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旗上麻花尧村的来历上麻花尧位于保旦尧村东1公里处,人口不足一百,由潘姓和两户王姓以及李姓张姓组成。麻花是蒙古语“茫赫”的谐音,是沙漠的意思,由于晋陕汉移民的口语误读,随着时间的延伸人们误将“茫赫”离奇地解读为“麻花”了。在该村北1.5公里处至今仍有沙丘分布,沙丘顶端有一卵石堆,自清代中叶以来,这里一直是当地蒙古人祭祀神灵的脑包。在上麻花尧村西南1公里和1.5公里处还有两个同样以“麻花尧”命名的村子,因有别于上麻花尧村,故而使用了下麻花尧村的称谓。其中处于中间的一个麻花尧,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就在村名之前冠以人口较多的姓氏来加以区别,故而这个位于中间的麻花尧就被称为杜家麻花尧,随之下麻花尧被称为高家麻花尧,上麻花尧称为潘家麻花尧。在清代河套川地区有如此多的“茫赫”(沙漠)分布,包括今脑包遗存的沙丘以及喇嘛营沙滩的地质构造,可见在二百年前,这一带很可能和库布其沙漠是一个地理构造单元。上麻花尧村的人口不多,在民国初年仅有两户王姓居住。不久从保旦尧村迁来了潘姓,张、李两户也先后迁来。上麻花尧村有注重教育的优秀传统,自民国以来这个村子的人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再穷也要念书。如贫苦人出生的李信义、王官庆、李茂东、张三板头、王如升以及富人子弟潘水宽、潘占元等都读完了全部私塾,有的还在解放后上了新学。解放后他们大都曾参加了工作,成了国家的公职人员。
2、李茂东大股东1958年10月29日,45岁的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中将和49岁的副政委彭嘉庆中将以及政治部副主任何柱成少将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打起背包,乘坐汽艇,前往青岛警备区4连当一名普通的列兵。三位开国将军的身份当时只有4连指导员李茂东知道到达连队第一天,吴克华就和另外两个将军在指导员带领下上海岛查看地势。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了解连队防区地形,敌情和兵力布署。李茂东对吴克华说:“这里曾经有敌特登陆,经常有来历不明的信号弹,前不久,部队还抓获过特务。”听完,吴克华严肃地说:“这个地方很重要,要特别注意防守。”话音刚落,旁边彭嘉庆中将笑了,提醒他:“你现在是一个列兵,怎么对指导员作指示呢?”吴克华拍了拍脑袋,笑着说:“差点就忘了,要改要改。”原来,上岛之前,吴克华和李茂东约定,对他们几个人的身份要保密,到了连队以后,不搞特殊化,生活上,执行任务时和其它官兵一样。一天,班里有个年轻的战士望着吴克华,好奇地问道:“你是做什么时候参军的?”吴克华回答道:“你问我现在的军龄还是老军龄?”小战士听完张大了嘴,说:“啊?你还有新军龄和老军龄?你以前犯过错误吗?”吴克华看着战士一脸严肃的表情,笑着说:“新军龄是从今天算起,老军龄从1929年算起。”战士大吃一惊,说:“我才22岁,你参军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吴克华回答:“可我现在是一个新兵,希望你多帮助我。”这个年轻的战士认真地说:“放心吧,我们都会帮助你的,不管你以前犯过什么错误,我们都帮你改掉。”就这样,开国中将们渐渐地和班里战士们打成了一片。这个班是军训功臣班,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新兵。饭量大。平时的伙食都是稀饭,地瓜,馒头为主,吴克华他们只吃地瓜,稀饭。把馒头让给年轻的战士吃。在班里,听到班长叫自己的名字,他会马上答:“到”,在领取工作任务的时候,会双脚立正,说:“完成任务。”见到连队干部来宿舍,会毕恭毕敬地起立让坐。端茶倒水。和战士们一起练习手枪、步枪、冲锋枪的射击。一起学习轻重机枪、迫击炮、海岸炮的性能使用方法。在连队干活的时候,吴克华都是提前起床打水,扫地,擦玻璃,门窗。每天抢着刷碗,整理内务,冲洗厕所。连队战士见吴克华和其它老兵这么积极,便经常夺下他们手中的工具,抢活干。吴克华发现这个班不是普通的班,如果不主动,基本没事干。于是,他灵机一动,准备了一块抹布,擦桌子,擦玻璃,擦完后,马上塞进口袋里。如果扫地时,扫把被战士夺下他又掏出抹布继续擦桌子,擦玻璃。连指导员李茂东在一旁看得眼都直了,咂嘴道:“首长角色转换适应能力真是太强了。”时间一长,战士们只知道他们是几个老兵,不知道他们是济南军区的大首长。一起玩牌的时候,都会和他们开玩笑,打牌着急了,冲着他们直叫:“把这两个老家伙赶下去。”在连队指导员李茂东面前,吴克华一直坚持要和普通战士一样站岗,放哨,夜间巡逻。他说:“我以d员的身份,向你提个意见,你不让我给们放哨,巡逻 是看不起老兵!”李茂东一看首长发火了,只好同意。赶上战士们上文化补习课时,吴克华几位老兵更主动承担了复哨,巡逻哨,瞭望哨和其它流动哨的任务。寒冬腊月的夜晚,吴克华和老伙计彭嘉庆披上弹袋,背起冲锋枪,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围绕海岛巡逻。浪涛拍岸,冰冷的海风也阻挡不住他们的脚步。用了一个多小时 走完了六七公里海岸线。1959年11月29号,一个月的列兵生活结束了,这天清晨5点,几乎一夜不眠的吴克华和其它老兵悄悄地起床,不声不响的打扫院子,把桌凳和玻璃,门窗擦洗了一遍。7点,他们背起包,离开了海岛,告别了令他们一生难忘的军训功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