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荣简介(林廷荣)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3:21:00 浏览
1、林廷荣

话 说 青 天 林 继 贤明代状元柯潜,在《送林廷荣赴南和教谕序》中载:“莆邑之林称著姓,居姑青塘上,为唐代司马萍公之后,传八世封承奉郎赐绯衣银鱼回年公,益以善振其家,迄今五、六百年,子孙益盛,多读书为贤士”。回年公之十五世孙林继贤,亦是这众多贤而有文之士的佼佼者之一。林继贤是国清林昌公之二十三世孙,希古公福九房人。曾祖父林溁,以子瑱贵赠清河知县、文林郎。祖父林瑱,字以玉,号蒙庵,讲之从侄孙、儒士,明成化四年(1468年)举人,授湖广均州学正,升清河知县、文林郎,旋迁江西袁州府通判。弘治八年(1495年),时任清河知县的瑱公,捐资建筑本村之东翁济桥,至今捐资芳名石刻尚在该桥的桥面上。继贤之父林恭,由卫学生补国学,授山东临清州判官,改调湖广荆门州管粮,以子继贤贵封徽州府通判;叔父林宽,字克容,由府学授江西南康府通判,连摄三县事,讨叛d,进阶承德郎,升广东化州知州,旋迁田宁府同知,父子同续修郑庄国清林氏族谱,并考证几百年间误承祖源。林继贤,字宗启,号柏庄,儒士,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初授徽州府通判。赴任之前,到从祖文俊处拜别。文俊特赋诗《送别驾族孙宗启赴徽州》,予以鼓励: 寻常送客不曾悲,送尔停杯惜别离。作倅正当山水郡,致身莫负圣明时。 百年富贵非吾愿,前辈风流是汝师。涉世久知才有用,岂同侪叔众嫌痴。继贤任徽州府通判时,家父恭托人捎去书信,勉励他居官清勤,随赠一双布鞋,表里纯粹青色,继贤见信得鞋,自言自语说:“鞋是步行用的,青纯不杂,履洁踏青,是父亲教导我啊”!时任知府郑玉也是莆田人,“操尚不同,然因心任职,两人甚相得也”。“徽故东南货府又多,讼务纳贿求胜,继贤守法,讼无大小,必以情听,民咸信其不可私”。部内左都御史汪鋐,其子弟怙势干请,继贤“一切断以法”,汪家衔恨在心。嘉靖八年,徽州府内绩溪县儒学修缮,增塑两庑贤像,增置田产,得到通判林继贤的大力支持。他的功绩,被累官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湛若水,记载在《绩溪县修儒学两庑贤像田租记》中。继贤在徽州任职多年,徽州父老,每说到清官,就一定说“林三府”。明代州府设知府、同知、通判三个主官,“三府”指继贤所任通判之职。由于继贤执法无私,清正廉明,升宁波府同知。掌府印,视郡学,居官清廉,断案公正,老百姓又称他“林青天”。“会守入觐,继贤署篆夙兴,视事决狱立断,无弗当情”。继贤为官自始至终“言不出口,身不胜衣,而砥砺名检,每欲希纵古人”。“不携妻儿,只一苍头给役,敞袍布被,食粗啖蔬,宦誉歙然”。继贤政绩卓著,所辖民众立生祠,从礼祀贤。不意时为冢宰的汪进,利用职权,进行报复,考课时竟以“目疾”(林天生眇一目)为籍口,令其去职。民鸣不平:“嗟!嗟!父母眇于目,不眇于眼也”,继贤“既归而贫,怡然无悔”。文俊公知情后,特赋诗《从孙貮守宗启已去宁波,宁波为去思卷以遗之。宗启有诗辄和》,予以安慰。诗曰:宗启历徽州通判、宁波同知,遗爱在民,故有第三句。时来千里慰衰迟,洗眼灯前手自披。遗爱曾闻随处有,古音休叹少人知。明时失士良为耻,壮岁还山恐未宜。正是圣君求治日,沧江谁许钓纶垂。继贤公家境原比较富裕,可是当官之后,反而贫困,后死于倭寇之难,路人皆悯惜道:“上天岂能如此报答廉吏呢!”继贤公兄弟、堂兄弟有:继复,由郡庠生补太学,授南直隶六安州吏目;继忠,由邑庠生补太学,授湖广监利县丞;继旌,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贡元,卫学,初授尤溪、沙县训导,升广东潮州府惠来县学教谕,又升任江苏淮安府学教授;继增,任广东雷州府司狱,升浙江安司巡检。继贤从侄自治(继复之子),“因祖母陈氏安人遇疾,危殆势,弗可生,自治彷徨,无以为计,乃刈股肉和粥以进,疾良已”,继贤以诗赞之。国清林氏宾壶翁汝实女婿、天马朱淛御史为之大书:劝孝,并撰《题劝孝手卷序》一文,收入《钦定四库全书》之《天马山房遗稿》。林继贤生平事迹,入选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人物志卷二十四之仕蹟传。#林廷荣简介#

