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田汉简介(关于田汉的国歌故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5:26:00 浏览
1、关于田汉的国歌故事

1931年,创作国歌的田汉陷入幸福的烦恼,正愁眉不展时,怀孕的妻子安娥说:“我不要家,不要丈夫,你跟她结婚吧。”田汉被称作“中国的易卜生,”就是中国的现代戏剧之父。安娥出生于书香世家,她创作的《渔光曲》家喻户晓:“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年在李大钊手下工作,后来被派到莫斯科学习,学成归国后做情报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来到田汉等人创立的“南国社”,由此认识田汉。田汉被她的美貌和才情打动,但并没有表露半分,因为此时他刚从三角恋中跑出来。田汉6岁时丧父,全靠母亲带着兄弟三个艰难度日。舅舅易象是位民主主义者,很看好田汉,把他当儿子对待,还把女儿易漱渝许配给她。两人青梅竹马,志趣相投。1916年,舅舅出资送二人到日本留学,随后结婚。爱情的滋润,妻子的尽心照顾,田汉的创作进入高产期。1922年,夫妻二人回国,并在上海创办《南国》半月刊。寓意“红豆生南国。”然而,好景不长,《南国》刚进入正轨,易漱渝便病逝,在弥留之际,她将田汉托付给自己的闺蜜黄大琳,希望他们能结婚。妻子病逝后,田汉悲痛欲绝,有感而发写就一篇《从悲哀的国里来》。没想到,感动了远在新加坡的女教师林维中。不久,田汉收到林小姐愿意照顾他的母亲和孩子的信,田汉深受感动,当即回了一封信,还附带了自己的照片。从此,二人开始了长达5年的鸿雁传情。即使如此,田汉还是按照妻子的安排,和黄大琳结了婚,但他和黄大琳之间并没有感情。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怀念着旧的,又憧憬着新的,捉牢这一个,又舍不得丢那一个·····”1928年夏天,林维中利用暑假回上海与田汉见面,并拿出500元积蓄资助田汉办学,田汉感激不尽,连田母都说要好好感谢这位大恩人。林维中返回新加坡后,田汉一个月内就给她写了7封信。也是这次见面,田汉下定决心和黄大琳离婚,黄大琳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选择和平分手。田汉和黄大琳离了婚,林维中回到新加坡继续工作,两人继续鸿雁传情。后来,田汉的思想开始从浪漫主义转到关注现实社会,并认识了安娥,虽然和林维中还在通信,却已心有他属。当田汉看到安娥创作的《莫斯科》时,被这位艺术家的思想深深震撼,作品显露的才情和丰富的情感让田汉兴奋。也是这时,田汉创作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时代之子。”两人频繁接触,交流思想,互生情愫。1930年,田汉创办的南国社被查封,田汉只能隐居,林维中还在国外,安娥和田汉同居。安娥怀孕后,林维中得知二人的关系,杀回国内,见到田汉,一顿质问,田汉哑口无言,不愿意伤害这个,也不愿意伤害另外一个,一直犹豫不决。安娥看在眼里,替他做了决定,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终,田汉和林维中结婚,安娥拖着笨重的身体离开田汉。几个月后,儿子田大畏出生,因为工作的原因,为了儿子的安全,安娥不得不把儿子送走。艰难的时候,能依靠的还是亲的父母。6年没有回家的安娥,回来时带着一个无名无分的孩子,母亲无法接受,安娥跪下来求母亲,母女二人抱头痛哭。安排好一切,安娥又返回上海工作,为了让田汉无后顾之忧,告诉田汉:“孩子已死,勿需挂念。”两人从此分道扬镳。1937年,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此时田汉和林维中已有孩子,而安娥和田汉在撤退的路上又相遇了,然后各奔“战场”。兵荒马乱,老百姓都在逃难,1940年,安娥终于见到已经长大了的儿子,目睹了国破山河,百姓流离失所,能不能活到明天都是个未知数,安娥认为得让儿子见见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路上隐蔽前进,炮火不断,历尽千辛万苦后,田大畏终于见到了父亲。此时,田汉已与林维中离婚,田汉和安娥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从此度过了20多年的晚年生活。后来,上海《新民报》采访安娥,问她关于当初主动退出的想法,她开诚布公地说:“争,或许可以得到一个人的趣壳,但却不一定能得到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情。”是的,如果当初安娥选择争取和田汉结婚,注定得不到全心全意的爱,她深知当初林维中对田汉的帮助,田汉没齿难忘,也正是他犹豫的原因。与其三人痛苦,长痛不如短痛,更为了不让田汉承受道德的谴责。安娥选择了离开,成全二人。选择他需要勇气,离开他更需要勇气,安娥选择了难的选择,成就他人。如果不是在乎自己爱的人,谁会选择离开爱人呢?#国歌田汉简介#

