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水文方面,天然水道和运河可以通过河流沉积物的特定元素来区分,例如河流中的砾石床和运河中分类不良的格莱沉积物。然而,对该地区许多水道的分析表明,一些水道显示出天然和人工水道的特征。另一方面,历史报告表明,特别是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已经发生了对旧和枯燥课程的故意操纵和复兴。因此,有必要为水道定义第三类。Nahr的关键指标是它由自然和人为河流元素的混合物组成。与河流或运河相比,Nahr是相当异质的,可以定义为来自其他两类的不同元素的拼图。根据所提供的地质考古证据,Nahr可以定义为具有以下地理特征的混合水道:(1)沉积和质地 河流突出的指标是其砾石床。此外,在河流中,河流地平线沉积良好,因此可以研究河流中的三种水流类型,从表面的细沉积物开始,沙层作为常年河流的年度状态随着深度而变粗,后是底部的砾石床。另一方面,在运河的沉积过程中缺少砾石。此外,运河沉积物大多比天然河流沉积物更细,并且由于其不断变化的状态(水流的季节性)以及人类定期故意清洁它们,它们经常缺少整个地平线/沉积序列。Nahr可以显示这两种沉积物状态与其特定位置相关。如果由砾石组成的沉积物地层在某一点被记录在水道中,而在同一水流的另一点中缺失,则强烈表明这是一条自然起源的操纵运河,例如Nahr。(2)尺寸和流量Nahr的大小与小溪相当。如果它们起源于人造运河,它们被挖在相对平坦的表面上,这终会影响它们的流动。如果它们是自然起源的,它们的大小和流度在0.5°到2°之间与河流相似。(3)长度和蜿蜒度 天然水道的另一个有说服力的迹象是它们的正弦指数。脚注20根据地貌的物理规律,水道倾向于遵循其景观的表面起伏,并根据其环境的坡度和土壤质地塑造其河道。这意味着河流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更多的蜿蜒曲折。但是,在运河中,任何给定部分的正弦指数应接近因数40,除非运河是操纵或恢复的自然路线,例如Nahr。此外,长度是决定性的,因为运河的挖掘目标明确(将水从A输送到B),并且比天然水道更短。虽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界定的界限可以作为区分措施,但可以估计,由于特定的坡度和小平原以及其他水源的丰富性,研究区的运河不能超过5公里,不能短于200公里,而现有的天然河流长度在400公里之间。任何长度介于这两个估计之间的水道都应作为Nahr进行调查。(4)至少从公元前二千年开始,在古代近东的第一批城市开发商的领导下,该地区就记录了大规模的灌溉项目。仅在古代苏萨附近就有至少十七条已知的运河。他们的名字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努齐文本中被提及。中埃兰时期(公元前1500-1100年)是大苏西亚纳拥有复杂水管理网络的纪念性建筑的时期。从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一千年,有三个跨国帝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项目。大苏西亚纳因其耕地能力、与波斯湾的连接以及与美索不达米亚和东地中海地区的附近而处于所有这些项目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沉积物状况以及水道的功能表明了它在可能放弃定居点之后的演变。与仅可追溯为化石水道的图像相比,继续融入天然水网并具有景观河流元素的运河。(5)大苏西亚纳河景观中的汇合和交汇处河流在其上游编织,每100公里至少由三条支流组成,在中流中蜿蜒曲折,后在下游汇合,终到达波斯湾。在他们的水道之间,已经建立了一个广泛的人工运河系统网络。它们的轨迹在旧影像的不同位置仍然可见;运河将水从河流输送到其他水道或远离洪泛区进入灌溉土地。在这两种情况下,运河的起点的高度都高于其终点。如果一条运河长期闲置,水源水道的沉积会逐渐改变其流量,甚至可能切断其与其他水道的连接或填满其与其他水网的交汇处。这类似于牛轭湖和古老蜿蜒的过程,但相当延伸水道的长度。终,剩余的河流状态将采取更自然的流动,甚至可能蜿蜒曲折,在其上游没有任何汇合。文旨在定义除河流和运河之外的第三种水道,在古代近东的考古环境中应该考虑和识别。根据作者在伊朗南部和西南部的田野调查,因此,在对定居模式进行任何解释之前,了解Nahrs的性质并重建他们的传记是当务之急。●—《文献》—●【1】Kirkby M (1977)《平原考古历史研究》【2】Le Strange G (1873)《东哈里发国的土地: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中亚,从穆斯林征服到帖木儿时代》【3】Falcon N (195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历史》【4】Nasrabadi B (2004)《Kampagnen考古学》【5】Moghaddam A (2012)《古代近东考古学的伴侣》【6】Negahban E (1991)《伊朗Haft Tepe的发掘》
2、牛轭湖曲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广概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出处:在古代,由于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河道不固定,经常泛滥成灾。黄河经常改道,改道后,原来在河东的地方很可能就变到河西面去了。当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以至河流越来越弯。由于长期对凹岸的冲刷作用,会发生“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昔日的西岸就变成了今日的东岸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充满戏剧性,谁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只要行得端,走得正,肯劳动,愿吃苦,别走歪路,该有的相信都会有的。
