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9年,47岁的范仲淹见到了年仅12岁的雏妓甄金莲,倾心不已。身边好友都劝范仲淹把甄金莲收为妾室,却遭到了他的严辞拒绝。宋朝文人纳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范仲淹却不以为然,他从来不养什么小妾,对爱情十分单纯。可一想到眼前让自己心动的女子只是个歌伎,身份低微,只能为妾,范仲淹的脸色就黯淡了下来。为什么范仲淹会喜欢上这小小的歌女呢?其实范仲淹知道,自己在她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么地努力,那么地卑微,那么地倔强。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死了,母亲谢氏无依无靠,不得已带着范仲淹改嫁了。因为现在的丈夫姓朱,范仲淹年纪又小,便也改了个名字,叫做朱说。小朱说懂事,父亲虽然是做生意的,可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因此他学会了节俭。朱说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和顽强的意志,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朱说带着包袱来到了醴泉寺苦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说就会拿出前一天夜里提前凝固的粥,把它划成几段,再撒上一点咸菜,就这样对付过去。母亲来看望他时,见自己的儿子过着这样苦寒的生活,十分心痛,要带着他去吃好吃的。朱说连忙拒绝,对母亲说:“做事情怎么能半途而废呢,今天去吃好的,那明天我就吃不下咸菜粥了!”见儿子这么懂事,母亲也不好说他,只好鼓励一番离去了。令朱说感到诧异的是,自己如此节俭,可自家的兄弟们却一个比一个铺张。身为朱家优秀子弟的朱说看不下去了,他开始劝自家的兄弟不要太奢侈。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一句:“我花我们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这一句话,让朱说产生了怀疑,难道我不是朱家人吗?当晚,朱说实在是忍不了内心的疑惑,找到自己的母亲询问身世。母亲见朱说已经长大,便含泪把真相告诉了他。直到这时,朱说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么多年,自己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家里,自己早就无家可归了!寻常人遭受这样的打击,此时恐怕要想不开了。朱说没有这样,他反而振作起来:“既然如此,那我更要用功读书,光耀门楣!”清醒过来的朱说马上和朱家断绝关系,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范仲淹,去了应天府读书。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范仲淹对自己更狠了。冬天的时候,读书老是犯困,范仲淹来到井边,打起一桶水,硬是往自己脸上浇,让自己保持清醒。一旁的同窗看了,瞬间清醒过来,连呼狠人。皇帝的车驾路过大街,学子们纷纷跑去看,范仲淹岿然不动,他自信地说:“我和皇帝见面的日子长着呢!”此时的范仲淹极其自信,认为自己未来必定能当大官。后来,范仲淹果然考上了进士,把母亲接了回来。几年后,范仲淹一直在地方当官,为百姓造福。当时,晏殊管理应天书院,听说了范仲淹的名声,把他请来教书,身正自律的范仲淹很快就出大名了。仁宗皇帝也听说了范仲淹的名声,召他入朝为官。进入朝廷后,范仲淹不改刚正不阿的本色,连续得罪了宰相吕夷简、太后和皇帝,被多次贬谪。此时的范仲淹不仅官场失意,情场也失意,范仲淹的发妻李氏多年前已经离世,而现在的妻子张氏也身染重病,这让范仲淹很是忧心。可就在这时,上天又让范仲淹遇到了真爱,偶然的一次宴会,范仲淹被才十二岁的歌伎甄金莲吸引了。仅仅一面,范仲淹就在她的脸上看到了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的神情。和甄金莲交谈后,更是被这女孩打动,家境贫寒,努力学习乐器诗词,才有了出头之日。范仲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为了一个女子如此疯狂,那一刻,他甚至想把甄金莲娶回家!可是马上,范仲淹就自己打消了这个念头:家里的妻子还躺在病床上呢,你在想什么!理智的范仲淹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下定决心要忘掉甄金莲,回到了家中,耐心照顾自己的妻子。甄金莲神色黯然,悄悄地离去了。三年后,范仲淹的妻子张氏病亡,糟糠之妻陪伴多年,范仲淹不由得感伤难过。不久,朋友提醒他:你莫要忘了,三年前,可也有一位女子被你倾心呢!听到这话,范仲淹也是想起了甄金莲,可是,三年过去了,她还在吗?怀着忐忑的心情,范仲淹重回故里,没想到又见到了当年的佳人。甄金莲一见到范仲淹,也是露出了复杂的神色,到这里,范仲淹终于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甄金莲的情意了,他纳甄金莲为妾,给了她一个应有的名分,两人终于能长相厮守了。作者:孔慈参考资料:楼钥《范文正公年谱》脱脱《宋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刘范仲淹简介#
