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魏征简介(大唐魏征电视剧)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02:15:55 浏览
1、大唐魏征电视剧

李世民和魏征。没有人会永远记得你的恩惠,牛羊可以得到喂养,猪狗也可以,但人心却难以满足。据说李世民有一位得力干将名叫魏征,他是传说中梦斩荆河龙王的人物。魏征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忠心耿耿地辅佐他,提出了200多次意见,帮助他治理国家。为了让大唐国富民强,魏征提出了许多诚恳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李世民处理国家事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初,李世民对魏征满意,甚至在魏征年老病重时,亲自送医送药,并将女儿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淑玉。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好,但因为魏征做了一件让李世民感到不爽的事情,李世民毁了魏征的墓碑和与魏家的婚约。明白了吗?有一次,有人在黑板上做了三道题,分别是1+1=2,2+2=4,4+4=13。当人们看到4+4=13时,所有人都笑了。有人指责他说4+4=8,但他却回答说对。我们都因为做错了一道题而被指责,但没有人因为做对了两道题而得到夸奖。就像做人一样,我们做了100件好事也可能会被忘记,但只要做错了一件事,就会被抹去所有的好,被指责谩骂。但是只要做错了一件事,之前的好都会被抹杀,然后被指责和谩骂。这就是人性。各位,请记住,该小气的时候要小气,该计较的时候要计较。与人相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好。如果你对我好,我会对你更好;如果你对我不好,我会对你更不好。

2、大唐功臣魏征

爱管“闲事”的魏征公元628年,有一个人管了皇帝的一桩家事。正所谓皇家无私事,更别说皇帝的亲事了。但因为这个人的干预,皇帝的这桩亲事,还真就取消了。这个人,就是被后世人称为千古第一谏臣,更被民间封为门神的魏征。唐朝是魏姓为辉煌的时期,因为在盛唐时期正是从钜鹿这个地方,接连走出了六位魏姓的宰相,魏征无疑是其中为知名的一个。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有一位姓郑的官员,家里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长得漂亮。李世民知道后想将他聘为妃子,并下诏书。但魏征听说这位女子,早已经和陆家订过亲事,便立即入宫进谏,说皇上嫔妃满院,更应该体谅百姓是否有美满的家庭,把已经许配人家的女子纳入宫中,不是为民父母的道理。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收回了诏令。#大唐魏征简介#

3、大唐魏征是怎么死的

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痛哭说“魏征是我的一面镜子,现在我失去了知对错的镜子”。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不久,唐太宗解除魏征长子与公主的婚约,并且亲自砸掉魏征墓碑。魏征,字玄成。被称为唐朝第一宰相。早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魏征曾劝谏李建成,早点动手除掉李世民。只是李建成心慈手软,直到后玄武门之变。后来李世民找魏征问“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和我作对?”魏征神情自若,说“如果太子听从我的建议,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敢当着死敌的面放出豪言,李世民很欣赏。李世民登基后,常常与魏征讨论自己为政的得失,魏征本就有才,现在得到重用,就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前后共劝谏唐太宗二百多次。有一次,唐太宗正在御花园逗鸟,远远的看见魏征过来。唐太宗知道,让魏征看见,又要说教一番。于是把鸟藏在了怀里,等魏征走了再玩。魏征老远就看到唐太宗在逗鸟,又不好意思直接让皇帝把鸟交出来,又想让皇帝长点记性,魏征就口若悬河,讲朝廷大事,说百姓小事。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才大摇大摆的离去。都留下唐太宗在那里抚摸死在怀里的鸟。魏征与唐太宗接触的久了,就摸索出一个谏言的套路:先说他的理论,占据道理的制高点,然后再说皇帝的做法不符合他的理论。魏征的这个套路,唐太宗无力反驳。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女儿,长乐公主准备出嫁,嫁妆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妹妹)多一倍。魏征看不下去了,对唐太宗说“过去汉明帝要分封皇子采邑,认为他的皇子不能比先帝的楚王和淮阳王多,因此只给了一半。如今公主的陪嫁比长公主多了一倍,岂不是和汉明帝的思想差太远了”魏征的意思是前人这样做,你就该跟着学。唐太宗同意魏征的看法,并告知皇后。皇后听了感慨道“我总听陛下称赞魏征,不知道缘故,现在魏征用古人典故来说事儿,以此来抑制君王私情,真是辅佐陛下的栋梁”。随后赏赐魏征四百贯钱,四百匹绢。有时候魏征的谏言也让唐太宗很恼火。公元632年正月,朝中大臣劝唐太宗泰山封禅。唐太宗很得意,假装推辞“你们都认为泰山封禅是帝王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没什么。想当年,秦始皇行封禅,而汉文帝却不封禅,后代也没觉得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群臣了解皇帝的意思,于是接连上奏,劝唐太宗泰山封禅。唐太宗说“既然这样,那就依了你们吧”。身为谏臣的魏征跳出来说“陛下,万万不可行封禅之礼啊!”唐太宗和大臣都愉快的决定的事,还有人反对?唐太宗喝问“魏征,你是认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征:“陛下功比天高!”唐太宗:“朕的德行不厚?”魏征:“厚!厚的很!”唐太宗:“大唐不安定吗?”魏征:“安定!”唐太宗:“四方夷族尚未归服吗”魏征:“已然归服!唐太宗:“老百姓不富裕吗?”魏征:“富裕!”唐太宗:“那你为何要反对朕前去泰山封禅?”魏征回答,“陛下,隋末大乱后,户口没有恢复,国库还是空虚。如果陛下去泰山,阵势必定隆重,国家难以承担啊!大唐元气也要好几年才能恢复。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唐太宗心里这个恨啊,又不好说什么。碰巧遇到黄河泛滥,许多州县遭殃,这才没有泰山封禅。唐太宗心胸确实宽广,能接受臣子不同的意见,并且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使大唐的政治风气清明。可是这也让唐太宗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纳谏不如从前,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公元639年五月,全国各地爆发旱情。魏征上了一道千古流传的奏疏《十渐不克终疏》。历数了贞观七年以来唐太宗在纳谏和生活作风上的变化。如果想要做前无古人的圣明君主,就得按照魏征说的标准来。可是他对唐太宗的标准定的太高了。唐太宗也是凡人。贞观后期的谏言就大打折扣了。公元643年,魏征卧病不起。唐太宗前去探望。指着衡山公主说“朕决定将她下嫁给你的儿子魏叔玉”。几天后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万分,唐太宗才说出了千古流传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病逝,遂亡一镜矣!”魏征临死前,曾经给唐太宗上密折,说中书侍郎杜正伦、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然而,魏征去世后,朝内爆发了太子谋反一案,候君集、杜正伦牵扯其中。唐太宗因此猜忌魏征结d营私。后来又有一些大臣诬告。唐太宗气愤至极。下旨撤回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约,并且亲自砸掉魏征的墓碑。后来,唐太宗在东征高句丽,吃了败仗,这才想起魏征的价值。于是下旨为他重修墓碑,重新给与嘉奖。魏征这样的结局,是并不算什么,只不过是死后有这么一个不太好的插曲。并不影响唐太宗与魏征的明君贤臣的佳话。        