2、国歌田汉

1949 年国庆大典上,有这么一对父子:父亲在观礼台上以礼宾身份观礼,儿子则带领受阅部队,接受d和国家的检阅。这对父子中的父亲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儿子则是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田申。提起田申,可能他的名气不如父亲田汉,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比父亲田汉更为精彩。1923年1月25日,田申在上海出生,母亲在他不到两岁时就因病误医不幸逝世。从此,田申长期跟祖母在一起,并随着田汉不断地搬家。先是在长沙老家,后去了上海,再到杭州,后又辗转回到故乡,小小年纪便饱尝颠沛流离之苦。1934年7月,年仅10岁的田申就在田汉创作的以码头工人斗争生活为题材的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扮演码头工人老王的孙子小栓子,与饰演码头工人的著名作曲家聂耳同台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d再次合作。1938 年,田汉回到长沙,创办了《抗战日报》并亲任主编,田申担任《抗战日报》记者、《抗战儿童》周刊编辑。当时,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黄仁宇也在《抗战日报》担任编辑,从此之后,他与田申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1938 年 4月,在父亲的提议和帮助下,田申成立“儿童剧团”并担任团长。随后,儿童剧团立即行动起来,高唱抗日歌曲,在长沙各地进行救亡宣传活动,组织歌咏队演出街头剧《打回老家去》,在长沙广播电台播唱播音剧《携起手来吧,中国的孩子们》,影响很大。1938年7月,儿童剧团在长沙青年会礼堂公演三天,演出三幕话剧《中华儿童血》,场场爆满,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并将演出所得款全部捐给了宋庆龄妇女儿童福利会。1938年9月日寇进逼武汉,中华民族到了危险的时候,田申和黄仁宇报国心切,投考了黄埔军校,被黄埔军校16期第1总队录取。但是受战时交通管制,他们乘江轮赴宜昌待命,在一所破庙内住了3个月,后来徒步行军直到年底才到达成都校区。1940年年底,田申和黄仁宇从黄埔军校毕业。当时毕业生分配有留校当教官,还是到一线部队等选择,但是田申和黄仁宇都想参加抗战。后在田汉帮助下,他们被分配到滇越边境的第54军14师。当时,为巩固防御态势,日军没有立即向云南进攻,中越边境老街至勐康一线地区处于双方对峙状态。为了解敌情和地形,田申、黄仁宇建议过境侦察并获批准,被派往越南老街和猛康一带。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详细地侦察了敌境的街头、市场及日军营区,并暗记地理方位,回部队后绘制了敌情兵要地形,提出了边境作战的建议,受到师长表扬。1942 年秋,田申到贵州接收新兵,请假到桂林看望老祖母并到重庆看父亲田汉,黄仁宇正好也在重庆看望母亲,两人都觉得滇越边境无仗可打,还是要去一线参战。此时,新1军军长的郑洞国正在组织出征印缅,急需参谋人员。田申和黄仁宇听了这个消息后,表示要参加远征军出国作战。1943年1月,田申和黄仁宇加入先遣部队,他们乘美军飞机越过“驼峰”至印度兰溪,到达兰姆伽训练基地。在新1军指挥部里,田申任作战参谋,并兼任了翻译和秘书。黄仁宇外语好,担任情报参谋,负责搜集和翻译战报,并与美英军事情报军官进行交流。1943年开始,新1军由印度反攻缅甸,转战缅北。1944年6月的一天,在加迈、孟拱战役中,当郑洞国军长行至一处高地观察敌情时,突然山下枪声大作,敌人约一个排正向山上冲来,田申和几名卫兵随即占领有利地形,以冲锋枪和卡宾枪还击敌人以掩护郑洞国,直至小股日军被增援部队歼灭。在密支那战役中,田申和黄仁宇辅佐郑洞国到前线指挥。因日军顽强抵抗,密支那久攻不下,黄仁宇在随同33师进攻时中弹负伤。攻下密支那后,驻印军进行了改编,郑洞国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田申也调任总指挥部直属炮兵团任连长。黄仁宇伤愈后担任郑洞国的随从参谋。日寇投降后,田申回到重庆,结束了抗战的军旅生涯,而黄仁宇则赴美留学,两人的人生轨迹从此分道扬镳。解放战争时期,经介绍,田申来到任晋察冀军区,担任司令员的秘书和外事翻译,后调到军区炮兵旅,担任炮一团副团长,参加了解放太原、石家庄及新保安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田申调华北战车团任代理团长,负责战车方队的演练,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开国大典后,田申奉命参与组建新中国装甲兵第一所坦克学校,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后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83年副军职离休。黄仁宇则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出版了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他们又再续友情,田申送给黄仁宇一套十六卷本的《田汉文集》,黄仁宇不知翻阅过多少次。2000年,黄仁宇去世后,田申很是心痛,并写诗送别老友:“隔洋闻耗痛失君,梦魂萦绕泪沾巾。新年甫接兄贺卡,何期永别隔死生。潇湘弱冠同抗敌,印缅歼倭献青春。两地相思盼聚首,留待来生续知音。”

3、国歌作词田汉简介

当年田汉先生亲眼看见,国军将士们穿着草鞋单衣,站在长城上英勇的抗击日寇。后来长城被炸的缺口,全是用国军将士的尸体堵上,就有了国歌:用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歌词的真实来源!

