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考简介(春闱考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08:30:16 浏览
1、春闱考试

公元1499年二月春闱,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科举舞弊案。有人趁机构陷主考官受贿泄露考题,唐伯虎无端受到牵连,被捕入狱,且此后不得再参加科考。但鉴于唐伯虎并不知情,就将他贬到浙江当了一个小吏。而清高孤傲的唐伯虎对戏却是愤愤不平,竟拒绝了任用,回到了家中,并暗自发誓此生不再应考出仕,只靠卖字画为生。唐伯虎无辜卷入的这场科举舞弊案,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试泄题案"。提起唐伯虎,我们想起的是"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而唐伯虎也是一个风流成性,幽默风趣,且痞里痞气的才子。那历史上的唐伯虎果真是经常出入青楼,左拥右抱,点到金陵名妓秋香吗?唐寅,字伯虎,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机敏活泼,勤奋好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且擅长作诗属对。少年时代的唐伯虎,爱好广泛,涉猎广泛,诗画水平炉火纯青,被乡人邻居称赞为神童,他十六岁参加考试,夺得了人生的第一个第一名。唐伯虎25岁的时候,就已然娶妻生子,家庭幸福美满。只可惜,好景不长,就在这一年,接二连三的灾难横飞而来。同年,唐伯虎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家庭一下子失去了支柱。屋漏偏逢连夜雨,厄运接二连三的到来,父亲去世不到两年,唐伯虎的母亲、妻子、儿子相继去世,他俨然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当然,唐伯虎的悲惨命运远没有结束,还有更加凄惨的人生在等待着他。自此,唐伯虎一度意志消沉,甚至打算放弃学业,不再参加科考。还是在他的好友祝枝山的苦心规劝下,他才重拾生活的信心,重新开始潜心读书。才华横溢的唐伯虎在28岁时就高中了第一名,是为解元,仿佛人生之路已然早已铺平。顿时,轰动一时。不少女子见状,都托媒人说亲,自愿嫁给已然家道中落的唐伯虎,唐伯虎的第二任妻子就是这时嫁给他的。只可惜,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第二年,唐伯虎赴京参加会试。在途中,唐伯虎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曾祖父。这个徐经是个不学无术之人,早已买通了考官,准备作弊蒙混过关。而唐伯虎对此却是一无所知,满腹经纶的他自信满满,甚至在酒酣之际扬言自己一定会高中状元。当时的主考官程敏政试题出得冷僻,好多人都答得冷僻,唯独唐伯虎和徐经二人答得好。当然,程敏政早就深知唐伯虎的才华,欢喜之际对其他人说道:"这一定是唐伯虎的卷子。"可这句无心之话却被有心之人听到,抓住了把柄,当即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声称此次考试有假,主考官程敏政泄题给了唐伯虎和徐经。皇帝得知此事震怒不已,当即将程敏政、徐经、唐伯虎三人打入大牢。结果就是查无实据,但在严刑拷打之下,徐经却承认了自己贿赂程敏政家童得到考题的事情。其实,以唐伯虎的才华参加任何级别的考试 那都是稳居第一,只可惜命运捉弄人,唐伯虎因交友不慎导致一生都不能参加科举,实乃一大憾事。回到家乡的唐伯虎人闲狗不爱,他那一心等着做状元郎的妻子,一看唐伯虎仕途无望,当即拂袖而去,真可谓是无情无义。此时,已然妻离子散的唐伯虎还能做什么呢?他只能四处游走,花完了本就为数不多的钱财。随即,他建了一座桃花庵,随性而活。唐伯虎迫于生计,到宁王府任职,后来宁王起兵叛乱,被王阳明击败活捉问斩。唐伯虎历经千辛万苦这才回到家乡,但生活却是困顿不已,只好重操旧业,四处给人家写诗、写文章、写墓志铭以及卖字卖画为生。自此以后,唐伯虎意志逐渐消沉,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狂放不羁,而是一心想要追求内心的安定,便自号"六如居士"。当然,作为一个怀才不遇的才子,唐伯虎也免不了和好友出入秦楼楚馆,谈笑买醉,与妓女惺惺相惜。唐伯虎三十二岁那年,归家后得了重病,很久才见好,并在次年与弟弟分家。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唐伯虎早已看透了人间百态,索性便开始写诗作画,反倒是多了几分率性而为。不过,唐伯虎从未点秋香!毕竟唐伯虎早已家道中落,自己卖画为生,甚至还要依靠朋友接济,纵然有一个秋香,也没有任何资本,凭什么去点人家?重要的是,历史上真实的秋香,确实是人品极好,只不过是因为家庭不幸遇难这才入了青楼。更何况,秋香比唐伯虎还要大个二十岁,且两人从未谋面,所以唐伯虎是根本不会和她发生所谓的风流韵事的。唐伯虎一共有过三段婚姻,却都是续弦,也并非是妻妾成群。至于说他有九个妻妾,也是从他第三任妻子"九娘"的名字上讹传的。唐伯虎,一代才子,在54岁时,在贫病交加中凄惨离世。这就是唐伯虎的真实故事,真实的历史要比演义的故事要更加悲情。所谓"才子佳人"在现实中是少见的,只是文人墨客的一种美好想象而已。

