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杨绛简介(杨绛的简介)

励志句子
评论 2023-08-02 03:24:57 浏览
1、杨绛的简介

这一年杨绛和同学孔令衔北上求学,偶遇孔令衔的表兄钱钟书,两人互生情愫,争先向孔令衔打听彼此,不料得到的答案却是:杨绛有男朋友,而钱钟书已然订婚。那一天,青春洋溢的杨绛和孔令衔参加完燕京大学的入学考试,携手去清华大学,杨绛去看望自己的老朋友,而孔令衔去找自己的表兄,到了校园内,两个就各寻方向了,而这一行,却为杨绛开启了一段刻骨的缘分。傍晚时分,孔令衔去女生宿舍古月堂找杨绛,他的表兄陪他一起,见面之后,孔令衔简单地介绍:“这是杨季康(杨绛的真名),”又指了指表兄:“这是我表兄钱钟书。”这一次见面改变了杨绛一生的轨迹,这个场景也让她回味了一辈子,只是她不知道,钱钟书亦如此。杨绛皮肤随了母亲的白皙红润,气质是被书本堆砌出来的温婉书香,身上还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和善,一下子便吸引了同样书香满身的钱钟书。钱钟书一身干净简单的青布大褂甚是明亮,戴着黑框眼镜,标准的书生模样,在未见到他之前,杨绛就已经听过很多次这位才子的名号,一种神秘感驱使杨绛去了解钱钟书。此后,从未谈过恋爱的两个青涩少年,一下子心里就有了一个身影挥之不去,虽百般克制,却再也不能忘记。后来,两个人都跟孔令衔打听彼此,但是孔令衔却告诉钱钟书,杨绛已经有男朋友了,同时告诉杨绛,钱钟书已然订婚。其实,并不是孔令衔信口雌黄,而是事出有因。先说杨绛,孔令衔口中的“男朋友”叫费孝通,他与杨绛相识多年,在苏州振华女校与杨绛是同窗,那时他便被出类拔萃的杨绛所吸引。后来两人一同考入了东吴大学,很多男孩子开始追求杨绛,费孝通也不例外。因为杨绛与费孝通认识多年,而且条件相当,没有理由不在一起,所以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已经在交往了。但事实上,杨绛从来没有承认过两人的关系。再说钱钟书,孔令衔有一个远房姑妈,人称叶太太,与钱钟书订婚的就是这位叶太太的养女。只因叶太太很中意钱钟书的学识,有意招他做女婿,钱家也同意这门亲事,唯独钱钟书本人始终不同意。与钱钟书的相遇,让杨绛有了心动的感觉,碍于女儿家的羞涩,她藏得很严实。而钱钟书与杨绛见面之后,便不能自拔,即使听说了她有男朋友,还是下决心约她出来当面说明。说做就做,钱钟书立刻写了一封信,约杨绛会面。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没有订婚”。杨绛则说:“我没有男朋友。”此话一出,两人炙热的眼神相撞,继而会心一笑,开启了新的人生。@九思文史阁值得一提的是,和钱钟书“订婚”的叶小姐,杨绛其实也认识。杨绛在启明上学的时候叶小姐也在那里上学,这位叶小姐相貌不错,却淘气爱惹事,且食量很大。据说有一次她的养母去买东西,让她等一会儿,不料,就在等的那段时间,她居然吃了超级多的冰淇淋,直接把自己吃病倒了。因为食量大,她还得了个绰号叫“饭桶”。此外,叶小姐还总是喜欢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说,女扮男装,偷跑出学校,骑着单车四处逛,直到玩够了才回学校。杨绛打心底里觉得这位淘气的叶小姐根本不适合那个文质彬彬的钱钟书,而钱钟书也指定不会喜欢这样的叶小姐,故而,她愿意遵从内心与钱钟书当面说清,这才化解了之前的顾虑。其实,若干年前,杨绛的父母带着杨绛寻找房子的时候,就曾看过钱钟书家的房子,彼时杨绛和钱钟书就已经相遇,若缘分浅薄,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若干年后,当朋友带着钱钟书出现在杨绛面前,波澜不惊地相视一笑,不得不说,缘分真是奇妙,月老对这对眷侣也甚是友好,早早便给两人拴了红线,生怕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寻不到对方。自古以来,爱情总是裹挟着诗意,“执子失手,与子偕老”,爱给每个人力量,两个相爱的灵魂靠在一起,生命便不再黯淡无光。愿你我都能得一真心人,白首不相离。

