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行(45)西汉南越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越秀区,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1983年发掘,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出土了各种文物一千余件。
2、王陵墓真实照片西汉南越王墓发掘于1983年,此前并未被盗掘,因此是岭南地区等级高、规模大、保存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也被称为“岭南文化之光”。在南越王墓博物馆,被一件件形制精美、保存完好的玉器所震撼。细腻的雕刻线条,精致的造型、温润的玉器色泽,让人惊叹不已。角形玉杯、丝缕玉衣、承盘高足杯……这些珍贵的文物承载了岭南文化两千余年的历史底蕴。透过它们可以一睹两千年前南越王国的昔日辉煌。
3、王厝墓陪葬墓介绍1977年,考古队在中山王墓发现一棵像大树的奇特铜灯,好奇的队员将15盏灯点亮,却出现不可思议的一幕,这座铜灯竟然没有影子!1974年,河北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他们不断在附近的山上取土。谁知九月某天,一农民在土里挖出了一件工艺品,样式精美。农民没多想,谁料陆续其他区域也有类似工艺品被挖出。数量也越来越多。农民们发觉事情不对,便拨打了相关部门的电话,告知事情原委。考古人员闻讯赶来,立刻对这片区域进行管理。通过挖掘,他们震惊地发现:山里竟有一处陵墓!经过鉴定,可以大致推断这座陵墓为中山王墓,属于战国时期中山王国。它是当时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的国家。考古人员激动万分,从农民先前挖出的文物看,墓室内应该还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可供学习研究。但并非想象那般,内部并未发现什么具有价值的陪葬品。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山王墓或许早被盗墓人挖掘过。考古队仍然坚持不懈,在发现墓室的三年间,做足了研究。然而收获并不多。1977年的一天,一个农民不慎滑下土堆。掉进了一个大窟窿。众人惊慌跑去查看农民情况,谁想这个大窟窿竟是一个存放宝藏的仓库,库与墓室分离,这也使文物至今没有被窃贼盗走。其中一盏青铜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经测量,铜灯高82.9厘米,底部为镂空夔(kui)龙纹底座,撑起向上的枝干。是至今挖掘的战国时期高的灯具。这盏灯从整体看如同一棵小树,共有七个枝干,相互交错。灯盏共计十五个,被命名为铜十五连盏灯。灯的底座上刻有铭文:“十祀,左车,啬夫事斁,工弧,冢一石三百五十五刀之冢,右辔者”。共二十五字。翻译为:“十年,马车虚左以待,左右官员服侍的场面浩大,精良弓箭均有配备,墓室造价一石三百五十五刀,右边是牵马的马夫。”这段文字精确描绘了墓主人在当时的身份地位,也可以让人感受到这场墓葬的宏大规模。底座上还塑有两个鲜虞族造型的铜人,好似与枝架上的猴子嬉闹。支架上则塑有多只夔龙、小鸟,造型生动,惟妙惟肖。不仅如此,这盏灯的稳固工艺也相当考究。从底部看,底座被三只双身独头虎支撑,每只铜虎的间距相当,且呈三角形。而铜灯枝干除第五层以外,其余两端都朝着相反方向延伸,左右对称,更了灯的平衡性。另外,榫卯工艺也成为了这盏灯的制作亮点,一旦固定不会散落,极其稳固。同时方便使用者拆卸,铜灯不仅可以落地使用,拆卸后还可以变成小灯放在桌面。可以想象,当铜灯点亮,屋内人在夜晚读书写字,弹奏起舞,烛光跳动,好不美丽。但是,当工作人员模拟铜灯点亮时,惊奇地发现,铜灯竟没有影子。原来在铜灯两侧点亮时,灯两侧的影子会相互重叠,这块阴影被称作本影。当所点亮的灯盏越多,本影会越变越小,小于底座时,便好像没有影子。所以工匠设计这个灯盏时,可谓别具匠心。整个灯体枝节交错,形成了以底座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大面积灯光。中山王国之前是赵国的傀儡政权,但中山国人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在赵国发生内乱后重新建立了独立政权。迁都灵寿,也是现在中山王墓的发掘地平山县。因此中山王墓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有着与战国时期赵国、魏国相似的文化特色。墓室共有两处,分别坐落于西北两侧。包含陪葬墓和车马坑。西侧的一号墓确定为中山王的陵墓,墓道之间是椁室,且用石头制成。1号墓两侧各有一个库,陪葬品数量庞大,专家从库中挖掘到19000余件,它包含青铜礼器、乐器、雕塑、生活器具以及玉石器、陶器、漆器等。考古人员还挖掘了许多金银器,它们样式精美多以虎、鹰、牛及人物形象为主。它们样式丰富,令人惊叹不已。都充分体现了古人高超的金属冶炼技艺。同时1号墓有封土台,长110米,宽92米,高15米,从台上看,则有回廊和厅堂三层建筑。陵墓整体看为长方形,二号墓为哀后墓,与一号墓相同,也建有封土台。总共发掘一号、三号、四号、五号和六号等陪葬墓。发掘数以万件工艺品,并且都体现着中山王国游牧民族独有的装饰风格。铜十五连盏灯现保存于河北博物院,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它不仅是古人用来照明的工具,同时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连盏灯以复杂的工艺,生动的动物塑像赋予传统灯具生命力,更以榫卯结构展现世人中国工匠的超凡的智慧。它更是集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的杰作,观青铜十五连盏灯,便可以感觉置身于中山王国,品味古人对实用与美感的双重追求。