2、春闱考试的时间

国家发展靠人才,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都很重视人才选拔。我们现在选拔人才有高考、研究生或博士生考试,省招或国招公务考试。中国早期是通过推举选人才,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明清科举考试有了要求“八股取士”,凡参试的人要学“四书五经”,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格式必须是“八股文”。每三年在省里举行一次“乡试”,考试府、县的生员(秀才),取中为“举人”。每次乡试后在京城举行一次“会试”,考试各省举人,取中的为“进士”。乡试在秋天,秋为“秋闱”;会试在转年春天,称为“春闱”。会试是全国的评选比较,所以称“考试要关防严密,所以称“锁闱”,又简称“闱”。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明清实行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凡考试的人必须学习“四书五经”。唐朝把考试第一名叫“状元”,北宋把考试第二名叫“榜眼”,南宋把考试第三名叫“探花。”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除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考选拔人才,但1966年后“四人帮”横行中国,开始了新中国历史上黑暗的“十年文化大革命”,高考制被废除十年,开始了不公平不合理推荐制上大学,严重埋没了人才。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d和政府为解决人才奇缺的现状,同志又同意高考,1977年冬恢复了高考制度。凡是录取的考生,上高级学校国家免费供上大中专学校,提供食宿补助和经济补助,极大鼓励了人们求知欲,才逐年缓解了人才短缺现状。#春闱考简介#