2、范仲淹简介及评价1005年的殿试考场上,14岁的晏殊力压群雄、脱颖而出,让宋真宗很欣赏。此时宰相寇准轻佻地说道:“哼,江外人,蛮夷之地,不足为道!”晏殊不慌不忙地说道,“唐朝名相张九龄也是江外人哦?”真宗微笑地点了点头记下了这个人。寇准是北宋名相,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在三步之内做出《咏华山》,宋太宗年间进士,为人刚直,很受重用。但寇准有一个毛病,就是对地域有误解,他总觉得北方人是儒家正统,南方是蛮夷之地,那里的人不值得重用。如果可以多活两年,寇准一定会被自己这种看法啪啪打脸。回到开头提的那个小孩晏殊,他是抚州临川人(今江西),自幼家庭条件不好,但十分聪明好学,传说5岁就能作诗,才华横溢广为人知。1004年,工部侍郎李虚己看到晏殊的诗,大为震惊,说这可是位才子,后面会前途无量,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江南安抚张知白在江南考察旱情时看到晏殊的作品,高兴,立刻回京向真宗举荐。宋真宗是宋朝第三代皇帝,对读书人十分欣赏,他曾在诗中提出:“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来鼓励大家多读书。而我们所熟知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提法,也是始于他。爱才的真宗听到张知白的推荐后,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晏殊。于是在1005年的殿试上把晏殊招了上来,口试部分,晏殊对答如流,表现良好。笔试部分,晏殊看到题后,久不动笔,真宗很奇怪,就问他,为啥别人都在奋笔疾书,你坐着不动啊?晏殊说,能不能换些题来考?这些我都见过!真宗被他的博学与真诚打动,于是赐他进士,将他留在身边做文字工作,并派人暗中观察他的举动。那个时候,朝中公务不是很繁忙,所以有些朝臣就聚在一起,游山玩水,设宴吟诗。但是,刚上班的晏殊每天躲在屋里读书。后来真宗有一次给太子选伴读,特意点了晏殊,执政大臣好奇,就问真宗,朝中那么多学士不选,为什么偏偏要选他?真宗说道,太子身边的人,一定要博学且品行良好,我看你们经常结伴出行大吃大喝,只有晏殊总是躲在屋里看书写字,这么谨慎忠厚的人,在太子身边,我放心。”执政大臣听到后,心里开始敲小鼓,是不是真宗担心他们搞小团体?晏殊平日接触不多?面圣的时候是不是会胡乱说话?但是圣旨下了,也得照传啊!于是战战兢兢地请来晏殊。真宗见到晏殊后,就直接问他,“我看别人总是结伴而行,出去宴游玩乐,独独你在家看书学习,你这个爱学习的行为真是需要大加赞赏。这个时候晏殊摆摆手说,皇上啊,说实话能大吃二喝,谁不想啊?可是我刚上班,您发的薪水有限,我拿啥去宴赏游玩?”真宗哈哈大笑,不禁对晏殊的直率更欣赏了。正是因为他的直率与诚实,所以真宗有些拿不准的事儿喜欢征求他的意见。但是有趣的是他们不公开探讨,而是用传统的方式,传小纸条。真宗把想问的问题写好,传给晏殊。晏殊收到后认真调研,仔细回复,一字一句写在纸条上,再传给真宗。几次之后,晏殊的谨慎行事又给真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越发觉得把晏殊留在太子身边是正确的选择。后来真宗死了,12岁的仁宗继位,朝中就有大臣觉得主幼母弱,想趁虚而入,以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为首的官员就想借这个机会独揽大权,朝中非议四起。此时晏殊力排众议,提出既然皇帝小,那么太后刘娥可以垂帘听政。这位刘皇后,通晓书史,朝廷政事,也能分析出个表里。有时候真宗问她后宫的事儿,她都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于是真宗对他很信赖,在自己离世前卧床的日子,都是由她代表处理公务,这些晏殊都看在眼里,因此也对刘皇后的能力有所了解,所以他提议由刘皇后代为处理政务比较稳妥。其实更重要的是,真宗死前留有遗诏,曾嘱咐命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而晏殊就以此为由,坚持自己的观点。此时朝中的大臣也纷纷站在晏殊这一边,支持太后垂帘听政。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没有错,在刘太后听政期间,创设谏院、澄清吏治、重视水利、发行交子、完善科举、兴办州学,为仁宗庆历盛世奠定了基础。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成为北宋初年少有的南方人宰相。如果寇准能活到这个时候,会不会认为自己前面说的话太早了?晏殊任宰相后,也提拔了一些能人,包括我们后来熟知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晚年的晏殊,被仁宗留在身边讲经释义,安度余生。@青年共读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也许是对晏殊一生的总结。他写的词里也多为登堂大雅之作,从容清淡。以一首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结束今天的分享: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看到这,你觉得晏殊出身一般,却当了一辈子显官名宦的原因是什么?评论区告诉我!关注我@青年共读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文史故事。
