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清川江战役,美军战机投下崭新的手表、玩具,有战士捡起来结果手腕被炸掉,才发现是炸弹。面对美国飞机轰炸,我们十几个连的炮兵密集作战,一分钟打出180枚穿甲弹,打下美军的飞机,炮火像枪一样发射。“我们打下了美军飞机。”这不是传说,而是朝鲜战争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讲述这段历史的是来自葫芦岛的抗美援朝老兵杨洪厚。1950年20岁的杨洪厚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一名炮手,和无数热血好儿男一起在艰苦的环境中保家卫国。他所在的是101师502团,在他之前的101师508团已经几乎全员牺牲,那种情况下走上战场,杨洪厚只有满腔的热血。杨洪厚说:“508团比我们先入朝,他们几乎都牺牲了,没剩下几个人。”杨洪厚回忆,“我的命也像是捡回来的一样。”杨洪厚回忆,战场上难忍受的是艰苦的自然条件,没有房子没有床,甚至也没有帐篷,他们就隐蔽在树林里,挖一个洞,铺上松木和稻草,没有稻草就直接躺地上睡觉。为了方便和效率,在朝鲜的两年多,杨洪厚几乎没有脱衣裳睡觉,都是直接和衣而睡。阴雨天为躲避美军的轰炸,他们只能在有积水的沟里待着,杨洪厚双腿的风湿病就是这么来的。恶劣的自然条件给大家的伤害不大,但与美军巨大的武器装备差距,却给战友们带来多的伤亡。当时美军在战场上投入了多飞机,这些战机不仅飞得轻巧,还经常低空飞行,飞得低, 炮火没法打;过一会美军又拉高战机,飞到山顶,还是没法打。美军这种打法,让志愿军在清川江战役开始的前几天吃尽了苦头,后面杨洪厚和战友们一起密集用炮火打,甚至一分钟打出180枚穿甲弹,才终打下美军的飞机。战争终胜利,杨洪厚卸下戎装回归到普通人的普普通通生活,那段两年半的抗美援朝经历是他一生的荣耀。和杨洪厚一样,还有无数抗美援朝、抗日、抗战老兵,他们年少时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和平、安慰的幸福环境。离开战场后,他们收起满身荣光,和许多人一样享受着平凡幸福的生活。如今,这些英雄们已经垂暮之年,他们中有些人可能经济困难、有些人缺乏陪伴,精神上很孤独;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怀、敬重。字节公益为此联合媒体发起“老兵回家关怀计划”和“守护英雄老人的晚年”公益活动,让我们一起点击公益卡片,共同守护英雄的晚年,让他们一起享受新生活的美好。
2、清川江战役为纪念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作上甘岭,松骨峰,血肉之躯铸铁壁,盖天铺地炮火急,坚如磐石不后退。清川江,长津湖,包抄围歼降神兵,敢于强敌来较量,一战立国惊洋奴。雄赳赳,气昂昂,过江援朝保家乡,骄横美帝变腐朽,祖国英烈永长存!
3、清川江位置一次,罗沧海紧跟长机,在清川江上空搜索敌机。突然,他发现右下方有4个小黑点在移动,立马呼叫长机:“7号!7号!右下方有敌机!把它消灭了!”长机艾华听到后回复:“7号明白!”随后,艾华转过来向敌机追去,罗沧海紧跟其后。当两架飞机向敌机靠近的时候,敌机还没有发觉。艾华紧咬在敌机后面,找准机会后猛按炮钮,向敌机打出一连串的炮弹,但后都没有击中。敌机面对突袭,瞬间慌乱了,4架飞机全部散开了。而这边,由于艾华的射击减速,后面罗沧海驾驶的战机,一下冲到长机前面去了。一时间,罗沧海成为敌机的“目标”。反应过来的敌机,看到我们这边只有2架飞机,开始调转过来,准备围攻罗沧海和艾华。紧要关头,罗沧海分析战局,发现4架敌机正在向着太阳左转弯,而自己是背对着太阳的,又与敌机处于同一高度。如果利用这一优势,向着飞行方向切半径,就可以拦住敌机的去路。分析完后,他立马向长机发出指令:“8号请求攻击!”这时候,位于罗沧海后方的长机艾华也发现了这一有利战机,果断回复:“好!你攻击,我掩护!”此时,罗沧海早已做好了射击准备。他两眼瞪圆,全神贯注地看着瞄准具,右手紧握着操纵杆,静待“猎物”进入瞄准光环里。当第一架敌机飞过来的时候,罗沧海发现瞄准的光环里完全没有一点影子。他定睛一看,发现自己跟敌机还有几十米的高度差,随后,他立马调整高度,与敌机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但等他到达同一水平线时,第一架敌机已经飞过去了。没多久,第二架敌机直接进入了罗沧海的瞄准光环里,他果断右手按下炮钮,一连串炮弹打过去,没有击中。他考虑到前置量估算过大了,随后,又按下按钮打出一串炮弹,直接击中了,敌机随后翻滚着往下坠去。罗沧海来不及高兴,因为此时光环里又出现了“猎物”。这次,他没有提前开炮,准备等第三架敌机进入中心瞄准点。但这时,之前逃过一劫的第一架敌机,却发现了罗沧海,准备从他的后侧方进行攻击。在后方掩护的长机艾华也发现了这架敌机,跟罗沧海说:“你继续攻击,我掩护!”随后,艾华调转机头向第一架敌机飞过去。而这边,当第三架敌机出现在光环中心瞄准点的时候,罗沧海果断开炮,炮弹全部击中敌机机身,敌机直接在空中爆炸。后面,第4架飞机往这边飞过来的时候,发现前面两架友机都被击落了,小心翼翼地搜索着周边。