2、关于杨绛的简介资料

“人世间也许有一见倾心的事,但我无此经历。”1932年,21岁杨绛在清华遇见22岁钱钟书。随后,朋友跟他们分别说道:“杨绛已有男友,钱钟书已订婚。”不久,钱钟书跑到杨绛面前,他说了一句话改变了两人的命运。钱钟书第一眼看到杨绛,他的心的确波动了一番。随后,他劝说自己的情绪要保持冷静,回头却忍不住给他写信,他约她见面。他提前把见到杨绛的场景大势设想了一番,怎么打招呼?请她去哪里闲谈?跟她走路时,会不会忍不住想牵她的手?钱钟书带着无比忐忑地心情跟小他1岁的杨绛见面了。他突然感到拘谨。没想到的是,他预设了众多的话语都无用武之地,因为他一开口就说:“我没有订婚。”杨绛顿时愣住了,随后,她自然地回了一句:“我也没有男朋友。”爱情往往就这样来得毫无声息。他们在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句: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你!其实,朋友说钱钟书有订婚的事情,还真不是空穴来凤。他的父亲曾想要给他介绍好友的养女,但是两个年轻人不来电。后来,养女竟跟人私奔了。结果,订婚一事就成为空穴来风了。钱钟书喜欢杨绛身上的慢节奏,他觉得女生就该是那种慢节奏的,如同细水长流般有条理骨子里又透着清澈。他对杨绛的爱来得迅猛又坚定。他把这些深厚的感情都写到文字里,他总是在信里写满了对杨绛的情意绵绵。如果说钱钟书的爱是洪水萌生,那么杨绛的爱就是溪水潺潺,缓慢又绵长。钱钟书的人缘并不好,这可能跟他一心想要做学问有关系。一个人一旦专心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那必定会忽视了周围的一些社交圈。杨绛每日的课业的繁忙而紧张的,不知从何时起,她竟然开始期待收到钱钟书的信。于是,她才顿悟:她爱上钱钟书了。优秀的女孩总不乏追求者。由于钱钟书的学问好过他的人缘太多太多的缘故,这时他身边出现了一个情敌。情敌名叫费孝通。他和杨绛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但也只是止步于谈话的好朋友而已。可是,费孝通想的跟杨绛不一样,他认为分享欲就代表一种爱情。其实,杨绛在认识钱钟书前。她就直接拒绝过费孝通,她的态度很明确:“朋友,可以。但是谈深了,没有。”谁也没想到,费孝通是真的把杨绛放在他心尖上的人儿。直到后来,钱钟书去世后,费孝通还不死心地跑来向她表白。这是一份多深的求而不得的感情,然而,杨绛仍然斩钉截铁对他说道:“请你保重好自己,不要再知难而上了。”杨绛在清华毕业了。回想她在大学就读的情况,早一点或者晚一点,也许她就没法在这么合适的时间里遇到一生挚爱的人了。-幸好说历史-钱钟书22岁这年,他向杨绛求婚。杨绛拒绝了,因为她还没有想好婚嫁一事,这对事业还没有起步的她来说,为时尚早。之后,钱钟书先斩后奏。他趁着杨绛去清华考研究生的档口,他带上自己的父亲直接到苏州提亲。杨父看到钱钟书父子的家教良好,想到既然能来提前,女儿肯定也是知道的。于是,杨父就答应这门婚事。第二年夏天,杨绛和钱钟书开始了他们让人津津乐道的幸福婚姻生活。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3、关于杨绛的个人简介