3、牛轭湖资料意大利波河长652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虽然不算突出,但很多方面跟我们的黄河很像,是一条值得尊敬的河流。提到波河,估计大多数人都会一头雾水:这是何方神圣?实际上,波河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河流,发源于科蒂安山脉的维索山,海拔高达3841米,长度达到652公里,注入亚得里亚海;另外,波河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看起来不算大,但年径流量却高达231.8亿立方米,在这个级别的河流中,也相当不错了。看到这里,估计不少人会撇撇嘴:很一般嘛!的确,我们的第一大河流长江,全长超过6300公里,流域面积高达180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更是有9600亿立方米;在他面前,波河确实像个小孩;但我还是要说,波河真的是一条令人尊重的河流,因为他有几个方面,跟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太像了!1.冲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我们都知道,华北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面积高达30万平方公里,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黄河,则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而波河冲出上游的高山区域后,在中下游也冲积形成了一个平原;这就是波河平原。看看图1和图2,波河平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和亚平宁山脉之间,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度在80-200公里之间,平均海拔约100米,面积达到4.6万平方公里,占意大利总面积的15%左右;由此,他不仅成为意大利大的平原,同时也是南欧第一大平原;更重要的是,波河平原土地肥沃,不仅孕育了米兰、都灵、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今天也是意大利农业和经济发达的区域。可以说,说波河是意大利的母亲河,毫不为过。2.下游成为地上悬河。我们的黄河,由于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河道沉积,造成河床比地面高出3-10米,形成了罕见的地上悬河。而波河同样不遑多让:他是意大利含沙量高的河流,中下游地区部分河段的河床甚至要高出地面6米,比黄河还夸张。大家都知道,黄河含沙量高,是因为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那波河是什么原因呢?我查了一下资料,原因应该有以下几个:一方面,波河平原属于意大利开发较早的地方,城市多,又是农业区,所以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波河水量大,容易发生洪水,再加上河道弯曲,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较强;后,波河平原自身地势平坦,导致河水流入缓慢,泥沙容易沉积。3.不断“生长”的出海口三角洲。我们的黄河,在出海口附近每年可以造陆面积达到3万亩左右,被称为我国能“生长土地”的地方。波河的河口三角洲同样也在“生长”:据统计,目前波河河口每年新增的土地超过1200亩,而且由于携带泥沙的堆积,在河口处形成了众多的沙丘和岛屿,河道也分成了14条各自入海;因此,波河三角洲也是欧洲河口三角洲中复杂的。如今的波河三角洲被开辟为公园,面积达到234平方公里,公园里植被茂密,景色宜人。可以看出:历史上,同样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在今天,同样哺育了众多的人口;波河与我们的黄河一样,都值得人们的尊重与赞美!当然,相比黄河,波河还有一些自身的独特之处:首先,中下游地区湖泊数量众多。波河平原的河段河道蜿蜒曲折,当洪水来临时,对河岸的冲刷侵蚀,使得河道形成大量河曲;一旦河道截弯取直,原有河曲就会被废弃,从而形成牛轭湖。因此在波河中下游地区,就集中了意大利几乎所有的大型湖泊,比如加尔达湖、科莫湖伊塞奥湖、马焦雷湖等;这些湖泊,大多都是牛轭湖。其次,波河水量分布更加均衡。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所以正常来说,秋冬季节河流水量较大,而夏季则相对小一些;但波河就比较与众不同了,他的支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源主要来自冰川和积雪融水;而另一种源头基本上都在亚平宁山脉,主要依靠降水补给。这就很有意思了:地中海气候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而阿尔卑斯的冰川和积雪,夏季温度较高时才会融化,冬季反而没太多水量;二者错开,互补!所以波河虽然也有汛期与枯水期之分,但整体上水量分布均衡;而且枯水期也短,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因为这个时间点,恰好气候比较干燥,而温度也不足以让阿尔卑斯山的冰雪融化。后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波河也遭遇到了70年来的低水位,流域内很多河段出现干涸,甚至海水都倒灌入河道;以波河的上面一个特点来说,这种低水位应该是相当罕见的,由此也能看出,欧洲面临的干旱状况确实严重。不管怎样,还是要给波河点赞!
