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关汉简》这批简牍大约书写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初期,简上的文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汉字的书写面貌,是研究当时汉字使用情况和『隶变』后汉字形态的『活化石』,在文字学和书法学研究上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西汉简短介绍新版汉简集字作品欣赏,汉代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件。汉简书法的书写意兴为流露,为浓烈,运笔灵动活泼,随意挥洒,轻松自然,笔姿横生奇态。加之汉简竖长的简形,竖写的顺序,偏扁的字形,趋横的字势,形成了它竖为贯通,横为联络,既为均齐,又置错落的独特格局。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章草)各体具有,从这些竹木简所看到的书法艺术,是研究秦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
3、西汉简史一览表欣赏古简牍精选字帖——西汉简书法。秦汉简帛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地理、百家经典、失传古文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秦汉简帛的“信息量”很大,历史文献价值要远远高于二王一系的刻帖。秦朝的简帛保留了大量篆书元素,而东汉简帛,则具备了楷、行、草等元素。#西汉简介绍#
4、西汉详细介绍此为汉代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一枚木简,是一名来自西汉安定郡彭阳县临乐里名叫杨武的人的“名籍简”,类似今天部队的档案登记记录。汉代边塞戍卒是一群身份低微但身居边地重地的特殊群体,汉政府为了管理这些戍卒的活动,制定名籍来约束他们。这位出生在今天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青年为服兵役,只身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敦煌当了一名戍卒,他的服役期限一般为一年,期满归家。当然,西汉政府对于戍兵是否必须亲自服役并不是强制的,民众可以交钱与政府以免役,对于无资产的普通平民来说只有亲自服役。
5、西汉简述见证西汉外交使者冯夫人事迹的悬泉置汉简:冯夫人名冯嫽,为汉朝解忧公主侍女,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国(今伊犁地区),冯嫽随同前往。后来嫁给了乌孙国右大将。解忧公主负有外交使命,即巩固汉朝在乌孙国及周边的势力,排挤匈奴势力。冯嫽文化水平高,睿智,随着解忧公主从事政治活动,很有威望,人称“冯夫人”。解忧公主刺杀自己的老公狂王失败,乌孙宗室贵族乌就屠在狂王被刺杀的时候在场,逃走后声称去舅家也就是匈奴搬兵,获得了国内亲匈奴势力的支持,反过头来杀了狂王,自立为王,汉朝又派遣军队准备挞伐。冯嫽觉得攻心为上,而右大将和乌就屠私人关系很好,于是冯夫人让右大将劝说乌就屠,乌就屠决定向汉朝妥协,愿意和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平分乌孙国,任小昆弥。这是大事,汉宣帝召冯夫人入关,亲自询问。冯夫人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回到内地,后来汉宣帝又派人护送冯夫人回乌孙,无比风光,“锦车持节”,所以冯夫人有别称“锦车使者”。在悬泉汉简中,已发现记载冯嫽的汉简文书有两例。一例记载:“甘露二年二月庚辰朔丙戌,鱼离置啬夫禹移县(悬)泉置,遣佐光持传马十匹,为冯夫人柱,廪穬麦小卅二石七斗,又茭廿五石二钧。今写券墨移书到,受薄(簿)入,三月报,毋令缪(谬),如律令。”这是冯夫人从乌孙赴长安经过敦煌时的记载,涉及拨给粮草等事宜。另外一例汉简记载:“甘露二年四月庚申朔丁丑,乐涫令充敢言之:诏书以骑马助传马,送破羌将军、穿渠校尉、使者冯夫人。军吏远者至敦煌郡。军吏晨夜行,吏御逐马前后不相及,马罢亟,或道弃,逐索未得,谨遣骑士张世等以物色逐各如牒,唯府告部、县官、旁郡,有得此马者以与世等。敢言之。”这是冯夫人从长安返回乌孙路过敦煌的记载,车队中有马匹丢失,有司发牒,要求周边帮助寻找。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则汉简中,冯夫人的称谓发生了变化,称为“使者冯夫人”,印证了汉宣帝正式授予冯夫人持节使者身份之事。两则简相距两个月,说明冯夫人以高龄高效往返于长安和西域之间,同时说明,冯夫人回到乌孙的时间不是《资治通鉴》说的甘露元年,而是甘露二年四月以后。冯夫人和汉朝使者到了乌孙,“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此事意义重大:1,乌孙正式分为两部,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2,两位昆弥都接受汉朝印绶,正式成为汉朝属国。标志着与匈奴在乌孙的争夺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