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女简介(徐氏辈分表)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1 18:32:22 浏览
1、徐氏辈分表

暮色沉沉,朱元璋急召徐达入宫,满脸堆笑地对徐达说:“听说你有个女儿,闺名妙云,貌美聪慧?”徐达满脸问号,暗想:“不好!老朱这家伙,我把他当兄弟,他却想当我女婿?”朱元璋看出了徐达的不在状态,想想自己的话,反应过来,害,这不是误会大了嘛。他拍拍徐达的肩膀笑道:“不知老兄弟可愿意与我做个儿女亲家?我家老四朱棣已到婚配年龄,刚好你家妙云美貌聪慧,两个孩子这不是天作之合嘛!”闻言,徐达才放松了下来,原来是要做儿女亲家。可天家无情,谁知道这老朱是不是有什么谋算,自己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宝贝闺女许给他儿子啊!思及此处,徐达眼珠一转,颤颤巍巍的说:“承蒙皇上看中,小女荣幸之至,可燕王身份贵重,小女平庸之辈,实在不敢高攀啊!”朱元璋叹了一口气,挥挥手屏退左右:“徐老弟啊,你我二人从微末之时相互扶持至今,患难与共二十多载,现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咱们也该过过含饴弄孙的太平日子啦。”徐达听到这话,回忆起两人并肩作战的艰难岁月,微红眼眶,也相信朱元璋不是信口一说,便点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话说回来,这徐氏女妙云究竟是何人物,劳动朱元璋大半夜急召为子求娶?徐妙云身为徐达的长女,幼时便聪慧过人。她喜静、喜读书、尤爱兵书,凡是所看所学皆能过目不忘。因为研究兵书,她在排兵布阵上也颇在行,世人称她“女诸生”,唤她女秀才,可见她的才智过人。自古以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朱元璋求得徐妙云联姻,何尝没有深处的考虑呢。即拢住徐达的心,巩固统治,又为儿子求得如此优秀的妻子。可谓是一举多得,要说厉害还得是看老朱啊!公元1376年,燕王朱棣与徐妙云应诏成婚,婚后徐妙云尽心尽力的扶持自己的夫君。将偌大的燕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公元1381年,朱棣在灰山之战中勇猛不已,痛击蒙古军队,朱元璋仰天长笑,赏赐给朱棣不少金银宝物,还亲自择选10位绝色美人,犒劳朱棣。朱棣大胜而归,又获得如此多的赏赐,身心舒畅,正飘飘然呢。徐妙玉出现了,只见她不疾不徐的走到朱棣身边,轻声说:“王爷可还记得宋高宗择嗣的故事吗?”宋高宗赵构自己没有子嗣,要挑选人继承皇位,谁都不是亲儿子,那就择贤而定。本来赵构选了两个人作为继承人,他各给两个人十名美貌宫女,结果过段时间检查,赵眘这边的十个宫女居然全是完璧之身,而赵琢则是将宫女全部收用了。结果显而易见,不贪图美色的赵眘被立为储君。朱棣吓出来一身冷汗,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考验啊,而自己差一点点就踏入陷阱之中。朱棣连忙将宫女全部退回,朱元璋见此龙颜大悦,于是更加信任朱棣。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徐妙云!朱棣由此更为爱重她。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棣不甘自己与皇位无缘,在徐妙云“大丈夫当断则断”的劝导与鼓舞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发动“靖难之变”,终夺得帝位!就在朱棣大举进攻的过程中,徐妙云屡屡献计,并且得到实施后,收获不小。可就在朱棣势如破竹之时,他的老巢被人盯上了。李景隆趁着他外出,率兵围攻。北平城内此时仅有不到1万士兵防守。而攻城之人有数十万之众。徐妙云亲自挂帅,为守住城池,她号召百姓及妻子一起登城作战。在她的努力下,城中女子也有数千人响应参与守城,一战下来死伤无数。可就算这样,也撑不到朱棣回来。该怎么办呢?由于当时是冬天,她仿照典故,往城墙上泼水,一夜之间,北平城成了冰城,李景隆的几十万大军倾尽全力也根本爬不上城墙,就在这时援军回来了……他们只能夹着尾巴逃离。公元1407年,大明贤后徐妙云临终留下三句遗言:希望朱棣任用贤臣,施仁政;不可在她死后,随意封赏徐家人;让太子务必奖赏守城妇女,不可让烈士寒心!朱棣看着这个一生都在为了他,为了百姓而活的女子,终是忍不住泪如雨下,在徐妙云死后,他立下永不立后的誓言。一代贤后临死之前,一心牵挂的还是自己的丈夫与天下百姓,实在是令人敬佩赞叹,不亏贤后之名!作者:若木

