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陆炳简介(明朝锦衣卫陆炳墓)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05:35:47 浏览
1、明朝锦衣卫陆炳墓

陆炳,很多人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他的官职相信是如雷贯耳,那就是大明王朝的锦衣卫指挥使,身为皇帝信任的特务机构的,自然不可小觑,而他也可以说是锦衣卫历史上有权势的了。陆炳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他的父亲陆松,官倒没有做多大,但他跟对人了,陆松长期跟着兴献王朱厚熜,朱厚熜后来做了皇帝,他也跟着来到了北京,被升为锦衣卫副千户。而他的老婆还是朱厚熜乳母。所以陆炳从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母亲出入王府,与朱厚熜关系不错。十几岁的时候,陆炳就在锦衣卫了,由于长期的舞刀弄枪,他后来考上了武进士,授锦衣卫副千户。他的父亲去世后没有多久,他就成为了都指挥使。有一次,他跟着嘉靖南巡到卫辉。一天晚上,行宫突然起火,他愣是把皇帝给背出来了,此后他受到宠爱。在嘉靖朝,政治斗争厉害。当时名噪一时的首辅夏言,就是被他和严嵩一起诬陷,导致被杀。而无法无天的大将军仇鸾,也是在他的揭发下,彻底玩完了。他还成功弹劾司礼监宦官李彬。要知道,在大明朝,大将军、内阁首辅以及司礼监可是牛的角色了,几乎是权力的巅峰了。他的官职也一升再升,累升至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嘉靖还加封陆炳为太保兼少傅,仍掌锦衣卫。《明史》称他“势倾天下”,朝廷有一半的言官都是他的门生。不管是吏部、兵部的官员升降,还是户部、工部的收付结算,乃至刑部的审讯断案,都要经过他的裁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陆炳去世,谥武惠,赠忠诚伯。

2、明朝锦衣卫陆炳原型

这十个明朝冷知识,99%的人不可能都知道! (三)1、隆庆皇帝是一个被人低估的皇帝,在位6年,任用贤良、解决倭患、巩固边疆、开放海禁等,让嘉靖时期颓废的明朝再一次焕发了生机。强大的人口劳动力也让明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改良,产品横行世界,全世界1/3的白银流入中国。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后面万历中兴和张居正的政策得到了有效的开展;2、接上一条,这场浩浩荡荡的开放海禁也称为“隆庆开关”,是历史上著名的为政举措,但是从后世的情况来看,虽然让明朝的焕发了生机,同时也为明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因为明朝流通的货币是银子,银子的大量流入出现了通货膨胀,本身就存在了大量的农民,这让明朝的贫富差距拉大,底层的农民更加苦不堪言。后面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经济危机;3、越南曾经先后4次属于我国的领土,近的一次是在明朝永乐期间,朱棣征服越南(那会叫做安南)后设立“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但是派去的官员横征暴敛,不得民心,加之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长达三四百年的间隔,民心也早就不属于中原,后又脱离至今;4、孝庄皇后不单单是指清朝时期的顺治的老妈,其实明英宗的钱皇后也是历史上的孝庄皇后,前者叫做孝庄文皇后,后者叫做孝庄睿皇后;5、明朝在海外其实有一块著名的飞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明朝行政建置为旧港宣慰司。第一任旧港宣慰使为帮助郑和平定陈祖义的海盗军团的施进卿;6、百度搜索:明朝公主总是被骗婚。会有惊喜;7、明代有一位道士,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忽悠嘉靖20年,位极人臣,是明朝唯二“三孤”获得者,他就是陶仲文;8、接上一条,陶仲文能获得殊荣,除了嘉靖信任道教以外,还有就是他本身自己的生育能力不太行,陶仲文拿出了自己的配方,也就是现在被誉为皇家御用,陶逸堂出品的固本精元汤,现在还有卖。但是嘉靖拥有几十位后宫佳人,才生了8个儿子,第一个夭折,第二个20岁死了,第三个也就是后来的庆隆帝。所以这方子还是不能乱用,有这方面问题的还是找个好点的医院才是上策;9、接第7条,明代有一个很厉害的锦衣卫,他是明朝的三公兼三孤获得者,而且很难得活到了善终,他就是陆炳。他能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先天的,比如他的老妈是嘉靖的乳母,两人一起长大,而且还拼死救了嘉靖两次,重要的是他对嘉靖的忠心耿耿。作为两面的人,他也救了很多正直的大臣,在历史上也是的出名;10、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很多宝贝,其中路过南海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印度 交界处),榜葛剌进贡“麒麟”一头。朱棣看了很开心,还让人将它画了出来,其实就是现在的长颈鹿啦。(每天推出一条有理、有据、好玩的十点历史,我是冷言历史,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3、明朝那些事陆炳