2、林廷荣公示

话说国清塘 濯缨亭 濯缨池国清塘,位于黄石镇、笏石镇之间,东倚天马山、珠坑村,西临谷城山、岭美村,北至凤髻山、定庄村,南至笏石山、汽车站附近。它由木兰溪支流灌注而成,是面积2000多亩的泱泱水泽。塘北之塘堘有一陡门,名“双层桥”,上层安闸门,供排洪水用,下层是人行道。明弘治《八闽通志》之乡贤传中记载:“林国钧,字公秉,莆之姑青人”。在很早的唐代,凤山宫周边地带是名叫“姑青铺”。唐代贞观元年(627年),以姑青铺为首的先民们,在今塘堘,筑堤堘以分湖海,建陡门以防旱涝,造就了面积2000多亩的淡水塘。因工程量巨大,至贞观五年(631年)才完工。因堤堘在姑青铺,人称“姑青塘”。明代状元柯潜撰《送林廷荣赴南和教谕序》曰:“莆邑之林称著姓,居姑青塘者,为唐司马萍公之后,传八世封承奉郎赐绯衣银鱼回年公,益以善振其家”。后来,众人认为以“姑青”一隅之地,命名如此大的水泽,有失大气,又易混淆,即改为与之莆仙方言相近的“国清塘”。国清塘,早见于史志的是《新唐书》,其地理志记载:“莆田东南二十里有国清塘,一名姑青塘,并贞观中置”。《大清一统志》记载:“国清塘,在莆田县东南二十里,唐贞观中置,宋郑耕老有诗,府志:水与木兰相灌注,澄碧万顷,元废,今濯缨池是也”。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第一卷也记载:“国清塘,一名姑青塘,唐贞观五年(631年)凿,周廻三十里,元废,即林氏宅前濯缨池是也,水与木兰相灌注,澄碧百顷,壶公、谷城倒影其中”。又有记载:“国清塘,至元总管郭朶儿时,亦废为田,其遗址在林文俊宅傍所云濯缨亭前是也”。如今国清塘只剩下内外土海、濯缨池等水系。有位哲人说得好,水是生命之源。姑青铺人因农作、生活之需,就向四周发展,临水而居,而凤髻山下临国清塘的村庄,即因塘得名“国清村”。还发展有院前、下坂、田厝、塘堘等自然村。因此,凤山宫属这些姑青铺发展出来的村庄,至今不变。国清塘仿佛是一面镜子,倒映着天光云影、碧野青山。巨大的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白鹭等数十种、省级重点保护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如今,已在这里开发建设“土海湿地生态公园”,栽植垂柳、榕树、芦苇等植物,形成湿地景观。秀屿区又在古塘畔,新建一条东西走向的清塘大道。2014年5月,以国清塘、濯缨亭为主景的“清塘栖鹭”,被莆田市选为新的二十四景之一。在国清塘的北面,有座似亭非殿的古建筑,名曰“濯缨亭”。它朴实壮观,雅俗共赏。话说南宋时,国清村(今定庄村)林国钧,创办红泉义学、倾资倡建熙宁桥、铺设本村至莆城石板路、助建木兰陂,功勋卓著。高宗朝,由里选版授迪功郎,又以其二子皆贵,加封承奉郎,赐绯衣银鱼袋,并准他在家乡盖房纪念。所以,国钧就在村中,建设了一座呈凹字形、相当于民间五厢房的独特房子。整座建筑居高临下,俯瞰着国清塘。宋代著名儒学大师朱熹,年轻时曾慕名多次来红泉义学,听光朝讲课,与国钧、光朝交情至深。他应国钧之请,重游国清塘,为这座建筑题写“濯缨亭”竖匾、“天光云影”横额及“龙角”旗旃。素有南夫子之称的理学家林光朝,未出仕之前,受族叔国钧之邀,经常在濯缨亭,授徒传道,讲学其中,因此濯缨亭又雅称“传道里”。清知府陈池养作诗《濯缨亭》,赞曰:“艾轩讲学为莆唱,国清之塘成名区”。南宋绍兴初,林国钧特地从五台山五郎庙,恭请爱国名将、巡瘟驱瘟大神杨五郎香火,安座在家乡凤髻山麓,初名“篁岭堂”,后称“凤山宫”。因其历史悠久,信众尊称“凤山祖庙”。相传,濯缨亭竣工庆典,朱子也应邀参加,人们也将篁岭堂中主祀的杨公太师圣驾,请进亭中同贺。当时,南风劲吹,烛光摇曳,朱子见此情景即祈祷:“四月多南风,如有北风更好”。话音落地,转刮北风,亭内灯烛通明,香火鼎盛。这里又成为杨公太师每年两次出郊佈福的驻驾之地。明弘治《八闽通志》宫室卷载:“濯缨亭,在兴化府景德里国清塘上,系南宋承奉郎林国钧所建”。明弘治《兴化府志》之里图考景德里中载:“郑庄,宋承奉郎林国钧家聚族于此,而李氏、宋氏亦在焉。”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之里图考景德里中载:“郑庄,一曰定庄,有濯缨亭。”一千五百多年来,从姑青、国清、郑庄,到今天的“定庄”,村名几多变换,但“濯缨亭”名称永远不变。濯缨亭已然成为在外游子思念家乡的地标。在京为官的回年公12世孙文俊,与来探亲的从侄长芳团聚,就有“别久重逢问濯缨,尊前相对夜灯明”之诗句相赠。解放前后,濯缨亭中朱子所题之墨宝,相继被贼人所盗。1949年初,该亭成为濯缨小学的创办地。1972年改建为戏院。2015年在原址重建,再现“碧野濯缨”、“天光云影”的秀丽景色。濯缨亭又成为定庄文化活动中心的主建筑,为定庄建设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而贡献一份力量,也为我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