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屠时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2:16:14 浏览
1、

1887年10月31日,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按照父辈的期望,他应该通过科举,获取功名走上仕途,或者经商谋求发达。可蒋介石却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选择,正是这一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那么,蒋介石为什么会不爱“功名”爱武装呢?浙东地区,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美誉。出生在这里的蒋介石,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人文环境的影响。按一般的历史经验对自己的孩子的预期,家里父辈更希望他金榜题名,用功名光宗耀祖。年少的他或许隐约地感悟到长辈的心愿,这可以从他将自己的名字蒋尚清改为蒋介石一事中揣摩出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吉利的,原因就是因为居中得正。蒋介石的名字表明了父辈对他寄予的厚望。然而,能为蒋介石仕途创造物质条件的父亲却在他9岁时离开人间,这一重任留给母亲王采玉。尽管家境由盛转衰,但王氏含辛茹苦,节衣缩食,让他到私塾就读,期望能获取功名,在仕途上能发达起来。蒋介石并没有循着家长设计的人生轨迹坚持走下去,而是由学文改为习武。自古以来,行武群体受人鄙视,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说。蒋介石为什么会不爱“功名”爱武装呢?促使这一志向确定的原因有多方面。第一,性格使然。少年时代的蒋介石,天资聪慧,又调皮好强。村里的男孩们常常聚集在一起,舞刀弄枪,玩“打仗”游戏,他总是自封将领,指挥双方或一方作战,孩子们有时被战斗得衣破鞋丢,手伤头破,号哭而归,家长们便上门告状问罪。初入私塾时,蒋不服先生管教。一次,老先生要用戒尺打他手心,他马上倒地撒泼耍赖。因其自小顽皮,乡里人便在他雅名“瑞元”尾后带上“无赖”二字。从军同他的秉性比较对路。第二,求取功名无门,只得另辟他径。他本想走科举获取功名之路,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他赴宁波赶考。但这次应考使他决意放弃这一志向,主要动因是名落孙山,通过文功获取功名无望。更深层的原因是,开始隐约感悟到社会的新趋向。他第一次到宁波、第一次参加科举,目睹科举的腐败黑暗,感到痛心和愤怒。并且这次科举也使他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在宁波,他听到废科举、兴学校的议论;发现那些熟读圣贤书的学子在试办新学堂,而且开始教授从西方传入的数理化课程;听说保守的慈禧太后也让李鸿章搞“洋务运动”,与外国人频繁来往。这些在他心中掀起了层层波澜。回家之后,他考虑再三,决定去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接受新学教育。他的母亲虽然觉得功名无望,但希望儿子做生意,振兴家业,便对蒋说:“到宁波学生意吧。我去求你琴凤舅舅帮忙,他在宁波做生意。”蒋介石回绝道:“孩儿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做商人再吃香,也得看别人的颜色行事,我绝不做生意!”这样,王氏在征求蒋妻毛福梅的意见后,只好同意了儿子的意愿,蒋介石在毛氏的支持下到凤麓学堂求学。然而,凤麓学堂也只是一所半新半旧的学校,新瓶装旧酒,虽然也开设了一点英文、算术之类的课程,但主要还是一些旧学,教师多是迂腐守旧之徒,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学们推举蒋介石向校方交涉,增加新学内容,他在陈述理由时,“盛气趋前,情态激烈”,激怒了校方,声言要扭送官府查办。蒋介石愤然退学。后经舅父孙琴凤的介绍,他被送到宁波箭金学堂。在箭金学堂读书期间,博学的顾清廉老师,教学生们读周秦诸子、《孙子兵法》、《说文解字》,讲世界大势,鼓励学生出洋留学,使蒋第一次知道当时中国有一个革命的孙中山先生。顾还将自己一部心爱的经过一番圈点的《曾文正公集》赠给蒋介石。这是一部影响蒋一生的书籍,蒋对曾崇拜有加,视曾国藩为“做人楷模”。第三,尚武社会新风的影响。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动荡的年代,随着以士为首的国民社会的解体,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军人群体,渐渐走向政治的中心。开始出现好男儿投笔从戎的风尚,人们把眼光纷纷投向那些原来根本不注意的军事学堂或者法政学校,以便从那里找到发展的门径。同时,留学日本也蔚然成风。他的老师顾清廉鼓励学生们出国学习军事,说:“青年欲大成求新,当出国留学异邦。”一直渴望能出人头地的蒋介石,似乎也从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前程。1906年春,他乘船东渡日本求学,因没有朝廷公派文书未能如愿。回国后,考入了全国陆军速成学堂(即保定军官学校的前身)学习。第二年,由于在学堂表现出色,加上自己有意争取,经过考试被公派去日本军校留学。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于是他紧紧地把握,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和阻挠,再次东渡扶桑追求新的希望。