公元1550年,蒙古俺答欲以武力逼迫明朝开通贸易,兵临大同,剑指京城。大同草包总兵仇鸾忙他干爹严嵩求救,严嵩回信就四个字:“祸水东引。”明朝和蒙古一直都有互市的习惯。本来这个政策是互惠互利的,但是嘉靖帝登基之后,不重视与蒙古的贸易,导致双方的贸易时断时续,而且即使偶尔交易,也被边关的官员克扣压榨。既然正常途径满足不了蒙古人的生活所需,蒙古人就释放天性,开始南下抢掠生活物资。嘉庆帝一看,不干了,直接关闭了边关,彻底不进行贸易了。嘉靖二十一年,蒙古俺答汗派蒙古使团到明朝进行谈判,希望明朝皇帝重新开启边关贸易。内阁首辅严嵩表示不同意,大同巡抚龙大有认为立大功的机会来了,将蒙古使团斩首,以显示自己的威风。蒙古俺答汗气坏了,暗暗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草原男儿。经过8年的卧薪尝胆,俺答汗决定发动战争,用武力迫使明朝开关贸易。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汗亲自率领十万蒙古骑兵,进攻大同。大同总兵仇鸾不学无术,让他欺压百姓是一把好手,领兵打仗就呵呵了。但他有个好爹,内阁首辅严嵩。虽然仇鸾看到铺天盖地的蒙古骑兵,吓得双腿颤颤,但大同作为边关重镇,总兵以下的将领还是有本事的,立即组织人手防御。趁此机会,仇鸾忙快马加鞭,找干爹严嵩问如何破敌。严嵩道:“草原上的狼崽子就是来抢食吃的,你给点吃的,让他去打别处就行了。”于是仇鸾奉上金银珠宝,派人送给俺答汗,并告诉他们,宣府守卫薄弱,可以去那里看看。俺答汗攻打大同好几天,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就打算攻打别的地方了,现在有钱又有了明朝守备情报,于是乐呵呵地去攻打宣府去了。宣府祸从天降,被俺答汗一击即溃,随后蒙古铁骑长驱直入,直接兵临北京城下。兵部尚书丁汝夔准备出城迎敌,召集兵马才发现,号称二十万精兵,实际只有五万,还大部分老弱病残,多是吃空饷的主。以五万老弱病残去对抗蒙古十万虎狼之师,无异于以卵击石。无奈之下,嘉靖皇帝命令周围驻军前来勤王。第一个赶到的仇鸾。嘉靖帝还不知道俺答跑到京城来,就是这位仇总兵干的好事。仇鸾自夸自己击败蒙古骑兵的丰功伟绩,说俺答汗听到大同仇鸾之名,就望风而逃,改道宣府。仇鸾吹得自己都信了,当然嘉庆帝也信了。嘉庆帝封仇鸾为大将军,总管各路勤王兵马。此时勤王大部队未至,仇鸾只好故技重施,再次派人告诉俺答,价钱随便开,一切好商量。俺答汗提出入贡的条件。入贡事大,仇鸾只好禀告皇帝,嘉靖召开内阁会议。内阁首辅严嵩认为“敌饱将自去,唯坚壁为上”,坚持避战。