2、徐氏简介

公元1697年,大学士尹泰酒后宠幸了正室身边端茶倒水的丫鬟。事后,丫鬟有了身孕,后生下了一子,才被提拔为了小妾。丫鬟徐氏被宠幸之后并没有得到被伊泰收入房中。伊泰酒醒之后,徐氏跟着自己睡在一起,不禁心中大惊。于是伊泰飞快的穿好衣服,将徐氏叫醒并说道:“你这妖媚惑主的狗奴才,竟敢趁着我喝醉了爬上我的床。”徐氏没想到醒来面对是这一出,一时间她不知道如何是好。明明是晚上伊泰喝醉了酒,强行占有了她,可如今伊泰却反过来责怪她太过妖媚。伊泰还命令徐氏不准将这件事说出去。本以为不被人知晓就行,可伊泰没想到,那天之后徐氏竟然怀上了他的孩子。伊泰是个怕老婆的人,伊泰的老婆范氏虽然出身不高,但从前却是个行走江湖的女子。范氏行事泼辣还有一身的好武艺,伊泰对这个妻子可谓是害怕至极。府中的事务一切都由妻子范氏做主,就连伊泰能不能纳妾,都要看范氏的脸色行事。范氏还是一个善妒的女子,她不允许伊泰有别的女子。其实范氏的善妒可以理解,毕竟作为女子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左拥右抱。可是在那个三妻四妾的时代,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眼见着徐氏的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伊泰给了徐氏一个妾室的名分,范氏对此即使再不甘心也不敢对徐氏动手。后来徐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尹继善。徐氏生下孩子之后她的苦日子才到来,范氏记恨徐氏勾引了伊泰,所以对徐氏百般磋磨。好在徐氏的儿子尹继善是个争气的,虽然只是个庶子,但是他小小年纪就展现了过人的才智,与范氏的儿子相比,尹继善要聪明太多了。伊泰虽然不喜欢徐氏,但是尹继善作为他的儿子懂事又聪明,伊泰也对尹继善颇为看重。尹继善不仅聪慧还十分的努力,这也就给尹继善的出头带来了机会。因为刻苦用功,所以尹继善顺利地考上了进士,被雍正提拔,六年就坐上了巡抚的位置,又过了两年官至总督,正二品的官衔,也算是为家中争光,他的父亲尹泰也因为他的关系节节高升。可是尹继善的母亲徐氏却过得并不好。本来范氏就因为徐氏生下孩子而记恨她,后来尹继善节节高升之后,更是衬的她的亲生儿子一文不值。于是范氏便开始换着法的磋磨徐氏。平日里吃饭,尹继善与伊泰和范氏坐在一起,而尹继善的生母徐氏则是站在一旁端茶倒水。范氏还总是各种要求,一顿饭下来徐氏跑前跑后累的满头大汗,尹继善虽然心中不悦但是也没有办法说什么,而伊泰则是对此视而不见。甚至伊泰自己还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徐氏的伺候,家中来人的时候,伊泰还会将徐氏叫来伺候人,在伊泰和范氏眼中,徐氏就是一个可以随便打骂的下人。即便尹继善多么努力的工作,都无法改变生母的境遇。范氏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人,明明是伊泰强行占有了徐氏,她却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在了徐氏身上。甚至在徐氏成为妾室之后,依旧将她当做丫鬟使唤。那个年代女子生存本就不易,她们的思想被禁锢,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身为下人的女子命运更是悲惨。当初徐氏作为下人根本没有能力反抗伊泰的暴行,可范氏不仅不理解,还是将罪责怪到了这个可怜的女人身上。徐氏被磋磨了十几年,尹继善虽然已经是朝廷官员,但是看着母亲在家里委曲求全的活着,他的心中也不禁悲痛万分。一次偶然的机会,尹继善上朝的时候,看见有军功的大臣母亲被封了诰命夫人,大家都在庆贺,尹继善没有忍住竟然当场哭了出来。尹继善当时可是雍正看重的人,雍正当时就私下派人去查怎么回事。在得知尹继善生母的境遇之后,雍正也是愤怒不已。本来臣子的家务事皇帝是不怎么插手的,但是雍正不一样,他是一个爱管“闲事”的皇帝。而且自己看重的臣子受了如此委屈,雍正也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在雍正的旨意下,伊泰和范氏不得不给徐氏磕头,徐氏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尊重。雍正虽然插手了臣子的家事,但是若没有雍正的旨意,徐氏便没有出头的机会。为此尹继善对雍正越发的忠心,而雍正只用了一道旨意,就换来了一个忠心且有能力的臣子。参考资料:《文华殿大学士尹文端公神道碑》《清史稿·尹继善传》