4、大唐魏征当少师

读王觉仁教授的《大唐兴亡三百年》才知道,唐太宗时期的魏徵,他以进谏著称,以往的文学作品包括戏曲都把魏徵描写成一个铮士,不分场合,一吐为快,极大地误导了我。看了王教授的书才知道,魏徵是一个聪明人,他对进谏的认识是高段位,他认为:进谏并不是以一味蛮干、面折廷争为美,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以君王乐于接受为前提,以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切实可行为美。所以,要理解了解真实的历史,学到精髓,就要看学者的专著,而且是著名学者的著作,这样你才能正确地借鉴与学习。只要学习,一切都在路上。加油啊!#大唐魏征简介#

5、大唐丞相魏征

643年,宰相魏征去世,李世民下令厚葬。可仅过半年,李世民就下令砸毁墓碑。没想到,2年后,他又下令修复魏征陵墓,还亲自祭奠。魏征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发生“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被杀,他也被捕。不过,由于他才华横溢,见解独到。李世民很欣赏。终,李世民下令特赦了他。在辅佐李世民的 17 年间,魏征无话不说,常常是直言不讳。每当李世民做了一些不合理的决策,他都据理力争,从不给李世民留面子。据统计,这 17 年间,魏征上疏的谏言将近 10 万条。为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公元643年,63岁的魏征去病逝。他的离世,给李世民带来了无尽的哀伤。李世民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决定以高的礼仪来安葬魏征,他还下令,让太子也为其举哀。哪料,就在魏征去世2个月后,太子李承乾爆发谋逆事件。谁知,李承乾的密谋计划,却被臣子告发。李世民在得知此事后,震惊,他当即派人彻查参与谋逆之人。然而,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反叛者中,竟有两位大臣,都是魏征举荐的。李世民龙颜大怒,下旨:“魏征参与谋逆,取消其谥号!”本来,李世民不想再深追魏征。哪料,当他读到魏征的谏言书时,火冒三丈。李世民认为,魏征是想用这样的方法,让史官记录他“忠言直谏”的功绩。这下李世民再也无法忍受,他怒不可遏地跑到魏征的坟前。把亲自题的碑文抹干净,一脚把魏征的墓碑踹倒,甚至,还要下令刨魏征的坟。没想到,2年后,李世民却改变了想法。645年,李世民想率军亲征高句丽。魏征认为此举,于国于民都是,百害而无一利。他极力劝阻李世民,放弃攻打高句丽,李世民这才作罢。当魏征去世后,李世民不顾他人劝谏,亲率大军东征高句丽。开始,唐朝的军队势如破竹,短短十几天,就攻破了十几座城。哪料,在攻打安市时,却遭到高句丽部队的顽强抵抗,唐军为此伤亡惨重,以失败告终。李世民的一意孤行,他没考虑到,唐军是远来之军,无法适应北方寒冷气候。加上粮运不济,在损失了几员大将后,李世民只好折戟而回。李世民回到宫中,看见魏征的画像时,不禁黯然神伤,感慨道:“要是魏征在的话,他一定会极力阻止,我东征高句丽的!”一番感慨思索后,李世民又命人,把魏征的墓碑修好,重新在墓碑上面题写碑文,恢复了魏征的谥号。魏征被誉为唐朝的一股清流,他在朝廷中不畏权势,直抒己见,对李世民的错误直言不讳,在他的辅佐下,李世民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贞观盛世”。魏征是一位敢直言进谏的忠臣,他用真诚和才智,对李世民的错误直言不讳,为贞观盛世奠定了基础。他的人品和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用魏忠贤的口头禅来说就是:做事无,有时直言难听,但必须做到。虽然魏忠贤,在历史上的评价极为不佳,但是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的正确,但有时必须说一些难听的话。这正是,魏征在辅佐李世民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6、唐朝魏征生平简介