由于罗沧海和他处于同一高度,又是背对着太阳,隐藏在耀眼的阳光下,没有被发现。等到敌机发现罗沧海的时候,距离只有100多米了,来不及躲避。罗沧海看到光环中出现的这个巨大黑影后,直接打了个连发,第4架敌机直接冒着黑烟掉落下去。就这样,在前后一分钟的时间内,罗沧海接连击落了3架敌F-84战斗轰炸机,打得十分解气!创下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战斗结束后,罗沧海驾驶着负伤累累的战机,胜利凯旋。之后,当机场人员取出罗沧海的射击胶卷时,发现被他击落的三架敌机,前两架都是一团黑影,而第三架敌机直接留下了很清晰的影像,可以看到机翼端的美国空军旗徽帜。战后,罗沧海由于战绩突出,荣立特等功,被称为“空中神炮手”。之后,在朝鲜战场上,罗沧海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多次立功,被提拔为空军飞行大队长。但令人痛心的是,1954年,在一次飞行训练中,由于飞机故障,罗沧海因飞机失事殉职,年仅24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着拥有优势制空权的美军王牌飞行团队,有很多如罗沧海般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在与敌机在空中“拼刺刀”,展现了雄鹰般的钢铁意志,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威猛,让敌空军见识到了我国空军实力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作者:呆呆编辑:毛毛雨#清川江简介#
4、清川江在哪个位置微人微言:人要争气,国要强志。七十二年前的今天,即1950年的10月25号,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十七国、数百万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打得屁滚尿流,仓惶南逃,逃过了清川江、逃过了长津湖,逃过了大同江,逃过了汉江后,惊魂方定。从此,一个被欺辱百年的民族,挺胸昂立于世界的东方。但,我们不应忘记,就在那一天的五十年前,即1900年的一天,八国联军(英、美、法、德、俄、日、意以及奥匈帝国)拼凑起来的两万多人的杂种军,从天津大沽口登陆,以镇压义和团的名义和借口,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对大清帝国进行了野蛮粗暴的武装侵略,大清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西逃,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随即签订。这前后两场战争,时隔不过五十年,我们还是那个黑头发黄皮肤的黄种人,还是那个器不如人、力不如人的、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翻了一倍还多,从八国扩大到十七国,从陆军延展到海陆空,从两万扩充为近两百万,从他们的劳师远征,到我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国作战,这其中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有很多很多……人怕么脸,国怕无纲;人怕气短,国怕志软。值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二周年之际,谨向那些为国为民英勇奋战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5、清川江在哪儿安市城到底在哪里?东北推行郡县制度肇始于燕秦时期,完成于汉代。《汉书·地理志》记载江东郡的18县为:襄平、新昌、无虑、望平、房、候城、辽队、辽阳、险渎、居就、高显、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沓氏、番汗。从此安市县城一名初见于史载。唐代东北的高丽国建置,从目前的文献上所知的府州县甚多,其中《旧唐书·高丽传》载:“其国都于平壤城······.外置州、县六十余城。”又载:“新城、辽城、哥勿、建安都督府、南苏、木底、盖牟、代郡、苍岩、磨米、积利、黎山、延津、安市十州。”再载:“唐以降户所置府州本高丽城者分高丽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置安东督护府於平壤城以统之······."但42州中仅载南苏、木底、盖牟、代郡、苍岩、磨米、积利、黎山、延津、安市十州。这是又见(唐代)史载的安市之名。本文为方便述之,将《汉书·地理志》所载的汉安市县与《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和《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唐时及高丽建置的安市州加以区别,特把汉时记载的称汉安市,把唐和高丽建置的称为唐安市。