3、春闱考什么内容

摘自《中国通史》:——————————学校与科举清代的学校与科举,大体上沿用了明代的制度,内容上有所损益,措施上更为周密。清代由政府管辖的学校,共有两级,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指京师的国子监。另外还有为皇室贵族设立的宗学、觉罗学等。地方官学主要指府、州、县学,这些学校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分,而无程度等级的差异。除此而外,社会上还有书院、社学、私塾等,这些不包括在正规的学校制度内。清初,修整明北京国子监为太学,裁南京国子监,改为江宁府学。雍正三年(1725)起,更置管理监事大臣一人,不拘满、汉,地位在祭酒、司业之上。国子监的生徒来源,一为贡生,一为监生。读书士子除了参加科举考试者外,由“五贡”而入仕途的,亦谓之正途。监生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贡监生入太学后,依次到六堂研习。雍正五年(1727)规定,各监生肄业,均以三年为期。修业期满后,可应吏部铨选,以教谕、训导等选用。清代,设学官督理地方官学,规制相当严密。各省设提督学政一人。学政在地方,无论官阶高下,皆与该省督、抚平行。学校生员亦有定额,需经考试才能录取,俗称秀才。在额的生员为廪膳生员,国家供给膳食。额外增加的为增广生及附学生员,亦有定额。生员重要的考试便为学政所主持的岁、科两试。清代,武生亦附于儒学。康熙三年(1664)定,直省府、州、县武生,由儒学教官兼辖之。清朝廷对儒学生员采取优恤政策,管制也极严格。凡生员入学后,例免差徭,廪膳生及贫穷生员经济上可得到养赡。顺治九年,政府刊立“卧碑”,共八条,令全国士子诵习奉行。康熙三十九年(1700)又颁布“圣谕”十六条,四十一年颁“训饬士子文”。雍正年间,把康熙时十六条“圣谕”大为发展,演化为“圣谕广训”,并且颁布了“御制朋d论”。乾隆五年(1740),又有《钦颁训饬士子文》。府、州、县学无固定学习年限,多有白头至老,始终为一秀才者。生员的出路有二,一是通过荐举做国子监贡监生,一是通过乡试成举人,两者合称举贡。明代,书院相当发达。清初数十年间,对书院则采取抑制的政策。清代初级的学校,主要还是私人设立的学塾。清代在顺治年间开始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康熙时推行于全国。与明代一样,科举分为三个等次。首先是童试,取中者名曰“秀才”。其次是乡试,取中者名曰“举人”。后是会试、殿试,取中者名曰“进士”。童试分县考、府考、院考三个步骤进行。被取之人,即曰“秀才”,自此入儒学肄业,亦称“入泮”。入县学的称县学生员,入府学的称府学生员。入学后,都先做附学生,然后逐步升为增广生、廪膳生。有清一代,童试中枪替、冒籍、滥送、贿买等弊端,始终未曾禁绝。清代乡试始于顺治二年,三年一科,又称“秋闱”。康、雍年间起,凡皇帝登极或大寿之年,均加科,曰恩科。顺治时,顺天及直省乡试,每中式举人一名,取儒生三十名应试。康熙年间,增至百名。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八月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各省乡试的处所称贡院,士子应试的席舍曰号房,拨守的军卒叫号军。为防止交通关节,士子所交的墨卷,当场弥封,然后由专人用朱笔誊录,曰朱卷,呈考官审阅。乡试第一名曰解元,被录取者统称举人。各省所取名额不一。以后各直省每取举人五名,即取副榜一名。乡试还有复试和试卷磨勘制度。康熙、乾隆年间曾发生过是否保留八股文与科举制度的争议。乡试第二年,各地举人到京师应进士之试,称会试、殿试。中式者为贡士,第一名曰会元。会试亦称“春闱”,“礼闱”。会试各场的内容、文字的限制等,与乡试大体相同。会试的总裁,用阁部大员四人或六人,多至七人。中式无定额。贡士发榜后数日,即进行复试,地点在乾清宫,后改为保和殿。复试列一、二、三等者,准予参加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仪式十分隆重。读卷后,将前十本嘉者初步拟定名次后进呈,后要由皇帝钦定。十名以外之卷,读卷官在内阁拆弥封,照阅卷时所定名次填榜。殿试中式之榜号曰金榜。四月二十五日行传胪大典,皇帝升太和殿。殿试赐出身曰进士,凡会试中式的贡士,均可取中,分为三甲。殿试传胪后三日,还要在保和殿举行殿试朝考,考前列者用庶吉士,次等者分列为主事、中书、知县等。关于八旗及宗室参加乡、会试,清政府另外有过规定。清代科考制度,文科之外还有武科。无功名的习武士子称为武童。武乡试三年一科,与文乡试同,中式者为武举人。武会试在京师举行,与文会试同,考期在九月。武会试后也要复试,而后才进行殿试,皇帝亲阅。一甲、二甲及三甲前十名,皆在校阅时钦定。武进士传胪也在太和殿。清代还有由皇帝临时特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其中著名的是博学鸿词科和孝廉方正科。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停止科举。(摘自《中国通史》)#春闱考简介#