3、徐氏女宝宝取名

大明第一功臣徐达的八个子女:1.徐辉祖,长子,一表人才,袭爵魏国公,靖难之役顽强抵抗朱棣,其实徐辉祖是朱棣的小舅子。后来被朱棣软禁在家中,1407年,郁郁而终!(40多岁)2.徐膺绪(1372-1416),次子,官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 ,病逝,约44岁。3.徐添福,幼年夭折。4.徐增寿,四子,文武双全,官任带刀侍从,左都督。靖难之役 支持姐夫朱棣 ,私下传递情报,被建文帝朱允炆所杀。朱棣继位后,追封定国公,世袭罔替,一直传至明朝灭亡,被李自成军队所杀(或隐居)。5.徐妙云(1362—1407年),长女,朱棣的皇后。14岁嫁给朱棣,封燕王妃。16岁生长子朱高炽,18岁生次子朱高煦,21岁生三子朱高燧。还生有4个公主女儿。靖难的北京保卫战,与朱高炽一起保护北京,为朱棣守住后方。与朱棣共同葬在北京十三陵的长陵!6.徐妙清,次女,约1375年出生,1391年被册封为代王朱桂 (老朱十三子)的王妃,1427年去世。7.徐妙锦(1380—1440年),三女,漂亮聪慧,据说朱棣仰慕,要立为皇后。后出家为尼。8.徐氏,四女,嫁给老朱第22子朱楹,封安王妃。由于朱棣夺位,一直延续到崇祯皇帝。因此大明王朝,既是朱家的,也是徐家的。 “徐与朱,共天下”!

4、徐氏女名人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处以死刑。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质问朱棣:“我们何罪之有?”(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以便能更及时看到更多内容,请点个“关注”,下期故事更精彩[比心])朱棣派人彻查,结果发现宫女太监们的对食现象基本上各宫都有。虽然说宫女太监对食也不是从朱棣这一朝才开天辟地第一桩,历朝历代都有宫女太监对食。太监们虽然没有生育能力,算不得上男人,但是终究也想和同在深宫中的宫女就个伴。皇帝们不是不知道对食的事情,只是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朱棣不是因为宫女和太监对食才大动干戈,对宫人们使用酷刑。而是他得知他宠爱的商贾女出身的吕氏竟然背地里和太监私通过。朱棣盛怒之下才下令将三千宫女施以酷刑。那位撑不住酷刑的宫女就是吕氏身边的,而吕氏自知东窗事发,主动悬梁自尽了。正因如此,朱棣也没有对她做出任何回应,让刽子手一刀了结了那个宫女的性命。一场三千宫女的凌迟酷刑究竟因为什么呢,那就要把朱棣从燕王摇身一变成为明朝第三任皇帝说起。我们都知道朱棣本来不是皇位的候选人,当时还是燕王的他出兵造反才将那个坐在龙椅的侄儿朱允炆踹了下去,他自己成为新一任明朝皇帝。因为登基手段不正当,所以饱受世人诟病,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朱棣确实有一手。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之女徐氏从小就养在宫中,徐氏和朱棣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后来徐氏在17岁时就嫁给了朱棣成为了燕王妃。徐氏从小天资聪颖,在未出阁前就有“女诸生”的美誉。婚后夫妻伉俪情深,徐氏贤良淑德在一众王妃当中堪称典范。在朱棣登基之后,徐氏也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可是徐皇后却没有常伴君侧。朱棣的前七个孩子皆是徐皇后所生,可能因为频繁的生育,徐皇后这位文武双全的将门之后终在她45岁那年离开了人受。