次辅徐阶却不同意,他觉得拖延时间,等勤王大军一到,再与蒙古人一较高下。怎么拖延时间呢?徐阶拿起那份入贡文书说:“按照惯例,外交文书上要有汉文和蒙文两种文字,然而,俺答的文书只有汉文,没有蒙文。这不符合礼节。要求俺答将文书带回去,重新加上蒙文。如此一来一回,时间就差不多够了。”蒙古使者一脸懵,把文书带回去给俺答汗。俺答打仗虽然厉害,但是玩政治他却还是个小白。等还没等他将文书完成,前来勤王的军队已经到了,共计八万余人,俺答这才发现上当了。此时兵力人数上明朝占优,俺答汗该抢的都抢了,就准备打道回府。皇帝不愿意了,京城是你后花园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令兵部尚书丁汝夔对蒙古兵发动进攻。丁汝夔问严嵩的意见。严嵩道:“不战就不败,战则可能失败,京城天子脚下,如果战败,我也替你隐瞒不住,不如不战。”丁汝夔又问:“那皇帝追究起来?”严嵩拍着胸脯说:“放心,一切有我。”就这样,丁汝夔得了首辅大人的,放心回家睡大觉,蒙古兵退兵。嘉靖愤怒了,他质问丁汝夔:“为何不执行命令?”丁汝夔进退两难,供出严嵩,自己不能免罪,还得罪严嵩;不供出来,还有生还希望。丁汝夔只好咬牙强撑,希冀严嵩的救援。直到上了断头台,他才知道:“嵩贼误我,嵩贼误我!”仇鸾一看兵部尚书人头不保,为了不受嘉靖帝的惩罚,命令手下明军屠了附近几个村子,杀了几百个明朝百姓,砍下脑袋向朝廷报军功。昏庸的嘉靖帝为此还大为嘉奖了仇鸾,称他为“朕所重者唯卿尔”,并加封他为太子太保。仇鸾成了“庚戍之变”的大受益者。史料记载“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浸相恶。”这人一得势,就不知自己几斤几两,得罪了严嵩,这还不算,他还得罪了次辅徐阶,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徐阶找到机会,联合严嵩揭发仇鸾通敌、杀良冒功,陆炳将证据坐实,在三巨头的操作下,仇鸾以谋反定罪。此时仇鸾刚死,皇帝愤怒之下开棺斩首,令首级传九关。按照民间的说法,活该!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人或许无法做到非黑即白,但历史总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推荐一套适合孩子们开拓视野的历史大作《写给孩子们的史记》,带插图和拼音,老少皆宜,全5本,不到40块。有兴趣的朋友点下方链接。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4、明朝嘉靖时期陆炳