4、春闱考不过叫什么

中国千年科举制起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成熟于明清,衰落于清晚期,废除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历经1300多年。那么,你知道千年科举中的牛学霸是谁吗?明清时,科举还有“资格考试”,相于决赛前的预选赛,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级,也称童试。县府院考试均需考生互保,或请廪生担保,以防作弊,同时要填写祖上三代履历,要求身家清白。通过府试的人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人称为“秀才”,算是有了参加科举资格,具备功名。县试、府试、院试的第一名称为案首,三级都考第一称为“小三元”。真正的科举考试又分三级:乡试,一般8月举行,也称“秋闱”,在各省的省城举行,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不再由各省举办,需要举人统一到京城贡院参加考试,也称“春闱”,考中的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贡生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只排名次,一甲只取三名,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称“同进士出身”,一甲第一名为“状元”。连续取得解元、会元、状元,称为“大三元”。中国科举上千年历史,只有21人连中三元,可见难得。“小三元”加“大三元”为“六元”。而要连中六元,堪称是难于上青天,在我国科举史上,仅有一人做到而已。这个人就是明朝的黄观。黄观从县试到殿试,均为案首,所以被称为“六首状元”,时人更是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如果和现在的考试打比方,那就是通过了小升初、中考、高考,取得了本科文凭,又考上硕士、博士、博士后,在所有的考试中都得了第一名,为“连中六元”。黄观的六个案首,是一气呵成,中途并未经历过落榜,他考中状元的时候才27岁。仅仅五年后,他就升任为礼部右侍郎(正三品),此时黄观才32岁。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后,大肆屠杀建文一朝的旧臣,在一份五十多人的“奸臣”名单中,黄观名列第六。期间,黄观还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前去赴援,得知建文帝不知所踪,他投江自尽。朱棣对他恨之入骨,下令扎个草人,带上黄观的帽子,放到街上斩首示众,并杀尽了黄氏家族的所有男丁。命人删改了登科录,将黄观的名字划掉,剥去他的状元名号。一直到200年后万历年间,黄观这才得以平冤昭雪,补谥“文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翠屏山为他建了衣冠冢(现仍留存)。在他故居贵池上清溪建了“黄公祠”,在县城建了“状元坊”。

5、春闱考什么

【张集馨官场笔记022】我从二十二岁到北京读书,苦熬八年,到三十岁上才算真正进士及第。这中间,不知挨了多少白眼,看尽了多少人间世态炎凉。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我二十三岁,正月,拜侍御马渔山先生为师,随其读书作文。马先生名步蟾,浙江进士,现官居御史之职,门下学生很多,先后考中进士的就有数十人。后来马先生御史俸满,按规定可以酌情升调,因此他得以截取知府,特授安徽徽州府知府,后来在任上去世。春闱开考在即,各地举子进京,都住在各省会馆。按照会馆惯例,参加会试(春闱)和参加顺天府乡试(秋闱)的人员当相互礼让、相互腾换住所,我需要给别人腾房子,因为找房子稍微迟了点,几乎被有关部门那些险恶的主事者限期驱逐。主管其事的官员,一是江都史致俨先生,一是仪征阮长生先生。说起来阮长生先生还是我的同乡老前辈,但他并不过问具体事,史致俨则是把一切事务都让他的几个儿子去办,对其言听计从,把这项工作当作搜刮取利的买卖。庶吉士唐敦培,又在里面与之狼狈为奸,随声附和。史家几个孩子在京城素有“恶少”之名,我得罪不起,只好忍下这胯下之辱,搬到麻线胡同富顺居暂住。直到四月份,春闱结束,成绩揭晓,各地举子星飞云散,我才又搬回江浙会馆,仍住在联星堂,与也来北京参加科举的堂叔张元裳同吃同住。元裳堂叔整日来往的都是些作奸犯科之辈,里面即使有几个进京应考的,也都不是些善类。元裳堂叔曾多次设计逛骗我,因我早有提防,才幸好没中了他的阴招。既然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所以我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概不来往,每日只是闭门读书而已。我读书喜欢大声诵读,声音宏亮,这就经常惹得他们不高兴。其中后院儿住着一个叫吴廷珠的,每日操琴唱曲儿,自命风雅,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厌恶,兀自顾盼自雄,实在可笑、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