2、

蒋介石在位20多年,经济一穷二白,外交毫无地位,军事一塌糊涂,喜获“运输大队长”和“微操大师”荣誉称号。蒋介石是个崇尚传统文化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喜欢独裁,一辈子都在追求“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在大陆的20多年时间,他始终都在强调这件事。很多早期的影视生动的表现了蒋介石树立的一些细节,比如说他召开军事会议,经常穿着一身军装,带着洁白的手套,外面披着高级披风。到会场时,会场专门负责服务的军官高声叫道:“蒋总统到!”,已经在会场入座的军人齐刷刷的起立敬礼,老蒋摘下帽子和手套交给副官,挥挥手,大家就整齐的坐下来。这是老蒋的排场。蒋介石还有一个爱好,喜欢跟部下照相。照片中蒋介石全身戎装,正襟危坐,与他合影的军官挺直腰板站在背后。蒋介石照相不仅仅是出于兴趣,而是为了体现他的恩威。获得相片的人把它挂在墙上,遇到客人洋洋得意的介绍来历。蒋校长的这些喜好,国民d的各级政要都心领神会,正规场合,高呼忠于d国,忠于校长,各级军官天天高喊蒋介石的口号,不成功便成仁。只是背后,很多人不再尊称蒋校长、蒋总裁、蒋总统,而是叫老头子。#蒋屠时简介#