3、范仲淹历史简介及评价1040年,50岁的范仲淹娶了15岁妓女子,新婚夜后,他很开心道:“你怎么还是个处•女呢?”甄金莲羞怯地低着头温柔道:“我卖艺不卖身,再说我早已心属于你 ”。当时范仲淹是担任宰相的期间,他遭到了一次战略失利,导致北方边境的防线受到威胁。这场失利引起了朝廷的不满和批评的声音,范仲淹因此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任职,以示惩罚和警示。范仲淹被贬到了岭南地区的岳州,这对他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因为他失去了权力和在朝廷的地位。然而,他只能接受命运。彼时范仲淹有一位妻子,名叫王氏,他们是早年由父母选定的结婚对象,算是门当户对了。结婚后,他们育有子女。他们的婚姻被描述为和睦和相互支持的关系,范仲淹能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王氏的帮助。王氏在家庭生活中负责管理家务和照顾子女,解决了范仲淹在生活上的苦恼。被贬岳州之后,王氏也跟着范仲淹来到了岳州。在这里,范仲淹再也不是高贵的宰相,也不是什么权臣了,他的心中充满了郁闷,又无处发泄。他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妻子王氏,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常年与王氏处于相敬如宾的夫妻状态,彼此从来没有分享过自己的情绪,更别说诉说郁闷了。于是,范仲淹离开了家,决定去街上逛一逛。到了热闹的集市,范仲淹恰巧路过了一座酒楼。这栋酒楼装饰得豪华霸气,楼上还有许多浓妆艳抹的女子在揽客。范仲淹沉思片刻,想到他在京城任职期间向来节俭禁欲,一直都没有放肆地活过一回,所以他决定进酒楼找找自由,找找乐子。进入酒楼后老板娘立刻发现了范仲淹这个大金主,她着手将其安排在二楼的厢房,并问道:“老爷,您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我给您找一找!”范仲淹想了想,说道:“我想找一个能听我说话的。”停顿了一下,他又说:“好是年轻一些的,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毕竟...朝中之事吐槽起来还是得找一位不懂朝政的人来。过了不久,一位满脸胶原蛋白且清新淡雅的女子推开门,走了进来。她手持一把古琴,看到范仲淹之后莞尔一笑:“小女子名叫甄金莲,擅长弹琴,老爷可愿意听小女子弹奏一曲?”范仲淹连连点头。而后,一首高山流水传入了他的耳朵,琴声曼妙,又透露着些许的魅惑,范仲淹深深沉浸在这首琴曲中。弹奏结束,范仲淹问道:“看你年纪不大,今年芳龄几何?”甄金莲答曰:“12岁。”言罢,范仲淹被震惊到了,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他今年正好47岁,比甄金莲整整大了35岁。他心想:也好!年纪小的不懂朝政。于是,在本是高级的琴声之后,范仲淹竟然与甄金莲高谈阔论起他曾经在朝中的事情。他详细讲述了他如何当上宰相的,又是如何治理朝政的,再到后来怎么被贬的。讲到他被贬时的心情,范仲淹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他的唾沫星子差点飞到甄金莲脸上。长达几个时辰的吐槽之后,范仲淹心头的一个大石头落下了。他本以为甄金莲不会有什么反应,她却点了点头,温柔地说道:“原来是这样!老爷你好厉害呀!我感觉你此次被贬一定会东山再起的!我相信你!”范仲淹有些许地呆愣,他没想到甄金莲会说出这番话来,他顿时心头涌上一股暖流,突然感觉到十分的温暖。像是小孩子受到了鼓舞一般,年纪已经这么大的范仲淹竟然重重地点了点头,还为自己加了加油。往后三年间,范仲淹在岳州努力投入工作,他致力于改良当地的治理和民生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良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和税收制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他的优秀表现和卓越才能逐渐受到朝廷的重视和赏识。终,范仲淹获得了复职的机会,他被召回朝廷,继续为江山社稷做出贡献。而在这期间,范仲淹仍然时常去拜访甄金莲。甄金莲成为了他忠实的倾听者,他也成为了甄金莲生活中的一道光。因此,时年50岁的范仲淹在妻子王氏病逝后,他决定迎娶妓女甄金莲。新婚之夜,甄金莲身穿一袭红衣,腮面画上了粉扑扑的腮红,引得范仲淹急不可耐,立刻向她扑了过去。一夜春宵,范仲淹竟然发现床单上落了红!这可把他惊到了,他顿时喜出望外,摇醒了甄金莲,问道:“你还是处子?”甄金莲有些懵,她反应过来后,害羞地低下了头:“我向来只卖艺不卖身,我仰慕你多年,你来岳州后我便没有再接过客了,我的心早就是你的了,自然没有和其他人有过。”笔名:蒋硕参考资料:脱脱.范仲淹传(节选)[J].初中生世界,2022,No.1219(39):4-5.