1562年,明朝朝堂震动,给嘉靖帝遮风挡雨,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的老首辅严嵩遭遇清算,一撸到底,被强迫退休成了闲人。严嵩垮台了,接替他位置的是徐阶,一个以隐忍闻名的神龟。胜利之后的徐阶对严嵩并没有赶尽杀绝,也宛如忘记夏言之仇一般。两人见面时,老狐狸严嵩哀求说:我老了,活不了多久,烦请徐大人照顾我的家人。这话让徐阶陈惶陈恐,立马扶起严嵩,抹着泪说:当年要不是严大人提携我,哪有我的今日啊?您的家属就放心地交给我吧!两个老狐狸就这么心照不宣地弄了出苦情戏,严嵩意思是: 兄弟我认输,你放过我得了吧?徐阶的意思是:我不会落井下石的。这一问一答,都是火力侦查而已,至于真如何,要看事态的发展。见面后严嵩刚走,徐阶的儿子徐璠就问老爹说:父亲啊,您是不是忘了严嵩原来是如何对付您的吗?今日他落魄了,退休了,为啥不趁机灭了他丫?听完这话,徐阶怒骂儿子徐璠:你个忘恩负义的娃,当年要不是严大人,哪有我们的今天。这话说的声音异常大,也被刚走不久的严嵩听到了。一语过后,严嵩放心了。于是,徐阶后的谋划也成功了。因为这一切都是套路,一环扣一环,从严嵩权力滔天的时候就开始了。想当年严嵩掌权时,所有人虽然都恨得牙痒痒,但却无可奈何。时局如此,也不等于要坐以待毙啊?为了扳倒严嵩,徐阶尝试去对抗,去博弈,去冲杀,结果却撞得头破血流,败得灰头土脸。这状况让徐阶痛定思痛,开始了反思。反思过后,徐阶对严嵩的态度变了,从争锋相对变亦步亦趋,俨然严嵩的下属一般。献媚多了后,徐阶的学生都看不下去了,也让他从清流领袖,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污浊之士。这一切徐阶都忍了,用忍者神龟精神,等待反击的那一刻。随后,躲在暗处的徐阶给了严嵩三连击。首先:徐阶用告密的方式,出卖了跟自己关系不错的仇鸾,惹得嘉靖帝大为吃惊,派遣陆炳调查仇鸾,也让严嵩更加信任。收获了信任之后,就是徐阶的第二招,那就是左右权衡,不忘发展自己的盟友。左边,他跟严嵩说,朝臣不满你这事您别太担忧,别动刀子,我去劝说他们,让他们消停。右边,他跟大臣说,你们想啥我都知道,时候没到,再忍忍,别胡来。中间,他又拉拢能拉拢的,网罗可以网罗的。这三个方向照顾到了,他这个内阁次辅当的虽然憋屈,但却培植和积蓄了力量。于是,后的杀招来了。有一次嘉靖帝的寝宫被烧了,一看这情况,严嵩就建议嘉靖说:陛下可以移居去南宫啊?听完这话,嘉靖帝没表态,徐阶却立马附在嘉靖耳边说:当年被废的英宗就住在南宫。(夺门之变)听完这话,嘉靖心理膈应,开始疏远严嵩。疏远了之后,眼见严嵩没有原来得宠了,徐阶就开始了下一步的谋划。为此,他早就在嘉靖帝身边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将嘉靖34年来到京城,同样推崇王阳明心学的道士蓝道行,推荐给了笃信道教的嘉靖帝。这道士深受嘉靖信任,现在,关键时刻来了。徐阶找到了蓝道行,让他用占卜算卦的方式,刺了严嵩一把。一句:皇上,今天有奸臣来。就让严嵩遭殃了,嘉靖帝看见占卜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严嵩,这算啥?他不就是奸臣吗?这隐晦的攻击让严嵩吃瘪,也让他知道了。为了报复,严嵩仗着首辅的地位,在嘉靖帝那大做文章,后指使自己的孙子严鸿亟设计陷害蓝道行,并将他迫害致死。但是这根刺埋下了,总有引爆的时候。嘉靖帝虽然念旧,虽然包庇严嵩,可压力之下的他,也需要一个替罪羊,给自己减压。于是,曾经非他不可的严嵩,成了那个将要被抛弃的弃子。有了这想法,就差有人递刀子啊?随后徐阶安排不少人开始状告严嵩跋扈的儿子严世蕃,将他卖官鬻爵,胡作非为的事情说了一大通。这话语直接让严d迎来了覆没的命运。严嵩被退休,不久后严世蕃被杀。悲催的严嵩,迎来了后的清算命运。这清算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因为这曾经的首辅,死的时候是流浪汉,死后连入土的棺材钱都没有,一个破草席就是他的宿命。此时回头,再看徐阶回应严嵩退休后说,关照后人的话。这火力侦查背后,深意。首先:那个时候严嵩刚刚失势,要是嘉靖帝心血来潮,让他复起,不是给自己树敌吗?其次:对徐阶而言,杀掉严嵩不是目的,扳倒严嵩才是目的,目的达到了,后续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需要急。后:严嵩老了……徐阶的胜利,第一在能忍,第二在能等,第三在能放。忍是筹谋,等是寻机,放是稳局。进退之道,博弈之别,就在其中……