3、

说起戴笠,想必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了,他是国民d军统局大头目,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神秘的人物”等等。戴笠的一生,可谓充斥着各种传奇色彩,其中令人费解地,还是他的身份。作为国民d特务组织的大头目、蒋介石的得力干将,戴笠居然不是国民dd员。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戴笠至死都不肯加入国民d呢?戴笠,浙江衢州人,1897年5月出生。他早年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后离开周部前往上海,在上海股交所结识蒋介石。1926年,在蒋介石的安排下,戴笠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当时同期的学员还有罗瑞卿、张宗逊、陈伯钧等。不过,与这些人不同的是,戴笠毕业后并没有成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而是充当了蒋介石的耳目,四处刺探情报。1930年,戴笠奉命成立了国民d第一个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其建立的“十人团”深得蒋介石的宠幸。作为国民d特务头目的戴笠,协助蒋介石干了不少坏事,杀害了很多异议分子,以及很多共产d员和民主人士,犯下了诸多不可饶恕之罪行。当然,戴笠也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在1933年的时候,他就派人刺杀了北洋军阀汉奸张敬尧,此外还有张啸林、傅筱庵、高月保等人。值得一提的是,戴笠还是一个拥有传统忠义观念的人,无论平时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教育部下,让其忠于自己的事业,无论何时都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信念。戴笠虽然名义上只是军统局的副局长,但他却是实际上的负责人,拥有的实权。而他所统辖的军统,一直以来都被他视为是一个大家庭,用传统伦理的方式来团结手下特工。如果手下的特工因公牺牲,他则会向其父母支付丧葬费,照顾他们的家人,努力将军统局塑造成一个所谓的“仁义单位”。但事实证明,戴笠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军统局在他的领导下,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有强有力的特务机构。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戴笠至死都不是国民dd员。有趣的是,蒋介石对此还一直不知。1938年3月,国民d在重庆召开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大会时,深受宠信的戴笠被蒋介石圈定为中央委员。结果戴笠闻讯后,连忙向蒋介石报告说:“我连国民dd员都不是,又怎么能当中央委员呢?”蒋介石顿时就懵了,惊奇地问道:你既是黄埔的学生、复兴社社员,又在我身边干了这么多年,为何还不是国民dd员呢?戴笠的回答很有水平,他说道:“我以往一心追随校长,不怕衣食有缺,前途无望,入d不入d,绝不是学生要注意的事,高官厚禄,非我所求。”不得不说,戴笠的这番话竟显“圆滑”之道,既解释了自己为何不是国民dd员,也表明了自己对蒋的忠心,同时还附带着夸赞了一下自己,真可谓一举三得。但蒋介石更加精明,在对戴笠所言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准备将其介绍入d,成为自己的“同志”。但戴笠却拒绝了,他坚决表示终生只做蒋的“无名学生”,不入d,更不当中央委员,还说“只要校长信任,就感到莫大的光荣了。”1945 年,国民d“六大”召开前夕,蒋介石又一次圈定戴笠为中央委员,结果戴笠还是再三推辞,坚决不受。戴笠说:“唯校长信任是图,‘d、官’二字是无所谓的”。蒋介石再次被戴笠感动到了,此后对他更是垂青备至。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蒋介石闻讯后十分伤感,之后还下令追认其为陆军中将。由于戴笠总是神出鬼没,行踪难定,因此他还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神秘的人物之一”。但要说起他为何不入d,倒不是真像他所说那样不在乎官位,而是他深谙蒋介石的心思,想以此讨得蒋介石的欢心,从而获取更高的权位罢了。正如郑介民所说:“雨农(戴笠的字)的鬼把戏,总是讨得老头子(蒋介石)的欢心。”郑介民此言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4、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发胃肠道不适,服药后大口吐血,经抢救无效突然去世。蒋经国,出生于1910年浙江奉化,其生平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故事。他曾任中国国民d的主席,还是制宪国民大会的代表,和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但在他那一生的众多身份中,为人所熟知的,也许还是他那个特殊的身份——蒋介石与毛福梅的独生子。蒋经国的早年生活与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25年至1937年,他在苏联接受了正统的马列主义教育。但是,尽管他曾在苏联接受过严格的社会主义教育,他却在回国后成为了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这一转变可能正是蒋经国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示着他未来在台湾省的改革方向。在1988年的一个寒冷的星期三,1月6日,台湾省的国民d中常会等待着其主席蒋经国的出现。然而,这个平日里不断忙碌的人突然消失了。他的妻子,蒋方良,突然病倒,引起了心肺衰竭。情绪复杂的蒋经国为了鼓励妻子入院调节,自己也与她一同在“荣总”的“总统病房”住了下来。1月12日的晚上,不安与烦躁开始在蒋经国心中萌发,如同每个星期二的晚上一样。他对于接下来的星期三的国民d中常会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他总是会在这种场合发表一些重要的政策性宣示。可是每当星期三到来,他的胃道病症就会准时发作,有时候甚至只能请轮值的中常委代他主持会议。直到1月13日的清晨,蒋经国病倒。他饱经病痛折磨的表情让人心疼。他在床上斜躺着,嘴里述说着:“昨天没睡好,精神不大好,东西也不想吃。”对于每天勤奋工作的蒋经国来说,这样的状态显然是异常的。因此,他的侍卫推荐他放弃那天的会议,留在家里休息。蒋经国听从了建议,重新躺下去休息。然而不久之后,疾病的恶化开始显露出来。蒋经国开始感到恶心,而他的胃开始呕吐。医生紧急对他进行调节,为他打了点滴。然而在他表达出强烈的痛苦之后,他的病情仍未得到明显的改良。因为那天负责蒋经国胃肠疾病的医生罗光瑞不在台北,所以只能由心脏内科的医生为他进行初步的处理。上午11点多,他的儿子蒋孝勇赶到了官邸,只见他的父亲正在安静的睡着。他告诉侍卫说:“父亲那时睡得很好,不但睡着了,还打呼噜。”然而当蒋孝勇在旁边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后,他注意到父亲的呼吸开始变得浅而快。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情况恶化的标志,立即找来了医生。医生们赶到现场后,开始对蒋经国进行急救措施。他们发现他的心脏开始出现问题,立即进行了心肺复苏。然而,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都无法使蒋经国的状况有所好转。他的呼吸逐渐变得急促,然后完全停止。午后的阳光照在蒋经国静止的面孔上,照亮了他的安详的表情。在他去世的消息公布之后,整个国民d,甚至整个台湾省都为他的离世而哀痛。他的离世,对许多台湾省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位政治的逝世,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虽然在他的执政时期,台湾省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如解除戒严、十大建设、启用台籍青年任官等,但他的负面评价也不可忽视。他在位期间曾被视为"白色恐怖"的主使者。在他的领导下,台湾省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戒严法时期,这期间,许多政治异见者被打压,甚至被判刑。例如,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许多民进d大佬和其他政治活动家被以"叛乱"的名义逮捕和审判。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对台湾省人权状况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其次,蒋经国在处理一些重大事件上的角色也引起了争议。例如,他在孙立人案、雷震案中的角色,以及他任内发生的"林义雄住宅血案"和"陈文成事件",这些事件的真相至今仍然不明,但反对派仍将矛头指向了蒋经国。此外,蒋经国的执政手段也被批评为不合法、不可思议。在他的领导下,政府通过一些手段,使得人民觉得只要努力就能致富,然而,这些手段在今天看来可能被视为不合法,甚至是不道德的。蒋经国的历史定位也引发了争议。虽然他在执政期间做出了一些改革,如解除戒严、开放组d等,但他的这些行动是否真的是为了"还政于民",还是出于其他的政治动机,这一点仍然存在争议。作者:三摩地参考资料:《蒋经国之死》

