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民庆简介(许民庆女儿)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0:54:48 浏览
1、许民庆女儿

许民庆“错认”父亲,53岁被陌生人告知:你是开国元勋的儿子网友看完都这样说1、战场的残酷,现在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无法体会的。2、刀剑无眼很多英勇的爱国人士,在战场上牺牲了性命。

2、许民庆年轻时照片

1931年,红1军军长不幸罹难,军长的妻儿还不知消息。为了抚育幼子,军长夫人辛苦劳作,艰难抚养儿子长大。11年后,军长夫人积劳成疾,临终前对儿子留下遗言:“你记住,你爹是国民d军的团长。”母爱有多么伟大?1个母亲为了保护儿女,甘愿赴汤蹈火,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1931年,在上海一户民居的门口,1位妇女谭冠玉带着2岁的儿子许民庆焦急等待。邮差骑着自行车出现,谭冠玉立马跑上前去,问:“有没有我家的信件?”邮差摇了摇头,回答:“许夫人,没有你家的信。”谭冠玉记不清,这是邮差第几次同样的回答了,谭冠玉已经几个月没有收到丈夫的来信了,家里也断了粮。谭冠玉夫妇有约定,每个月都会寄信来,没想到丈夫却接连“失了约”。谭冠玉出于对丈夫的了解,敏锐地感觉到“丈夫可能出了事”,选择带着幼子返回老家阳江。为了给儿子赚取生活费、学费,谭冠玉只能含泪告别儿子,无奈返回上海,暂时把儿子寄养在五弟家中。几年间,谭冠玉一边在上海辛苦工作,一边打听着丈夫的消息,却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这位坚强的女性没有放弃,选择了又当爹又当妈,一面辛苦赚钱,一面好好培养儿子许民庆。然而因为长时间的劳作,1941年底谭冠玉积劳成疾,病倒在床。1942年春,谭冠玉的五弟带着外甥许民庆赶赴上海,来见姐姐后一面。已经病入膏肓的谭冠玉见到了儿子后,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对儿子讲:“孩子,我要告诉你,你爹名叫许继续(姓名有误,可能是许母口误,也可能是许民庆回忆出现差错),是安徽六安人,曾当过国民d军的团长,已经被人暗害了。你一定好好听舅舅的话,好好学习,当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我和你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谭冠玉说完遗言后,在弟弟、儿子的哭声中撒手人寰,遗体被敬移回故乡安葬。许民庆也继承了母亲的遗志,努力刻苦学习,后来报名参加了第2野战军,成为光荣的后勤战士。新中国成立后,许民庆想要寻找父亲的下落,并给六安方面写信求证。六安方面经过仔细调查后,回复许民庆:“本地没有名叫许继续的国民d军团长。”此后,许民庆又多次赶赴六安,也没有找到父亲的任何消息。几十年间,许民庆从没有放弃过寻找父亲,还因为父亲的身份问题,惹上了不少“官司”。岁月飞逝,许民庆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也变成了双鬓微霜的中年人。1982年,许民庆的表弟谭志恒前来探亲,告诉了许民庆1个消息。2人见面后,谭志恒问:“民庆,你知道你父亲是谁吗?”许民庆回答:“我怎么会忘记,我父亲名叫许继续。”谭志恒连忙纠正说:“错了,错了,经过组织查证,你母亲当年嫁给的国民d军72团团长名叫许继慎(北伐战争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72团团长),后来担任过红1军军长,是我们红军的优秀将领。”许民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是革命的后代,父亲是红军名将。后来,组织专门派人来,证实了“许民庆的父亲就是许继慎将军”。原来,1931年许军长不幸罹难,因此和妻儿断了书信联系。许民庆后来回忆:“过去了几十年后,我终于理解母亲,她为何不提父亲红军的身份?我想她是在保护我,担心我的身份暴露后,会遭到国民d反动派的迫害。在我母亲生命的后一刻,她还在保全我,母亲为我倾尽了所有……”许民庆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将一腔热血献给了国家的事业,积极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成为了国之栋梁。

3、许民庆许继慎

徐帅常说:我们这些人是幸存者,有许多战友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他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很关心他们的后代。同时,他对普通干部战士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许继慎是徐帅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同学,在鄂豫皖苏区当过红1军军长。全国解放后,徐帅打听过许继慎后代的下落,但毫无结果。有一年,许继慎的儿子许民庆突然到北京找徐帅。徐帅当时身体不好,立即派秘书去见他,并给他送去路费、生活费。当时许继慎的家乡没有承认许继慎为烈士,家属也没有享受到烈属待遇。徐帅当即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写信,说明许继慎是在“肃反”中被错杀的革命干部,要关照他的后代。接信后,妥善地作了安排。此后,安徽六安县为许继慎建立了纪念碑,儿子也受到了照顾。蔡威,曾担任过红四方面军三局局长,是红军无线电通信和侦察工作的创始人,牺牲在长征路上。徐帅称赞蔡威是“无名英雄”。蔡威的战友宋侃夫等写信给徐帅,说蔡威的家乡不晓得蔡威是革命烈士,要求在d史人物志上列上蔡威的名字。徐帅把信批给,并说,蔡威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红军干部,在破译工作方面是有独特建树的,他的遗属理应享受烈属待遇,请中办告福建阅办。李荣桂,曾任红了1师政委,与师长徐帅是搭档,在“肃反”中被杀害。在d的七大上,已为其平反昭雪。但“文革”中,又被诬陷为叛徒。他的女儿李小坦,在安徽林学院任桑蚕系副主任,因此受到牵连。1986年,李小坦致信徐帅,反映这一情况,徐帅便给林学院去函,证明李荣桂的情况。安徽省委组织部又来信调查,徐帅再次写信证明,李荣桂的历史问题才获得解决。祁连山的大沙漠里,掩埋着成千上万西路军烈士的忠骨,徐帅经常怀念他们。他听说有一位流落的红军女战士,在衣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默默地存交d费,一分、两分、一角、两角,到1984年竟然存了400多元,交出钱时纸币都变黄陈旧了。徐帅认为这是一个老红军战士金子般的赤忱之心。徐帅十分关心流落的西路军老战士,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总政治部会同民政部等部门作出了对西路军流落老红军的照顾办法,此后这些饱经沧桑的老红军生活有了保障。1985年,甘肃省提出在张掖地区修建西路军纪念馆,徐帅认为西路军是英勇杀敌的英雄,应该为他们立碑,把他们的名字铭刻上。他深情地说到:我的意见可以修建纪念馆,但以力求节约为好。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一批干部战士伤残。国家文件规定对伤残军人“酌情安排工作”,有些地区把残废军人当成包袱,没有安排工作,使他们生活无着落。解放军报内部简报反映了昆明街头残废军人佩戴勋章乞讨的事情。徐帅看后心情十分沉重,他说,干部战士在战斗中负伤致残,战后给予妥善安置,这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但从近一些反映看,有些地方的安置工作很不得力,影响军心。请军委办公会研究,并请总参谋长同志在中央书记处开会时严肃提出。军队要求不要太高,但地方上一定要负责安置好。可否拨专款解决,专款专用,请参酌。在会上宣读了徐帅的这番话,经书记处讨论,国务院重新下发文件,规定对残废军人“一定要安排工作”。“酌情”和“一定”虽只两字之差,却关系着残废军人的一生,体现了老帅对战士们的深切关怀。#许民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