4、田汉是怎么写国歌的

历史上的今天·1421年2月2日 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1920年2月2日 胡适启用新式标点符号。1935年2月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田汉作词、聂耳谱曲。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

5、田汉 国歌

刚刚在某平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图片制成的视频作品 ~ “著名音乐家,《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冼星海一家三口在延安”。真是纳了闷了,《义勇军进行曲》亦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应该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和冼星海没关系啊,可这样的错误,竟有人点赞,还有人收藏(转发),而且堂而皇之地上了榜,真是……“爱国”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但无知和盲从就遗害无穷了!像《国歌》这样的大事情都整不明白,何谈“爱国”哪 ? 由此看来,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是缺少不得啊!!!#国歌田汉简介#

6、国歌之父田汉

1947年,国歌之父田汉的妻子,发表了一封毁灭性的公开信,怒斥丈夫与安娥的婚外情:“读书人不讲理等于没有读过书的人一样!你无论躲到天涯或是地角,我总找得着你。但我没有那么好的精神,不能学你的姘妇一样跟东跟西!”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他是浪漫的作家,感情生活却一塌糊涂——1916年,因为祖父去世,18岁的田汉无钱继续念书。就在这时,舅舅伸出了援手,资助田汉东渡日本留学。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的女儿易漱瑜,许配给了田汉。就这样,易漱瑜成为田汉的第一任妻子。未料,佳人薄命。1925年,易漱瑜因为积劳成疾,加上产后虚弱,不幸一病不起。当时,闺蜜黄大琳常常过来看护她。易漱瑜感动不已,合眼去世之前留下遗愿:“希望闺蜜接替自己的位置,照顾田汉。”就这样,黄大琳成为田汉的第二任妻子。可惜,这段勉勉强强的婚姻,只维持了两年多的时间,后以田汉移情林维中告终。林维中,算是田汉的粉丝。一天,她偶然读到田汉悼念亡妻的散文,不禁对作者生出爱慕之情。她开始频繁给田汉写信,还拿出省下的500元积蓄,支持田汉的事业。美人赠金,英雄重义。田汉很快被这个女孩的崇拜、热情与理解所打动,两人陷入了热恋。然而,就在田汉与黄大琳离婚,准备跟林维中结婚之际,安娥从天而降。安娥,算是田汉的一生所爱。她是一个比“莎乐美”还热情、比“卡门”还要现代的革命家。遇到田汉之前,她有过两次婚史。遇到田汉之后,两人闪电式地相爱了。只是,田汉的性格优柔寡断,终究导致误己误人!他既拒绝不了安娥,又放不下林维中。1931年,田汉犹犹豫豫之下,决定遵照约定与林维中结婚。就在林维中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之时,安娥生下了田汉的“私生子”。因此,喜酒喝过,事情办了,田汉还是时不时要去安娥那里住。1932年,林维中临产住院、难产,田汉却没有在她的身边……这就埋下了夫妻情感上的深深怨恨!因为这段紧张的三角关系,田汉与林维中、安娥彼此吵闹不休。终,安娥不堪忍受,退出三角恋爱,后来与音乐家任光结婚。安娥的退出,给田汉个人生活带来了表面上的平静。然而,皖南事变后,任光不幸牺牲。恢复单身的安娥,在船上与田汉重逢,两人的旧情迅速复活。丈夫的游移不定,让林维中饱受折磨。她变成了一个泼妇,常常在家里大吵大闹,甚至在公众场合贴传单。1947年,田汉和安娥应泰山影片公司之邀,一起前往台湾。林维中得知此事,第一时间追了过去。愤懑难平的她,在报纸上发表了《林维中致田汉的公开信》,信中说:“寿昌,我的丧尽良心的人呀!我们的女儿那么大了,我们就算不是夫妻,也是数十年共患难的老朋友了。你竟如此对我……此来我虽然不仅是看你,做你们的眼中钉,一方面我也是来换点新鲜空气,散散心的,所以请你不必神气,你就是有天大的学问也不在我的心上。读书人不讲理等于没有读过书的人一样!你无论躲到天涯或是地角,我总找得着你。但我没有那么好的精神,不能学你的姘妇一样跟东跟西!”面对妻子“毁灭”性的公开信,田汉一气之下公开了自己与安娥的关系。并且,他接受记者采访说:“用这种不择手段的方法,企图毁灭我,有什么意思呢?!我不会让自己毁灭在一己的私人感情的痛苦里面的!”之后,田汉执意跟林维中离婚,娶了安娥。1948年,安娥接受采访,表明了自己的婚姻观:“争,或许可以得到一个人的躯壳,但却不一定能得到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记者问道:“如何面对如今的局面?”安娥笑答:“一切应该随田先生。是他自己因善良而产生出来的痛苦,也正因为他的这一份善良,在日常生活里,时常使我感动。”那么,大家觉得田汉到底是善良,是重情?还是打着寻找真爱的名义始乱终弃呢?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注:图1为田汉与第三任妻子林维中;图2为田汉的第四任妻子安娥;图3为田汉的前三任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