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锟简介(陈培锟书法)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3:00:09 浏览
1、陈培锟书法

【林秋明作品】辛亥革命中的福清人(之一):郑守馨“文化福清”由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主办郑守馨(1868—1936),字诗馨,号源馨,笔名季明。祖籍福建福清海口镇牛宅村。郑守馨幼时家贫,但立志成才。他与二哥、三哥先后考进福建马尾船政学堂。此时,郑守馨目睹清廷腐败,毅然放弃求职,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成为福州地区抗清反帝的革命志士之一。郑守馨为了掩护革命,与郑祖荫、林泽辰、方应团、陈秀榕等革命志士先后成立了桥南公益社、福建诗社、福建去毒社等组织,并任社长。其成员名义上办理劝葬、戒烟、施医、救火等公益事业,暗中却进行革命组织和宣传活动。这些机构是福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也是同盟会在福建的总部。当时还创办有革命刊物《建言报》(后改名《共和报》)。不久,郑守馨与陈培锟、林开襟等革命志士在仓山对湖的“潭月山馆”,以吟诗作赋为掩护,开展秘密活动。事情败露后,又将活动地点改在仓山陶园的“南冶庐”为光复福州出谋划策。还以公开身份发动群众剪辫子、反裹足,引起当局的恐慌。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郑守馨等人在福州积极响应,组织以方应团为团长的敢死队,约定在烟台山起火为号,全面攻城。11月11日,与福州各衙门展开浴血奋战,一举攻破福州。郑守馨因反帝反清的义举,得到孙中山的器重。1912年,孙中山来到福州视察,特意约请郑守馨面谈,还到桥南公益社发表演说,亲书“独立厅”3字,以资鼓励。郑守馨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为破除帝制、建立民主,作出了积极贡献。1912年曾任永泰县知事。1935年曾独资第五次重刊郑侠的遗著《西塘集》,以传后世。卒葬福州盖山齐安村金镜山。林秋明,福清三福文化研究院院长、福清市非遗研究会会长。福建省老字号协会、福清非遗保护工作评委专家。福清市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第十五届列席委员,福清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福清市社科联副主席、福清市全民阅读推广大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兼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明史学会戚继光分会、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曾获评福州市“十大读书明星”、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已出版著作40部。

2、清朝福建提督陈培锟

●二上联:多年荆棘,丛中本穴,闻人题石在;下联:今日桑麻,望里三山,游客驻筇来。上联款识:案野意亭,见宋刻者不一,而是宣和乙巳初春,郑尚明(昂)、黄处中(琚)、郑纯彦、谢成彦会野意亭,尚明书石。绍兴壬子季秋,程晋道、徐特志、刘仲高(峤)访小华峰,憩野意亭。仲高书石。元明刻多不及。下联款识:似已废圮。今工务处长杨夫子玉重建斯亭,落成有日,爰缀数语,以示来兹而资考证。民国二十五年仲冬,里人陈培锟书并识。”(行书)

3、陈培锟书法价格

于山公园~“吸萃亭”。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督舶(管理对外贸易)太监尚春登此(于山蓬莱峰)远眺,城南绿野尽收眼底,感叹城南景色翠绿宜人,令人心旷神怡。于是让人在山上建亭,取名“吸翠亭”。并邀按闽御史周鹓、周震,致仕尚书林瀚等题纪刻石于野意亭下。亭匾原为周鹓所书,后亭废。今亭乃1936年仲冬,由公务处处长杨玉重建。亭柱有陈仪、陈培锟、童杭时等题联。1984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对亭又重新进行修缮,亭匾由福州现代书法家朱棠溪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