4、范仲淹简介经历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出身于北宋时期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个大文学家。母亲知书识礼,常常教他读《汉书》。少年苏轼,就很关心当时社会的人情风俗,关注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他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昏暗的油灯下,苏轼在专心地听母亲讲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官吏,他从小质朴敦厚,谦逊礼让,很受州里人的尊敬。他走上仕途以后,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不畏权贵和阉d,揭发了祸国殃民的权贵20多人。因为被仇家诬陷,范滂以结d之罪锒铛入狱,但他坚强不屈,终于获释。后来,朝廷又大诛d人,皇帝下诏逮捕范滂,他为了不牵连他人,自己跑到监狱里。县令知道他冤枉,撇下绶带和官印,想带着范滂一起逃亡。范滂不肯,说自己死了灾祸也就停止了,不能再连累别人。范滂的母亲对儿子勇斗阉d,不惜一死的做法很理解,支持儿子凛然赴难。讲到这里,苏轼问道:“假如我是范滂,母亲会允许我这样做吗?”母亲激动地说:“你能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不愿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使苏轼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他和弟弟苏辙奉父亲之命,曾拜眉山(今四川乐山)刘微之先生为师。刘先生是个很有学问的学者,在诗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一天,刘微之在课堂上把自己近作的一首《鹭鸶诗》念给学生听,要求大家听后评论。刘先生沾沾自喜地念完了,别的学生听了,无不为之啧啧称赞,只有苏轼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默不作声。刘先生走到苏轼面前,问他这首诗怎么样,苏轼站起来回答说:“先生的诗写得虽好,但‘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一句中,似乎有三个字不妥。”刘先生惊奇地问道“哪三个字?”苏轼回答说:“是‘逐风斜’三个字。当鹭鸶被惊起,猛向上冲飞时,羽毛才有可能激落一些,但这些羽毛不会随风斜斜飘去,而是直接落下来。”刘先生稍一沉思,笑着问道“依你之见,应如何改呢?”苏轼说:“我常见鹭鸶与河边蒹葭(即芦苇)丛为伴,它一惊飞,‘雪片’似的羽毛就纷纷落在蒹葭上,依学生管见,若将‘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似乎较合事理。”刘先生一听,赞叹不已,感慨地说:“我不配做你的老师啊。”刘先生按照苏轼的意见做了修改,他绘声绘色地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三字之致,大为增色。这首诗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鹭鸶图》。后人称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的佳作。苏轼读书刻苦,涉猎范围越来越广,他对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很精通,特别喜爱贾谊、陆贽的文章,后又研究《庄子》,为他走上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范仲淹简介#
5、范仲淹简介大全每天一首古诗词【剔 银 灯】【北宋】 范仲淹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刢一醉?人生无百岁。少痴娭、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解析】中华民族的着深厚绵远的历史,中国人也素以文化传统的悠久而自豪;特别注重传统,喜欢回顾历史,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从一开始,中国的史官文化就发达,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注重史书的修撰,唐太宗甚至提出了“以史为鉴”的著名观点,因此,中国古人有关“史”的价值观念也就特别强烈。这种价值观念也必然会渗透到古代文学的创作领域中来。因此,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学创作也发达,以历史人物事件为内容的题材,或登临怀古,或歌咏史实,或借古讽今,或托物言志,已构成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词继诗后而兴,由于受词的音乐特性和娱乐功能的选择和决定,词在内容题材的表现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随着词的文人进程的逐步推进,词的内容题材的表现上也不断提到拓展,咏史怀古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入文人词的创作领域。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片与灯红酒绿、歌楼舞榭的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空间,这是一片历史的时空;进入这片时空领域,我们将欣赏到历史人物的风采,寻觅出历史 变迁的规律,参悟出兴亡盛衰的哲理,体味到历史投身的痕迹。