4、牛轭湖乐曲蜿蜒曲折的朱鲁阿河,是亚马孙河长的一条支流,河流两侧分布着大量的牛轭湖。在平原地区,随着河流发育,河道会越来越弯曲,后截弯取直,弯曲的河道终废弃,随着泥沙的沉积,变成一个封闭的水域。朱鲁阿河流经的地区土壤松软,更容易被侵蚀,所以形成了大量的牛轭湖,从卫星图上看起来神奇。
5、牛轭湖什么样子(一)本文通过整合遥感、新地理数据、制定水道新类别的定义,解决古代近东地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探讨研究河流景观聚落动态的新视角。伊朗西南部考古学关键地区大苏西亚纳(Greater Susiana)复杂而纠缠的水道网络,阻碍了对古代定居点与其各自环境之间空间关系的清晰认识。众所周知,这些水道要么是自然的(河流),要么是人为的(运河)。然而,目前的许多水道不属于任何一类,这导致了对考古记录的误解。本文介绍了第三类,它由现有两个类别的混合组成,并建议使用“Nahr”一词来称呼此类水道。根据地质考古调查的结果(包括调查,八个沉积物岩心和几个土壤剖面,以及58个已知的考古遗址),提出了几种用于识别Nahrs的水文形态要素。水道在古代聚落系统的空间演变中起决定性作用,至少自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是这样。河流景观是史前定居系统的所在地,它们为古代近东第一批城邦的出现提供了合适的地理环境对史前景观的描述。因此,必须将这些水道作为人类-环境-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进行研究,并在景观和住区的连续相互作用中积极考虑。水道不是景观中的静态要素。它们存在的理由在他们作为考古环境中的地理因素的研究中至关重要。水道的起源极大地影响了聚落系统的动态及其演变。因此,在周围的考古景观中考虑水道时,根据水道的起源来定义水道至关重要。根据其起源,我们知道两种类型的水道:天然水道,如河流和溪流,以及人为水道,如运河和排水沟。然而,毫无疑问,并非所有水道都属于这两类。就涵盖考古记录中遇到的所有水道而言,这些定义似乎不完整。因此,本文有两个目的:(i)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根据地质考古学证据,在古代聚落系统的背景下更好地定义水道作为环境因素;以及(ii)在伊朗西南部的案例研究中实施这一定义,以进一步完善古代近东的概念。在这里,术语“Nahr”将用于指代大苏西亚纳背景下的混合水道。大苏西亚纳是西北部扎格罗斯山脉和南部波斯湾之间的地区的考古术语,西部毗邻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北部的德洛兰平原。它与伊朗西南部的现代胡齐斯坦省大致相关。该地区的考古丰富性为基于地质考古证据制定和测试与人类 - 环境 - 相互作用相关的假设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框架。除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以及苏西亚纳的卡伦河、德兹河和卡尔赫河等大河外,该地区还包括几条支流和较小的河流,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古代人工运河网络。这些水道网络纠缠在一起,以至于几乎不可能区分特定的水道及其在地面上的起源。这一事实在该地区的考古调查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认为有必要对水道进行循证分类。因此人们强调了在考古背景下区分天然河流和人造运河的至关重要性。根据他对美索不达米亚景观考古学的调查,Jotheri 确定了两种水道之间的七个关键差异:地形横截面、裂缝张开、沼泽、蜿蜒、截断和牛轭湖、渠道模式和溪流方向。他在自然和人为水道中发现的地貌差异可以导致更好地识别美索不达米亚的运河。Jotheri指出,运河堤坝狭窄且坡度陡峭,在平坦的区域挖掘,通常在可能的裂缝张开处挖掘,没有形成联合沼泽或牛轭湖,具有较低的蜿蜒度。例如,蜿蜒曲折较少,并且并不总是沿着平原的一般坡度(114-119)。将这些规则应用于我们的案例研究,Atiq符合运河的所有标准。然而,有证据表明运河的形状像天然河流,但可以通过进一步操纵成为运河。Jotheri提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Hindiya运河,并将其显示为运河和蜿蜒的河流。这个矛盾的例子清楚地表明,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和更详细的古代近东水道分类。纳尔是波斯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乌尔都语和印地语中小溪的已知术语,意思是“自来水”。伊朗西南部和伊拉克南部有许多运河和溪流被称为Nahr,那里是近东著名的考古发掘遗址(关于它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和下苏西亚纳的位置和历史背景)。因此,除了河流和运河这两个常用术语外,该术语还可用于对该地区的特定类型的水道进行分类。●—《文献》—●【1】Adams(1962)《伊朗西南部早期的农业和城市生活》【2】阿里扎德(2008)《伊朗西南部低地苏西亚纳史前区域中心的发展》【3】Kouchoukos(2004)《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平原上游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4】巴特霍尔德五世(1984)《伊朗的历史地理》【5】伯顿佩奇J(2012)《关于“阿拉伯斯坦”的军事报告》【6】Gasche H (2005)《波斯湾海岸线和卡尔赫河、卡伦河和贾拉希河:地质考古方法》#牛轭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