5、明朝陆炳的真实现状

勇敢的沈鍊死去了,胆怯的陆炳还活着,他仍旧看重自己的利益,不愿也不敢去对抗那股可怕的势力。但他依然被深深地触动了,在不知不觉中,他已悄然改变自己的立场,向着另一个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明朝那些事儿(全七册)》

6、明朝陆炳是什么官

严嵩干掉了夏言,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只手遮天了,谁知道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竟然勇敢的上奏弹劾了严嵩,此人名叫沈炼。沈炼在锦衣卫里也算是个比较特别的人,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没啥特长,也没有背景,但为人却十分正直,也因此得到了都指挥使陆炳的重用。按理说陆炳和严嵩一起害死了夏言,怎么还会重用一个正直的人呢?其实,任何人不能简单的用好坏来概括,陆炳痛恨夏言,不是因为夏言要揭发他贪污,而是因为他被迫跪下向夏言求情,让他尊严尽丧。严嵩当年也是个坚守原则的人,不肯与奸邪为伍,辞官回乡苦读十年,有几个人耐得住这种寂寞,所以不能简简单单一句好坏就概括了一个人,太过片面。沈炼痛恨严嵩父子也不是因为夏言被害,这只是个导火索,而是他亲身经历了“庚戌之变”,俺答人围困北京,在周边城镇烧杀抢掠,明军赶到后,严嵩禁止出兵,让他憋了一肚子火,所以沈炼写了一道奏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恳请朝廷查办严嵩。结果可想而知,夏言,徐阶都扳不倒严嵩,更何况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沈炼被发配到保安州,到了流放地,沈炼依旧没有放弃和严d的斗争。在保安,宣大总督杨顺不愿出兵进攻虏寇,反而纵容手下士兵欺压百姓。沈炼火冒三丈,上疏痛斥杨顺的种种罪行,杨顺怀恨在心,在严嵩的授意下,杨顺罗织罪名,诬告沈炼勾结白莲教谋反,将其杀害。继沈炼之后,又有一人上奏弹劾了严嵩,这人也是个小人物,却因为弹劾严嵩,获得了直谏名臣的称号,名垂千古,此人叫做杨继盛。杨继盛弹劾严嵩的方式极端,死谏。他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去弹劾严嵩的,成功则罢,如果失败,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在历史上很少有人会选择用这种方式上奏弹劾,杨继盛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路。不出所料,杨继盛上奏不久后就获罪下狱了,杨继盛是徐阶的学生,学生获罪,老师自然脱不了关系,好在夏言死后,徐阶始终没做任何表态,杨继盛对他也十分不满,弹劾严嵩时,又奏折上写道,“至如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徐阶蒙受皇恩,却不敢主持正义,也是有罪之人。徐阶的苦闷谁能理解,夏言都被严嵩干掉了,自己哪是严嵩的对手,现在必须保存实力,等待反攻的机会,因为杨继盛连徐阶也骂了,徐阶免受牵连,但严嵩父子是不会放过杨继盛的。杨继盛被关进了诏狱,每日都遭受着严刑拷打,但他十分坚强,不肯向严嵩低头,史书记载,杨继盛被打得浑身是血,面目全非,身上的肉都烂了,半夜他痛醒了,拿着一个破瓷片,把腿上的烂肉悉数割去,却不发一声,杨继盛真是个爷们。严嵩恼羞成怒,上了道奏折请嘉靖皇帝赶紧处死杨继盛,嘉靖三十四年十月,杨继盛于西市处决,年仅四十岁。沈炼、杨继盛虽然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却敢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国家的正义,和严嵩拼死一搏,即使失败,也义无反顾,这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正义永不磨灭。 图一沈炼,图二杨继盛#明朝陆炳简介#