范仲淹的这首《剔银灯》词,堪称是宋代较早的咏史词作。此词虽为饮筵之上分题所写,即兴而作,但所写内容却不涉离别相思、歌酒妓乐等内容,而是吟咏三国历史,抒写人生感喟。曹操、孙权、刘备乃三国时代鼎足而立的三个英雄人物,一向受到世人的景仰和追慕,可范仲淹却讥笑他们“用尽,徒劳尽力,只得三分天地”,认为与其如此争夺天下追逐功利,不如像晋代的竹林七贤中的刘刢那样摒弃世务纵酒放逸。词人之所以对三国英雄人物及其历史功绩发出讥刺否定的论辞,一来可能是从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历史高度出发的,二来则反映了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仕途功名的厌倦。所以词的下阕在吟咏历史人物之后接着感叹人生,抒发了人生短暂、名利与生命难以两全的深沉悲患。此词大概是范仲淹于政治革新失败之后所作,词人以垂暮之年阅读历史,回首平生,故此词写得音情顿挫,感慨深沉,蕴含丰富,发人深思。
6、范仲淹简介及资料杭州出现灾荒,身为父母官的范仲淹带头花天酒地,背后却有大智慧崎岖生长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代居住于苏州吴县。在范仲淹幼年时期,他的父亲范墉就于淳化元年(990年)不幸离世,在那个年代,只靠母亲一人供养孩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不久后他就随改嫁的母亲到了长山朱氏家里,继父为朱文瀚,范仲淹也更名为朱说。直到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才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少年人心中总怀揣着梦想,范仲淹自小就期盼自己长大后能匡时济世,那时就决定离家求学。待到学成之后,他的抱负又平增许多,而救世的前提则是应试做官。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用“朱说”的名字参加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名进士。范仲淹从九品芝麻官做起,虽然官职不大,但他处理案件仍然毫不懈怠。过了没多久,范仲淹就将母亲接来同住,俸禄虽不很多,但维持二人生活倒也不成问题。天禧元年(1017年),此时的朱说因政绩优异已被提拔多次,他也在这一年重新用回了“范”姓,改名为原先的范仲淹。杭州饥荒然而实际上,范仲淹的仕途之路并不那么顺畅,因为他自身的刚正不阿和直言不讳,他曾多次遭到贬谪,但即使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也并不怎么在意,仍延续着之前的做事风格。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从邓州被调到杭州做官,那年他已经61岁,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年纪并不算太大,但在平均寿命普遍偏低的古代,范仲淹那时已经算是年事已高。范仲淹“知杭州”的次年,吴州地区就爆发了饥荒,其中杭州尤为严重。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刚上任就碰上饥荒,任谁都要迷茫一会儿。饥荒年代粮食为短缺,百姓们吃不上饭,有不少人因饥饿而饿死路边,杭州一片惨淡。照常来说,面对饥荒,当地官员的所做的正常流程应该是上奏朝廷,为百姓争取赈济粮食,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巧抬粮价但范仲淹却一反常态,除了下令开仓放粮之外,范仲淹还鼓励百姓们储藏粮食,主张不要把粮食一次性全部拿出来。灾难年代通常也是奸商们发达的“好时机”,不少商人为了从饥荒中大捞一笔,不出意外地开始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以商人要求的高价来收粮食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样下去赈灾的银两早晚会花光。让百姓们震惊的是,范仲淹不仅没有整治商人们的不良风气,反而还“助纣为虐”,他将粮食的收购价格提到了每斗一百八十钱,这比粮商的出价还要高了许多。在众人一头雾水,以为这位清官也要赚一笔黑心钱的时候,范仲淹还贴出了多张榜文,其上主要详细记述了杭州的粮价。外地的粮商听闻杭州的粮食收价高,纷纷乘商船带着粮食来做生意。收集到数量够多的粮食之后,范仲淹却调低了粮价。粮商们哪里愿意,除了粮食,运输方面也花了他们不少钱,但要是把粮食原封不动地再带回去,也不是明智之举,甚至会造成更大的亏损。再三思考过后,粮商们只得以每斗一百二十钱甚至更低的的价格将粮食卖出,这样一来,杭州的饥荒问题被解决了大半。“花天酒地”以赈经济在杭州大饥荒时期,范仲淹做了不少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除了上述提到的哄抬粮价之外,范仲淹还大肆兴建土木,花天酒地与民同乐,整天不务正业。吴州地区的百姓多信仰佛教,修建了不少佛家寺庙。然而饥荒年代,人们吃饭都成了问题,去祭拜佛祖的人就更少了,但范仲淹却在这个紧要关头,建议寺院的主持趁机修建寺庙。用范仲淹的话来解释,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为了吃上饭,即使工钱比之前少也愿意劳作,所以趁着这时候修建寺庙可以省下不少钱。