杨绛:夫妻难的,恰恰就是相互成就。关于婚姻,有次杨绛给钱钟书念一段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听了,含情脉脉地对杨绛说:“我和他一样。”杨绛听了,微微一笑:“我也一样。”这两人都是书虫,读书和吃饭一样重要,只要有时间,他们就读书。常常借来一大堆书,拼命读。杨绛还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两人偶尔出去逛逛,但逛着逛着,不知不觉就逛到书店。有了孩子,又要分心照顾孩子,幸好孩子很乖:“我们看书,她安安静静一人自己画书玩,有时候对门的老太太抱她过去玩,我们买了推车,每天推她出去。”在国外时,杨绛也没有放弃写作,她写了很多优美的文章。1942年,陈麟瑞对杨绛说:要不你也来写一个剧本?杨绛决定一试,《称心如意》就来了。1943年,《称心如意》公演,广受好评。也正是这个剧本,她才用了杨绛这个笔名。《称心如意》之后,杨绛的戏剧作品不断问世,杨绛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响亮,很多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还把杨绛当成自己的偶像。杨绛出名后,人们介绍钱钟书时,总说:“这是杨绛的先生。”后来,钱钟书说,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听了,很为钱钟书高兴。为了让钱钟书有一个舒适的写作环境,杨绛亲自打理家务,甘为“灶下婢”。"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钱钟书写围城,每天500字左右,每天写完,杨绛都是第一个读者。钱钟书看着杨绛看,就很紧张,生怕杨绛说不好。杨绛看了,也适当提出建议。《围城》写完后,李健吾看了,忍不住感叹: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了小说呢?而且是一个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此书出版后,火遍大江南北,人人都看《围城》,人人都在围城里,钱钟书的名头盖过了杨绛,人们介绍杨绛时,又说“这是钱钟书的夫人”。在这世间,相互诋毁的很多,相互成就的,却很少。但夫妻难的,恰恰就是相互成就。

4、简介杨绛

1997年,86岁的杨绛看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忍着不哭轻声安抚道:安心睡觉,我和你爸爸都祝福你睡好。杨绛生于乱世,却怀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她跨越了一个多世纪,一路走来从容而坦然。历经人生的起起落落,历经战火、疾病、生离死别,依旧能够平静、充实又不卑不亢地生活。自始至终,杨绛先生都是一个独立性超强的女性,在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恋和生活中便不难看出。一个不足25岁,一个不足24岁,相见相爱于清华,夫唱妇随于牛津。一个是“拙手笨脚”的书呆子,一个是不懂持家的“女学生”。但他们从未嫌弃过彼此,的一次争吵只是因为一个法语的发音。杨绛成名比钱钟书早,杨绛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钱钟书却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杨绛把钱钟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她曾说: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所以,当钱钟书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时,杨绛不仅赞成,还很高兴。杨绛要他减少教课钟点,致力写作。为节省开销,杨绛辞掉女佣,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钱瑗,就是这对恩爱夫妻的女儿,她于1937年出生在英国,后来是北师大英语系的教授。在生下钱瑗之前,钱钟书曾说“我不要儿子,我只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女儿出生后他又说道:“我们要是再生一个孩子,如果比阿瑗好,我们喜欢那个孩子,不喜欢阿瑗了,阿瑗若不是太可怜?”于是钱钟书夫妇就决定不再生了,因为他们希望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的这个女儿。钱媛从小喜欢看书,并且表现出了超越同龄孩子的优秀。在爱哭爱闹的年纪里,只有钱媛能定下心来,稳稳地坐在一旁看书。钱钟书颇为得意,他认为女儿以后必定很优秀,满口都是称赞。这样的钱媛,在父母心里,是一个的孩子,她善良懂事,又极为孝顺。钱瑗于1997年因患脊椎癌去世,钱钟书于1998年去世,杨绛独自一人活了105岁,于2016年逝世。他们仨原本是世间幸福的一家人,却也抵不过人生必经历的生离死别。杨绛似是在做了一场长梦后,终于和两个挚爱团聚。我们相信,他一生中重要的两个人,一直在某个尽头处等着她,从未离去。杨绛守在人世间,一个人的夜晚,她回忆着曾经的美好,将那些纷乱但幸福的日子用文字记录下来,写出了专属他们的《我们仨》。在书中,她写道: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纵使眼里写满故事脸上依然不漏风霜,你吞下的所有委屈,终将喂大你的格局。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我不禁感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人若逝,不可追,唯有珍惜身边人,方不负,好年华。这是一本温暖柔情的书,细腻的文字犹如雨后甘露,让人心中沐浴春风。里面还有许多质朴无华的道理,看完让人心灵得以升华。如果杨绛夫妻的爱情感兴趣,不妨看看杨绛的《我们仨》以及早年其他著作,还有钱老的《围城》。看完你便明白,世人皆称杨绛:贤的妻,才的女。不是没有道理的。

5、杨绛简介英文版

看一个人九十六岁老太太是怎么写的《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作者:杨绛先生敬录片段: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的愈碎,磨的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的道理。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脆,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天地人生,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以上是我敬抄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中的句子,选的不是书中精炼、经典的,但,是我有感触的。如果你有空,请你去看看这位当代高龄作家的书,去摘抄几句你有感触的话,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更深刻的人生体验!杨绛简介:(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出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86年被西班牙国王授予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获得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杰出成就奖。作品《干校六记》获全国优秀散文奖;翻译《堂吉诃德》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6、杨绛简介