5、

1895年,蒋介石没有把父母合葬,请人写了一篇墓志铭,称赞印象不深刻的父亲。蒋介石没有把父母合葬,显然与中国文化不合,也显然是不孝。但是,照当时的宣传,蒋介石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人,也是史所罕见的大孝子,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这要从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说起,蒋斯千字玉表,生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到中年时,太平天国起事金田,攻占南京,江浙一带兵荒马乱,蒋斯千生活艰苦,直到晚年才能在浙江奉化溪口镇开了一家“玉泰盐业”,以酿酒卖盐为业,生意不错,营业后扩张至大米、菜饼、石灰等,奠定了家业。这份家业由蒋斯千次子蒋肇聪继承,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此人更能经商,“玉泰盐业”的规模因而益大。蒋肇聪原配徐氏,光绪八年(1882)去世,继配孙氏,光绪十二年(1886)去世。三娶王氏,名采玉,就是蒋介石的妈妈。蒋母固然是蒋父的第三任妻子,蒋父也是蒋母的第二任丈夫。原来她先嫁溪口曹家田村俞姓为妻,但丈夫不到三十六岁就死了,遂返娘家,一度曾至乡里尼庵守寡,因堂兄在“玉泰盐铺”当账房,乃介绍给蒋肇聪做填房。9虚岁的蒋介石,完全由母亲抚养成人,王太夫人于1921年六月十四日去世。夫妻死后要“同穴”,就是要合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之一。这个真相,在1921年6月25日蒋介石《先阰王太夫人事略》中,首先得到了脉络。蒋介石写道:他爸爸既有亡妻徐夫人、孙夫人,怎在“同穴”的排名规矩下,丈夫埋在正中,左右自为徐夫人与孙夫人,蒋介石的生母王夫人若埋在一起,也得靠边站了。不论埋在丈夫左边还是右边,中间都隔了一个女人。这大概才是王太夫人不愿意合葬的真正原因吧。后蒋母葬于溪口镇“慈庵”,位于半山间风景佳处,还请孙中山亲题墓碑,1921年落成。此后又在墓址另建洋房三间,号称“慈庵”。后来,他又在台小筑“慈湖”,其意纪念王太夫人。“曾来慈湖角板山小住数日,父亲名此小筑为“慈湖”蒋氏后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