如此一来,大兴土木就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这样人们也不会买不起粮食了。杭州地区的百姓有赛龙舟的习俗,但是在饥荒年代,人们也没想到范仲淹还有心思组织赛龙舟,他甚至还贴了告示,鼓励全国各地的龙舟队伍来这里比赛。赛龙舟活动的时间被大大延长,从春天一直开到了夏天,期间范仲淹和友人们整日穿梭于赛龙舟的队伍之中玩乐,还在周边的酒肆里肆意宴饮,整个杭州城一片祥乐,谁能相信这是饥荒年代呢?有的官员对此颇为不满,认为范仲淹是老糊涂了才会这样做,他们向皇帝上报,希望能罢免范仲淹。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范仲淹此举竟然振兴了杭州的经济。原来是各地的人们都来到杭州看赛龙舟,大大地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范仲淹设宴也促进了游客在酒肆餐馆里的消费,这样一来店里的生意变好,对人力的需求增多,也就带动了当地的就业。面对饥荒,范仲淹不按套路出牌,用了奇妙的“荒政三策”,竟然奇迹般地解决了杭州的饥荒问题,甚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让杭州地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由此可见范仲淹的政治才能之高。结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从政以来一直秉持的原则,他向来以国家为重,体恤百姓,解决危机也自有高明之处;那些所谓的“花天酒地”也并非是为了自身享乐,从处理的结果来看,一切都有迹可循。
7、范仲淹 简介晨读历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ōu yáng xiū](接续1)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诰。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使得官民称便。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欧阳修又遭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时,仁宗亲口挽留:“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于是,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留朝,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主考礼部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担任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反对“太学体”的文风。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用字看似古奥,其实很别扭,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欧阳修便就着他的韵脚,风趣而又犀利地续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这秀才学问不行,试官不会录取!欧阳文忠像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及整个中国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放榜的时候,那些写“太学体”而自高自大的考生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被取中,纷纷闹事,甚至有人说要到街上截住欧阳修痛打。但仁宗充分相信欧阳修的人品和判断力,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北宋文风自此一振,就连“太学体”的领袖刘几,也更名刘辉,重新参加考试,并获取了功名。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得允准。主要影响文学文章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太学体”。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此外,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柳古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柳古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馀”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革新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待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