徐皇后也成了朱棣的“白月光”,他此后即便再宠爱某个后妃也未再立继后。徐氏去世三年后,附属国朝鲜就向明朝进献了五位朝鲜美人,本来朱棣也无心于这五位贡女,但是朱棣发现其中一位美人权氏与自己病逝的皇后徐氏竟然有七分相似。权氏很快就受到了朱棣的宠幸,此后恩宠不断。权氏虽然才貌不及已逝的皇后徐氏,但是她精通于吹玉箫,而且箫声悠远流长,抚慰人心,很得朱棣喜爱。朱棣就好像将权氏当成徐氏的替身,每次下朝朱棣基本上都会到权氏的宫殿听她吹玉箫。朱棣只为看见那张与自己妻子颇为相似的脸。只可惜宠爱过多却要了权氏的性命。此时已经被曾册立为权贤妃的权氏成为了后宫有权力的后妃,后宫一切管理都由她来定夺,风头一时无量。朱棣御驾亲征蒙古,旁的后妃都没带上几个,得盛宠的权贤妃自然也在伴君后妃队伍之首。不知是上天妒忌美人,还是被奸人所害,权贤妃突然暴毙而亡,事发突然让朱棣措手不及。三年之后,朱棣到御花园赏花却无意间听到两个宫女在里面争吵。朱棣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就上前一探究竟,结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她们之间的争吵竟然和权贤妃的死有关。她们一个商贾女吕氏的宫女,另一个则是当年和权贤妃一同进献到明朝的吕美人的宫女。得知事关权贤妃之死,朱棣立马派人找来吕氏和吕美人到他的寝宫调查权贤妃死亡真相。朱棣一直都知道吕美人和权贤妃的关系不好,但是下毒害人的事,他还是不敢相信的。吕美人宫女主动揭发自己的主子就是下毒谋害权贤妃的罪魁祸首。因为吕美人宫女的以奴告主,朱棣更加相信权贤妃的死就是吕美人所为,也没有继续追查下去,直接把吕美人押到大牢里。吕美人自知百口莫辩,后在酷刑中香消玉殒。商贾女吕氏宫女的揭发,吕氏也因此从失宠后妃一跃而起,直到十年之后。十年之后,朱棣才知道当年被打进大牢的吕美人是无辜的。当年,吕氏被选进宫,可是因为商贾女的身份,所以得不到恩宠,为了在宫中站稳脚跟,于是就希望和吕美人同盟,结果吕美人拒绝了她。吕氏怀恨在心,她向来知道吕美人和权贤妃虽都是朝鲜所出,但是关系一向不好,于是吕氏在陪驾蒙古的时候,趁机毒害权贤妃,之后再嫁祸到吕美人身上。正因为吕美人和权贤妃关系不好,所以吕美人无从争辩后冤死,而商贾女吕氏得宠。到后朱棣才得知自己宠了多年的商贾女吕氏蛇蝎心肠,还在不得宠的时候和自己宫里的太监私通,简直不配为人。于是才出现了开头的酷刑一幕。所以不能小瞧女子的野心,但是用别人的死换来的恩宠注定也不会得到一个好结局。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该事情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5、徐氏女将

1373年,马皇后和朱元璋说:“我给老朱家找了一个好媳妇,她是一个旺夫的女人”。30年后,她却做了一件让马皇后后悔的事。马皇后口中的这名“好媳妇”,是战神徐达之女徐氏。徐氏从小天资聪颖,特别爱看书,被人们称为女诸生。因为名声在外,12岁那年被马皇后招到皇宫里做女官。刚到皇宫,徐氏就深得马皇后的喜爱,她性格刚烈却又进退有度,她博古通今却又谦卑有礼,马皇后是越看越喜欢。于是,马皇后和朱元璋商量,把她和朱棣撮合在一起。三年后,在朱元璋的授意下,15岁的徐氏和17岁的朱棣成婚,被封为燕王妃。事实证明,马皇后还是很有眼光的。徐氏和朱棣成婚后,夫妻恩爱,感情和睦,次年,就生下长女永安公主,第三年,又生下长子朱高炽。徐氏用8年时间,为朱棣生下3子4女,在开枝散叶这方面,她可谓是劳苦功高。徐氏不仅生育能力强,她管理内院也是一把好手。1379年,徐氏随朱棣去北平就藩。北平是元朝旧都,要交接的事务繁多,朱棣每天都在外面忙得焦头烂额,但是一回家,他就放松。因为徐氏把府里的典膳所,奉伺所,良医所,工正所,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徐氏还有孕在身,她却一点怨言都没有。这让朱棣深感欣慰,在后面的回忆录里,朱棣对徐氏满是感激之情,他说,在治理藩国的二十年里,没有哪一次离得开徐氏的帮助。在古代,主张男主外,女主内,一个女人能生养,又能管理好内院,那就算是旺夫的贤妻了。可是,徐氏是将门虎女,她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她还做了一件让马皇后后悔的事。建文元年,朱棣因不满皇帝的削藩政策,发起“靖难之役”。