7、明朝陆炳

1539年,一天半夜,嘉靖的行宫突然着了大火,风大天黑,侍卫们都觉得火中无人生还,有人淋湿上衣,猛地往火海里冲去,并背了一个人冲出了火海,大家都闲话这人真傻,等看清背上的人,却都感叹这趟玩命救人真值得。当救人者洗了脸,大家看到真面目,被吓得有多远跑多远。这个救人者就是陆炳,当时是锦衣卫的大特务。被救者就是嘉靖皇帝,失去意识的嘉靖帝醒来后,一把攥住陆炳的手既感激又委屈的说了一句:你怎么才来啊!陆炳,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家里世代为官,据《明朝那些事》中说,这个世代少600年起步,还不打折。不仅如此,陆炳还有一个好妈。不是对陆炳好,而是她被招如王府做了嘉靖的奶妈,陆炳年纪还小,就跟着母亲一起进了王府,和嘉靖吃同样的奶长大,玩着同样的游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陆炳不仅对皇帝忠诚,权力到达顶峰后,还不忘良知,有抱负,有担当,并且礼贤下士。大家都知道,明朝的诏狱,俗称人间地狱,一旦被关进去,必定被敲诈勒索,深受折磨,很难完整的死去。有一天,陆炳突然召集锦衣卫办案人员来开会,等到这帮搞冤案的兄弟到了地方,陆炳先问候致意,然后十分客气地点出几个案子,让他们讲讲案件情况。这帮老油条自然不说实话,说东扯西,来来去去,啥也不说。陆炳倒也不生气,只是叫来了一个下属,对他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出去把门关上,没有我的命令,一个也不准放出去!”然后他怡然自得地坐了下来,悠闲地看着面如土色的属下们。意思已经摆明了,今天不把问题说清楚,大家就都别走了,反正我住这儿,看谁熬得过谁。这帮兄弟也着实没种,一见到这个架势,很快就老实交代了。事情解决了。可有一点他们始终也想不通,案卷做得密不透风,欺上瞒下绰绰有余,怎么会被人看破呢?其实陆炳并没有看案卷,他只是去了一趟诏狱。诏狱里蝇虫满天,恶臭扑鼻,别说犯人,连看守都不愿意在里面多待,但陆炳去了。他在牢里仔细盘问了许多犯人,耐心听他们陈述冤情,然后一—记录下来,认真盘查。冤情就此大白。陆炳不仅为犯人伸冤,还善于提携保护手下员工。陆炳有一个下属,叫沈炼,为人刚正,嫉恶如仇,明明是个特务,却比言官还积极,经常上书议论时政,特务的老大陆炳居然十分欣赏他的个性,不但不为难他,还处处维护。他为了保护沈炼这个直性子的属下,安排他作为自己的贴身侍从,随同进出各处。有一次,陆炳带着沈炼去严嵩家里赴宴,严世蕃不胜酒力开始耍酒疯,拉着沈炼强行灌酒,说不喝就是不给我严世蕃面子。沈炼本来就厌恶严嵩与严世蕃,更瞧不惯严世蕃的这个习性,不但不赏脸陪酒,还怒斥严世蕃。并在第二天写下了著名的奏疏,历数严嵩的十大罪状。但是,当时严嵩一手遮天,奏疏刚送上去,沈炼就被处杖刑,并发配居庸关外。陆炳跑去给沈炼送行,并希望他给严嵩认个错,再活动活动把沈炼保下来,沈炼虽然身受杖伤,却仰着头告诉陆炳:扫奸除恶,是天理。陆炳无奈叹息:我不如沈炼啊!陆炳死后,史料与后人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清朝编撰的《明史·陆炳传》中认为陆炳欺压富商,到处抄家,结d营私,还与严嵩结盟,是个奸臣,但又备注其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构陷一人。而《明世宗实录》中则记载陆炳勇武狡猾,善于迎合上意,升迁极快,很受宠信,连一般王公大臣都比不上。嘉靖帝则评价陆炳为国之忠臣,其功劳甚至可以与靖难之役中的将领相比较。我觉得,陆炳作为皇帝的发小,并且是明朝大的特务头子,身居高位而不忘良知,特务也有菩萨心肠。他忠于国家,体恤下属与百姓,并且在严d的统治下,保护了不少的进步人士,值得我们后人敬佩。权力斗争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控的权力,严嵩与陆炳大的区别就是,陆炳做到了没有让权力失控。