钱钟书说,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这还不是钱钟书对杨绛说过的美的情话。多年以后,钱钟书满怀深情地说杨绛是:贤的妻,才的女。杨绛跟钱钟书结婚后,俩人去英国留学。杨绛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钱钟书的生活起居。离家久了,钱钟书想吃红烧肉。杨绛以前没做过饭。就把肉放在电灶上使劲煮,汤煮干了就加水,煮了好久也煮不烂。后来杨绛忽然想起,她妈妈做果酱时,是用“文火”熬的。“文火”的名字虽文,力量却比强火大。从此后,只要是肉:鸡肉、猪肉、羊肉,统统用“文火”炖。家里没菜刀,杨绛就用剪子,把嫩羊肉剪成一股一股细丝,和钱钟书两人站在电灶上涮着吃。然后把疏菜放汤里煮着吃。杨绛又尝试着炒菜,疏菜炒的比煮的好吃。有一次吃扁豆,杨绛不识货。一面剥,一面嫌豆太小,壳太厚。剥着剥着忽然想起来,这种扁豆是专吃壳的。于是便焖了吃,味道居然很不错。还有一次吃虾,虾是活的,杨绛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她刚剪第一下,活虾在她手里抽搐,她吓得扔下剪子,扔了虾,逃出厨房。钱钟书问她怎么了,她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虾不吃了吧。钱钟书说,虾不会痛的,以后我来剪吧。钱钟书看杨绛每天围着围裙,卷起袖口,张罗两人的饭菜,觉得很心疼。他想,要是能像传说中的仙人,有一副“辟谷方”,可以不吃饭就好了。他做诗说: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1936年,在英国牛津,杨绛怀孕了,夫妻俩都高兴得不得了。钱钟书谆谆叮嘱杨绛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而杨绛却相反,她想要一个像钱钟书一样的女儿。结果杨绛得偿所愿,他们的女儿真的很像钱钟书。要生产了,钱钟书很早就陪杨绛到产院去定下单人病房并请人介绍专家大夫。杨绛18日进产院,19日拚尽全力也未能让孩子出世。大夫为她做了剖腹产。杨绛只觉得全身都痛,连骨头缝都痛,动都不能动。身边的护士看她痛得要死,却一声不吭,就好奇地问杨绛:“你为什么不叫不喊呀?”杨绛说:“叫了喊了还是痛呀。”另一位护士抱了娃娃来给杨绛看,说娃娃出世已浑身青紫,是她拍活的。当时杨绛还没完全清醒,没力气说话,只昏昏地睡。钱钟书这天来看了夫人四次。杨绛是前一天有由汽车送进产院的。他们住的地方离产院不远,没有公交车通行,钱钟书只能步行。第一次到产院,得知有了一个女儿,医生不让见母女;第二次,知道夫人用药后,还未醒;第三次来见到了夫人,这时杨绛还很虚弱,没力气说话。第四次是下午,杨绛醒了,护士特地把孩子从婴儿室抱出来让爸爸看。钱钟书仔仔细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然后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女儿长大后,杨绛把爸爸的“欢迎辞”告诉她,她很感激。杨绛得知丈夫是第四次来,已来来回回走了七趟,怕他累坏了,要他坐汽车回去。他们的女儿钱瑗,初名健汝,小名阿圆。阿圆懂事后,每逢生日,钱钟书总要说,这是母难之日。杨绛生孩子住院的时候,钱钟书一个人在家,每天到医院探望。他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又把台灯砸坏了。杨绛又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又愁容满面,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因为他很相信杨绛说的“不要紧。”他们在伦敦时,钱钟书额骨上长了一个疔。杨绛很着急,有人介绍了个英国护士,她教杨绛做热敷。杨绛安慰钱钟书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杨绛每隔几个小时,就给他认真地做一次热敷,几天之后,疔上的一些脏东西就被粘在纱布上,被连根拔起。并且没留一点疤痕,钱钟书感激之余,对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1988年,87岁的杨绛静静的站着,目送88岁的钱钟书进入火化间。63年的相濡以沫,63年风雨相伴,这一别,便是今生今世不再相见。有你的地方才有家,你走了,自此后,我也只剩归途。人世迢迢,他们终有一日在另一个世界相逢。