4、王墓简介1974年,河北村民去村子的东边取土,却忽然发现了一块青板,打开青板子之后,下面居然藏了个古墓,专家闻讯而来,随即发现这居然是战国中山王厝的陵墓!而在这座王墓里,他们发现一棵像大树的奇特铜灯,好奇的队员将15盏灯点亮,结果,这座铜灯竟没有影子!7月的时候,河北平山县的村民想去村子东边的那个土坡上取土,结果却在取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青板。村民将这青板掀开,随意的丢在一边并没有多么在意,他继续的向下挖掘,地面却忽然塌陷,直接露出了一个空洞。村民好奇的走了下去,这土坡下面竟然藏了个墓。村民赶忙将此事上报给了国家,没多久,专家们便闻讯赶来,将此地封锁,直到1977年的时候才正式挖掘此墓。但让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座古墓早就被盗取了无数次,不仅墓主人的棺木被大火焚烧,里面的那些值钱的陪葬品也全都不见。专家们很是失落,但这时,其中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清理古墓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个铁板子。这个铁板因为盗墓者的那把火,被损害的十分严重,甚至连周边的铁皮都卷曲起来。但是让专家们惊喜的是,经过清理之后,这居然是一份缩小版的古墓地图!此物的发现直接将早的地图提前了600多年,而也是因为这份地图,专家们才了解到这座古墓的整体样子。根据那些出土的文物来看,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字型王陵,墓主人乃是中山国的第五任君王王厝的陵墓。它不但拥有6个陪葬坑,还有3个车马坑和1个殉葬坑,且每个墓坑的规模都无比巨大。中山国在历史上的时间并不长,且也不是什么很大的国家,但是王陵的庞大却震惊了所有的考古专家!战国七雄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中山国便是这其中的第八雄。中山国的历史并没有多长,它只历经了六位皇帝。它历经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是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它的国土并不大,但却把当时赵国的领土分割成了南北两部分。那时的赵王天天站在城墙上遥望中山国的位置,对中山国恨的牙痒痒。赵国曾两次大规模的攻打中山国,但皆以失败告终。后来为了防止赵国的来袭,中山国开始修起长城来。而王厝便是中山国的第五代皇帝。那时的中山国国力强盛,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没过多久王厝便病逝了。临终前王厝留下了几句话:“不要因强大而放肆,不要因富裕而骄傲,不要因势重而傲慢,仇人在旁,劫数难逃。”可是那时的第六代皇帝并没有将其听进去,国家军政懈怠,百姓们也懒得种田,安图享乐。早就看中山国不顺眼的赵国抓住这个机会,带兵攻打中山国。那时也不是没有反抗的勇士,但是后来就连帝王都逃跑了,自此以后,中山国不复存在。中山国虽然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国家却十分的富饶。因此在这座庞大的古墓里,出土了两千八百八十多件文物。其中玉器有一千多件,此外还有许多的陶器,金银器,铁器,玛瑙,水晶等等。而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在此处发现了一棵像大树一样的奇特铜灯。当时好奇的工作人员曾将上面的那15盏灯全部点亮,结果却发现这座铜灯竟然没有影子!在文物中,有一件造型奇异,极有特色的宝贝,就是犹如一棵大树的灯具。整个灯具是由三只嘴巴叼着圆环的猛虎托起,主干矗立在夔龙纹底座上。它就像一棵真正的树一样,向四周伸展枝杈,而枝杈上则错落的托举着15个铜制的灯盘。灯具高达82.9厘米,底径26厘米。记得刚出土时,它只是一堆凌乱的物件,是当时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些灯具其实可以组合,这才将其拼接起来。这座灯具巧妙的利用了木器中的榫卯结构,且每个榫头的形状各不相同,不仅不容易被装错,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减灯盏的数目。此外这座铜灯上还装饰了许多的动物,猴子,老虎,鸟,龙等等,不仅生动自然且妙趣横生。具专家考察,这座铜灯具应当是放置在书房里的,将上面的灯全部点燃,它的地下并没有影子。要知道有光的地方,都会有影子的出现。但这具无影灯,设计的着实巧妙。假设我们在器物的旁边点燃两个光源,这时候就会产生两个叠在一起但又不重合的影子,其中特别黑暗的交叉部分,就叫做本影。而随着器物周边的光源不断增加,本影就会越来越小,如果围上一圈的光源,器物的影子就会全然消失。很多人见到这盏灯的时候,都不由得感慨的表示,说现代的一些灯具,就像是倒着的这个青铜灯具一样。这座青铜灯具不仅是至今出土的大战国灯具,也是我国出土的早的无影灯。它的原理放在现代来说其实很简单,但这座青铜灯具却出自于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如今,这件十五连盏铜灯便珍藏在河北博物院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编辑|小云
5、宁夏西夏王陵墓今天去济南长清区归德街道双乳村游览了一下西汉济北王陵墓让人感慨万干人去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