8、明朝陆炳后人是谁

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被处死,严家被抄,严嵩流露街头,把持朝政长达十余年的严d就此分崩离析,局势再也无法挽回。纵观整个明朝,奸臣得宠者只有严嵩一个人能够做到长达十余年屹立不倒,说他是政坛常青树,丝毫不为过。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一条狗,陪自己十余年都会有感情,严嵩也不例外,严嵩与嘉靖之间的感情超过了君臣之间感情。嘉靖有什么好东西,有的时候都会送一点给严嵩,就比如金丹。但为什么严嵩还会倒台呢?而且倒的如此惨呢?严嵩倒台,有一个人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欧阳氏。如果没有欧阳氏的死,严嵩就不会倒台。严嵩担任首辅的时候,已经七十岁出头。你要想指望一个七十岁出头的老人,能够有着二十岁年轻小伙的精力,或者有着三四十岁中年人的老练,那是不可能的。那为什么严嵩能够违背常理,将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难伺候的一位皇帝嘉靖,伺候的好好的呢?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好儿子。嘉靖难伺候就难在他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总是让人琢磨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有什么事情就好好说,他偏要写什么暗语。而且暗语的解释权在他的手里。你解释的清楚,他就重用你,你解释不清楚,他就觉得你脑子有问题,叫你滚蛋。而严世蕃恰好能够解释出嘉靖的暗语。嘉靖长达二十五年的时间不上朝,在这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情,那就是修仙练道。既然修仙练道,那么祭天就是必不可少的,每逢祭天都得需要青词。作为皇帝的嘉靖当然不可能自己亲自写青词,他将写青词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臣下去写,而能够将青词写好的人没有几个。毕竟考试又不考青词,谁去学这种文章?而严世蕃又恰好会写青词。写青词对于一个人的素质要求极高,首先笔法要玄乎,其次全文都要用赋体,当然主要的还是得到嘉靖的认可。除了通暗语,熟青词,严世蕃对于严嵩还有别的用处,那就是智囊。严嵩能够斗倒前任首辅夏言,掌握大权,其中严世蕃出了大力,是他提出联合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夏言才得以倒台。严世蕃帮严嵩将后勤工作处理得妥妥当当,严嵩只需要在与嘉靖的直接接触过程中,注意一点就行。但可惜的是,嘉靖四十一年,严嵩的老婆欧阳氏去世,按照规定,儿子是必须要为母亲守孝三年的。严嵩知道自己的儿子要是离开了京城,剩自己一个人在京城,那肯定是孤木难支,为此他千方百计都要留住自己的儿子。将回老家守孝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孙子。虽然严世蕃不用回老家守孝,但是这个孝是一定要守的,既然他的儿子替他回老家守孝,那么他就要在京城守。当时的严嵩已经从七十岁出头的高龄到达八十五岁的极高龄,身体的综合素质相比之前更加差,而严世蕃却不知轻重。每天在家里就只顾着玩女人。严嵩专门派人从宫中将嘉靖的暗语带出来,让他答复,下人都不敢打扰他,等到他完事后,才敢向他要答复。而这个时候嘉靖早已经派人催过严嵩好几回了,严嵩被逼无奈,只能自己写,写出来的暗语牛头不对马嘴,嘉靖好几次破口大骂。古代的人都重孝道,嘉靖也一样,而严世蕃守孝期间玩女人,可想而知嘉靖是有多生气,对严嵩的印象一天比一天差(子不教,父之过),抱怨一天比一天多。要说到哪个群体落井下死,那必须是太监群体,太监这类人心理极度阴暗。他们一嗅到严嵩失宠的味道,当即将矛头对准严嵩,天天说严嵩各种坏话,巴不得严嵩早点死,他们能够看好戏。严嵩倒台的源头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连严嵩本人都不得不承认,因为严嵩的政敌徐阶正是在这个时候对严嵩步步紧逼。严嵩被逼无奈,只能带着全家人跪在徐阶面前,希望徐阶能够放过自己一马。当然徐阶并没有放过他一马,而是加紧了追击,又联合嘉靖信任的道士蓝道行,局势对于严嵩而言一塌糊涂。他要是不倒台那才怪。不过嘉靖对严嵩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虽然杀掉了严嵩的儿子,又抄了严嵩的家,但是起码留了严嵩一条命。已经八十六岁高龄的他,干什么都干不动了,只能去乞讨,乞讨了两年,死于荒野。如果说他能够写一本回忆录的话,在当时想必也是一部畅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