电视剧也有许多地方与史籍相符,特别是对他兴趣爱好方面的描述就基本一致,而他的这些嗜好在“纪晓岚文化园”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2008年9月,“纪晓岚文化园”在纪晓岚家乡落成,其占地面积达70余亩,园中建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园子里的“大烟袋”引人注目。它是用21吨生铁铸造而成,长度超过8米,为世界之,尤其特殊的是其烟嘴内还镶嵌着象牙。在“宦海书丛馆”的案几上摆放着一块天然石质“五花肉”,折射出纪晓岚嗜肉的生活习性。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纪晓岚“平生不食谷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依此推算,纪昀每顿饭要干掉10多斤肉,且不吃主食,真可谓奇葩一枚。而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另一大嗜好,即风流成性。纪晓岚一生有7个妻妾,《虫鸣漫录》中提到:他“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如此有悖于常理的嗜“肉”如命、嗜色成癖,背后定会另有隐情,真实的原因应该与他的处世理念有关。纪晓岚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儒家思想多有非议,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多次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因此遭到正统儒士的敌视,另外他嘴下不留情,喜欢怼人,被人撰文回怼甚至丑化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纪晓岚的出众文采予以了肯定,这是乾隆皇帝出巡时多次将他带在身边的原因,也因此委派其去编纂《四库全书》。这部3万余册、八亿多字的旷世奇书,浓缩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的文化精髓,但它也屡遭后人诟病,原因在于编制它的过程中销毁了大量珍贵的非正统典籍,所以被一些人称作是文化浩劫。《四库全书》和纪晓岚有类似的遭际,即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从“纪晓岚文化园”内的游人如织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可以看出,人们还是十分欣赏纪晓岚的机敏过人与博学多才,其正面形象大于负面非议。据说,《铁齿铜牙纪晓岚5》业已在筹备之中,只是苦于没有好的剧本而迟迟未能开机。假如编剧多到纪晓岚故里实地探访,多和“纪晓岚文化园”里的游客交流,或许就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从而促成新电视剧的尽快出炉,让广大观众再次享受一场文化盛宴,也可更加客观地了解“一代文宗”纪昀的真实面目。2022.7.18#砚亭简介#

2、本溪砚亭

《纪大才子》隶书题名行书打油诗有清大才子,沧州纪晓岚。四库他总纂,故事后人编。说起纪晓岚,铁齿铜牙、河间献县、四库全书、清代显官等一系列信息在脑中盘旋。由于看多了戏说剧,也就真假难辨。查了网络百科,才确切知道:纪昀,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清代文学家、官员。总纂《四库全书》、著述《阅微草堂笔记》、流传《纪文达公遗集》,书法留有墨宝,特别是典故轶事颇多,比如说他才高八斗,给和珅题匾“竹苞”,另解就是个个草包;又如他的大烟袋,烟锅一次能装三四两;再如一顿饭可以吃好几斤肉,还“日御数女”...帖真人有缘,在今年六月份畅游了一次坐落在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的纪晓岚文化园。该园占地70余亩,建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记载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特别是长达8.2米的“大烟袋”十分惹眼!分享原创摄影、视频,还请各位看官点赞。

3、砚亭诗句

看了某电视台播出的寻宝栏目,我想起老家附近村子收藏的宝物:汉石渠阁墨砚。这可是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有关的宝物呀!据《遂溪县志》载:宋朝哲宗之时,苏东坡被贬到海南,至宋元符三年,遇赦北归,从海南儋州坐船回到北部湾时受风雨之阻,便舍舟登岸,住在遂溪县兴廉村净行院,与双村陈氏宗族五世祖陈梦英萍水相逢,相见恨晚,便成为道义之交。苏东坡在兴廉村居住四十天,他看到该村虽地处海隅,但山明水秀,风景秀丽,对陈梦英说:“斯地景胜,当有文明之祥!”有感于苏东坡先生的期望,陈梦英后来在兴廉村民众的支持下,创建了“文明书院”。临别时,苏东坡赠送陈梦英汉石渠阁瓦砚一方。陈家得砚,视为珍宝,世代相传。几年前,我到了收藏石渠阁瓦砚的双村,看到了该"宝物"。双村是一条有近1000年历史的古老乡村。现安居该村的都是陈梦英的后人, 此地作为陈姓开族居场,据说当时是苏东坡选定的,陈梦英便选择这块地为开基创业的住场,命名为桑村(后改名双村)。 该砚在村中轮流每年由一户人家保管,据说保管汉石渠阁墨砚的人家,子女读书十分聪明,这听来虽是笑谈, 但在古代,该村功名辈出,中进士、举人、贡生、秀才的众多。建国后,该村大学毕业生,辈出无穷。细观此砚,只见砚背有刻诗。其诗曰:“其色温润,其创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改封即墨,兰台列爵;永宜宝之,书香是托。”署名苏轼。此诗简介了瓦砚的质地与款式的特点,交代了瓦砚的出处,以砚勉励陈氏世代子孙勤奋读书,以成书香世家。但无论如何说,我当时看到这砚的质地或是制作、刻字等工艺,明显比较低劣,只是一件仿品而已。清末时期,双村珍藏的汉石渠阁墨砚突然失落,踪迹难寻,直至1941年,被郡人何公卓(何乐,徐闻人,时任广东省警察总局局长)于乡间发现,不惜重金赎回,慨然归还双村陈族。陈族得砚为之大喜,为纪念何公卓还砚之高义,同年建亭一所,名为“还砚亭”。据村民言,上世纪八十年代,省文物部门曾将该砚带走检验鉴定,后送还该村收藏。由此可见,文物部门亦已经明确此物确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仿品,才不作收藏。只是不明白,文物部门为什么不将鉴定意见告知当地文化部门或村民,以致当地文化部门和村民一直将一件没有很大价值的东西当宝物看待。据相关资料介绍,“瓦砚是用两汉、魏晋南北朝殿瓦改制而成。由于这些殿瓦由澄泥特制而成,质地细密,宜于制砚。瓦砚质地细润,坚似石,性能与澄泥砚接近。历史上的瓦砚主要有未央宫瓦砚、石渠阁瓦砚、铜雀台瓦砚等。古瓦砚流传至清代已极为稀罕,流传至今的数量极其稀少。当今国内一些博物馆,亦以能够收藏到瓦砚为荣,甚至将其作为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