而朝廷也派出李景隆收复朱棣。当时,朱棣出征大宁,北平城里留的都是老少妇孺和区区一万残兵。李景隆趁此机会,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北平。双方兵力的悬殊,注定这是一场硬仗,死仗。关键时刻,徐氏发挥将门虎女的气魄,不慌不忙,从容部署。她走到大街上,激励老百姓一起守城,誓死保卫北平,城里的老百姓看到王妃如此英勇,也群情激昂起来,抛石头,掷瓦砾,用一切可用的东西打击敌人。徐氏还不顾危险,爬上城墙,和朱高炽一起,带着士兵们战斗。李景隆苦苦攻城,始终没攻进北平。后来,在大宁取得胜利的朱棣迅速回援。妻子在城内,丈夫在城外,李景隆就像一块夹心饼干一样,腹背受敌,后落荒而逃。在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的四年里,每一次出征,都是徐氏帮他守好老巢,免去了他的后顾之忧。可以说,徐氏就是他的大后方。正因为有徐氏的支持,朱棣才得以在四年后登基为皇。如果,马皇后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呢?【结语】1402年,朱棣正式登基为皇,取年号为永乐。同年十一月,他册封徐氏为皇后,单独在承天门昭告天下,册文里,他深情地写道:“朕的一切,有你一半的功劳”。一个人在低处,做到克己复礼并不难。走到高位,还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心中有仁爱,是少之又少的。徐氏就是这少数之一。她担任皇后一职,首先想到的是天下百姓。她向朱棣进言:连年打仗,让百姓疲惫不堪,元气大伤。如今太平,应该减免税收,让百姓休养生息。后来,朱棣对各功臣进行分封行赏。她又极力阻止朱棣进封徐家人。她还劝朱棣减少屠杀,多用前朝旧臣,“陛下不宜以新旧间”。朱棣受徐氏的影响,放下心中成见,重用解缙、杨士奇,胡广等前朝旧臣,为创建“永乐盛世”打下了基础。也许是天妒红颜,徐氏才当了5年的皇后,就重病不起。临终前,她和朱高炽说:“当年和我一起守城的妇孺百姓,我还没来得及回去答谢他们,这件事就靠你帮我完成了”。朱高炽扑通一声跪在床前,泣不成声,不住地点头。徐氏又对朱棣说:“陛下,你要多体恤百姓,要广纳贤臣,善待宗室子弟,但是,千万不要骄纵徐家人,我恐不久于人世了,您的恩情唯有来世再报答了”。徐氏说完就与世长辞了。朱棣拉着徐氏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撕心裂肺。此后17年,朱棣到死都没再立过皇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朱棣的心中,没有谁,可以和徐皇后相媲美的了。徐氏作为一名皇后,一名妻子,能做到心怀天下,并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丈夫,也算是成功了。你觉得呢? #徐氏女简介#

6、徐氏女性真实身世

朱元璋把徐达喊到自己面前,搓着手笑道:“徐爱卿,自古以来,关系亲密的君臣都会做亲家。我看你家大女儿贤良淑德,把他许配给我家老四怎么样?”徐达听后喜出望外,当场跟跟朱棣定了婚约。朱棣的媳妇儿徐氏出身可不简单,她是明朝开国第一猛将徐达的女儿,而且是长女。说个不好听的,朱棣一个藩王,娶了徐达的长女,几乎都是高攀了!况且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按照过去的历史,徐达这身份铁定是要跟朱元璋的接班人联姻才对啊!那时朱棣十七岁,在古代,这是个适宜婚嫁的年龄。朱棣战场骁勇,很得朱元璋的喜爱,因此也想为这个能干的儿子选一个好媳妇。太祖皇帝看好的是自己多年征战的老兄弟,大将徐达的长女。徐达虽是一员猛将,但是这个女儿却是长相娟丽,而且举手投足之间端庄文雅,很有大家之风。史书上关于徐氏的记载,美丽与聪慧并存,人称“女诸生”。自幼文静,爱好读书,所学皆过目不忘。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大将,徐氏喜欢读书,所以也经常翻阅父亲书桌的兵书,久而久之,徐氏对行兵布阵之法也颇为在行。朕与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为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明史》皇帝都发话了,徐达怎能拒绝,便马上叩头拜谢,于是12岁的徐氏便入宫,陪伴朱棣左右。