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唐太宗终日以泪洗面,无法释怀,但在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竟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这是为何?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签就是明君,而魏征更是以贤臣之名广为传诵,这对君臣演绎了一幕幕堪称史诗般的对话。实际上魏征并不是始终跟随李世民的,他初跟着李密混,后来被窦建德抓住,又当了他的参谋,之后是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收归帐下。可惜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终导致兵败玄武门。当然从这时候开始,魏征的生活终于上了正轨,他开始为李世民效力。开始魏征的职务是谏官,这正好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每天干得十分卖力,看到不顺眼的谏一次,听到不对劲的奏一本。有时候魏征的话让唐太宗心里不舒服,可是魏征根本不管不顾,照说不误,好在唐太宗是真有识人之明,也就没有太怪他。有一次魏征又让唐太宗下不来台,有与魏征不对付的人就借机给魏征上眼药,唐太宗还笑呵呵地说:“你们都说魏征粗鲁傲慢,实际上这却正好体现出他妩媚可爱的别样风采。”看到李世民连这样不要脸的话都说了出来,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无话可说。然而人有生老病死,公元642年起,魏征就得了重病,李世民派使者多次到他家里探病、送药,还让御医出诊。可是转过年,64岁的魏徵不但没有丝毫起色,反而越来越重,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到他家中看望。这时的魏征已是起不了床,李世民为了振奋他的精神,指着衡山公主告诉他:“魏爱卿,你看仔细了,这就是你的儿媳妇。”可是无论何等好消息,也无法振作魏征的精神,很快他就驾鹤西游了。得知消息后,李世民痛哭失声,直接宣布五天不上朝,然后亲自到魏征家里参加他的丧礼,与文武大臣一起哭送魏征。随后是一连串的追封官职、赐谥号、送礼品,李世民还亲自提笔,为魏征撰写了碑文,可以说死后的魏征已是极尽哀荣。然而世事反转来得是如此之快,还没有过去两年,就冒出一个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当时参与其中的侯君集、杜正伦都是魏征举荐的。这时候作为皇帝多疑的通病终于在李世民身上发作了:“好你个魏征,当初你对朕表示,这两个人都是宰相之材,可是他们却想把朕推翻,作别人的宰相,真是罪无可恕。”想到这里他心里再次一动:“你魏征活着时,与这两个人好得仿似能穿一条裤子,难道那时候你们就在算计朕?哼,即使那时还没有反意,你们也是一个三人帮团伙!”此时的魏征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是大打折扣,从的忠臣向奸臣的方向慢慢地滑落。当然这时候李世民还没有想对魏征搞清算,毕竟这是他自己亲手树起来的一个良臣样板,没有真凭实据,毁了实在是可惜。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李世民忍无可忍,终于对魏征动手了。原来每次魏征看到李世民做事不对,他就要上去劝谏一下,这些内容他都仿似记日记一样写了下来。如果只是自己留个纪念也就罢了,可是魏征却没有秘密地搁起来自己保存,反而将这些东西都拿给当时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一一看过。这可就犯了李世民的大忌,他是注定要做名主的,形象必须伟光正,可是魏征这么一搞,将他那些不好的一面就全部展露出来,岂不是有污英名。而且那些谏词里,魏征就是一切正确,而李世民反而处处不对,简直就是良臣对庸主的格局,这放在谁身上都会不舒服。李世民恨恨地想到:“你魏征想当名臣,但是却不能踩着我李世民上位。”到这时候李世民心里已经是恨上了魏征,他立即下令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如果说这个决定大家还不太惊奇,李世民下一个动作就让唐朝炸了锅:他让人将魏征的墓碑推倒了,那可是李世民亲自撰文并题写的,可以说是魏征荣耀的一个标志。李世民这个举动,彻底断送了一段群臣和谐的佳话。世事无常,谁都不能自己一生都是正确和幸运的,因而要过好每一天,身后的事情只能留待历史慢慢地淡忘。文/蓝风烛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