由于古文献对汉、唐安市城的地理方位记述不详,因此史学界对安市故地的考证众说纷纭,综合起来有以下几说:(一)北汤池说(1)《辽史·地理志》卷38东京道铁州条记载:“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即高句丽)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2)《江东志》卷1《古迹》安市废县条记载:“安市废县,在盖平城东北七十里。汉置。唐太宗征高丽,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3)《盖平县志》铁州条下记载:“铁州,汉安市县,地距城(今盖州)六十里,即今汤池。”又在汤池堡条下记载:“汤池堡,在城东北六十里,周围一百二十步,即古之安市县,西汉置,晋废,高丽为安市城,在汤池后街尚存土城旧址。”又在兵事篇中唐及高句丽之战条下记载:“贞观十八年,以李勣为辽东大总管,明年,潜师济江水,拔盖牟,进攻安市不克,引还。咸亨三年,高丽余部复叛,遗将高侃击败于安市城。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二)辽阳市说 (1)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2记载:“北番地理有云:东京(辽阳市)辽东安市城也。”(2)宋薛季宜《地理丛考》(载于《永乐大典》卷14385内)记载:“安东府,契丹东京,实安市。”(三)风凰城说(1)朝鲜丁镛《大韩疆域考》卷3记载:“僿说云:古之方言谓凤为阿市,安市者今之凤凰城也。”(2)清人博明《风城琐录》记载:“凤凰山麓,有故石城一,周十余里,设二门,依山设险,石堞俱存。相传为旧凤凰城,朝鲜人呼之曰安市。考《新唐书》贞观十九年,······进攻安市,攻未下,帝怒,敕诸将攻之,三日不克,乃班师······今此城险,计其地势,无不合当日兵机,其为安市无疑。”(四)朝鲜清川江左岸说 清魏源《圣武纪》卷6记载:“是月(清太宗天聪元年正月),渡清泉江(即清川江),克安州,唐太宗所攻安市城也。”(五)朝鲜平壤市南龙冈北乌石山说《东国奥地胜览》龙冈县城郭条记载:“安市城,在乌石山,距县治五里,险固无比,石筑,周一万二千五百八十尺,内有十泉合流,有军仓,世以此城为磨太宗所亲征不下者。”(六)海城市英城于说(1)《奉天退志·沿草本》卷53有云:“近日岛田好氏勘今海城南十五里之雷城于,即《江东志》所载海州南二十里之南古城,《盛京通志》所载海城东南十三里赢城子,以为即汉唐之安市。考此城循山为垣,周五六里,其中时有矢镞、铁釜及唐代泉布出土,登城而望,四面有山映照。颇与新旧两唐书所记战争之形势相近,得此发见,则向谓安市在汤池堡者为不可信矣。”(2)金毓酸《东北通史》记述:“余于民国二十三年冬(1935年),前往考察,见此古城(海城市英城子山城),循山为垣,周不及十里,东高而西低,作椭圆形,面西为门,城中有出土之矢镞、铁釜及唐泉,登城而望,其近城之山,在东面者包延东北及东南,西南亦有山,西北有小山而略远,太宗命李勤将兵陈于西岭,即今城西南之山也,长孙无忌将兵自北山出于狭谷,太宗亦自将兵登北山,即包廷于城东北之山,亦即所谓驻跸山也,又命悉撤桥梁,则知附近有河,亦即今海城之南河也,所具形势与新旧两唐书及通鉴所记相吻合,得此发现,则安市城之所在,大略可定矣。”从此以后,海城市英城子山城定为汉、唐安市城的观点在专著和论文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关于唐安市在海城市英城子山城的结论,学术界几乎全引之,皆从之,毫无异议,似乎已成定论。本文通过十余年野外勘察所获资料,对照文献有关记载进行全面对比研究,发现将海城市英城子山城定为安市城的观点似较欠妥,疑点很多,故撰此文与方家商榷,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同仁指正。
6、清川江地理位置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全二册) 书摘:1953年1月31日中午,飞行员正在午餐时警报拉响,他们放下手中的饭碗,跑步登上飞机,刚做好战斗准备,绿色信号弹升空,令45团全团起飞。升空后,空联司命令团长樊玉祥率24架飞机直飞清川江上空。到达指定位置,未遇上敌机,空联司又令机群向朝鲜西岸飞。蒋道平是后一架,一面跟长机编队,一面监视敌人,由于注意力分配欠妥,与长机拉距2000米,他正要加大油门跟队时,发现右下方有一架敌机向他逼近,因为阳光的影响,敌人可能误把蒋机当成他们的飞机,敌机一面向前赶,一面摆动着翅膀,表示要和他编队。蒋道平明白了,这是一架被我空军飞机打昏了找不到长机的敌机。此时,蒋来不及报告,便机智靠上去,敌机果然等待蒋道平编队。蒋道平收油门,放减速板,使敌机冲前,瞄准开炮,三次开炮,才将敌机打了个空中开花。——《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全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