洪武九年,14岁的徐氏与朱棣完婚,被封为燕王妃。洪武十三年,徐氏随朱棣离开京师南京,远赴北平就藩,入主燕王府。期间她为孝慈高皇后守丧三年,她按照礼制素食淡饭。高皇后遗言中可以诵读的部分,徐氏都能将其一一列举不遗。后来,朱允炆开始暴力削藩,朱棣作为坐镇北境、手握重兵的藩王,成了头号针对目标。虽然朱允炆没什么本事,但他毕竟是中央朝廷,势力与朱棣不可同日而语,朱棣一时间也下不定决心起兵反抗。朱棣担心实力不够,下不定决心起兵。关键时刻,又是徐氏告诉朱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帮朱棣下定决心,发起靖难之役。朱棣先下手为强,率军前去袭击大宁,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允炆见状,马上派李景隆率军围攻北平,准备端了朱棣的老巢。当时,李景隆手下有十几万大军,而北平城内只有一万多名老弱兵力,北平的局势危如累卵。朱高炽虽然稳重,但毕竟年少,因此,凡是部署防御等大事,大多由徐氏安排。不料徐氏身披铠甲,亲自登城,号召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同时,她还发动城中将领及士兵、百姓的妻子登城作战,形成一对靓丽的女子军队。后来,徐氏灵机一动,效仿历史典故,在冬天让士兵往城墙上泼水,一夜之间,北京城成了冰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只能望洋兴叹,根本爬不上城墙。朱棣带兵回来救援的时候,发现妻子徐氏已经带人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欣喜的说了一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建文四年七月,建文帝朱允炆逃跑,朱棣在南京登基。同年十二月,册封徐氏为皇后,并举办了隆重的封后大典。可见,徐皇后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无人可比。朱棣在位之时,双方已经度过了三十年的夫妻生活,可双方感情并未变冷淡,仍然共同起居,同时同眠。徐皇后也经常向朱棣谏言治国之道,提醒他要爱护子民,以天下苍生为主。对于徐皇后的进言,朱棣往往只有一句话,《明太宗实录》这样记载“后所言,皆合吾意”,意为皇后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公元1407年,朱棣痛失所爱徐皇后,彻夜难眠,总是以泪洗面。后来,朱棣为了她,100日不上朝,穿素服1年,将她的灵柩停放在南京皇宫中整整6年。从这些历史记录不难看出,徐皇后一生都在帮助朱棣,而且能在关键时刻排忧解难,基本上没有拖过朱棣后腿。徐皇后跟朱棣父亲伉俪情深,而且还聪慧过人。这也是为何朱棣一生,只立了徐氏一个皇后,使之成为的缘故。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不是一句空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多看历史就能够读懂当下。读历史我推荐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此书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小说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大明王朝1344年到1644年的历史走向逐渐鲜活起来,里面人物的刻画、民间的奇闻趣事、帝王的心术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语言诙谐,让人每次品读都如沐春风一般。《明朝那些事儿》是了解明朝历史的不二之选,快速拉近我们和历史的距离,不论你是历史小白还是历史爱好者,对你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买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